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_第1页
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_第2页
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_第3页
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_第4页
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光学EngineeringOptics第10章光的衍射屏幕E

a

S光源(b)b

单缝KabS光源(a)屏幕E一单色强光源(激光)发出的光波,通过宽度为

且连续可调的竖直狭缝上,则在狭缝后的屏上将发现:当

足够大时,在屏上看到的是一个均匀照明的光斑,光斑的大小为狭缝的几何投影。这与光的直线传播相一致。

逐渐减狭缝的宽度,屏上亮纹也逐渐减小,当狭缝的宽度小到一定程度,亮纹将沿于狭缝垂直的水平方向扩展弥漫。同时出现明暗相间的衍射图样,中央亮纹强度最大,两侧递减,衍射效应明显,缝宽越窄,对入射光束的波限制越厉害,则衍射图样扩展的越大,衍射效应越显著。

§10.1概论一、衍射现象波的衍射:当波遇到障碍物时,它将偏离直线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索末菲(A.Sommerfeld)的定义:“不能用反射,折射来解释的光线对直线光路的任何偏离。”衍射:是光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对干涉、衍射与偏振等现象的研究,构成了波动光学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光的衍射现象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与此相反,光的直线传播行为给人们的印象却很深。这是由于光的波长很短,以及普通光源是不相干的面光源。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通常条件下,光的衍射现象很不显著。在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高亮度的相干光或强点光源,并保证幕的距离足够大)可演示出衍射现象。衍射不仅使物体的几何阴影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而且在边缘附近还出现一系列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现象表明,衍射不简单是偏离直线传播的问题,还与某种复杂的干涉效应有联系从实验上看,衍射现象有如下特点:

1、光束在衍射屏上的什么方位受到限制,则接收屏幕上的衍射图样就沿该方向扩展;

2、光孔线度越小,对光束限制越厉害,则衍射图样的扩展越强,即衍射效应越强。

3、光的衍射与光的波长有关。

二、衍射理论光的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主要标志之一,1818年,菲涅尔最早成功地用波动光学原理解释了衍射现象,发展惠更斯原理为惠更斯-菲涅尔原理。181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举行的以解释衍射现象为内容的有奖竞赛会上,年青的菲涅耳取得了优胜,开始了波动说的兴旺时期。目前,实际所用的衍射理论都是一种近似解法。一般将衍射现象分为两类来研究:其一为:1818年菲涅耳衍射:观察屏距衍射屏有限远时的衍射。其二为:1821-1822年,夫琅和费衍射:光源和观察屏距离衍射屏都相当于无限远情况的衍射。三、衍射问题:1.现象*S衍射屏观察屏a

一般a

103

衍射屏观察屏L

LS三、衍射问题:光源障碍物观察屏SPDLB*(1)菲涅耳(Fresnel)衍射(2)夫琅禾费(Fraunhofer)衍射L和D中至少有一个是有限值。L和D皆为无限大(也可用透镜实现)。衍射现象中包含了三项基本要素1、由光源S发出的光波。其性质可以用光波的波长、波面形状、复振幅分布等参量定量描述。2、衍射物(屏),导致衍射发生的障碍物为衍射屏,其性质可由屏的复振幅透射系数分布描述。3、观察屏上的“衍射图形”,用电场的复振幅分布描述衍射问题:已知上述两项时,求第三项,中心是建立上三项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10.2光波的标量衍射理论

§10.2.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一、惠更斯原理:

1690年,惠更斯在其著作《论光》中提出假设:“波前上的每一个面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次级扰动中心,它们能产生球面子波”,并且:“后一时刻的波前的位置是所有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这里,“波前”可以理解为:光源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光波所形成的波面(等相面)。“次级扰动中心可以看成是一个点光源”,又称为“子波源”。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研究衍射现象的理论基础:

