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sdng干于h。粗彷kuang愁临11

B.藤蔓man绯红fei高邈miao热忱chen

C.黄晕yun静谭mi蝉蜕dui菜哮qi

D.侍弄s弄粉箔XI命儒s€i遒动jing

2.(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有些人读书,尤其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用全①一精力去读它,就会通②一

达旦去读它,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则一概置之不理。无论如何,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它

都会穿过我们的血肉,③—入我们的骨髓,塑造我们的气质,改变我们的容颜,浸染我们

的品质。

A.①副②宵③融B.①副②霄③融C.①幅②霄③溶D.①幅②宵③溶

3.(8分)古诗文默写。

(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描写了热闹淳朴的乡俗。(《游山西

村》)

(4)山水清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杜甫在《望岳》中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

“,";曹操在《观沧海》中领略水波荡漾山岛耸立的壮观:

4.(4分)寻找是积极面对未知的方式。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其寻找历程。

谈谈你的启示。

①美猴王拜师学艺(《西游记》)②“我”离家求学(《朝花夕拾》)

5.小明同学在看《水浒传》“三打祝家庄”时,突然脑洞大开:如果可以穿梭时空,鲁滨逊、

小茨冈遇到被羁押在祝家庄的时迁,他们会去救时迁吗?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你对《鲁

滨逊漂流记》《童年》的阅读,说说你的看法。

6.(4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人生有一首诗,「,「;而当我们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

青春。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

的,①—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

别的时候,我们②—―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1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在①②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才

B.只有才

C.如果那么

1).虽然但是

7.(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恰逢清明,小刘同学看到了下面一则新闻。请你根据新闻内容帮她完成后面的问题。

古今同此时,开封正清明。4月3日9时,随着《挥去春寒尽清明--2020中国(开封)

清明文化节特别节目》在网上的推出,2020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在“云”端

正式展开。

招商活动是清明文化节的重头戏,2020年清明文化节期间的招商活动将采取“线上+线

下”签约的形式进行。这些项目的签约将通过网络进行呈现。

开封市将以清明文化节为契机,加大推介和文旅宣传力度,复苏开封旅游经济。开封以

全市18家A级景区的名义,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起全年免门票参观的活动;制定发布企

业复苏发展的17条扶持措施,促进文旅企业恢复性发展,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是清明节传承不绝的重要文化内涵。通过网络平台祭奠追思革命先

烈,祭奠追思焦裕禄等时代榜样,祭奠追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牺牲的医务人员和线防疫

工作者,是本届清明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1)请你帮小刘同学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看完新闻后,小刘同学没能梳理清2020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在“云”端开展了哪

些活动,请你帮她概括。

8.(3分)清明将至,为了缅怀先人,祭奠先祖,初三(2)班班委会准备组织同学们于2021

年4月1日上午9点去烈士陵园扫墓,小刘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则通知,但这则通知

里面有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通知

为响应学校“缅怀先人,祭奠先祖”,我班定于4月1日上午9点去烈士陵园扫墓,希

望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2021年3月31日

初三(2)班班委会

①格式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语病错误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9.(16分)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牡丹醉春图

傅矶是国内一流的国画大师,善画花鸟、山水和人物,而在花鸟之中,又擅长牡丹。去

年,他应邀到铜城画的“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在拍卖会上以三十万元的价格拍出,遥遥

领先其他作品。

这个消息是他的弟子符小华告诉他的。傅矶已是八十高龄的人了,但精神矍铢,一头如

银似雪的白发纹丝不乱,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老师,好消息好消息。”傅凯散步回来时,符小华手里拿着当天的早报,兴冲冲地迎了上

去。

傅凯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着符小华,缓缓地问道:“什么好消息?”

“您的画创造了一个新高,拍了三十万呢。”已届不惑的符小华,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

蹈地说道。在以往的拍卖会上,傅矶的作品曾经拍卖过二十万元一幅。作为当代画家,作品

能卖几万的就算是很有成就的了。

“是嘛?”傅矶淡淡地应道,好像这个好消息与他一点无关。

回到客厅,符小华把刊登有拍卖会消息的报纸摊在桌面上。报纸是彩印的,标题很大,

也很醒目。傅矶拿过水杯,喝了口茶,然后才不紧不慢地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报上刊登着几张“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不同角度的图片,还有记者的一大段文字说明。

这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是去年傅矶应邀到铜城画的。铜城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制陶历

史的小城,为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铜城每年举办一届陶瓷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有一项议

