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_第1页
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_第2页
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_第3页
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_第4页
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摘要]在分析禾源矿山环境管理的现状基础上,对禾源矿山环境治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禾源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以及对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矿山环境保护制度;

引言:

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禾源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不少自然村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与此同时,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引发各类地质灾害。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又将严重制约禾源经济的发展,甚至有的因此还抵消了经济发展成果。

一、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禾源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

1、占用和损毁土地

据禾源土地管理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底,禾源大理石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2000多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190多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1000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多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XX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2、引发地质灾害

禾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矿山突水等。

3、破坏地下水资源

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

禾源大理石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较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末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破坏地貌景观

禾源露天开采矿山点多面广。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露天矿山开采和圩镇周围生产加工,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二、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由于禾源矿山数量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大理石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从总体上看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有喜有忧。

1、主要成就近几年来,禾源矿山环境问题已经引起XX县区政府和禾源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矿山环境恶化的势头。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章规划,注重从源头上治理和保护环境。

例如。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由禾源镇乡镇企业办公室牵头,组织各矿山企业在各自矿山及加工厂建立污水处理池,确保污水不直接排入河中,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

(2)加强全镇范围的工作部署,开展大规模全面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摸清了禾源矿山环境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评估为禾源下一步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3)加大对大理石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镇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

近些年镇政府联合矿山企业共同出资对大理石矿山尤其是大理石板材厂进行了环境专项治理,由镇乡企办负责组织落实XX县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以来,在各有关自然村委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项目和资金投入的增幅明显。

(4)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并把矿山环境治理与政府其他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由禾源镇政府牵头组织了禾源大理石矿山协会,办公地点设禾源圩镇沿河路13号。该协会经常组织开展一系列调查取证,协调企业与百姓劳动待遇等各种关系,同时开展篮球赛的系列娱乐活动,深受百姓的好评。

2、主要不足

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和当前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禾源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近些年禾源大理石矿山开采量大,大理石矿产资源迫切需要加大勘查力度,寻找其他大理石矿源成为未来几年的首要工作。目前高强度的开发导致矿山环境恶化,在矿产开发中,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XX县区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产生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治理资金缺乏,尽管最近几年禾源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大,但由于大理石矿山数量众多,需要治理的矿山环境问题太多,因此现有治理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2)制度缺失。大理石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当前在制度建设方面,尚需改进和加强。从地方层面看,还缺少配套的地方性矿山环境管理规章、条例及实施细则,亟须从政策制订和执行两个方面加强矿山环境的制度建设。

(3)管理缺位。在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当地政府政府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由于大局观念淡薄,受政绩和利益驱动,片面强调发展速度,降低经济建设的生态环保门槛。将环境评估报告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和矿主急功近利,进行粗放式甚至是掠夺式开采而当地政府部门又监管不力,加剧了矿产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守法的矿山企业和周边群众的矿山环境保护积极性。,

(4)技术落后。一是禾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总体水平不高,工作起步晚,历史账多,矿山治理规范化、科学化不够。二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较单一,不少治理方案整体设计起点不高,致使生态环境面貌改善不大;三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科研工作跟不上,对造成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因素、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如何减少这些因素造成危害的深层次问题,缺少对性的研究。

三、借鉴国内外经验,对禾源大理石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矿山环境的保护和防治,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开采矿产,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②强调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协调不同部门的职责,注重各种环境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③注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十分全面而细致的监管。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禾源的实践和现状,对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完善禾源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矿山主管部门和本地区政府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责任制,绩效考核与问题责任追究制;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治理方案、保证费用;健全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力度,以坚持从源头上防治破坏矿山环境和扭转矿山生态恶化的趋势。

(2)全面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在严格审查矿山开采方案的同时,注重对大理石矿山环境影响报告、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计划的审查;对未按规定如期足额缴纳保证金的不予登记发证;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确因审批不当,造成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及领导的民事、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3)理顺矿山环境管理体制

合理有效的矿山环境管理体制是矿山环境恢复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国内外矿山环境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禾源大理石矿山的环境管理工

