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皇台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

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

体M存在如下关系:

对f(g)一(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M

M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一(HF)2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C.力/寸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I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将增

D.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参考答案:

C

由图像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3HF一(HF%,A错。平衡混合气体中含2moiHF,lmol(HF)3,M=(2molX20

g,mol'+lmolX60g,mol')/3mol=33.3g,mol选项B中漏写单位而错。选

项C相当于对体系实施加压,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故比值增大,C正

确。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故其沸点比HC1高,D错。

2.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冷却后即为固体镁。下列气体中,镁蒸气可以

在其氛围中冷却的是()

A.H2B.C02C.

空气

D.02

参考答案:

A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L积体气温体c(Y)/mol?L‘度/℃123

1001.000.750.53

2001.200.900.63

3001.301.00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的浓度

降低的倍数小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体

积,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当体积相同时,温度升高,Y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

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向为吸热反应.

解答:解:A.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

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有m<n,故A错误;

B.当体积相同时,温度升高,Y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向为吸热

反应,则Q>0,故B错误;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Y的质量分数减少,故C正确;

D.反应的正向为吸热反应,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控制变量讨论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题目

难度中等

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Y

2W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B.Z与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原子晶体

C.W单质受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

参考答案:

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Mg、Br、I在海水中的总储量分别约为

1.8X1015t>lX10,4t,8X10'°to由于海水中镁的储量很大,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

料提取镁,因此,镁元素被成为“海洋元素”

B.明胶是胶原的水解产物,和三聚寓胺,俗称“蛋白

精”)一样都是蛋白质,但明胶可用于食品工业的添加剂,而三聚氧胺不可用于

食品加工

C.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E益^一2灿也),增大氮气浓度可增加活化分

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不同的氨基

酸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pH各不相同,利用这一差异,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

氨基酸

参考答案:

D

6.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金属元素,一种为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半径分别

XYZ

原子半径/nm0.1540.1300.071

X、Y处于同一周期,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

B.三种元素可能为同周期元素

C.原子序数:Y>X>Z

D.离子半径:X>Y>Z

参考答案:

C

XV

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为,因此三种元素不可能为

同周期元素,B错误;原子序数Y>X>Z,C正确;离子半径Z>X>Y,D错误;最外层电

子数Z>Y>X,A错误。

7.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Ig/mL),所得溶液的密

度为pg/mL,质量分数为3,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p=(17V+22400)/(22.4+22.4V)

B.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

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则溶液的pH值一定会减小

参考答案:

A

8.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化学式电离常数(25匕)

4=1.7x10-'

CH3COOH

HCIO4=3.0x1。一,

^i=43xlO-7

HCO

23A^=5.6xlO-u

+2

A.c(H)=k10-14moi/L的溶液:K\Na\A102\S2O3-

2

B.上表提供的数据下:HC1O、HCO3\CIO、CO3'

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N03>I

22

D.中性的溶液中:CO3\Na+、SO4\A102

参考答案:

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c(H+)=1x1014moi/L的溶液,显碱性;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酸性HClO>HCCh;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D.中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水解显碱性的离子.

解答:解:A.c(H+)=1x1014moi(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

存,故A正确;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酸性HC10>HCCh一所以HC1O和CO32一二者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

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与Al反应生成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存在NHA酸溶

液中N03、I(或A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CO.?\A102均水解显碱性,与中性溶液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

答的关键,选项BD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B中表格数据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

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a_

COCOCO,

co*

1r

ncijFtcijr«cii

B.Fe在CI2中的燃烧产物:

3,一堂绡

AKOH、AKOH)iAlOf飞f

C.AICI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A卢皿

!2」MNHtHO)

MUUCA,NH*HSO>rJSOt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钱盐:‘6M30,(叫由

参考答案:

著名化学家付鹰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建鬲溺下列

实验装置图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C

11.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3A(g)+B(g)、、XC(g)

I.将3molA和2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a

II.若A、BsC起始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n(B)、n(C),在相同条件下达到

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I达到平衡时,A、B、C各噌加Inol,则B的转化率一定噌大

B.若向平衡1中再加入6moiA,4moiB.测得C的体积分数大于a,可断定X>4

C.若X=2,则体系0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3n(B)=n(A)+3

D.若体系II起始物I质的量满足3n(c)+4n(A)=12n(B),则可推断:X=4

参考答案:

c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造气、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

B.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

C.由于常压下S02转化为S02的转化率很高,所以S02接触氧化时不采用高

压的反应条件

D.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污染,还获得有用的副产品

参考答案:

答案:B

13.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3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②外围电子构型为3s23P6的原子;

③其3P轨道为半满的原子;④正三价的阳离子结构与筑相同的原子。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

C

1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C10的结构式:H-C1-0B.g2。2的电

子式.Na:O:O:Na

C.CO2的比例模型:D.“C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

参考答案:

D

1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H2T

B.钠与C11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2+

C.NaHCCh溶液与稀H2s。4反应:CO3+2H=H2O+CO2T

2++2

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C>4溶液至中性:Ba+2OH+2H+SO4=BaSO4i+2H2O

参考答案:

A项,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2Fe2++H2f,故A错

误;B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气和水,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2Na+2H2O+Cu"=2Na++Cu(OH)n+H2T,故B错误;C项,NaHCCh电离出钠离

