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填埋电池后,渗出的有毒物质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A.食物 B.水 C.食物链2.浸泡了一天的绿豆种子开始冒“芽”了(如图),这个“芽”其实由种子里面的()长出来的。A.胚芽 B.胚根 C.子叶3.把健康的绿豆芽在吸水纸上排成一排,使芽向不同方向。在第1棵绿豆芽处滴水,使吸水纸慢慢湿到一半数量的绿豆芽处。随后每半天检查,适当滴水,保持水湿到第1次湿的地方。观察绿豆芽生长的情况时,会发现()。A.湿润处的绿豆芽的根粗壮分叉多B.无水处的那些绿豆芽的根粗壮分叉多C.这些绿豆芽的根沿着各自发芽时的方向继续向前一直生长4.有关绿豆发芽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绿豆发芽必须有土壤B.绿豆发芽时先长叶后长根C.绿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5.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容器里B.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适量的水分C.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6.食物链里的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在逐渐的()。A.增加 B.不变 C.减少7.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空气和()。A.养分 B.糖分 C.水分8.种子发芽时最先发生的变化是()。A.种皮破裂 B.种子膨大 C.生根9.小明把浸泡过的10颗健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垫有纸巾的培养皿中,都加入适量的水,①号用透明塑料膜盖住,②号用黑色塑料膜盖住,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3天后打开培养皿观察,你推测小明会看到()A.①号、②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都没发芽B.①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②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C.①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②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D.①号、②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10.甲组把几粒健康的种子放在潮湿的纸巾上,乙组把几粒健康的种子放在潮湿的土壤上,几天后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需要的是()。A.阳光 B.水分 C.土壤二、选择题11.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盖的一端开一条小缝隙,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把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光线只能通过这条缝隙射到盒子里面),5分钟后观察哪里的蚯蚓数量最多。实验研究的是()。A.蚯蚓适宜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B.蚯蚓适宜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有空气还是没空气的环境12.小明把一个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再把盒子盖子的一端减掉一块,在盒子的底部铺上吸水纸。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上盖子,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这个实验中小明同学研究的问题是()。A.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盒子对蚯蚓的影响C.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13.把蚯蚓长时间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会死亡,这说明生物()。A.能适应环境 B.能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14.下列关于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和蚯蚓的身体都很软B.蜗牛和蚯蚓都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蜗牛和蚯蚓都喜欢吃新鲜的菜叶15.推测需要一定的依据,我们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主要依据是()。A.路边草丛中容易找到它 B.它体色接近黑色 C.在给潮湿土壤翻土时容易找到它三、选择题16.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有机物)的湿润土壤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17.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可以使处于正常生活状态的操作是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1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19.为了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刺,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实例与此不相符的是()A.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B.生活在寒冷环境下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D.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换成白色,春天换为棕褐色20.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改变环境的是()A.田土过于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B.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C.荒漠中植物的根系都比较发达 D.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可以使土壤疏松四、选择题21.下列关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当食物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出现问题时,才会影响生态平衡。B.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始终不变。C.食物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22.生态系统是由()形成的。A.生物 B.非生物 C.生物和非生物23.从生态系统总体上看,草,兔、鹰三种生物的数量最多的是()。A.草 B.兔 C.鹰 D.不确定24.如果用一个小型生态瓶模拟一个生态系统,设计实验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外界氧气B.光照和温度C.瓶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5.在某一生态系统内,蛇和猫头鹰捕食鼹鼠和田鼠,如果鹰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就要成为另一种捕食动物。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猫头鹰群体的增大 B.猫头鹰的灭绝C.蛇群体的增大 D.鼠群体的减少26.下列不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池塘 B.一块稻田 C.湖中的所有小虾27.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___________。A.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 C.生物圈28.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是指()。A.动物、植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等2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能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的资源B.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生物可以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30.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A.水草 B.鱼 C.鸭子 D.浮游生物五、选择题31.下列能用来做小船的是(

)。A.塑料瓶B.薄铁片C.易拉罐(D.以上都可以32.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 B.装载的物体越多,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C.装载的物体越少,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 D.以上说法中都不正确33.什么形状的橡皮泥能在水中浮着(

