语文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1页
语文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2页
语文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3页
语文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4页
语文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得意吧,我的不列颠,你拿得出一个人,他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的戏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本.琼生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柏辽兹《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传统恋爱悲剧,其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戏剧基于意大利的故事,在1562年被亚瑟·布鲁克翻译为《罗密欧斯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并在1567年被威廉·品特用散文的方式改写为《欢愉宫殿》。莎士比亚从两者中获取了大量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配角,如帕里斯、茂丘西奥等。背景写作时间

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具体时间不详。朱丽叶的乳媪在剧中提到过11年前发生的一场地震。这应该是1580年多佛海峡地震,由此推理得出写作时间为1591年。而英格兰和维罗纳在历史上发生的不同地震则会推出不同的时间定位。戏剧的写作风格类似于《仲夏夜之梦》,这些剧目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594–1595年间,这样本戏剧的创作时间也应在1591-1595年间。有一个推测认为莎士比亚在1591年开始写稿,在1595年将其完成。人物简介维洛那城的统治者爱斯卡勒斯:维洛那的亲王,禁止蒙太古家族与凯普莱特家族互相残杀。帕里斯伯爵:亲王的亲戚,被朱丽叶毁婚,在凯普莱特的祖坟前被罗密欧杀死。茂丘西奥:亲王的亲戚,罗密欧的好友,在一场冲突中,死在提伯尔特剑下。

蒙太古家族蒙太古:蒙太古家族族长。蒙太古夫人:蒙太古家族族长妻子。罗密欧:蒙太古的儿子,在舞会上对朱丽叶一见钟情,与朱丽叶私定终身。班伏里奥:蒙太古之侄,罗密欧的挚友。亚伯拉罕、鲍尔萨泽:蒙太古家族仆役。

凯普莱特家族凯普莱特:凯普莱特家族族长。凯普莱特夫人:凯普莱特家族族长妻子。朱丽叶:凯普莱特的女儿,与罗密欧私定终身。拥有他人无法媲美的美貌与坚强的意志力。提伯尔特:朱丽叶的表哥,杀死茂丘西奥后被罗密欧杀死。乳媪:朱丽叶的近身仆人和亲信,她帮助罗密欧和朱丽叶通信。罗瑟琳:凯普莱特的侄女,戏剧前期中罗密欧的恋人。彼得、山普森、葛莱古里:凯普莱特家族仆役。

其他人劳伦斯神父: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证婚的神父。约翰神父:为罗伦斯神父送信给罗密欧。卖药人:他很不情愿地卖毒药给罗密欧。剧情简介17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他们的悲惨凄凉的陨灭,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演成了今天这一本戏剧。

剧情简介第一幕开场诗共五场:罗密欧与朱丽叶初次见面,一见钟情第二幕开场诗共六场:罗密欧与朱丽叶互诉衷肠,私定终身第三幕共五场:罗密欧为友报仇,杀仇敌遭放逐第四幕共五场:朱丽叶避婚假死第五幕共三场:罗密欧误以为爱人已死,饮鸩自杀,朱丽叶随后自尽。两家族和解。19第一幕第一幕:初次见面一见钟情一见钟情罗密欧(向朱丽叶):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亵渎了你的神圣的庙宇,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愿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朱丽叶:信徒,莫把你的手儿侮辱,这样才是最虔诚的礼敬;神明的手本许信徒接触,掌心的密合远胜如亲吻。罗密欧:生下了嘴唇有什么用处?朱丽叶:信徒的嘴唇要祷告神明。罗密欧:那么我要祷求你的允许,让手的工作交给了嘴唇。朱丽叶:你的祷告已蒙神明允准。罗密欧:神明,请容我把殊恩受领。(吻朱丽叶)这一吻涤清了我的罪孽。朱丽叶:你的罪却沾上我的唇间。罗密欧:啊,我的唇间有罪?感谢你精心的指摘!让我收回吧。朱丽叶:你可以亲一下《圣经》。22第二幕11/10/2023第二幕阳台会罗密欧:我用了爱情的轻翼飞跃过你的高墙,因为土石的界限绝不能禁阻爱情:凡是爱情敢于尝试的,它都可以做到;所以你的族人绝不是我的障碍。朱丽叶:如果他们看见你,会杀了你的。罗密欧:唉,在你眼中所有的危险比他们的二十把利剑还要厉害!只要你对我有点情意,他们的仇恨就对我丝毫不起作用。朱丽叶:即使把全世界都给我,我也不愿意他们看见你在这里。罗密欧:夜色的衣裳将我裹藏在这里,如果你爱我,就让他们发现我在这里吧!我宁愿让他们的仇恨结束我的生命,也不愿将死亡延迟而得不到你的爱情。朱丽叶:是谁指引你找到的这个地方?罗密欧: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他替我出主意,我借给他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

