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贺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A.、、 B.、、C.、、 D.、、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A.B.C.D.3、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1mol/L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mLlmol/LNaCl溶液 B.150mL3mol/LKCl溶液C.75mL2mol/LCaCl2溶液 D.75mLlmol/LFeCl2溶液4、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mol·L-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mol·L-1,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1B.0.15mol·L-1C.0.3mol·L-1D.0.2mol·L-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将1L2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6、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NaOH与CO2 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 D.NaHSO4与Ba(OH)27、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A.胶体发生电泳 B.血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发生聚沉8、下列粒子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①F-②Na+③Ne④K+⑤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9、下列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B.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燕发结晶,趁热过滤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HCl通过感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洗气D.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通入适量O2后点燃10、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碘和四氯化碳 B.四氯化碳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水和汽油 D.苯和水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盐酸B.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C.用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每次做完后都要用硫酸洗涤D.过滤操作中,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拌12、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无明显现象B.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红C.金属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1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1.5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2.7g的铝粉,计算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是()A.1:1 B.1:2 C.2:1 D.3:214、在100mL0.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NaOH的质量为A.40gB.4gC.0.4gD.0.04g15、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湿润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可能是()A.浓H2SO4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食盐水1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将58.5gNaCl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B.将含有6.02×1022个分子SO3的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C.将标况下22.4LHCl气体配成1L溶液D.K+为2mol的K2SO4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1)C与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2)B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A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3)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1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A.Cl-B.NO3-C.CO32-D.OH-19、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框图,数据“39.10”表示的是________。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16g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杂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已知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100gO)(1)加水溶解时,适合的取水量为________A.20mLB.45mLC.75mLD.100mL(2)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任写2种)(3)依次加入的过量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溶液A中加入的适量酸为________,若该酸也加过量,对所得到氯化钠的纯度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5)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两种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6)最后得到的固体氯化钠与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氯化钠质量相比,结果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固体A中所含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聚2中,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杂试剂除了流程中的顺序外,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BaCl2、Na2CO3、NaOH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乙炔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乙炔制备聚乙烯醇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异戊二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X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①~③中,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的反应类型与反应④不同,反应⑤属于__________反应。(4)与乙炔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种。(5)X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6)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a.b.c.d.(7)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乙烯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A项、F-、Na+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Cl

-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故A错误;B项、Na+、O2-、Al3+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故B正确;C项、Al3+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S2-、Cl-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故C错误;D项、O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S2-、Cl-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电子总数相等,F-、O2-、Na+、Ne、Mg2+、Al3+的核外电子总数为8,S2-、Cl-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令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Mg·mol-1,根据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M=m×NA/bg·mol-1,因此ng混合气体的体积为n×22.4/(mNA/b)L=22.4nb/mNAL,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微粒数、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等知识。3、B【解题分析】

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根据溶质化学式计算各选项中的Cl-物质的量,进行比较可知。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题目详解】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A、150ml1mol/L的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A不符合;B、150ml3mol/L的KCl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选项B符合;C、75ml2mol/L的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4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C不符合;D、75ml1mol/L的FeCl2溶液中Cl-浓度为2mol/L,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不相等,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3c(Al3+)+c(K+)=2c(SO42—),则c(K+)=2c(SO42—)—3c(Al3+)=2×0.7mol/L—3×0.4mol/L=0.2mol/L,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项中水不是分散系;B项胶体的分散质直径比溶质大,所以形成的胶体颗粒少;D项制取胶体时,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考点:关于胶体的知识。6、B【解题分析】

A.