作模式、职能分工,以确保矿山环境保护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4)完善矿山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基于禾源矿山环境保护法律的不健全、零散、缺乏可操作性等缺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禾源目前的现实情况,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下矿山环境管理制度:①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制度;②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③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④矿山环境监测制度;⑤“三同时制度”;⑥矿地复垦及环境要素恢复制度;⑦矿山环境监督检查制度;⑧矿山环境责任制度;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标准制度等。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中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运用和实施制定具体的规定,增加其可操作性,发挥各项制度的最大效力。

(5)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并用借鉴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在矿山环境管理中,应把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与经济措施密切结合起来,矿业企业应尽快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的保证金制度,并根据禾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能够接受的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保证金额度。禾源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矿山环境防治专项基金,形成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对新建矿山实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对老旧废矿山的治理可以应

用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地复垦和矿山周围环境要素恢复的问题上,贯彻“谁开发,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并对环境保护义务履行较好的企业给予税费上的优惠政策,以调动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的积极性。

(6)促进建立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机制,增强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

禾源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矿山企业的做法。建立“矿业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由矿山企业管理层对矿山环境管理作出全面的承诺,并把对矿山环境管理的承诺落实到组织战略和日常规划的运作中,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和决策模式,鼓励企业发扬主人翁精神,对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治理矿山环境,恢复矿山环境生态系统。

结语。总之,面对禾源矿山环境管理的诸多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抓住追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又要紧紧抓住依法治矿和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以镇政府管理为主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刨新为动力,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为杠杆,以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建立为核心,层层落实责任制,使政府、矿山企业切实承担起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促进禾源矿业町持续发展,提高禾源资源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渭寿,曹学章,等.XX县区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

9.

【2】

刘凤民,刘海青,等.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ej].资源产业经济,2006,(7):16—18.

【3】

武强,刘伏昌,等.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Ⅱ.

第二篇: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矿山环境保护论

文姓名:陈路路学号:310903020211

班级:环境09-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与思考

[摘要]在分析我国矿山环境管理的现状基础上,对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借鉴国外先进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以及对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矿山环境保护制度;

引言: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不少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引发各类地质灾害。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又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有的因此还抵消了经济发展成果。

一、我国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效应。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

1、占用和损毁土地

据国上资源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166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91万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52万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万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XX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2、引发地质灾害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煤、磷等非金属矿床和铁、铜等金属矿床开采中。露天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多数发生在建材类矿山中。

3、破坏地下水资源

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f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

全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末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破坏地貌景观

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点多面广。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如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我国较为系统的矿山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大规模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则始于新世纪。由于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因此,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从总体上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有喜有忧。

1、主要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矿山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中央和各省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矿山环境恶化的势头。

(1)加强制度建设。从国家层面修订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章规划,注重从源头上治理和保护环境。

例如。2001年,国家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国家在“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中,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列为重点工程内容。2002年,国务院批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将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均制定规划,并经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批准了各省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2)加强全国范围的工作部署,开展大规模全面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摸清了我国矿山环境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评估,自2002年开始至2007年结束,历时5年。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下,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并联合全n3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同完成。本次调查评估以摸清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重点,调查评估了全国各类非油气矿山11万3干多个,涉及开采矿种193个,内容包括:矿山位置、规模、开采方式、生产能力、生产现状、矿山面积、各类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等。通过对取得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整理、分析研究和成果集成,首次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了全面评价,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为我国下一步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3)加大对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政府和企业投巨资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

自2001年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矿山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以来,在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项目和资金投入的增幅明显。通过国家资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选择不同矿业基地,开展老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新的经验。

(4)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并把矿山环境治理与政府其他管理手段结合起来。

2、主要不足

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和当前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一是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矿产勘查后备基地较少当前2/3的国有骨干矿山已进入中晚期,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迫切需要加大勘查力度,高强度的开发导致矿山环境恶化;二是我国矿业开发综合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在矿产开发中,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XX县区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产生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三是治理资金缺乏,尽管最近几年我国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已近40亿元,但由于全国矿山数量众多,需要治理的矿山环境问题太多,因此现有治理资金投入远远跟不形势的需要。

(2)制度缺失。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规定。当前在制度建设方面,尚需改进和加强。从国家层面看,尚须补充宪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权威法律的条文规定和司法解释;从地方层面看,不少省份还缺少配套的地方性矿山环境管理规章、条例及实施细则,亟须从政策制订和执行两个方面加强矿山环境的制度建设。

