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规律。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4.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知识点三物质的转化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2)同素异形体=1\*GB3①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实例:碳元素——金刚石、石墨和C60等;氧元素——氧气和臭氧;磷元素——白磷和红磷等。=2\*GB3②碳和氧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和CO2;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2O和H2O2;H、C、O三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H2CO3、CH3CH2OH(酒精)。(3)元素的存在形态=1\*GB3①游离态:如金属铁中的Fe元素;=2\*GB3②化合态:如Fe2O3中的Fe元素。2.常见的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事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1)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3等。多数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1.(2023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气体可能有几种,如O2和O3,D项正确。2.(2023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第一阶段考试)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答案】C【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都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O的化合物为氧化物,NaHCO3属于盐,C正确。3.(2021浙江7月)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Ca(OH)2B.重晶石:BaSO4C.尿素:CO(NH2)2D.草酸:HOOC—COOH【答案】A【解析】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A错误。4.(2022浙江)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答案】A【解析】高锰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为KMnO4,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和,故KMnO4属于盐,A正确;过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为H+,故其属于酸,B错误;双氧水是由H和O组成的化合物,故其属于氧化物,C错误;医用酒精的有效成分为CH3CH2OH,其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错误。5.(2023广西北海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一质检)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B.NaHSO4、CuSO4·5H2O和KMnO4都属于盐C.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答案】D【解析】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是含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为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A项正确;NaHSO4、CuSO4·5H2O和KMnO4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盐,B项正确;H2SO4、HNO3、H2CO3为三种含氧酸,C项正确;纯碱为Na2CO3,属于盐,D项错误。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例如:对于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溶液是一种分散系。乳浊液和悬浊液也是一种分散系,其中被分散成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的物质是分散质,液体是分散剂。(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乳浊液属于液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胶体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分散剂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实例云、雾Fe(OH)3胶体有色玻璃3.Fe(OH)3胶体的制备(1)图示(2)操作: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3)制备原理:FeCl3+3H2Oeq\o(=,\s\up7(△))Fe(OH)3(胶体)+3HCl。【点拨】①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②饱和FeCl3溶液加入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胶体聚沉生成沉淀。③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应注明“胶体”二字,并注明加热条件。①实验操作:把盛有40mLCuSO4溶液和40mL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②实验现象: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看不到此现象。③理论解释:这条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④应用: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5.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与溶液、浊液等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分散质粒子(胶粒)大小在1nm100nm之间。6.胶体、溶液、浊液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nm1~100nm>100nm分散质粒子成分离子或小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7.对胶体性质的理解(1)胶体粒子可以是多个微粒形成的聚集体[如Fe(OH)3胶体粒子]或大分子(如蛋白质胶体粒子、淀粉胶体粒子)。(2)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是在1~100nm之间,但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等。(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4)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5)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如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聚沉现象。但蛋白质的变性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6)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因其胶体粒子不带电荷而无电泳现象。有电泳现象的胶体是因为胶粒吸附带电的粒子而带电。1.(2023浙江丽水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均大于100nmB.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C.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答案】B【解析】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均大于100nm,A正确;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B不正确;按照分散剂状态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C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D正确。2.(2023辽宁朝阳一中期末)下列与丁达尔现象无关的是()A.山谷光照B.胶体C.舞台灯光D.瀑布【答案】D【解析】山谷光照时,能看到光亮的通路,是水蒸气形成的气溶胶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用激光笔照射胶体,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氢氧化胶体对光发生散射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在演播大厅,舞台灯光照射后产生光亮的通路,是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瀑布在山顶飞流直下,溅起片片水花,与丁达尔效应无关,D符合题意。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答案】C【解析】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胶体是可以的,C项错误。4.(2023山东省泰安市期末)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该分散系属于溶液C.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答案】C【解析】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A错误;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则该分散系为胶体,B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方程式:Fe2++2Fe3++8OH═Fe3O4+4H2O,C正确;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D错误。5.(2023甘肃酒泉高一检测)分别将6滴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①5mL20℃蒸馏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5mL20℃·L-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③<②<①B.