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附中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甲、乙、丙分别代表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3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品系。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组别杂交组别F1F21甲×乙红花899红花,701白花2甲×丙红花486红花,666白花A.若用组1中F1进行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3B.若用组2中F1进行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7C.组1中,F2的白花植株有3种纯合体D.组2中,F2的红花植株有7种纯合体2.将某种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乙烯在浓度较低和浓度过高时都会出现相反的作用效果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C.空白对照组是将等量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D.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生长素能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体血浆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当B.内环境温度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C.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即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4.生态位宽度是指放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C.确定某种生物的生态位,一般要以调查为基础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容易被淘汰5.在玫瑰葡萄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但若施用不当则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相似B.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营养物质,再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施用就可以发挥效果C.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具有效果稳定的特点D.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6.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数量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10只0.840.59模型组10只0.650.99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A.抑郁症患者突触后膜的SERT表达量可能升高B.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C.miR-l6可能与SERT基因的mRNA结合,引起RNA的降解,抑制SERT合成D.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表述不合理的是()pH滴数材料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A.缓冲液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B.肝匀浆的作用效果要明显好于缓冲液组C.“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D.如果以酸或者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有可能画出三条相应的变化曲线8.(10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9.(10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试管编号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甲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36℃水浴乙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60℃水浴丙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0℃水浴(1)该实验中,pH属于________变量,所以三支试管的pH应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将实验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1)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__型。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4)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_,而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_________。(5)据调查,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1.(15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物种分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蝉大眼蝽对照组0.200.620.67处理组0.200.100,13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0.82处理组1.132.192.03(1)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用于____。(2)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花,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899∶701≈9∶7,说明该植株花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花,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486∶666=27∶37,说明该植株花色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B/b、C/c,则甲和乙之间含有一对相同的纯合基因,甲和丙之间三对基因各不相同,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只写出一种可能情况)。【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组1杂交得到的F1为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AaBbCc为红色,其余基因型为白色,因此后代中红花∶白花=1∶3,A正确;B、甲、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组2的F1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表现为红花A-B-C-的占1/2×1/2×1/2=1/8,因此后代中红花∶白花=1∶7,B正确;C、组1中,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中白花植株有AAbbCC、aaBBCC、aabbCC共3种纯合体,C正确;D、组2中,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中红花植株A-B-C-纯合体只有AABBCC一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D。2、A【解析】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空白对照组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详解】A、生长素和乙烯都属于植物激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而乙烯没有两重性,A错误;B、由题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无关变量是根尖起始长短等,B正确;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将等量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C正确;D、据实验结果可推知,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说明生长素能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的作用越明显,D正确。故选A。3、A【解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细胞提供的生活的环境。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健康人体处于稳态中,内环境的各种物质及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健康人体血浆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当,A正确;B、正常人体内环境温度维持在37℃左右,不会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B错误;C、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但是也离不开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的运作,C错误;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内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故选A。4、D【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它敌害情况下,被利用的整组资源称为“原始”生态位。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详解】A、某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生存,需要资源、空间,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A正确;B、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们彼此关联又独立,因此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B正确;C、调查才有数据,才知道某种生物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C正确;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说明其在生态系统中相对更厉害,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容易被淘汰,D错误。故选D。5、D【解析】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具有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考虑施用浓度、时间等因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相应的植物激素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脱落;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形成。【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相应的植物激素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但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与植物激素的结构不同,A错误;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不能作为营养物质,B错误;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考虑施用浓度、时间等因素,C错误;D、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D正确。故选D。6、A【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转运蛋白(SERT)含量增多,导致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A错误;B、根据题干“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因此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使得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iR-16的相对含量减少,SERT相对含量上升,说明miR-I6会抑制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miR-I6与SERT的mRNA结合,引起mRNA降解,从而抑制SERT的合成,C正确;D、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会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结合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以及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B【解析】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可以维持内环境中pH的稳定。自来水没有缓冲作用。【详解】A、缓冲液可以中和酸和碱性物质,能使溶液的pH的变化减弱,A正确;B、肝匀浆中有缓冲物质,作用效果与缓冲液组差不多,B错误;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的溶液和不同的生物材料,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故等量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正确;D、如果以酸或者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有可能画出三条相应的变化曲线(对应不同的材料),D正确。故选B。8、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激素②.体液运输③.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测定点(上升到38.5℃)④.神经—体液调节⑤.等于⑥.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详解】(1)由题图分析可知,激素甲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通过骨骼肌收缩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根据图分析,在体温上升期,体温的调节方式既包括神经调节,如传出神经作用于骨骼肌和皮肤毛细血管,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也包括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细胞代谢等。(3)高温持续期,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恒定。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尿量减少,维持水平衡。【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以及涉及到的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理解体温调节的方式,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和抗利尿激素的功能,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9、①.无关②.适宜且相同③.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④.否⑤.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反应底物是蛋白块,酶的种类是胃蛋白酶,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酶活性越大,蛋白块水解的速度大,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体积减小的快;PH、胃蛋白酶的体积及蛋白块的体积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因变量是酶活性,可以用蛋白块体积变化表示。【详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可以用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表示,相同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减小多,说明酶活性高。(3)由于过氧化氢本身随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因此不能将实验材料换成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会能够分析表格信息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目的,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评价、完善实验步骤,综合解答问题。10、(1).标志重捕法(2).J(3).λ-1(4).性别比例(5).垂直结构(6).栖息空间(7).变快(8).未发生改变【解析】据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1)棕背平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在“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λ值表示该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而种群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可见,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λ-1。(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4)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