(3)管理缺位。在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由于大局观念淡薄,受政绩和利益驱动,片面强调发展速度,降低经济建设的生态环保门槛。有的矿产开发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就工程上马,或将环境评估报告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和矿主急功近利,进行粗放式甚至是掠夺式开采,而当地政府部门又监管不力,加剧了矿产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守法的矿山企业和周边群众的矿山环境保护积极性。

(4)技术落后。一是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总体水平不高,工作起步晚,历史账多,矿山治理规范化、科学化不够。如冶金矿山复垦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矿山复垦率为百分之五十左右14l;二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较单一,不少治理方案整体设计起点不高,致使复垦区生态环境面貌改善不大;三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科研工作跟不上,对造成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如何减少这些因素造成危害的深层次问题,缺少对性的研究。

三、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现在,各国都很重视矿山环境的保护和防治,通过前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开采矿产,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②强调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协调不同部门的职责,注重各种环境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③注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进行十分全面而细致的监管。借鉴外国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和现状,对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完善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立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矿山主管部门和本地区政府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责任制,绩效考核与问题责任追究制;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治理方案、保证费用;健全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力度,以坚持从源头上防治破坏矿山环境和扭转矿山生态恶化的趋势。

(2)全面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在严格审查矿山开采方案的同时,注重对矿山环境影响报告、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计划的审查;对未按规定如期足额缴纳保证金的不予登记发证;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确因审批不当,造成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及领导的民事、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3)理顺矿山环境管理体制

合理有效的矿山环境管理体制是矿山环境恢复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国外矿山环境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明确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工

作模式、职能分工,以确保矿山环境保护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4)完善矿山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基于我国矿山环境保护法律的不健全、零散、缺乏可操作性等缺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和现实情况,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下矿山环境管理

制度。①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制度;②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③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④矿山环境监测制度;⑤“三同时制度”;⑥矿地复垦及环境要素恢复制度;⑦矿山环境监督检查制度;⑧矿山环境责任制度;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标准制度等。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中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运用和实施制定具体的规定,增加其可操作性,发挥各项制度的最大效力。

(5)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并用

借鉴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在矿山环境管理中,应把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与经济措施密切结合起来,矿业企业应尽快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的保证金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能够接受的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保证金额度。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矿山环境防治专项基金,形成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对新建矿山实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对老旧废矿山的治理可以应用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地复垦和矿山周围环境要素恢复的问题上,贯彻“谁开发,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并对环境保护义务履行较好的企业给予税费上的优惠政策,以调动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的积极性。

(6)促进建立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机制,增强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矿山企业的做法。建立“矿业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由矿山企业管理层对矿山环境管理作出全面的承诺,并把对矿山环境管理的承诺落实到组织战略和日常规划的运作中,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和决策模式,鼓励企业发扬主人翁精神,对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治理矿山环境,恢复矿山环境生态系统。结语:总之,面对我国矿山环境管理的诸多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抓住追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又要紧紧抓住依法治矿和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刨新为动力,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为杠杆,以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建立为核心,层层落实责任制,使政府、矿山企业切实承担起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促进我国矿业町持续发展,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连和金融生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新辩【j】

.生态经济,2006

(3):95-99.

【2】

阿德里安·佩恩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

。梁卿,译。北

京,中信出版社,2002.

【3】

沈渭寿,曹学章,等.XX县区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

9.

【4】

刘凤民,刘海青,等.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ej].资源产业经济,

2006,(7):16—18.

【5】

[日]荒山裕行,彭近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f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杜,2001,4:132.

【6】

杨京平,田光明主编.生态设计与技术[m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9:5

【7】

武强,刘伏昌,等.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1:Ⅱ.

第三篇: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光华王一纯

(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兖州272100)

摘要。本文从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煤矿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以及治理工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着谁开发,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真正使煤矿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

