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6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李易峰穿越到了古代雅典,发现雅典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此时执政的是()A.梭伦B.伯里克利C.恺撒D.屋大维4.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陪审法庭C.公民大会D.元老院5.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与乐山大佛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7.如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纪念周年枚数内容

70

1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12个纪念馆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图是关睢尔同学制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美建交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陈赫是“大航海时代”的游戏迷.在游戏中,作为虚拟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和海地等地.他虚拟的角色应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0.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但丁--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B.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伏尔泰--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11.如图再现了240年前一部历史文献的签署场景.该历史文献应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12.今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诞生145周年.该战歌创作的背景是()A.马克思主义诞生B.章西女王英勇战死C.巴黎公社失败D.十月革命胜利13.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项目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14.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战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废除,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历史性解放._________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

③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_________

④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材料三

民进党全面执政后,由于台湾总统蔡英文仍维持模糊作风,始终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北京文攻武吓不断,两岸8年来相对平静的关系,似乎已随着“5•20”总统就职,揭开了不平静的新页.

--摘自《参考消息•美刊为台湾应对解放军支招》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此有何认识?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

表解历史

材料一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A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B(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图释历史

材料二

(2)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法运用

材料三

九年级(1)班安迪、王凯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安迪:“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王凯:“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3)材料三中安迪、王凯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17.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某校九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全程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尽管美国同中国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加剧,在南中国海和日本海活动的美国舰船和战斗机却代表着美国--太平洋关系的“新常态”.美国最近数月的行动促使中国和俄罗斯愤怒地提出抗议.中国和俄罗斯声称,奥巴马政府正在亚太地区推动不安,并在该地区进行非法和不安全的航行…

--摘编自2016年5月30日《参考消息•中俄与美亚太“交峰”或成常态》

(1)材料一中图1、图2反映的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围绕当时哪一对主要矛盾形成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3、图4反映的集团的形成分别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图3所示内容反映了哪一组织的建立?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建立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4)参与了以上探究活动后,请你为该活动确立一个探究主题.

201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01.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考点】唐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建立到灭亡的识记.【解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玄宗统治后期,渐渐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公元9世纪,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唐朝灭亡.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阶段特征.【解答】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西汉汉武帝推进了大一统格局,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李易峰穿越到了古代雅典,发现雅典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此时执政的是()A.梭伦B.伯里克利C.恺撒D.屋大维【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主要史实.

4.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陪审法庭C.公民大会D.元老院【考点】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解答】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

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

5.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与乐山大佛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考点】佛教和古印度文明.【分析】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乐山大佛迄今已有1298年的历史.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座落凌云山上,脚下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合处.这是中国佛教徒为人类文化作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故选A.【点评】考查学生对佛教的相关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解答】制度层次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故选B.【点评】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人、过程、结果及影响.

7.如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纪念周年枚数内容

70

1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12个纪念馆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解答】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我国发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其现实意义就是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图是关睢尔同学制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美建交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解答】根据图片信息“1971年10月”“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可知,这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9.陈赫是“大航海时代”的游戏迷.在游戏中,作为虚拟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和海地等地.他虚拟的角色应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答】依据材料中: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和海地等地.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

故选C.【点评】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

10.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但丁--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B.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伏尔泰--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考点】启蒙运动;近代科学家.【分析】本题主要考场了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家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达尔文和伏尔泰的贡献.

11.如图再现了240年前一部历史文献的签署场景.该历史文献应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考点】《独立宣言》.【分析】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解答】依据图片,这是签署《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从此有了美国.所以就把7月4日定为美国的国庆日.【点评】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12.今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诞生145周年.该战歌创作的背景是()A.马克思主义诞生B.章西女王英勇战死C.巴黎公社失败D.十月革命胜利【考点】巴黎公社.【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知识点.【解答】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造了《国际歌》的歌词,后《国际歌》经狄盖特谱曲后,传遍世界.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巴黎公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3.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项目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考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答】依据题干中的《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图,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C.【点评】重点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4.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战【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凡尔登战役.【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发生在100年前”.可知时间是20世纪初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2月开始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造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交战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战争异常残酷,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战役.题干材料的描述就是这一战役的惨景.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废除,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历史性解放.√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④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材料三

民进党全面执政后,由于台湾总统蔡英文仍维持模糊作风,始终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北京文攻武吓不断,两岸8年来相对平静的关系,似乎已随着“5•20”总统就职,揭开了不平静的新页.

--摘自《参考消息•美刊为台湾应对解放军支招》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此有何认识?【考点】材料解析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大业;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成功运用.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台湾现状的认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可知,①与材料一信息一致;根据材料一“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可知,②与材料一信息一致;③根据材料一“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可知,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违背了材料信息;④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材料信息没有涉及.

(2)依据材料二“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是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根据材料三“民进党全面执政后,由于台湾总统蔡英文仍维持模糊作风,始终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北京文攻武吓不断,两岸8年来相对平静的关系,似乎已随着“5•20”总统就职,揭开了不平静的新页”获得的信息是台湾新总统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紧张.对此我们从中得到认识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依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事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3)信息:台湾新总统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紧张.认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

表解历史

材料一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A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B(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图释历史

材料二

(2)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法运用

材料三

九年级(1)班安迪、王凯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安迪:“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王凯:“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3)材料三中安迪、王凯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考点】材料解析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特点及用途;史实辨析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本题考查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解答】(1)据所学知,19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2)据所学知,图1所展示的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发飞机.图2中的微信、二维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革命引发了其他技术革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3)安迪、王凯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正确.他们没有将工业革命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辩证的评价,他们的评价,只是看到了事件的一个方面,存在片面性.

故答案为:

(1)A:电力的广泛应用;B:信息时代(或电子时代).

(2)工业革命:第二次;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特点: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学科交叉渗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任答2点)

(3)评价;不正确;理由:他们没有将工业革命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辩证的评价,存在片面性.【点评】识记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17.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某校九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邀请你全程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尽管美国同中国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加剧,在南中国海和日本海活动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