)A.正方体 B.长方体 C.船形的34.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比乙船放的垫圈少,下列()说法对的。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 C.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大35.把橡皮泥做成船形的,它就能浮在水面上的根本原因是()。A.它的重量减轻了 B.它的形状改变了 C.它排开的水量增大了36.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排开的水量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在长江中航行的大型客轮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37.潜水艇既能浮出水面,又能沉入水下。为了探究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奇奇操作潜水艇模型从水底上浮到水面时,潜水艇()。A.重量不变,增大了体积B.体积不变,减轻了重量C.减轻自身重量,同时增大了体积38.奇奇用面团做成一艘小船,以下措施不能使小船更加平稳的是()。A.小船的厚薄要捏均匀 B.小船的边缘高度一致 C.装载的货物随意摆放39.一个空瓶子能浮在水面。往这个瓶里加一定量的水,瓶子会沉入水中。继续加水至满,瓶子便下沉至底。这个实验证明了∶其它条件相同,改变物体的_就会改变物体的沉浮。A.体积 B.重量 C.形状40.要想让橡皮泥做的小船更为平稳,可以()。A.增加小船重量

B.为小船划分船舱

C.减轻小船重量六、选择题41.如果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随便把垃圾抛入太空,会造成()A.噪声污染 B.太空污染 C.土壤污染 D.水污染42.垃圾的源头分类非常重要,易拉罐应投入的垃圾箱是图中的()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43.我国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以下与“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A.倡导步行、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B.就餐时尽量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C.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D.多用电邮、QQ通讯,纸张应双面打印44.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把每天产生的废纸投入下面贴有不同标识的哪个垃圾桶()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 D.可回收物45.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B.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人类的活动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46.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有的从课本,从媒体获得,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你认同的是()A.乱捕滥杀是造成黄河口刀鱼减少的主要原因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以稳定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C.植树造林是减少空气污染的根本措施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与环境改善关系不大47.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下列与人类活动无关的是()A.水污染 B.温室效应加剧 C.酸雨 D.台风48.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酸雨可以使河流、水源酸化,威胁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健康B.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除了酸雨、雾霾,还有二氧化硫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C.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D.在外面就餐时,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49.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是()A.使用共享单车 B.大量开发房地产 C.使用电子支付 D.垃圾分类处理50.对生物有极大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噪声污染 D.沙尘暴七、选择题51.在两个杯子里倒同样多的水,几天后发现,盖有塑料薄膜的杯子水位下降不明显(如图)。这是因为()。A.杯子里的水不会蒸发 B.水无法从杯壁渗透出去 C.水蒸发后被薄膜阻挡,又变回水滴52.下列描述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冰块变成水B.水中的糖颗粒慢慢变小C.湿衣服慢慢变干53.洗完澡从水中出来会觉得凉是因为()。A.水蒸发时,要从身体中吸收热量B.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C.水中没有空气,形成不了风54.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感到凉快些,是因为()。A.水是凉的 B.那是人的错觉 C.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温度下降了55.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B.冬天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凝固现象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水珠,是蒸发现象56.老师在黑板上抹了一下湿布,出现了水迹。过了一会儿,水迹慢慢消失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A.消散 B.蒸发 C.融化57.水沸腾时,水会()。A.蒸发 B.结冰 C.凝结58.水加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我们说这种现象叫作()。A.融化 B.蒸发 C.凝固59.水被蒸发成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是()。A.动能 B.电能 C.热能 D.风能60.某同学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发现衣服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放在密闭的地方干得快。这是因为水蒸发的快慢和()有关。A.空气流动的快慢 B.温度高低 C.液面面积八、选择题61.把一瓶矿泉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后,我们会看到冷冻后的矿泉水体积()。A.不变 B.变小 C.变大62.寒冷的冬天司机叔叔有时会把水箱里的水放掉,主要原因是()。A.水太热了 B.水结冰会胀坏水箱 C.水太多了63.水结冰后()会发生改变。A.颜色 B.体积 C.质量64.冰是()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的温度变成的。A.液体 B.气体 C.固体65.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B.用手拿着温度计的玻璃泡C.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D.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66.水在零摄氏度以下遇冷体积会()。A.没有变化 B.缩小 C.膨胀67.当水结成了冰,下面说法对的的是()。A.体积变大了 B.质量变大了 C.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68.通常情况下,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A.10℃ B.100℃ C.0℃69.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等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我们发现()。A.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B.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增大了C.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不变70.寒冷的冬天,大卡车司机会在夜晚将水箱里的水放掉,主要原因是()。A.水蒸发时水箱的温度会下降。B.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容易被撑裂。C.水结冰后水箱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在水箱外凝结成水珠,会使水箱生锈。九、选择题71.小江煎马铃薯使用的厨房用具中,是热的良导体材料制作的是()。A.锅底 B.锅柄 C.木制锅铲72.冬天,在脖子上围上围巾后会慢慢暖和起来。这些热来自()。A.人体 B.围巾 C.人体,少量来自围巾73.如图,炉子产生的热传递给男孩的方式是()。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74.()属于优良导热体。A.塑料 B.木头 C.铜75.乐乐将一段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他在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把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我们会发现2厘米处的火柴先掉,4厘米处的火柴后掉。以火柴掉落情况来看,热是从()传递的。A.距离远向距离近 B.温度高向温度低 C.颜色深向颜色浅76.以下热的传递方式中,需要物体直接接触的是()。A.热传导 B.对流 C.热辐射77.下列物体传热最强的是()。A.塑料 B.木头 C.铁78.一盆5千克的冰水中加入1千克80℃的热水,冷水的温度将有何变化?()A.不变 B.上升 C.下降79.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A.多穿衣服 B.晒太阳 C.吃饭80.小杨在一个完全封闭环形铜条上选取了4个等间距的点,分别粘上蜡块,并在A、B的中点(△处)进行加热(如图所示)。发现是A、B一起掉下,再是C、D一起掉下。关于这个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热量能在铜条上传递B.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C.热量的传递过程是A→B→C→D十、选择题81.我们选用保温材料保温,是因为这些材料()。A.能产生热B.