分散系稳定性:③>②>①C.仅凭观察法就可将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区别开D.向三种分散系中加入酸性AgNO3溶液后,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分别是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为浊液>胶体>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③,A错误;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稳定性:①>②>③,B错误;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蒸馏水形成的是黄色溶液,滴入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为胶体,滴入5mL20℃·L−1的NaOH溶液形成红褐色沉淀,仅凭观察法就可将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区别开,C正确;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滴入胶体中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银沉淀,5mL20℃·L−1的NaOH溶液加入酸性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知识点三物质的转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宏观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微观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和溶液中晶体的析出二者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2.化学反应的分类3.常见物质间的转化(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2)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1.(2023河北省张家口市阶段模拟)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各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不一定是A.分解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吸热反应D.可逆反应【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有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可能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为放热反应;由图示可知,只有部分反应物的分子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C正确。2.(2023聊城高一检测)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B.CaCO3→CaOC.NaCl→NaNO3D.CuO→Cu(OH)2【答案】D【解析】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NaCl与AgNO3反应可生成NaNO3。3.(2023吉林市教育学院高一检测)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个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4.(2023北京丰台区高一月考)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通常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2发生反应的是()A.H2SO4B.CaOC.H2OD.NaOH【答案】A【解析】H2SO4是酸,不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发生反应,A符合题意;CaO是碱性氧化物,能够与酸性氧化物C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aCO3,B不符合题意;CO2能够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C不符合题意;酸性氧化物CO2与碱NaOH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H2O,D不符合题意。5.(2023兰州高一检测)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加的溶质可能是()。A.BaCl2、H2SO4、KClB.CaCl2、HNO3、AgNO3C.CaCl2、HNO3、NaClD.BaCl2、HCl、Na2SO4【答案】D【解析】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得到碳酸钡沉淀,但是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解,A错误;碳酸钠可以和CaCl2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沉淀溶于HNO3得到硝酸钙溶液,但是硝酸钙溶液和AgNO3之间不会发生反应,B错误;碳酸钠可以和CaCl2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沉淀溶于HNO3得到硝酸钙溶液,但是硝酸钙溶液和NaCl之间不会发生反应,C错误;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得到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溶于HCl得到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会和硫酸钠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正确。探究一对氧化物的理解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易错点举例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例1】(2023河北定州中学期中)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类别组合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CO2CuOH2SO4NH3·H2ONa2SBCONa2OHClNaOHNaClCSO2Na2O2CH3COOHKOHCaF2DNO2CaOHNO3Cu(OH)2CO3CaCO3【答案】A【解析】A项各物质的分类正确;CO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u(OH)2CO3不是碱,D项错误。探究二胶体的制备、净化和应用1.Fe(OH)3胶体的制备(1)制备图示(2)制备原理和操作2.胶体与悬浊液、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操作过滤渗析分离物质胶体和悬浊液胶体和溶液使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半透膜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烧杯嘴紧靠倾斜的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③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器内壁①半透膜不能破损,且袋口要扎紧;②半透膜浸入流动的蒸馏水中或频繁更换原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而胶体分散质微粒可以透过滤纸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溶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3.胶体的应用(1)胶体的聚沉①卤水点豆腐②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三角洲③FeCl3溶液常用作凝血剂(2)胶体的吸附性①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②Al(OH)3胶体作漂白剂(3)胶体的丁达尔现象①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②电影院光柱③海市蜃楼【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时,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2)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所选提纯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答案】红褐Fe(OH)3胶体Fe3++3H2Oeq\o(=,\s\up7(△))Fe(OH)3(胶体)+3H+(1)逐渐变深Fe(OH)3胶粒带正电荷电泳(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为棕黄色溶液电解质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稀硫酸的加入,H+与Fe(OH)3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3)渗析E【解析】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要点: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1)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现象。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故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2)硫酸中存在H+和SOeq\o\al(2-,4),一方面SOeq\o\al(2-,4)的负电荷中和Fe(OH)3胶粒所带的正电荷,胶体聚沉;另一方面Fe(OH)3是一种碱,可与H+反应,故沉淀溶解。(3)由于胶体微粒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较小,能透过半透膜,故提纯方法通常采用渗析法。1.(2023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月考)经分析可知某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此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B.纯净物C.混合物D.单质【答案】D【解析】两种元素不可能形成单质,D项正确。2.