关词健:煤矿;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对策

煤炭资源开发常伴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国每采1万t煤炭就有近4亩的耕地被毁坏[lj;目前仅安徽两淮地区采煤塌陷面积已超400km,固体废弃物堆放占压土地47kmz川。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破坏了XX县区生态环境,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工程实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一7〕。截至2005年底,我国年生产能力在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有24055座,占煤矿总数的95%;其生产能力为n.04亿t,占全国煤矿总生产能力的48.8%川,小煤矿在国民经济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意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小煤矿在矿山地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指出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2....1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小煤矿开采煤层大多在浅部,开采后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地表塌地裂缝、地表水渗漏等。小型煤矿开采资源多为大型煤矿的边角、独立块段或各种煤柱,这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同时上部岩层已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对地表土及地下水的巨大破坏。部分小煤矿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煤、等任意堆放,使得XX县区及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2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小煤矿大多集中于老XX县区,XX县区人口相对密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常引发一系列社会问如采空塌陷造成土地损毁、民居损坏,使本就积贫少地的当地居民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研石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量有害物质在雨水淋滤等作用下溶出污染空气、土壤、水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XX县区地质环境破坏已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个关系类存加质境恢复和治理工作,改善XX县区生态环境,提高XX县区生产和生活用地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3....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3.1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小煤矿大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建设的,受经济利益驱动,小煤“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普遍存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对地质环境破坏的严重果认识不够。小煤矿数量众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XX县区地表塌陷、水体污染、土壤植被等质环境破坏,根本不进行矿山环境恢复,现在许多小煤矿已经停产,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坏问题严重;同时由于资金投人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展缓慢,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欠账得不到有效偿还,新的矿山环境破坏现象又在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我国小煤地表塌

陷复垦率仅10%左右。

3.2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往往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目前,小煤矿作为集体或股份制企业,强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人看做企业负担,不愿也大量资金投人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而目前国家投人的有限资金主要放在国有大中型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上。这样就造成国家资金投不到,企业资金投人不足;加之小煤矿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点多、面广和量大的特点,导致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

3.3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目前,我国小煤矿普遍存在各项基础地质资料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匾等问题。多数小煤矿没有专门的地质环境专题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使得治理工程计依据不够充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情况,地质遗迹赋存情况,地面塌陷情况等急需通过详细的、系统的调查,摸清底数,并通过认真分析评价,找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体方案和措施,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小煤矿数量众多,地质条件复杂,采滥挖,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基本无规律可寻,这些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带来不便。小煤矿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时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环境治理时,在土地复垦、植被修复等工程中无经验环境修复和治理效果差在矿山表土剥离时往往忽略了需要保存原有表层、亚层土壤问题,给后期的土地复垦带来技术和经济困难。

3.4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小煤矿大多建在国有大中型煤矿XX县区范围内,XX县区受大矿长期开采影响,地表产生了大面积塌陷和土地占压,小煤矿在此基础上开采,进一步加剧了塌陷范围和深度,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就存在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小煤矿认为地质环境破坏主要是由大矿开采造成的,应由其承担主要治理任务,因而存在依赖心理,不愿承担地质环境治理任务。且在同一XX县区范围内往往存在多家小型煤矿,虽然其开采范围、深度和开采煤层不同,但对同一范围内的地表塌陷、水体、植被和土壤等地质环境破坏重复影响,因此也存在责任不明确和相互推卸责任等问题。此外在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发现,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内土地所有权不归小煤矿所有,造成它们一方面不敢轻易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担心治理后得不到收益,从而不愿投资。

4....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4.1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目前小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矿山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思想重视不够。因此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重经济、轻保护的狭隘意识,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③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4.2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制度。尤其是在目前煤炭行业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催缴矿山环境保证金时机已成熟;对于少数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可以实行有计划地分期交纳。这样就保证了煤矿生产及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需要的大量资金有了保证,为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山地质环境特别是采空塌陷土地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应建立多渠道资金投人机制,分门别类探索不同的投资方式。如: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采矿权人灭失的,则以政府投资为主;现在仍在生产的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新建和正在生产的其他矿山企业,由企业单独承担治理责任;也可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治理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比例享受收益分配,以解决资金投人这一难题。

4.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加强矿山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开采规划工作,查清XX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一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及设备,健全监测网络,随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针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困难,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交流,遇到典型情况,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同时应加强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4.4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谁破坏、谁治理”这是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施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责任不清。“三家抬”模式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分工,突出了矿山企业的主要责任,使其在规划和生产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矿山环境保护,避免了重蹈先破坏、后治理”复辙,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为矿山环境恢复创造了条件;此外,明确了政府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中的责任,通过其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协调作用使得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明确了政府本身在矿山环境恢复中的环保责任和具体指标。只有这样政府才乐得多方面通力合作,把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好,从而利于国家,利于企业,利于人民。