11/10/2023第二幕私定终身26第三幕11/10/2023第三幕为义而战提伯尔特杀死茂丘西奥罗密欧杀死提伯尔特11/10/2023第三幕遭遇放逐11/10/2023第三幕被迫离别30第四幕11/10/2023第四幕避婚假死32第五幕11/10/2023第五幕为爱殉情罗密欧误以为爱人已死,喝毒药自杀11/10/2023第五幕为爱殉情朱丽叶醒来后发现爱人已死,拔刀自尽11/10/2023第五幕仇人和解“阳台会”剧情

课文节选部分是原作第二幕第二场,这一场简称“阳台会”。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月夜相见和互诉衷肠,通过这对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与封建势力的阻拦形成的激烈矛盾冲突,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自由的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两人独白,表达相思。二

两人对白,说爱盟誓。三

两人定情,不忍离别。

阳台会划分层次?整体感知(从开头到“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到“再等一会儿,我就会来的”)(到结尾)一、走近莎翁,领略风采说一说你对莎翁语言的初步印象

品味咀嚼,明其特点自由地诵读。具体地分析一下莎士比亚语言在修辞、句式、词汇上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莎士比亚综合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一句句独白充满诗意。

例:把朱丽叶比喻为美丽的太阳,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还将月亮拟人化,拟作有嫉妒心的人,它因不如朱丽叶美丽,“已经气得面色惨白”。“妒忌的月亮”则象征着家族冤仇与世俗礼教.“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深层次地象征了坚贞纯洁的爱情,必将战胜家族冤仇与世俗礼教的美好愿望。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品味语言1、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1)

“受过伤”指的是感情的创伤,这句话表达了罗密欧陷入了对朱丽叶的深深思念之中而不能自拔,显示了他内心的慌乱与焦灼。2、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1)

把朱丽叶比作“太阳”,表达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太阳”在西方文学文化中象征着圣洁与美丽。正如《诗经》、《楚辞》里常用香草、鲜花比喻美人、贤臣等等。3、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这是罗密欧的独白。“凡人”是庸俗的,而“天使”是圣洁的,用这些字眼来表达罗密欧对朱丽叶的仰慕之情。4、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这句话写出了罗密欧对封建世俗的仇恨,“撕成粉碎”是表现他向封建伦理发起的强有力的挑战。5、“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在朱丽叶眼中,上帝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万物(包括月亮)也是不可靠的,唯一值得信赖的就是情人自身。品味咀嚼,明其特点莎翁语言特点:大量的比喻、排比长短交错,善用长句口语为主,间以诗化语言特色1、注重气氛的渲染和营造。如神秘的夜色,静谧的花园,皎洁的月光,温暖的晨曦。2、用十四行诗歌颂爱情。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夸张等。4、多用抒情式的语言。人物形象分析角色朗读任选一个主人公评价!