(2023滨州高一检测)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A盐酸纯碱石灰石二氧化碳氧化铜B硫酸烧碱纯碱二氧化硅氧化钙C碳酸熟石灰胆矾一氧化碳过氧化钠D二氧化碳苛性钠食盐三氧化硫氧化钠【答案】B【解析】A项中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不属于碱,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石灰石是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C项中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钠属于特殊氧化物,与题意不符;D项中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出H+,不属于酸。3.(2023北京市牛栏山一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碳酸氢钠在水中显碱性,但却属于酸式盐D.CuSO4·5H2O、KAl(SO4)2·12H2O均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析】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但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碳酸氢钠在水中显碱性,但却属于酸式盐,主要是碳酸氢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显碱性,C正确;CuSO4·5H2O、KAl(SO4)2·12H2O是纯净物,故D错误。4.(202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空气、硫酸铜、硫酸B.醋酸、液氯、纯碱C.硝酸、食盐水、烧碱D.氧化铁、胆矾、熟石灰【答案】C【解析】空气是混合物,不符合要求,A错误;醋酸是酸,液氯是单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错误;硝酸是酸,食盐水是混合物,烧碱是NaOH,属于碱,C正确;氧化铁是氧化物,胆矾是盐,属于纯净物,D错误。5.(2023北京房山区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不属于HNO3类别通性的是()。A.4HNO3(浓)+SSO2↑+4NO2↑+2H2OB.HNO3+NaOH=NaNO3+H2OC.2HNO3+CuO=Cu(NO3)2+H2OD.2HNO3+CaCO3=Ca(NO3)2+CO2↑+H2O【答案】A【解析】A项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表现氧化性;B项发生中和反应,硝酸表现酸性;C项,HNO3与CaO反应生成盐和水,硝酸表现酸性;D项,发生复分解反应,硝酸表现酸性;则不属于HNO3类别通性的是A。6.(2023亳州二中期末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酸盐混合物ASiO2HClO烧碱CuSO4·5H2OBNa2O2HNO3NaHSO4漂白粉CSO3H2SiO3纯碱水玻璃DNOAl(OH)3BaCO3水泥【答案】C【解析】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CuSO4·5H2O为纯净物,CO2为非电解质,A错误;Na2O2为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SO3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为盐,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氯化钠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NO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氨气为非电解质,D错误。7.(2023广西凭祥高一检测)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答案】C【解析】碱均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A不符合题意;碱均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B不符合题意;Ba(OH)2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但不是所有的碱都能与Na2SO4生成沉淀,因此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C符合题意;碱均可以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生成盐和水,D不符合题意。8.(2023吉林省长春实验中学月考)H1N1流感疫情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实践表明,出现这种疫情时可用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答案】B【解析】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臭氧分子,B错误;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C正确;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D正确。9.(2023北京首师附中高一检测)酸性氧化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与水反应生成酸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C【解析】大部分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A错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B错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即使和酸反应,也不生成盐和水,C正确;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10.(2023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下列交叉分类法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A错误;氧化物是一种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B正确;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化合反应中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不是,二者是交叉关系,D错误。11.(双选)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是纯净物B.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C.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液溶胶中存在的离子D.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μ×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答案】AD【解析】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混合物,A错误;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属于气溶胶,只是这些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B正确;胶粒中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分散质能透过,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存在的离子,C正确;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nm(109m~107m)之间,而μ×106m)=2500nm>100nm,因此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胶体,D错误。12.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观众,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颜料难溶于水B.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O3·Cu(OH)2+4HCl=2CuCl2+3H2O+CO2↑C.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D.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答案】B【解析】该颜料中CuCO3和Cu(OH)2均难溶于水,A正确;石青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B错误;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均可得到黑色固体CuO,故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黑色固体,C正确;石青[2CuCO3·Cu(OH)2]在常温下较稳定,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D正确。13.(2023安徽六安高一检测)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A.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2CuO2Cu+CO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在公司战略执行中的约束与支持性试题及答案
- 风险战略规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构建诚信企业的年度工作措施计划
- 促进仓库文化建设与传播计划
- 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在生产工作计划中的实践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传媒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图形的位置(课件)-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设备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带答案详解
- 烟台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秸秆买卖协议书模板
- 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实训 第4版 课件 第10章促销策略
- 焊接工程师考核指南试题及答案
-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国美术史高中课件
- 2025年广东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下册Unit 7 Its raining!Section A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