5....结语结语结语结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摸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政策及技术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充分调动矿山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社会及个人齐参与,才能促进小煤矿走“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一54.〔2〕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XX省两淮XX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6):37一40.〔3〕黄铭洪,骆永明.XX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二169.〔4〕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4,26(10):27一30.〔5〕昊和政,郑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j〕.探矿工程,2008(7):46一48.〔6〕匡文龙,邓义芳.采煤塌陷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16一120.〔7〕梁凯,兰井志,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环境经济,2007(11):19一22.〔8〕黄学满.我国小煤矿灾害事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6):76一79.〔9〕刘承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三家抬”模式〔j〕.中国矿业,2007,16(9):45一47.者简介:黄河(1976一),男,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第四篇: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内容摘要。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并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环境采矿问题三废破坏治理对策

前言。XX县区已查明矿藏20余种,钾长石、钠长石储量居亚洲之首,有被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地铁选用的“铁岭红”大理石、“亚洲一号”之称的玄武岩和用于碑刻的优质石材——“王千青石”,以及含钙量高、蕴藏量大的石灰石,还有金、铜、铁、锌、煤碳、菱镁岩等多种宝贵的金属、非金属资源。全国最大的坑口发电厂——铁岭电厂坐落境内,装机总容量达120万千瓦。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全。矿山开采中“三废”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矿山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

1.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①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②采矿使XX县区水

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③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④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⑤采矿活动使XX县区周围水平衡系统遭受破坏。结论认为: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式十分严峻。

1.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由于大量的采矿活动以及开采后的复垦还田程度低,使很多XX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矿石私挖滥采,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在矿山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加之新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煤等松散废气物也易发生流失,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1.2侵占土地和水均衡遭受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贮煤场及建设必须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每个煤矿井口占地面积大约0.2km2,甚至更多。除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外,采煤排出的矸石、废渣、尾煤也侵占了大量土地。矿山建设免不了要征用土地、砍伐森林,直接破坏植被、农作物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绿地面积缩减。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坑需要疏干排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破坏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河水流断、地表水入渗塌陷坑灌入地下等

问题,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平衡。

1.3废水、废气、废渣污染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一方面,矿山开采过程中对水源的破坏比较严重,由于矿山地下开采的疏干排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大面积疏干漏斗,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以致水源枯竭或者河流断流。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和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这是全国矿山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地。由于现在的地方煤矿处于暴利时期,业主多数建有焦化厂生产焦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放。炼焦、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不仅排放大量co、co2和h2s气体,而且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危害生命。

1.4影响矿山景观环境

矿产资源开采直接导致矿山景观环境的破坏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等。其产生的原因是剥土、采煤、爆破、弃土等。例如由于剥弃土直接造成矿山景观环境恶化,土地荒芜,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改变原有景观,基岩煤渣裸露,房屋倒塌,路断桥裂,洼地积水,煤粉尘飞扬,煤XX县区呈现一片荒凉景象。

矿山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近些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矿业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以牺牲矿山环境为代价进行大规模超强度矿产资源开采。

2.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2.1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2加快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必须着手开展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

2.3明确重点,做好防治与治理工作

在目前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施重点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为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和治理。

2.4加快我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县矿山环境问题的渊源

以摸清我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开展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通过对取得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整理、分析研究和成果集成,对我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了评价,提出了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全面开展矿山环境调查,在摸清情况基础上,拓宽资金渠道,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对柴河铅锌矿、铁法煤矿沉陷区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区,铁路、省级以上公路干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开展复垦还绿和自然景观修复工程。

2.5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一项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的经济激励措施,属于押金性质,并非行政收费。其管理以“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为原则,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以及矿山停办、关闭或闭坑时,履行了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经验收合格的,按义务履行情况返还相应额度的保证金及利息。保证金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领域,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产业化。

严格执行《XX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规定的小型矿山闭坑制度。矿山闭坑时,必须提交矿山闭坑报告,由相应级别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

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完成后方可批准闭坑。采煤矿山闭坑时,井口附近的矸石堆必须进行处理,并填埋、封堵井口,恢复地表环境。

2.6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各个恢复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

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延伸相对资源产业链;全天实行矿山生态经济管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实现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整治,高标准立体式复垦、恢貌、绿化、美化被破坏污染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尹国勋《矿山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5;[2]《中国矿业》2011年08期;[3]琚迎迎;中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4]姜建军;刘建伟;张进德;石磊;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探析