波动具有两个基本性质:1、波动是扰动的传播,一点的扰动能够引起其它点的扰动,各点的扰动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2、波动具有时空周期性,能够相干叠加。在惠更斯原理中,由于缺少对时空周期性的反映,从而对各次波如何叠加问题就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1818年,在巴黎科学院举行的以解释衍射现象为内容的有奖竞赛会上,年青的菲涅耳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优胜,他吸收了惠更斯提出的次波概念,用“次波相干迭加”的思想将所有衍射情况引到统一的原理中来,这个原理就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前上任何一个未受阻挡的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频率(或波长)与入射波相同的子波源;在其后任何地点的光振动,就是这些子波叠加的结果。

s为点波源,∑为从S发出的球面波在某时刻到达的波面,P为波场中的某个点。

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知:应该把∑面分割成无穷多的面元d∑,把每个面元d∑看成发射次波的波源,从所有面元发射的次波将在P点相遇。一般说来,由各面元d∑到P点的光程是不同的,从而在P点引起的振动位相不同,P点的总振动就是这些次波在这里相干叠加的结果。以上就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基本思想

P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可以表述如下:波前上每一个面元都可看成是新的振动中心,它们发出次波(频率与入射波相同);在空间某一点P的振动是所有这些次波在该点的相干迭加。是相干叠加→复振幅叠加点光源S在波面∑’上任一点Q产生的复振幅为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式中,A是离点光源单位距离处的振幅,R是波面∑的半径。在Q点处取面元d

,面元发出的子波在P点产生的复振幅与在面元上的复振幅、面元大小和倾斜因子K(θ)成正比。面元d

在P点产生的复振幅可以表示为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K(θ)表示子波的振幅随面元法线与QP的夹角θ的变化。(θ称为衍射角)C为一常数,r=QP。菲涅耳假设:当时θ=0,倾斜因子K有最大值,随着增加θ↑,K减小,当θ≥π/2时,K=0。对P点产生作用的将是波面∑’中界于zz’范围内的波面∑上的面元发出的子波。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0.2.2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

1818年菲涅耳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并给出了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最初菲涅耳作的各项假设时,只凭朴素的直觉。六十余年后,基尔霍夫(1882年)建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理论,证明菲涅耳的设想基本上正确,只是菲涅耳给出的倾斜因子不对,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基尔霍夫理论,只适用于标量波的衍射,故又称标量衍射理论。§10.2.2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

1.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以简谐标量波的波动微分方程出发(此方程在数学上称为“亥姆霍兹”方程)建立了一个公式,使得空间任意一点的电磁场,可以用包围该点的任意封闭曲面上的电磁场及其导数求得”此即为: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10.2.2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

此结果称为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其意义在于:把封闭曲面∑内任一点P的电磁场值用曲面上的场值E及表示出来,因而它也可看作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一种数学表示。事实上,在上式的被积函数中,因子

G

可视为由曲面∑上的Q点向内空间的P点传播的波,波源的强弱由Q点上的E和值确定。因此,曲面上每一点可以看作为一个次级光源,发射出子波,而曲面内空间各点的场值取决于这些子波的叠加。2.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基尔霍夫假定:(1)在孔径∑上,E和完全取决于入射波性质,不受衍射光栏影响(2)在不透明屏部分,E和均为零假定(1)(2)称为基尔霍夫边界条件2.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2.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2.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表明,子波源的振动位相超前于入射波90度。2.菲涅耳-基尔霍夫公式基尔霍夫给出了倾斜因子的具体形式:若:入射波为垂直入射到孔径的平面波。则

显然:θ=0时,K(θ)=1

θ=π时,K(θ)=0§10.2.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傍轴近似菲涅耳近似夫琅和费近似§10.2.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一、傍轴近似(初步近似)应用基尔霍夫公式来计算衍射问题,由于被积函数的形式比较复杂,因此,一般对其作一些近似处理。光源离孔径足够远,入射光可看成垂直入射于无限大不透明屏上孔径∑上的单色平面波§10.2.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一、傍轴近似(初步近似)若衍射孔径的线度比观察屏到孔径的距离小得多,且观察屏上的考察范围也比观察屏到孔径的距离小得多,则有傍轴近似:(1)取则倾斜因子(2)由于上述条件,使孔径范围内的任一点Q,到观察屏上考察点P的距离r变化不大,则可取§10.2.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一、傍轴近似(初步近似)二、菲涅尔近似对于具体的衍射问题,还可作更精确近似:r可近似写为

式中(x1,y1)、(x,y)分别是孔径上任一点Q和观察屏上考察点P的坐标值。对于上式作二项式展开,得:二、菲涅尔近似当z1大到使第三项以后各项对位相k·r的作用远小于π时,第三项以后各项即可忽略。可只取前两项表示r即此为菲涅耳近似。菲涅耳衍射条件二、菲涅尔近似将此r表达式代入傍轴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