题是邀请一些名家现场为陶瓷产品作画,然后进行烧制后拍卖。

傅矶是第一次去铜城作画,也是第一次将画作画在陶瓷上,想不到他的作品能卖出这么

高的价钱。“那是他们的陶瓷做得好。”傅矶一边看一边说。

傅矶画的是两枝牡丹、分别开着两三朵盛放的牡丹花,那淡雅的笔画,错落有致的线条,

将牡丹那种雍容与富贵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师,您的画是鲜花,他们的陶瓷只是一张绿叶。”符小华说道。

“鲜花少了绿叶,就没有了生气。”傅矶说着,目光落在了衬托鲜花的那几张绿叶上。

忽然,他的脸变得僵硬起来--顶头的一张叶子,他少画了两笔,那叶子看上去就有些颓败

的样子--但是,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是根本看不髭这个微小的错误的。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傅矶心里追问道。他沉默了好一阵子,终于想起来了,那时

眼看画作就要大功告成,符小华过来催促他,让他赶快过去参加主办方关于艺术与陶瓷发展

的一个论坛,回来的时候,他净想着这个画作的名称,结果就忘记把那两笔给添上去了。

几天后,傅凯和符小华专门去了一趟铜城。

他们刚下车,就被一位姓曹的中年人接到一座豪华的别墅里。中年人正是“牡丹醉春图”

陶瓷花瓶的新主人。那个花瓶此时正摆在他的客厅里。傅矶大步来到花瓶前,上下打量了一

番,说道:“曹老板,希望您能把这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让给我。”

3

曹老板抚摸着陶瓷花瓶,摇了摇头,说道:“傅老您的画作炉火纯青,这个陶瓷花瓶又

是您的第一个陶瓷画作,非常具有收藏意义。”

傅矶看着曹老板,诚恳地说道:“您开个价吧。”

曹老板还是摇了摇头。傅矶想了想,说道:“这样吧……”

最后,傅矶以三十万元的价格,外加一幅画作,换回了那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

交易完毕,符小华问道:“老师,这是何苦呢?”

傅矶指着花瓶上那片没画完整的叶子,说道:“看到了吗,这是个不该犯的失误。”傅矶

说完,捧起“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往地上狠狠地摔去。只听“砰”的一声脆响,那花瓶

便变成了一堆碎片。

符小华和曹老板望着一地的碎片,已是目瞪口呆。后来,听说傅矶深居简出,再也没有

答应过别人在现场进行作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6期,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结合语境,分别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①傅班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着符小华,缓缓地问道:“什么好消息?”

②“是嘛?”傅矶筱选地应道,好像这个好消息与他一点无关。

(3)除傅矶外,文中还写道了符小华这一人物形。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从全文看,文中画线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5)小说结尾处写“符小华和曹老板望着一地的碎片,已是目瞪口呆。”请根据上文,分别

揣摩符小华和曹老板此时的心理活动,将其“内心独白”以第一人称表达出来。

符小华:_______

曹老板:_______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2020年5月27日中央

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

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

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生机。

--摘编自百度百科《地摊经济》

材料二:

地摊经济的突然火爆不能不说与今年的疫情有关,通过恢复地摊经济这种最便利、最有

效的方式提高底层经济活力被认为是当务之急的方式。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

商品价格低的特点,“地摊经济”确实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

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

同时将地摊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地摊经济火爆,对地摊为什么爱恨交加?地摊经济如何规划和重构?》

4

材料三:

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比如,近期成都等地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

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

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

但是,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

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

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

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热度不减的地摊经济,会不会被紧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

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

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对地摊经济也是一样。应奉行这一治理思路,放开不是放手,

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

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

--摘编自《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

材料四:

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的夜市经营没几天就因“脏乱

差”被有关部门要求关停整顿。从各地反馈情况着,地摊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垃圾乱

扔,道路被堵,假劣太多。

基于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地摊经济应进行升级。提起地摊经济,很多人眼前会浮现

出城管与摊贩在街头不断上演的“猫鼠游戏”,这也让人将地摊经济与穷人经济、低端经济、

落后经济挂起钩来。所以,想要发展地摊经济,必须要进行观念更新,要改变人们此前形成

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要让人们认识到,地摊经济同样是正常的经济形态之一。

它更加贴近一般市民生活,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地摊也可以干净卫生,也可以出

精品,健康发展的地摊经济同样可以成为“城市风景线”。

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经过几十年改革开

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都显著提升。如

果地摊仍只提供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很可能无人问津,因此,地摊经济需要跟上发展的

