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_第1页
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_第2页
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_第3页
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_第4页
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关于太原的这几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看完这7个冷知识,是不是突然对太原又多了些新的认识呢?一起来涨姿势吧!一、太原的一些公交站牌为何设立在路中央?在太原,有一道神奇的风景线——公交站牌设立在马路中央。那这样做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老百姓而言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第一、这些站牌设置在有红绿灯的路中央,有利于公交直行,而开辟出的公交专用通道,着实提高了公交车的速度,不再耽误老百姓的时间。第二、路上我们常常看到行人、电动车等不按交通规则行驶,横冲直撞、见缝插针是家常便饭,这样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大家的遵守规则意识。二、一人巷是因为原来这条巷子里只有一个人住吗?一人巷在柳巷和鼓楼街的交叉口的东侧,相传此街始建于晚清,非常狭窄,巷口有一株大槐树防碍交通,二人不通并行,俗称“一人巷”,也叫“宜人巷”。后来有个“文化人”,嫌名字太俗,民国二十三年上(1934)谐音雅化为“依仁巷”沿用至今。三、柳巷是因为柳树多而得名的吗说到柳巷,作为太原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它名字的起源你知道吗?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四、太原海子边由来,太原曾经有海?海子边东街,位于儿童公园之东,与公园仅是一墙之隔的那条街巷,就是海子边东街。“海子”,是太原的方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水潭、水池、湖。早年,太原的海子不少,有“海子堰”、“南海子”、“西海子”、“新南海”等。所谓海子堰,指的是今天的文瀛湖,而新南海则是民国期间对今迎泽湖的称谓。海子边东街的得名,正是因其在海子堰的东边而得。作为北方人,由于气候的原因我们,我们很少见到大面积的水域。所以将小水潭比作海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太原人对水的渴望。五、六味斋和双合成竟然不是太原人创办的?六味斋虽然在山西太原,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北京。清朝乾隆三年,有两名举人:一为鲁人,一为晋人,在京赶考名落孙山,盘缠所剩无几。二人搭伙,在北京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名为天福号。天福号最负盛名的酱肘子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遂成为御用贡品。民国27年,即公元1938年,天福号在山西太原设立分号。解放前夕,天福号在全国各地的分号纷纷倒闭,唯有太原的六味斋以其“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盛誉留存下来。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李善勤、张德仁在河北省井陉县横口镇西街创建食品店,取“和气生财,二人合作,必能成功”之意,立商号“双合成”。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李、张两家后人李洛金、张子瑞在河北省石家庄大桥街创建双合成分号。为了扩大经营,张子瑞分管原双合成,李洛金重建新店取名“双合兴”。后来由石家庄迁来太原,先址北司街,后址大剪子巷。1928年迁至现址柳巷76号。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国有企业。1997年改为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六、都知道太原少树怎么还有个区叫万柏林?有人对阎锡山说:太原汾河西畔的西北隅,属阴阳八卦中的“乾”方。此处,背负吕梁山脉的云中山系,后土广袤;面临滚滚北去的汾河之水,财源不竭,是一块极好的阴宅宝地。惟感不足的是地表林木稀疏,不过用人工去种植也绝非难事。这一席话说得阎氏神感心受,于是便决定在这发展。太原市万柏林区召开政风行风评议,如果广植柏树,必达万棵,以备将来辟建陵园,并先取其名曰“万柏陵”。后阎氏败亡,而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父老乡亲们,遂将万柏陵中的“陵”字,以其谐音的“林”字换而代之,更其名为“万柏林”。七、帽儿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