[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8期;

第五篇:区域性环境现状与治理区域性环境现状与治理分析

摘要:区域性环境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治理环境问题应以点带面的进行。区域性发展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保护区域性环境迫在眉睫。影响我国区域性环境的因素众多。本文分析我国区域性环境污染产生现状与治理,对我国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关键词:区域性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环境除具有整体特征外,还具有区域性特征。区域性环境问题,即指区域性内的环境问题,它是特指某一区域或是某些区域性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按功能和性质可分:自然区域环境、社会区域环境、农业区域环境、旅游区域环境等。比如说某某区域工厂排放有毒气体严重超标,严重恶化了此区域环境污染现象。如厂矿排出的有害废水对水系的污染影响多局限在下游沿岸一定地区范围的环境和居民,而厂矿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影响则多以厂矿为中心波及一定范围(尤其是下风向地区)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又如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和化学元素性(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也都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征,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由于病原体与所处地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以及宿主生活习性的选择性生存特点决定了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区域性特征。化学元素性地方病的地域性特征则由地质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分布所决定,且因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外壳的分布并不均匀,故它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环境问题区域性的特点

当代环境问题,与过去任何时期的环境问题相比,由于受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了新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六大表现:

1.1全球化

过去的环境问题无论是影响的范围。对象还是产生的后果,都具有局部性、区域性特点。而当代环境问题则表现了明显的全球性,这是因为:一些环境污染具有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性。

当代许多环境问题涉及高空、海洋甚至外层空间,其影响的空间尺度已远非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一般环境问题可比,具有大尺度、全球性的特点。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决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球的共同努力。

1.2综合化

20世纪中期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曾引起世界的震惊,但它们实际上都是由污染引起的损害人们健康的问题。而当代环境问题已远远超出这一范畴,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如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沙财大、土壤侵蚀、物种减少、水源危机,气候异常、城市化问题等,已刚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环境问题的综合化,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才能减轻或控制其影响,预防其发生。

1.3社会化

由于当代环境问题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当代环境问题已绝不是限于少数人、少数部门关心的问题,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当代环境问题仍在向恶性方向发展,但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部门、各学科关注的焦点。

1.4高科技化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由高新技术引发的环境问题日渐增多。如核事故引发的环境问题、电磁波引发的环境问题、超音速飞机引发的臭氧层破坏、航天飞行引发太空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技术含量高,影响范围广、控制难、后果严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1.5累积化虽然人类已进人现代文明时期,进人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但历史上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当今地球上依然存在。同时,现代社会又滋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这样,形成了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各种环境问题在地球上的积累、组合,集中暴发的复杂局面。

1.6政治化

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各国国内政治的重要问题。其表现在:

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合作和交往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导火索之一,如各国在环境义务的承担、污染转嫁等问题上经常产生矛盾并引起激烈的政治斗争。2规划原则与目标2.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2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环境安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着眼未来,科学谋划: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分析未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制约因素,正视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的差距,探索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完善机制,强化调控: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明确职责,落实分级目标、任务,建立机制,采取措施,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2.3规划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被大幅度削减,环境保护综合指标达90分以上,所有城市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所有城市达到生态市要求,建成生态城市群。3战略任务

3.1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3.1.1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

3.1.2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体系

对大型自然斑块以及湿地进行保护、抚育及自然恢复,保护相对孤立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地,建设成区域生态体系中的结构性生态控制区。

3.1.3保护重要与敏感生态区

保护水源涵养区,合理调整和优化水源涵养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控制水污染源,加强生态培育和建设。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占陆地面积的比例稳定增加保护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自然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0%以上,坡度大于25度的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3.1.4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

按照对生态保护要求的严格程度,将其划分为严格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引导性开发建设区,以此作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基础。

3.2优化水环境安全格局

调整取水排水格局,调整和优化各河段水功能,实现高、低用水功能之间的有序协调,确立水环境总量控制目标,确保区域持续性供水安全。

3.3绿线提升,引导经济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3.1推广生态农业

(1)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在西部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东北部生态防护与水土流失控制区,采用丘陵山区立体农业、庭院立体经营等模式,以沿河流两岸和沿海岸生态农业带建设、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点,开展以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