剧中的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在同罗密欧相爱之前是一个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贤淑少女。月夜中,她自言自语,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果敢地冲破了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显示了她是一个坚定果敢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女性。朱丽叶

罗密欧也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他敢于挣脱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他出身于名门贵族,热爱生活,有理想,为了纯洁的爱情,他视死如归,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为追求幸福生活,实现生活理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罗密欧

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含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归纳)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53人物形象11/10/2023

罗密欧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他敢于挣脱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他出身于名门贵族,热爱生活,有理想,为了纯洁的爱情,他视死如归,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为追求幸福生活,实现生活理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月夜中,她自言自语,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果敢地冲破了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大胆地表白了自己的爱情,显示了她是一个坚定果敢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结构特点突忽其来的乐极生悲(例如班伏里欧与墨古修在提伯特出现前的戏言)。戏剧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缓和、新希望、并强化了末尾崩溃,以及恋人在剧终时亡覆的悲哀。莎士比亚也应用了次要情节来对主角进行阐明。11/10/2023语言特点使用了许多诗歌形式。在乐工的开场白中,他使用了十四行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绝大多数的段落则是无韵诗。在选择形式上,莎士比亚为不同的角色赋予了不同的风格。例如,罗伦斯神父使用了布道和警句风格,乳媪使用了特别的无韵诗、类似于口语对话。幽默也是另一看点:全剧至少有175处双关语和俏皮话。这些笑话多与性有关系,特别是在墨古修和乳媪的台词中出现多次。主题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矛盾。向往自由恋爱和反封建的思想意识同时萌发。不仅是是爱情和青春的颂歌,而且以悲剧的形式向封建制度提出尖锐的挑战。表达了人文主义理想及对这种理想、新生活方式的热情期望。主人公摆脱各种桎梏,不屈服各种压力,追求幸福爱情的勇敢行动。莎士比亚赋予爱情的地位至高无上,宣告了爱情应该得到社会、家族的尊重,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爱情支配着人、领导着人、左右着人。一系列巧合加重宿命色彩,显示出冥冥中命运的力量。迁移拓展

《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与莺莺成为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一个以美满收场,一个却以悲怆结局。在反封建的题材上,《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思维提示:中西戏剧的比较:1、关于爱情剧。中西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2、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所以,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西方的则为“悲——欢——离——亡”。3、西方的爱情剧多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的爱情剧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明确: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使两部剧作结尾迥异的主要因素。中国人自《诗经》、神话以来,都在追求一种爱情婚姻的美满和社会生活的和谐。儒学中“大同”、“中庸”、“仁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因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爱情故事往往是饱经挫折与坎坷之后终成眷属。但是西方人自希腊神话产生以来,文学作品中悲剧的色彩尤为浓重。这就与西方渐次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分不开。但是悲喜剧在中西方都有存在,因而作家个人的构思亦有不同。倘使张生与莺莺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的结局,也未为不可,只是中国老百姓不一定买帐。同样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终成眷属,主题中的反封建意识也就受到削弱。因而两剧结尾的不同正反映一种现象:社会背景不同,群众欣赏口味不同,作品构思不同,结尾亦有不同表现。规律点拨:文艺来自生活,学会站在生活的高度来欣赏文学作品,并且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比《西厢记》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第13课略论语言形式美诗海探珠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佳诗品韵清幽书香【赏析】这首诗以描写景色和赏景的感受为中心,景色的层次极为分明。首二句突出了登高夕望的气势,重点写山水,山连水,水接天,延绵雄阔。颔联从俯瞰的角度,写夜色中的光和亮;万家灯火与一道星河交相辉映,装点了钱塘的景色。星河一句,诗人画出了水中倒影,更增添了几分澄澈清新的感觉。颈联两句开始夹杂感官的错觉,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写风月:风吹树叶之声颇似沙沙秋雨,月照平沙疑是洁白如霜。同时,诗人又在字面上提醒读者,此时正值暑“夏”“晴”夜,强调秋凉的感觉不过是一种消暑的手段,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末二句主宾夜饮的对话,扣住了“招客”的题意。

