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战爆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1页
第23课 内战爆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2页
第23课 内战爆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3页
第23课 内战爆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4页
第23课 内战爆发(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内战爆发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C.国内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这与材料中的信息相符,C项正确;A、B、D三项分别发生在1924年、1936年、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项。2.面对国民党的邀约,毛泽东风趣地说:“我这次就是去重庆给蒋介石‘洗洗脸’。”在沿途经过被战火蹂躏过的村庄时,毛泽东也不禁发出“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感慨。这说明共产党(

)A.寻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实现合作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念救苍生”可知,这体现出,共产党的斗争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民主,C项正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时期实现合作共同抗日,解放战争初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漫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对下图的寓意解读准确的是(

)A.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意图 B.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C.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下举行的会议 D.国共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漫画信息“重庆谈判”和两人握手,但桌下持枪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加紧时间备战,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方面是争取和平、民主,另一方面是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B项正确;漫画没有涉及美国扮演的角色,排除A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1945年9月2日,重庆谈判是1945年8月,排除C项;国共双方在抗战胜利后力量对比悬殊,而非势均力敌,且也未达成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极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悍然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B项正确;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排除A项;1947年3月,蒋介石不甘心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失败,又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排除C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5.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B.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C.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答案】B【解析】据题干“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极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因此这个事件指的是撕毁《双十协定》,B项正确;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排除A项;从1946年1月到6月,全面内战还未爆发,排除C项;1947年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6.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材料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B.1945年8月,国共双方谈判在重庆举行C.中共代表三人参加了谈判,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D.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答案】A【解析】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据此分析,“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是对重庆谈判意义的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B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的历史事实,C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的历史事实,D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结果的历史事实,都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7.下表是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表。该调查主要说明(

)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A.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 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D.国民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表”,可知调查显示民众绝大多数人反对美国在华驻军及对华政策,反对新颁布的民国宪法和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体现了全面内战爆发后民众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不满,表明国民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D项正确;1947年2月时人民解放战争仍然处于防御阶段,不能说明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排除A项;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内战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说左右中国内战,内战的爆发是由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阶级立场决定的,排除B项;题干的重点不是强调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而是说明民众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失望或不满,排除C项。故选D项。8.如图是1945年11月7日,张漾兮先生发表于《自由画报》的著名漫画《小距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日本投降【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以及画面中双方谈判的场景可得出这是重庆谈判,国民党看似表面上要谈判,可是桌子下面却放狗,搞小动作,C项正确;北伐是1926年,西安事变是1936年,日本投降是1945年8月,排除ABD项。故选C项。9.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某阶段战略失误作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向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其中的战略失误指的是(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C.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国共双方战略大决战【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6年夏,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凭借所谓战略优势,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制定了“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向发展”军事计划,B项正确;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政治谋略,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实行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国共双方战略大决战是在国民党战略优势丧失的情况下进行的,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0.陈毅元帅作诗:“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答案】B【解析】材料"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我军个个是英豪。”可知,这是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况,排除D项,B项正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是因为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导致敌人的机动兵力减少,从而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排除A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B项。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读图指要“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全面内战旋即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自卫反击,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问题导引,结合地图与图表,分析国民党为何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并挑起内战。【答案】蒋介石认为国共两党实力对比差距极大、有把握获胜;同时共产党方面革命根据地几乎渗透整个北方,连南方也有,国民党感到威胁颇大,若放任不管,恐怕共产党发展速度极快,超过国民党;国民党有美军协助,认为自身实力强大。【解析】根据“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的原因:蒋介石认为国共两党实力对比差距极大、有把握获胜;根据"内战爆发初期形势图”中“内战爆发前的解放区”可得出原因:同时共产党方面革命根据地几乎渗透整个北方,连南方也有,国民党感到威胁颇大,若放任不管,恐怕共产党发展速度极快,超过国民党;根据“美军、国民党调动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原因:国民党有美军协助,认为自身实力强大。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材料二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材料三

图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就。(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商谈实现了国内和平吗?请用史实说明。(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国民党一大召开;开始领导国民大革命,进行了北伐战争。(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重庆谈判。没有。1946年,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了内战。(4)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会上同意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的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后,开始领导国民大革命。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进行和平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根据材料“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到重庆进行了重庆谈判。重庆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十大纲领。但是,1946年,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了内战。这次商谈没有实现国内和平。(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A.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D.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答案】B【解析】据材料“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可知,这是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况,B项正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是因为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导致敌人的机动兵力减少,从而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排除A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追缴残匪,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天津·中考真题)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与此相关的是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公报》社评讲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当时的《大公报》发表了关于此事的社评,B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排除A项;三大战役的时间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关注重庆谈判,“要和平,争民主”的迫切愿望,故选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B项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排除;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4.(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人,进攻陕北解放区,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部队只有2万人,处于劣势。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A正确;中原解放区属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排除B;东北解放区、华东解放区不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排除CD。故选A。5.(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掌握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八路军、新四军②人民解放军③中国工农红军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等人在井冈山会师后,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行全民族抗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