步伐,不仅要提高货品质量,追求价廉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

康安全,服务到位。

地摊经济升级,除了摊主努力,还需要政府助力。各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地摊经济对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其当作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来建设,既要精细管理又要优

质服务。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地摊经济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面临

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可以结合发放消费券等财政支持手段,引

5

导、刺激人们在地摊经济方面增加消费。

--摘编自《地摊经济“烟火气”该是什么味》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已不列为文明城市测

评考核内容。

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一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

经合法化。

C.推行“地摊经济”要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里的“收”即是强调“有序”。

D.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请概括出“地摊经济”火爆的原因。

(3)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暴露出了“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太多”的问题。

请从材料四中找出对“地摊经济”进行升级的具体措施。

(4)某学校门口常有许多摆摊卖早点的户外经营者,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请你代

相关管理部门拟写出四条管理办法。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1.(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二)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

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效

郭景纯《江赋》日:“虎牙桀竖①以屹翠②。荆门阙竦而盘薄③,围渊九回以悬腾,溢④流雷响

⑤而电激者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改动)

【注】①桀竖:像小木桩一样竖立。②翠(如):险峻。③盘薄:宏大而雄伟。④溢(p6n):

水涌溢。⑤响(h6u):轰鸣。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目非亭午夜分B.有时朝蛋白帝/野芳色而幽香

C.空谷传响/行深山巨谷中D.雄渔者歌日/温故而知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有人评说段(一)的写景“次序分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描写三峡景致

的层次思路。

(4)语段(一)和语段(二)末尾都有引用之语,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12.(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歌前两句使用了两次“不见”,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

(2)如何理解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请结合诗歌后两句具体分析。

四、作文(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篇文章,“选择”无疑是这篇文章最核心的关键词。人生是由一连串

的选择与决定所累积而成的,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选择,都在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只要认真回顾,就会发现:过去与现在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从来都不是一

瞬间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影响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但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我们的未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选择。你经历过怎样的选择?你对选择有怎样

的思考和认识?

请以“最难忘的一次选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选择,

以及在这次选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地名。

14.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篇文章,“选择”无疑是这篇文章最核心的关键词。人生是由一连串

的选择与决定所累积而成的,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选择,都在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只要认真回顾,就会发现:过去与现在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从来都不是一

7

瞬间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影响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但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我们的未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选择。你经历过怎样的选择?你对选择有怎样

的思考和认识?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选择”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地名。

8

2021年河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解答】

A.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作“guing”。

B.有误,“藤蔓”的“蔓”应读作“wdn”。

C.有误,“蝉蜕”的“蜕”应读作“tui”。

D.正确。

故选:Do

2.【解答】

“全副精力”是正确写法,“通宵达旦”是正确写法,“融入”是正确写法。

故选:A。

3.【解答】答案:

(1)朔气传金柝(注意“柝”的书写)

(2)博学而笃志(注意“笃”的书写)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箫”的书写)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注意“钟”“竦峙”的书写)

4.【解答】

①结合美猴王学艺、得道的过程,围绕“人生要不断追求,不断改变自我,提升自我”来谈

即可;

②结合“我”被留言困扰离家求学的过程,在纷繁的社会中,围绕“我”不断地摸索,寻找

救国之路来谈即可。

答案:

①示例:美猴王有了“无常”之忧,决定去南赡部洲,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在南赡部洲漂泊

八九年,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又飘过西海,到达西牛贺洲,得遇菩提祖师,获姓得名,习

长生妙道口诀,自身变得法性颇通、根源坚固,又习得变化、腾云之法,二十年后归来得以

解忧。启示:在寻找中或遇挫折,但终可以实现自己的改变与完善,为丰富的人生奠基。

②示例:流言的侵扰不断,“我”开始离家求学,辗转多地,先在S城,后去南京,最后到

日本。在各类实业中不断摸索,“我”发现了一些“乌烟瘴气”的局面、一些教员的无知、

国人的麻木……从而选择了弃医从文的救国之路。启示:寻找是不断地摸索,往往会经历种

种未知与迷茫,可能有多次多地的辗转,在不断的坚持与反省中,终能找到正确的路。

5.【解答】解答此题,要完整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

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理解其形象。解答时,要结合原著中人物性

格特点来分析。鲁滨逊:鲁滨逊出海游历时遇到暴风雨,孤身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上,身上