是热的不良导体C.是热的良导体82.下列方法不能使杯中热水保温的是()。A.杯外包毛巾 B.盖上盖子 C.揭开盖子 D.把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83.下列材料中,()最容易传热。A.玻璃 B.铝合金 C.陶瓷84.下列材料中,()是热的不良导体。A.塑料 B.铝 C.铁85.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冰块来保鲜,冰块一般会放在食物的()保鲜效果会更好。A.上方 B.下方 C.上方或下方都可以86.下面()的导热性能最强。A.铜 B.铝 C.钢87.一根粗铁丝和一根细铜丝,导热较快的是()。A.粗铁丝 B.细铜丝 C.无法比较88.在冬天里,下列杯子中,()保温效果最好。A.不锈钢杯B.陶瓷杯C.塑料杯89.在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80℃热水,()中的水凉得快一些。A.不锈钢杯 B.陶瓷杯 C.塑料杯90.到家后,乐乐准备用热水壶烧水喝。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热水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壶身是热的良导体 B.手柄是热的不良导体 C.壶身和手柄都是热的良导体【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要分类放置。2.B解析:B【详解】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体积膨大,种皮胀破。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浸泡了一天的绿豆种子开始冒“芽”了(如图),这个“芽”其实由种子里面的胚根长出来的,所以B符合题意。3.A解析:A【详解】从绿豆变成豆芽,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并不神秘,植物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同时它也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第1棵绿豆芽处滴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另一方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水。几天后,湿润处的绿豆芽的根粗壮分叉多,无水处的那些绿豆芽的根细小,这些绿豆芽的根向着有水的地方弯曲。4.C解析:C【详解】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输送、贮藏、固着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植物的根有向水性,所以绿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5.B解析:B【详解】研究种子发芽和水分的关系,变量应该是水分,应保持一个容器不加水,另一个容器加水。6.C解析:C【详解】能量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其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里的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在逐渐的减少。7.C解析:C【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8.B解析:B【详解】种子只有在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的条件下才能萌发,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种子发芽实验中种子先膨大、再种皮破裂、然后出现根、最后长出叶。9.D解析:D【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①号用透明塑料膜盖住,②号用黑色塑料膜盖住,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这是在用对比试验来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但是由于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所以①号、②号培养皿中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10.C解析:C【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还需要种子是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且不处在休眠期。甲组把几粒健康的种子放在潮湿的纸巾上,乙组把几粒健康的种子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两组进行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有无土壤对种子的发芽是否有影响。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种子发芽不需要的是土壤,所以C符合题意。二、选择题11.B解析:B【详解】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盖的一端开一条小缝隙,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把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本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照。5分钟后观察蚯蚓爬向黑暗盒子。实验研究的是蚯蚓适宜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所以B符合题意。12.A解析:A【详解】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呼吸、用刚毛与肌肉配合进行运动。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食用土壤中的腐烂物质生活。从做实验的盒子涂成黑色,可以知道这个实验同学研究的问题是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并得出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选项A符合题意。13.C解析:C【详解】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把蚯蚓长时间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依赖环境。14.C解析:C【详解】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1.它们都是动物;2.都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3.它们都会选择植物当食物,不吃肉类(除少数以外);4.它们都是雌雄同体的动物;5.都有生命。6.蜗牛和蚯蚓的身体都很软,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要求学生掌握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15.C解析:C【详解】我们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主要依据是在给潮湿土壤翻土时容易找到它,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三、选择题16.B解析:B【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蚯蚓的体表有黏液,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详解】蚯蚓喜欢以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为食,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挖蚯蚓时,应该选择的环境是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呼吸特点。17.D解析:D【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刚毛协助肌肉运动,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详解】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A错误。B.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隔绝了空气,蚯蚓无法呼吸,B错误。C.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蚯蚓无法呼吸,C错误。D.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18.A解析:A【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属于环境影响生物,错误。CD.“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都是生物影响环境,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9.A解析:A【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刺,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详解】A.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不属于适应环境的表现,A符合题意。B.生活在寒冷环境下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B不符合题意。C.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是拟态行为,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D.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换成白色,春天换为棕褐色,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以及生物也能影响环境。20.D解析:D【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详解】A.田土过于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是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错误。