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CO2+OH−=HCO3−,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CO2+2OH−=H2O+CO32−,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故A不选;B.二者无论如何混合,都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2H++SO42−+2OH−+Ba2+=BaSO4↓+2H2O,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B选;C.少量HCl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H++CO32−=HCO3−,过量HCl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故C不选;D.碳酸氢钠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2HCO3−+2OH−+Ca2+═CaCO3↓+2H2O+CO32−,和过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NaOH和水,离子方程式:HCO3−+OH−+Ca2+═CaCO3↓+H2O,所以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故D不选;故选B。7、D【解题分析】

胶体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解答即可。【题目详解】A.血液属于胶体,因为没有外接电源,所以不属于电泳现象,A错误;B.血液和氯化钠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血液和氯化钠不具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C错误;D.血液属于胶体,所以血液应具备胶体的性质,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聚沉,D正确。答案选D。8、A【解题分析】

F-、Na+、Ne等微粒的核外均为10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8个电子;K+核外有18个电子,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8个电子,第三层为8个电子,则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有①②③⑤,故答案为A。9、B【解题分析】A、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趁热过滤后留在母液中,故B正确;C、饱和Na2CO3溶液也能和CO2反应,故C错误;D、通入适量O2后可能无法点燃,另外,通入O2的量也无法控制,故D错误;故选B。10、A【解题分析】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应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I2、Br2易溶于有机溶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不用分液漏斗,故A符合题意;B.四氯化碳为有机物,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C.汽油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D.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A。11、B【解题分析】

A.在烧杯中溶解、稀释,冷却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配制1.00mol/L的HCl,A错误;B.I2容易溶于无色液体物质CCl4,而在水中溶解度小,水与CCl4互不相溶,所以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正确;C.用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每次做完后都要用盐酸洗涤,C错误;D.过滤操作中,不可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拌,否则会把滤纸弄坏,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2、C【解题分析】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如果水中滴加了酚酞,溶液会变成红色。选项中的现象只有C正确,故选C。13、B【解题分析】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1.5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知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1.5mol⋅L−1×0.1L=0.15mol,加入的Al粉质量为2.7g,其物质的量为=0.1mol,再结合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分析,甲、乙烧杯中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推断体积比即可。【题目详解】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1.5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知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1.5mol⋅L−1×0.1L=0.15mol,加入的Al粉质量为2.7g,其物质的量为=0.1mol,在甲烧杯2Al+6HCl═2AlCl3+3H2↑中Al粉过量,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0.075mol,在乙烧杯2Al+2NaOH+2H2O═2NaAlO2+3H2↑中,NaOH过量,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5mol,则甲、乙两烧杯中生成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0.075mol:0.15mol=1:2,答案选B。1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00mL0.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0.1×0.1=0.01mol,质量为0.01×40=0.4g。答案选C。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15、B【解题分析】

A.若D中盛放浓硫酸,由于浓硫酸不吸收氯气,所以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B.若D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关闭B阀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导致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无变化,当打开B阀时,氯气溶于水具有漂白性,使红色布条褪色,满足题意,故B正确;C.由于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关闭B阀时,经过一段时间,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将褪色,故C错误;D.饱和食盐水不吸收氯气,所以关闭B阀时,经过一段时间,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将褪色,故D错误。故答案选:B。16、C【解题分析】

A、58.5gNaCl物质的量为1mol,但溶液体积不是1L;B、根据n=N/NA计算SO3的物质的量,SO3溶于水生成H2SO4,而n(H2SO4)=n(SO3),根据c=n/V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将标况下22.4LHCl气体,为1molHCl,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D、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确定溶液浓度。【题目详解】A、58.5gNaCl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但题目中的1L是溶剂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B、SO3的物质的量为6.02×1022÷6.02×1023mol-1=0.1mol,SO3溶于水生成H2SO4,而n(H2SO4)=n(SO3)=0.1mol,溶液体积为1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C、标况下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D、含2molK+的K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确定溶质的浓度;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解题关键是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易错点A,注意溶剂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ClHCl=H++Cl-Na+【解题分析】

由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可知A为Na元素;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可知B为S元素;由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可知C为H元素;由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可知D为Cl元素。【题目详解】(1)氢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化氢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Cl=H++Cl-;(2)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电子式为;钠离子为阳离子,其电子式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则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3)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题目点拨】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由B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确定B为钠元素是解答关键,也是解答的突破口。18、Cu2+、Fe3+Ag+;Ag++Cl−=AgCl↓Mg2+Mg2++2OH−=Mg(OH)2↓B【解题分析】