9

物品所剩无几。尽管在荒岛上困难艰险不断,他仍勇敢地生存下来。后来,他发现一个长满

葡萄的山谷,在那里搭建一个容身之所。他驯养山羊,练习编筐,制作面包和陶器,在岛上

过着宁静富足的生活。有一次,他救下一个即将被祭祀的食人族的野人“星期五”,把他当

作贴身仆人和亲密的朋友,给他食物和水,教他说话和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鲁滨逊拥有直

面现实、不畏困难、坚毅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会去救时迁。小茨冈:小茨冈是阿廖

沙的知心好友,性格乐观淳朴,聪明伶俐。阿廖沙染坏了外祖父的桌布,遭到外祖父的鞭打,

他把胳膊伸出去,替阿廖沙挡着。他是一个坚强、正直、勇敢和充满爱心的人,所以小茨冈

一定会去救时迁。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鲁滨逊会去救时迁。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被野人追杀的俘虏出手相救,给他

食物和水,教他说话和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由此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所以他会去救时迁。

示例二:我认为小茨冈会去救时迁。阿廖沙染坏了外祖父的桌布,遭到外祖父的鞭打,小茨

冈用胳膊替阿廖沙挡住了树条的抽打。如此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一定会去救时迁。

6.【解答】答案:

(1)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

(2)B

7.【解答】答案:

(1)2020开封清明文化节活动“云”端正式展开

(2)①招商活动;②文旅推介与宣传活动;③网络平台清明祭奠活动。

8.【解答】答案:

①通知正文开头未空出两格;

②落款处署名与日期位置颠倒;

③为响应学校“缅怀先人,祭奠先祖”的号召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9.【解答】

(1)本题考查情节的概括。概括故事情节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出事件的

相关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本文主要讲述了国画大师傅矶在发现自己执笔的陶瓷

上少画了片叶子,傅矶找到买主,花了大价钱将陶瓷买回来,并将其摔碎。答题时可结合内

容,适当具体一点。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从词语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进行回答。

这里“缓缓”的意思是不急不躁,表现出了傅凯荣辱不惊,淡定从容地性格特点。“淡淡”

意思是不明显的,在听到自己的作品卖出天价之后,他却并未表现出大喜,表现了他淡泊名

利,超尘脱俗。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小说的主人公是傅矶,因此写其他人是为了衬托主人公。

通过符小华的在听到消息后的喜悦,看到傅矶摔碎花瓶之后的惊讶,衬托出了傅矶的淡泊名

10

利。符小华的存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情节发展更为合理。比如,傅矶作为一流的国画

大师,其实是不应该存在少画两片叶子这种错误的,但是正是因为符小华催促他去参加论坛,

所以故事的发展更为合理,因此才会有下面情节的发展。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但是,如果不是专业

的人士,是根本看不出这个微小的错误的”这句话的含义说明傅矶所犯的错误是非常小的,

一般人发现不了,为后文的曹老板对花瓶的喜欢和摔碎后的反应做了铺垫,突出了傅矶严谨

和负责任的品质。

(5)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要符合人

物的身份,要用第一人称表达。符小华作为傅矶的徒弟,应该非常了解老师的为人,老师的

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符小华。所以符小华的心理应该是对老师的敬佩和从中学到的人生道理。

而曹老板作为一个行外人,他不懂艺术,也不理解傅矶的行为,所以他的心里应该是不理解

的。

答案:

(1)示例:国画大师傅矶应邀在陶瓷艺术节上为陶瓷产品作画,其创作的《牡丹醉春图》

陶瓷花瓶以三十万元价格拍出。后来傅矶从报上刊登的图片中,发现了自己作品中的小错误。

他找到买主,以三十万元外加一幅画作的代价换回《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并将其摔碎。

(2)①“缓缓”突出傅矶处事不惊,淡定从容。

②“淡淡”突出傅矶淡泊名利,超尘脱俗。

(3)写符小华,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傅矶起着衬托作用。如获知《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拍

出三十万高价后,符小华的亢奋与傅矶的淡定形成对比,突出了傅矶淡泊名利的可贵品格。

写符小华,还使情节的发生更为合理。如傅矶现场作画时少画两笔叶子,与符小华催促其参

加论坛有关,这就使严谨的傅矶犯“不该犯的错误”有了可能。

(4)不能删去。画线语句说明《牡丹醉春图》中“少画两笔”的错误属于非明显、不紧要

的错误,下文中买主曹老板的反应即为明证。而对这样的小错误,傅矶却执意不惜代价换回

作品,并将其毁掉,更能突出国画大师傅班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

的品性。

(5)示例:符小华:仅仅因为画作上的一点小错误,老师竟然花这么大的代价换回花瓶并

将其摔碎!您这一摔,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啊。以后,我也要向您一样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

精,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

曹老板:傅先生专程来我这儿换回花瓶,竟然为的是将其摔碎。这一摔,硬是把三十万元摔

没了,天啦,老先生是疯了吗?