B.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温,防止热量散失,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错误。C.荒漠中植物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错误。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正确。故选D。四、选择题21.C解析:C【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点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22.C解析:C【详解】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形成的。23.A解析:A【详解】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影响的各类生物及其生存的外界环境构成的网络。生态系统总体上看,生产者数量最多,草是生产者,所以草、兔、鹰三种生物的数量最多的是草。24.A解析:A【详解】制作生态瓶的先后顺序可以概括为:①瓶子去盖②铺沙装水③种植水草④放入鱼虾。制作生态瓶要为瓶中的动植物营造合适的环境。需要考虑光照和温度、瓶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外界氧气不需要考虑。25.D解析:D【详解】鹰的出现会与猫头鹰和蛇竞争食物,导致猫头鹰、蛇、鼠的数量减少。答案:D。26.C解析:C【详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一个池塘、一块稻田都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湖中的所有小虾只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之一而已,不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27.B解析:B【详解】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28.B解析:B【详解】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水等。29.B解析:B【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能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的资源,A正确;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生物可以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B错误,会破坏生态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C正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D正确。30.A解析:A【详解】生产者: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的为生产者。一般是植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其它动植物为食物的为消费者。水草能够利用阳光自己制造营养,是生产者。鱼类、鸭子、浮游生物靠其它动植物为食,是消费者。五、选择题31.D解析:D【解析】【分析】在做模拟实验生物,可以用来制造小船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具备质量轻便的特点,就可以制造小船。【详解】塑料瓶、薄铁片和易拉罐都可以用来做小船。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2.B解析:B【解析】【详解】A载物量不同,因而重力不同,浮力也就不同,排水量就不同,不符合题意。B装载的物体越多,浮力越大,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符合题意。C装载的物体越少,浮力越小,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少。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3.C解析:C【解析】【详解】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水重量,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则橡皮泥放在水面上,下沉时能排开更大体积的水,因为水不能进入它中空的“心”部,从而获得较大的浮力,容易上浮。34.B解析:B【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越大,其载重能力就越强,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比乙船存放的垫圈少,说明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点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关。35.C解析:C【详解】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点睛】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36.C解析:C【解析】【详解】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排开水的体积将会减小。不符合题意。B在长江中航行的大型客轮其排水量不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因为重力减小,船将会上浮,因而排水量将会减少,符合题意。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其排开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7.B解析:B【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在水中的沉浮。当潜水艇水舱进水时,潜艇自身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力,于是就下潜。反之,水舱中水排出艇外,潜水艇重量减轻,浮力大于重力,于是就上浮。38.C解析:C【详解】奇奇用面团做成一艘小船,小船的厚薄要捏均匀,小船的边缘高度一致,装载的货物均分散放,要注意保持船的平衡,这样才能使小船更加平稳。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39.B解析:B【详解】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题干中的实验说明同样大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40.B解析:B【详解】改变小船的重量,不能改变小船的稳定性,为小船划分船仓,这样小船各个部分都装载货物,受力相对平衡,可以使橡皮泥做的小船更加平稳。六、选择题41.B解析:B【分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分析解答。【详解】太空垃圾,即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废弃物,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如果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随便把垃圾抛入太空,会造成太空污染。故选B。42.A解析:A【分析】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详解】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所以,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43.B解析:B【分析】根据低碳的意义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进行分析。【详解】A.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有利于减轻大污染,减少能量消耗,A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大量的树木,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使用一次性餐盒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符合题意。C.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利用,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利于低碳生活,C不符合题意。D.多用电邮、QQ通讯,纸张应双面打印,有利于减少纸张使用量,减少对森林的开发和利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B。44.D解析:D【分析】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瓶、啤酒瓶、废铁、易拉罐等,它们主要是由树木、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详解】A.厨余垃圾指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A不符合题意。B.其他垃圾,就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B不符合题意。C.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垃圾,C不符合题意。D.废纸有重复利用的价值,属于可回收垃圾,观察图示可知D为可回收物垃圾箱,故废纸应投入D垃圾箱,D符合题意。故选D。45.A解析:A【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详解】A.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如非洲干旱面积广大,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粮食与环境问题,故A符合题意。B.植被有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C.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所以说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6.D解析: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详解】A.