课堂互动探究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第13课略论语言形式美基础自主学案基础自主学案二、词语释义①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②陈词滥调:指陈腐、空泛的论调。③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④得天独厚: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⑤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⑥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⑦原封不动: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⑧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也形容来回翻动,多指睡不着觉。⑨易于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⑩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三、文学常识走近作者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才,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四、经典语段我看利用语言形式美来引起普遍的趣味和快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注重词句自然是不对的,但重视语言的音乐性也是非常应该的。我们应该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起来,让读者既能欣赏诗文的内容,又能欣赏诗文的形式。(《略论语言的形式美》)课堂互动探究这篇文章立足于语言的民族特点,将音乐理论与语言理论、外国语言与汉民族语言做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汉语的形式美:整齐的美,表现在对偶和排比上;抑扬的美,表现在平仄格式上;回环的美,表现在声韵上。主题感悟1.现代语言理论与音乐理论的并用。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现代语言理论和音乐理论,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学的语言形式美,特别重视对古与今、中与外、音乐与文学等各方面概念的界说。文章虽然知识繁富,但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技法借鉴2.语言形式美现观。诗歌讲究声律是为了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这是王力先生的语言形式美理论观。他不仅重视对语言形式审美,同时也不忽略内容对形式的作用。他的理论观不但是对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为今天的创作提出新的标准。[文脉·探究]1.作者认为语言和音乐有什么关系?【提示】作者认为语言的形式美就是语言的音乐美。虽然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二者之间又有共同之处,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曲调悠扬婉转,这样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说话娓娓动听,亲切自然,这样的语言让人感到温馨。所谓语言的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2.语言的整齐美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实现的?【提示】在语言上,整齐美主要采用对偶和排比这两种修辞。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的、但是长短不相等的两句话,或者是两句以上的、平行的、长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话。排比能构成语言的气势美,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偶却是汉语特点所决定的。在对偶这个修辞手段上,汉语得天独厚,值得发扬光大。3.如何理解汉语的抑扬美?【提示】汉语与西洋语言不同,西洋语言复音词很多,每一个复音词都是长短音相间或者是轻重音相间,便于构成长短律或轻重律,而汉语诗的节奏其实就是平仄的格式。平仄格式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的节奏的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随着诗歌的发展,格律诗伴着平仄的出现开始登上文学的舞台。其实,汉语的声调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声调的平衡来成就语言中的抑扬的美,这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抑扬的美不仅在诗赋骈体文中存在,在些散文家的文章中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4.作者在文中所讲的诗歌的回环美具有什么特点?【名师点拨】所谓诗歌的回环美指的是在诗歌的韵式里,对韵脚的使用要求,使字音跌宕而产生同声相应的回环,使人在朗读时有一种和谐悦耳的回环效果。诗歌没有韵脚,就产生不了字的音乐美感。回环复沓是诗歌的血液,是诗歌生命之所在。假如没有铮铮的双声叠韵,没有流转的韵脚,没有婉美的叠字,没有渐进的意义复沓,那么,古诗也就失去了她头顶熠熠生辉的光环,失去了她灵动的气韵。5.“散文化的韵文”和“韵文化的散文”有什么区别?【名师点拨】用韵的文体就称为韵文,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用韵的颂赞铭诔等都是韵文。六朝以来,把凡是不重排偶不押韵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作散文。骈体文是韵文中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语句上,讲究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至篇末,而且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这叫骈偶和“四六”;在语音上讲究平仄相对;在用词上讲究用典和藻饰。在高一学的《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就是骈体文。《赤壁赋》是加入了散文句子的骈体文,被作者称为散文化的韵文。而《岳阳楼记》是在文中加入了“韵文句子的散文”,被作者称为“韵文化的散文”。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吟诵的前世今生

雅集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吟诵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