10•【解答】

(1)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判断。

ACD.正确;B.有误,材料二中表述“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同时将地摊

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选项中“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的说法错误。

故选:B,

(2)解答此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地摊经济的突然火爆不能不说与今年的疫情有关,通过

11

恢复地摊经济这种最便利、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底层经济活力被认为是当务之急的方式”一句,

可概括出:地摊经济能提高底层经济活力;根据“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

价格低的特点,‘地摊经济'确实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一句,可概括出地

摊经济有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3)阅读材料四,其中第二段指出“基于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地摊经济应进行升级”,

在后面的内容可找到升级的具体措施有:“想要发展地摊经济,必须要进行观念更新,要改

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地摊经济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不仅要

提高货品质量,追求价廉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

到位”“地摊经济升级,除了摊主努力,还需要政府助力”。根据这些句子简洁表述即可。

(4)材料四中指出“地摊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太多”,而

这些早点摊又是在学校门口,不仅仅要避免这些问题,还不能发出过大的噪声影响学生上课,

所以可从这四个方面来提出相关的管理方法。如:注意做好摊位周边的卫生;保证食品的质

量;在指定位置摆摊;不要大声喧哗,等等。只要符合校园周边管理需要的方法都可以。

答案:

(1)B

(2)①“地摊经济”能有效提高底层经济活力;②“地摊经济”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

消费的作用。

(3)①要进行观念更新,改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②不仅要提

高货品质量,做到价廉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到位;③还需要政府助

力。

(4)示例: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摆摊;搞好摊位周边的环境卫生;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不得大声喧哗。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1•【解答】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自:从/如果;B.发:出发/开放;C.谷:山谷/山谷;D.故:所以/旧的。

故选:Co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

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

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素,白色。回,回旋。句意: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

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本题考查文章结构。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

得起讫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

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

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

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

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

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

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

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

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一)作者重点写了三峡的山与水,结合所引用的渔

歌内容来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是以猿叫的回声来表现三峡的山高水

长,二是以“泪沾裳”来渲染三峡秋天的凄凉,表现三峡秋天的凄清之美。(二)“虎牙桀竖

以屹翠。荆门阙竦而盘薄,围渊九回以悬腾,流流雷响而电激者也”,写出了江水水势盛大

和湍急的特点。

答案:

(1)C

(2)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

各种景物的影子。

(3)语段按照高音,中音,低音进行次序分明描写。首先高音区即三峡夏季水的水势的盛

大和湍急,写出了三峡水的奔放之美;中音区即三峡春冬季节水流较小、潭深水碧,写出了

三峡的清幽之美;低音区即三峡秋季水枯猿鸣,一派肃杀,写出了三峡的凄凉之美。

(4)语段(一)引用渔者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秋景凄凉气氛,突

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语段(二)引用郭景纯《江赋》中的描述,表现江水水势盛大和湍

急的特点。

12•【解答】

(1)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理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

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作者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的

钦佩仰慕,也隐含自己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2)本题考查诗歌蕴含的哲理的分析。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诗句

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

流。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诗人纵观古往今来,

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

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

答案:

(1)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往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

君的钦佩仰慕,也隐含自己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2)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下

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蕴含着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哲理。

13

译文:

《登幽州台歌》: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

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

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四、作文(50分)

13•【解答】

最难忘的一次选择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中为你高举火把,那么你,请告诉自己:走过,就算途

经泥泞,这样做,值得!

--题记

那时候,我的成绩很差。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曾经的勤奋与刻苦,究竟是在那一站丢

了。于是我将自己藏匿在角落里,望着自己那只升不降的成绩,暗暗地啜泪。

巴山的夜深了,那褪了色的秋雨携来了遥遥无期的愁苦。如今,雨又来了,他在斜阳的

光束前汇成一条条苍白的线条,落在青石板上,击出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落寞与沧桑。我独步

在无人街,仿佛是在做梦--梦里,不知身在何处;梦醒,哪躅在原地不知所措。好迷茫,

我要怎么做?默默的秋雨下,我是点亮了谁的眼睛,或是模糊了谁的风景?

我感到冷,一种彻骨的冷。刚开学时,老师的那句“我不会以你们的成绩来衡量你们的

个人优异”让我感到格外的欣喜,但自从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