+

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T,故C错误;D项,向

Ba(0H)2溶液中滴力口NaHSCU溶液至中性,贝UBa(OH)2与NaHSCU按1:2反应,离子方程式

2++2

为:Ba+2OH+2H+SO4-BaSO4J,+2H2O,故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

质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求出被测物质的组分含量。酸碱中和滴定是重要的滴定分析

实验。

I.(1)现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中和滴定法去测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

液,实验步骤如下,请填写有关内容:

①将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疝待测醋酸溶液润洗2—3次,然后加入待测

醋酸至0刻度以上。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溶液,使滴定

,并使液面达到,记录初读数。

②用相似的方法在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NaOH溶液,并调节好液面。

③在酸式滴定管内取VmL的待测醋酸移到洗净的锥形瓶中,加2—3滴

作指示剂,记录终读数。

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醋酸。左

手,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右

手轻轻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

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表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终读数。

⑤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2)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根据滴定突跃,其选择标准

是:。

(3)已知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所取待测醋酸的体积V均为

20.00mL。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求待测醋酸的物质的量浓

度o

滴定前第一次终点第二次终点第三次终点

碱式滴定管

0.10mL19.12mL18.15mL19.08mL

液面刻度

II.(1)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而在中和滴定的研究中

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NaOH滴定同浓度HCK

Qh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写出2条信息):

N«OH才亨秋•酢N«OH:»审as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NaOH滴定磷酸的pH变化曲线图,已知曲线右端NaOH已过量。

①写出第一次滴定突跃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你认为曲线中没有第三个突跃的可能原因是:

A.磷酸是二元酸,只有二个突跃

B.到第二个突跃后,溶液碱性已较强,滴定过程中溶

液碱性变化不大了

C.磷酸浓度不够大,不能出现第三个突跃

D.NaOH溶液量不足,在第三个突跃前已消耗完

E.第三次滴定突跃范围太窄,不明显

参考答案:

I.(1)①尖嘴内充满溶液;0或0刻度以下。③酚醐溶

④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3)0.09500mol-L-1(注:舍去第二次终点数据进行计算,并结果保留四位有效

数字)

II.(1)①起点pH不同,盐酸的小,醋酸的大;

②均有一个pH突跃;

③盐酸中开始pH上升慢,突跃前突然变快,醋酸中开始pH上升快,突跃前pH上

升变慢。

(2)①H3Po4+01C=H2P-+H20②BE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下列有关元素错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楮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四氯化错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二氧化错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错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2、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

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⑴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⑵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

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阿

伏加德罗常数为(列式计算);

⑶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快聚

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a位置上C1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为—o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b,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

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o

参考答案:

(15分)1、BD

2、⑴Is22s22P63s23P63d104sl

(2)NA=4*64g/mol/4.23*l()-22g=b.OPlO^mor1

3

(3)spK2CUC13

(4)比。2为氧化剂,氨与C,+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

CB+H2OJ+4NH]=CU(NHX+2OH'口分)

18.(8分)将1()g复盐CuSO4X(NH4)2SO4yH2。加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加热;

生成的氨用10()mL().5mol/L硫酸全部吸收,多余的硫酸用2mol/LNaOH溶液中

和,用去NaOH溶液25mL.已知复盐中SO的质量分数为48%,贝I」x=,

尸•

参考答案:

16

解答时可根据JE意首先求得锭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ior复延中soT的购量

分数为48%可求SOT的物脂的量.根据复盐中防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可求出Cu;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总助道和已知各移分的物质的量,求出水的物伤的量.进而求事各部

分物物的置之比.

10g复盐中〃(NH)=2x(0.5mol/LxO.lL~2mol/Lx0.025Lx)=0.05mol

“(SO)==().05mol

n(Cu2+)=0.05mol—0.05molx=0.025mol

〃(叱0)=

=0.15mol

n(CuSO4):M[(NH4)2SO4]:n(H2O)

=0.025:0.025:0.15=1:x:y

得x=l,>=6

19.(16分)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CuzO、AI2O3、Fe2O3>SiO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

F:

用的p二精用

+2+

已知:CU2O+2H=CU+CU+H2O

(1)实验操作I的名称为;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D时,用到多种硅酸盐质的

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2)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

方程式为,检验滤液A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填试

剂名称).

(3)金属E与固体F发生的某一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常温下,等pH的NaAlO?和NaOH两份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D前者为后

者的倍,则两种溶液的pH=.

(5)①利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代号).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精铜作阴极,电解后电解液中CM+浓度减小

d.粗铜精炼时通过的电量与阴极析出铜的量无确定关系

②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镭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测定粗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

涉及的主要步骤为: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Tf过滤、洗涤、

干燥玲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填缺少的操作步骤,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参考答案:

(1)过滤;用烟;

(2)Fe2+;2Fe3++Cu=2Fe2++Cu2+;KSCN溶液、氯水;

(3)2Al+Fe2O3==^ALC)3+2Fe;

(4)11;

(5))①b.c;

②将浓硫酸用蒸憎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考点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硅和二氧化硅;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

和氢氧化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1)根据分离溶液和沉淀;根据灼烧过程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分析即可;

(2)依据提取流程图可知,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铁和氧化铝全部溶解为氯化铁和氯化铝

溶液,CU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铜和水,生成的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

氯化铜,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为沉淀;三价铁离子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来

检验三价铁离子;

(3)根据铝热反应的原理来书写;

(4)设溶液的PH为X,然后求出由水电离出的c(0H),利用由水电离出的c(0H

')前者为后者的IO'倍求出X;

(5)①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