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造成黄河口刀鱼减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B.外来物种由于刚刚进入境内,没有天敌,数量激增,造成生态失衡,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C.植树造林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根本措施,C错误。D.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价值的表现,与环境改善关系不大,D正确。故选D。47.D解析:D【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酸雨、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的频发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详解】A.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是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A不符合题意。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C.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D.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不是人类活动引发的,D符合题意。故选D。48.A解析:A【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详解】A.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与水等反应生成硝酸。则通常人们所说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与硝酸。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会影响人的健康,故A正确。B.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除了酸雨、雾霾,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故B错误。C.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不都是无法修复,故C错误。D.在外面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故选A。49.B解析:B【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详解】A.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B.大量开发房地产,造成土地锐减,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保护环境,B符合题意。C.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D.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再生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故选B。50.A解析:A【分析】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详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故选A。七、选择题51.C解析:C【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常温下,水会慢慢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开口的水杯,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所以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没跑到空气里去,所以基本没少。盖有塑料薄膜的杯子水位下降不明显,这是因为水蒸发后被薄膜阻挡,又变回水滴,所以C符合题意。52.C解析:C【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蒸发是物理变化过程,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A冰块变成水,属于融化;B水中的糖颗粒慢慢变小属于溶解现象;C湿衣服慢慢变干是蒸发现象,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53.A解析:A【详解】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洗完澡从水中出来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要是有风的时候,就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所以会觉得十分凉爽。54.C解析:C【详解】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结冰需要放出热量。夏天气温高,洒水后水会蒸发,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温度下降了,所以会感到凉快些。选项C符合题意。55.C解析:C【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称为凝结。冬天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镜片发生凝结现象,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A正确;冬天盛水的水缸被冰裂的主要原因水缸里的水结冰膨胀造成的,是凝固现象,B正确;盛冰的瓶子外壁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瓶子外面,C说法错误。56.B解析:B【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老师在黑板上抹了一下湿布,出现了水迹。过了一会儿,水迹慢慢消失了,这种现象属于蒸发,所以B符合题意。57.A解析:A【详解】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势存在,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水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将水冷却到0℃时水会结冰。58.B解析:B【详解】水加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蒸发,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59.C解析:C【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被蒸发成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是热能。60.A解析:A【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加快水的蒸发的方法:1.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增快气体流速;3.提高物体温度。某同学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发现衣服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放在密闭的地方干得快。这是因为水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所以A符合题意。八、选择题61.C解析:C【详解】一般情况下液体是热胀冷缩。但是,0~4℃的水会“热缩冷胀”,水结成冰体积会膨胀变大。【点睛】知道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的性质。62.B解析:B【详解】冬天汽车水箱中的水容易冻成冰,水结冰,体积增大,容易把水箱撑破,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液体的热胀冷缩,要求学生掌握水结冰,体积增大。63.B解析:B【详解】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虽然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结冰后的体积会增大。64.C解析:C【详解】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65.D解析:D【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方;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所以D符合题意。66.C解析:C【详解】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当水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水会结冰,由液态变为固体,体积膨胀。67.A解析:A【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水结成了冰,体积会变大,但是质量不变,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68.C解析:C【详解】水:汽化变成水蒸气,凝固变成冰。冰:熔化变成水,升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液化变成水,凝华变成冰。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冰点。69.A解析:A【详解】做实验观察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等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我们发现: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70.B解析:B【详解】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冬天,气温变低,水箱里的水受冷就会结冰,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容易胀坏水箱。九、选择题71.A解析:A【详解】锅底一般是金属材料做的,是热的良导体,能使热快速传递。(每题2分)72.A解析:A【详解】围上围巾感觉会暖和起来是为了保温,阻挡冷空气的进入。(每题2分)73.C解析:C【详解】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