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由图可知()A.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B.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C.乙比甲晚1s出发D.5s末两物体相遇2、2019年11月9日,中国国际汽车文化博览会在佛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指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最少时间.甲(MODELSP85D)、乙(MODELSP85)两种型号的高科技豪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3.2s和4.4s.在加速时间里,两种型号的汽车相比()A.甲车速度增大得较慢B.乙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C.甲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D.乙车加速度小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A.B.C.D.无法比较4、2019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11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过程及v-t图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t2-t3时间内火箭向下运动B.在t2-t3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最大为C.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向上运动D.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第十三届全运会于2017年8月在天津举行,共有19个大项,126个小项,尽可能覆盖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的喜好,参赛人数达到7000人,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为所在队伍赢得荣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浙江选手孙杨以1分44秒91的成绩获得冠军,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他在本次比赛中的平均速率C.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我省选手李丹以34:00.27获得冠军,这里提到的“34:00.27”指的是时刻D.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θ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mg-Fsinθ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墙砖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判断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8、下列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B.当速度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D.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9、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A.毛笔对纸的压力可能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10、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C.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下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1)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根据纸带(图乙)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现计算第2点的瞬时速度:v2=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

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A、v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α=___.(用题中字母表示)12、(10分)如图是“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B.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C.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O点的位置不变,F1变大时,F2一定变小D.在误差范围内,拉力F一定等于F1、F2的代数和(2)图丙中Fˊ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填“F”或者“Fˊ”)(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一辆货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m处有一辆客车以72km/h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客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止.求:(1)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计算后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14、(14分)一列长L=100m的火车以v0=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火车的车头离前方山洞口x=2500m处时火车开始减速,并一直保持大小为a=0.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已知山洞长d=95m,求火车通过山洞的时间。15、(13分)一列汽车车队以v=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相邻两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离车队最后一辆车辆25m时刹车,以加速度0.5m/s2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辆数n足够多.试问:(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C【解题分析】

A.由图象可知,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B.两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都沿正向运动,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故B错误;C.甲在t=0时刻开始出发,乙在t=1s时出发,乙比甲晚1s出发,故C正确;D.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则知5s末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它们的出发地点相同,所以t=5s时,只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两个物体没有相遇,故D错误。故选C。2、D【解题分析】

A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速度变化量相等,甲的加速时间短,则甲车速度增大得较快;乙的加速时间长,则乙车的加速度较小;故A错误,D正确。BC.在百公里加速时间里,两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故B错误,C错误。3、C【解题分析】

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为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读出:在t1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于速度由v0到v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故变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读图能力,要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以及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4、C【解题分析】

AC.由图看出,火箭的速度一直为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故A错误,C正确。B.由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知在t2~t3时间内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D.0-t3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5、B【解题分析】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球的大小和体积不能忽略,故不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故A错误;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1小时19分14秒”是走完全程的时间,故可求得平均速率,故B正确;“34:00.27”指的是全程的时间,故C错误;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上升时,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是下降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关键是要明确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在研究问题中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时刻是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6、BC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物体向右做匀速运动,故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一定受地面的支持力,故物体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B正确;因物体做匀速运动,故合外力为零,得摩擦力Ff=Fcosθ;竖直方向:FN=mg-Fsinθ,所以C、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7、AB【解题分析】由于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等于d,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x=aT2,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根据△x=d=aT2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故B正确;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等于2、4间的平均速度,则,故C错误;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3:4…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D错误。所以AB正确,CD错误。8、AB【解题分析】

A.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故A正确;B.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故B正确;C.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回到了抛出点,故C错误;D.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加速度为g,故D错误;故选:AB.9、AD【解题分析】

A.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手的作用力以及纸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手对毛笔的作用力是未知的,所以不能判断出毛笔对纸的压力与毛笔的重力的关系,可能大于毛笔的重力,故A正确。B.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镇纸始终不受摩擦力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摩擦力。故B错误;C.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可知白纸与镇纸之间没有摩擦力,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力以及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故C错误。D.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毛笔对白纸的向右摩擦力与桌面对白纸的向左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白纸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D正确。10、B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A错误;C正确;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正确;D错误;故选BC.考点:物体的重心.【名师点睛】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不在物体上.二、实验题11、AD0.3960.380【解题分析】

(1)[1]A、打点计时器的固定端与滑轮不在同一端,故A错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故B正确;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故C正确;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答案,故选:AD.(2)[2]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0.396m/s[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0.380m/s2(3)[4][5]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12、(1)B;(2)F;(3)B;【解题分析】(1)此实验中不必保持两拉力垂直,选项A错误;为保证两次作用效果相同,必须将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选项B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也可变大,选项C错误;拉力F应小于F1、F2的代数和,选项D错误;(2)拉力F因一定是两拉力的合力,一定沿橡皮条AO方向,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ˊ因误差的存在可能会不沿AO方向,故沿AO方向的一定是F;(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2)会相撞【解题分析】

(1)设,由得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假设不相撞,设两车达到共同速度用时为t,则货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客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位移大小关系:x2=1680m>600m+x1=1560m故会相撞.【题目点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到追击、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①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研究;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③列出位移方程;④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⑤解出结果,必要时要进行讨论.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击问题.要抓住速度、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可以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帮助解题.14、10s【解题分析】

先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求出火车的车头到达山洞口的速度,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题目详解】根据得:火车的车头到达山洞口的速度v=20m/s火车通过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