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忻州一中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受意识支配B.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2.在中国,40—50岁的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容易诱发Ⅱ型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获得糖尿病。根据上述信息,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若要验证某同学的猜想:Ⅱ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规律,应调查某一个家族的遗传家系B.定期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可以预防糖尿病C.若得了糖尿病,血浆的渗透压会小于组织液渗透压D.将胰腺摘除、捣碎并分离提取液,可能得不到胰岛素3.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可以形成淋巴,淋巴也能形成组织液C.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4.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到了高级中枢的控制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刺激④处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成正5.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阻断疫情,科学防治,国人众志成城。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B.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力下降C.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科学家发现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对二乙酯乙醚极其敏感,二乙酯乙醚能引起纯合子果蝇神经冲动传导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是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某神经纤维在a时刻受到刺激而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参照该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说明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因Na+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变成负B.bc段表明突变纯合子比野生型果蝇恢复初始状态慢C.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相等D.突变纯合子出现上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其神经纤维膜上与K+、Na+运输有关的蛋白质受到了二乙酯乙醚的作用7.为了确定渔业捕捞强度和有效控制农林害虫等,需要对相关生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训查。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植物的样方一般设置为1m2 B.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样方法C.调查池塘的鲤鱼用取样器取样法 D.调查农业害虫均可用黑光灯诱捕法8.(10分)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包括()A.防卫 B.监控 C.催化 D.自稳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段(用字母表示)。(2)J-k表示细胞处于分裂_____期,这阶段的特点是_____;研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好在_____期,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_____。(3)表示分裂末期的是曲线的_____段,该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较会在赤道板附近形成_____,进而形成_____,其主要成分为_____。(4)完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__________10.(14分)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正式公布——8848.86米。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登顶前需要在7500米无氧拉练,在拉练和登山过程中,队员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队员在寒冷环境下比炎热环境下兴奋性更高,更容易集中精力,主要原因是_____。(2)普通人初到高原,很容易因缺氧而头疼、恶心、胸闷。机体在缺氧环境下,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强,图示为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不适症状就会消失,原因是_____,从图示分析可知,机体红细胞数量的调节方式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3)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登山队员在寒冷的环境中,_____加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_____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_____(填部位名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_____,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_____,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出现脸色苍白、汗腺分泌减少等反应。在此环境中队员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11.(14分)某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回答下列问题:食物链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同化量463XY呼吸作用消耗9624.53.8未被利用29229.33.1分解者分解122.10.2(1)在农田弃耕初期,一种新杂草出现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_____、生物措施有_____。(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是____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_____两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_____。12.下图表示普通的绿色植物(A)与景天科植物(B)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对比,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已知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2)图中A、B的暗反应均需要在Rubisco的催化下将CO2固定并最终转化为光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转化为光合产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从适应性的角度分析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的原因: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A错误;B、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是兴奋的,而此时副交感神经被抑制,即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C错误;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D正确。故选D。2、C【解析】Ⅱ型糖尿病目前认为与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脂毒性和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毒害作用有关。【详解】A、调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应调查某一个家族的遗传家系,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A正确;B、糖尿病会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定期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可以预防糖尿病,B正确;C、糖尿病血糖浓度高,血浆的渗透压会大于组织液渗透压,C错误;D、将胰腺直接捣碎,胰腺中的胰蛋白酶与胰岛素混合,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分解,可能得不到胰岛素,D正确。故选C。3、C【解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详解】A、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A错误;B、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到组织液,B错误;C、淋巴、组织液和血浆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正确;D、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钠离子和氯离子决定,组织液中的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氯离子决定,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错误。故选C。4、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详解】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所以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脊髓受到了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C、由于传入神经与神经中枢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所以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轴突末端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正确;D、刺激④处,Na+通道打开,Na+内流,因此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变成负,D错误。故选D。5、B【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为非细胞生物,营寄生生活。【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表现生命特性,A正确;B、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肺部细胞,肺部细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引起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攻击导致肺炎,B错误;C、与机体正常时相比,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较高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C正确;D、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6、A【解析】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外Na+内流,膜内电位由负变成正,A错误;B、bc段所示,突变纯合子恢复静息电位所花的时间大于野生型果蝇,B正确;C、A点前和C点后两条曲线重合,即静息时电位差相等,C正确;D、神经冲动的传导与K+和Na+的运输有关,突变纯合子的通道蛋白可能受到二乙酯乙醚的作用而引起神经冲动传导异常,D正确。故选A。7、B【解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②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2)标志重捕法:①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②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昆虫等动物。【详解】A、对于不同植物,选取的样方大小可能不同,例如大型乔木选取样方为100m2,A错误;B、调查蝗虫幼虫跳蝻常用样方法,B正确;C、调查池塘的鲤鱼可以用标志重捕法,因为鲤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C错误;D、调查具有趋光性的农业害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D错误。故选B。8、C【解析】1、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抵御病原体的攻击。2、免疫系统能监控体内的细胞,正常细胞若发生衰老、损伤或者突变为癌细胞后,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种变化,并将其清除。【详解】ABD、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监控和自稳功能,ABD正确;C、催化功能是酶的作用,免疫系统无此功能,C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gm(2)①.后②.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③.中④.1:2:2(3)①.eg、km②.细胞板③.细胞壁④.纤维素和果胶(4)【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其中ab或gh段表示分裂间期;bc或hi段表示分裂前期;cd或ij段表示分裂中期;de或jk段表示分裂后期;eg或km段表示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图中gm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jk段表示分裂后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中cd段和ij段,该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比例是1:2:2。【小问3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可以表示分裂末期的是eg段和km段,该时期在植物细胞的赤道板位置上会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周围扩展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小问4详解】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在间期、前期和中期都是2N,后期加倍为4N,末期又减半为2N,如图:【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①.环境中缺氧气,能促进肾脏合成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加②.反馈调节(3)①.散热②.冷觉感受器③.下丘脑④.分析、综合⑤.毛细血管收缩⑥.减少【解析】1、当机体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TRH;TRH运输到并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TSH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也就是说,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3、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小问1详解】在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自身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进而抵御严寒。甲状腺激素还具体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小问2详解】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不适症状会消失,由图可知,原因是环境中缺氧气,能促进肾脏合成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加;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血液中O2分压增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此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与外界温差大,机体散热加快,低温刺激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然后使相关传出神经兴奋,进而作用于效应器产生抵御寒冷的反应。在低温环境中,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1)①.环境容纳量##K值②.喷施除草剂③.使用生长素类似物(2)制造有机物,固定能量和传递信息(3)①.3.67×105②.11.27%③.植食性动物的尸体残骸和肉食性动物的粪便量④.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解析】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储存在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摄入体内。【小问1详解】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施用除草剂,生物措施有生物防治,如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小问2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或制造有机物),将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被生物利用。【小问3详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植物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463-96)×103kJ=3.67×105kJ;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X=(463-96-292-12)×103=63×103kJ,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Y=(63-24.5-29.3-2.1)×103kJ=7.1×103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Y/X×100%=7.1/63=×100%=11.27%;植食性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