根据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分析解答,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题目详解】(1)有颜色的离子不用做实验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溶液无色说明不含有色的Cu2+、Fe3+,故答案为Cu2+、Fe3+;(2)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Ag++Cl−=AgCl↓;(3)取上述反应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故答案为Mg2+;Mg2++2OH−=Mg(OH)2↓;(4)原溶液中存在Ag+,则CO32−、Cl−、OH−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32−、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上述离子反应,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O3−,故答案为B。19、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搅拌加热氢氧化钠(或氯化钡)氯化钡(或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没有过滤蒸发结晶玻璃棒增大BaSO4、CaCO3和BaCO3【解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原子量均表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假设16g固体全部为氯化钠,溶于x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S/100=溶质/溶剂进行计算,从而判断出合适的取水量;(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3)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除去,钙离子、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除去;(4)溶液A中含有氯化钠、剩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根据盐酸中的氯化氢易挥发性质,分析盐酸加过量,对所得到氯化钠的纯度影响;(5)根据常用物质的分离方法进行分析。(6)由于在除去氯化钙、硫酸镁杂质时,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氯化钠比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氯化钠质量要大;(7)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除去,生成硫酸钡沉淀;钙离子、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除去,产生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据此分析生成盐的种类。【题目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框图可知,数据“39.10”表示的是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答案是: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假设16g固体全部为氯化钠,溶于x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S/100=溶质/溶剂可知,36g/100g=16g/xg,x=44.4g,水的体积为44.4mL;所以加水溶解时,适合的取水量为45mL;故答案选B。(2)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搅拌、用温水溶解;故答案是:搅拌、加热;(3)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除去,钙离子、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除去;故答案是:氢氧化钠(或氯化钡)、氯化钡(或氢氧化钠)、碳酸钠;(4)经过过滤后,溶液A中含有氯化钠、剩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中的氯化氢易挥发,因此,即使盐酸加过量,加热也可以除去,对所得到氯化钠的纯度没有影响;故答案是:盐酸;没有;(5)固体与溶液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方法,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操作II的名称是蒸发结晶;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起到转移液体的作用,而蒸发时,玻璃棒起到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迸溅;故答案是:过滤;蒸发结晶;玻璃棒;(6)由于在除去氯化钙、硫酸镁杂质时,加入了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完杂质离子后,剩余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氯化钠比原固体混合物中的氯化钠质量要大,结果增大;故答案是:增大;(7)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除去,生成硫酸钡沉淀,钙离子、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除去,产生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所以经过过滤后,固体A中含有的盐为:硫酸钡、碳酸钙和碳酸钡,化学式为:BaSO4、CaCO3和BaCO3;故答案是:BaSO4、CaCO3和BaCO3。【题目点拨】粗盐提纯时,所加的试剂主要有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盐酸溶液;NaOH溶液主要除去Mg2+,BaCl2溶液主要除去SO42-,Na2CO3溶液主要除去Ca2+和剩余的Ba2+,等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OH-、CO32-;因此只要记住:碳酸钠溶液一定加在BaCl2溶液之后,盐酸加在过滤后,操作的顺序就很容易确定了。20、漏斗玻璃棒Ca2++CO32-=CaCO3Ba2++CO32-=BaCO3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NaOH、BaCl2、Na2CO3【解题分析】

(1)粗盐要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第①步操作的名称是溶解,第②步滴加BaCl2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SO42-;第③步滴加NaO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Mg2+、Fe3+;第④步滴加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溶液里的Ca2+。(2)第⑤步过滤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漏斗、烧杯、玻璃棒;(3)第⑥步实验的目的是滴加稀盐酸除去溶液里过量的OH-和CO32-。【题目详解】(1)过滤装置是分离难溶性物质和溶液的分离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2)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反应原理是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故答案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3)过量的氯化钡会将全部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毕,只要是硫酸根剩余,则氯化钡会与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向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或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入适量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故答案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4)除杂试剂为了根本除去杂质离子,一般是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必须满足最后加入碳酸钠,过滤后再加盐酸至不再有气体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