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B.氢氧化钠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C.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2-=BaSO4↓D.氨水中通入少量SO2:SO2+NH3·H2O=NH4++HSO3-2、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决定用其原理,尝试利用铁粉、活性炭、无机盐等物质开发产品,小组提出的设想或对原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打算制成小包装用于糕点的脱氧剂B.利用反应放出热量的原理制成暖宝宝C.调整电池结构,可降低温度,可用于延长糕点保质期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3、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NH3→NH4+ B.CO2→CO C.SO3→H2SO4 D.Na→NaCl4、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OH- B.Na+、Cu2+、Cl-、SO42-C.Na+、H+、Cl-、CO32- D.Na+、Ca2+、CO32-、NO3-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和CH4都是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B.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成分为Al(OH)3或Na2CO3等C.明矾溶于水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鲜榨苹果汁中含Fe2+,加入维C,利用其氧化性,可防止苹果汁变黄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变成红色的是A.过量铁屑和氯化铁溶液 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C.铁屑和过量稀硫酸 D.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8、在一定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蒸馏水、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这种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铁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硝酸钙溶液9、在CuSO4·5H2O晶体中A.存在水分子 B.没有共价键 C.只有离子键 D.含有范德华力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B.石英坩埚不能用来熔融纯碱固体C.因SiO2不溶于水,故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D.氢氟酸能够刻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氢氟酸11、下列选项的括号内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氮中混有NO(水)B.NaNO3溶液中混有Na2SO4[Ba(NO3)2]C.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浓硫酸)D.氨气中混有水蒸气(碱石灰固体)1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13、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OH-、Cl﹣B.Na+、K+、Cl﹣、SO42-C.Ca2+、Na+、CO32-、NO3-D.Cu2+、SO42-、Mg2+、NO3-1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A.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B.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再加后溶液颜色不变C.将溶液加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结合的能力强于D.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通入碳酸钠溶液中15、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有很强的毒性,误食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IB.反应产物中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有I2、NaI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可以服用HI溶液解毒16、下列物质常用作还原剂的是()A.硝酸 B.高锰酸钾 C.氯气 D.硫酸亚铁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000mL某待测溶液中除含有0.2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如下表,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阳离子K+、NH、Fe3+、Ba2+阴离子Cl-、Br-、CO、HCO、SO、SO(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2)待测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3)若无色气体D是单一气体: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求其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18、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1)单质F的化学式是___。(2)写出由沉淀J生成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3)溶液E中加入氨水时,先生成白色沉淀L,写出生成L的离子方程式:__,白色沉淀L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G,写出L变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4)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19、某同学为了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各种产物,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装置的连接口顺序为:e—______(填小写字母编号)。(3)实验时可观察到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5)该实验中的现象可以验证到SO2的______性质。A.酸性B.漂白性C.氧化性D.还原性20、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1)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想制得干燥的氨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用乙装置干燥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检验试管C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21、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4+、K+、Al3+、Mg2+、Ba2+、Fe3+、SO42-、CO32-和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②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③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始终无沉淀生成;④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流,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2)对于不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应用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验。(3)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项、醋酸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分,故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A错误;B项、氢氧化钠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少量定为1mol,则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B正确;C项、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为:Mg2++SO42-+Ba2++2OH-=Mg(OH)2↓+BaSO4↓,C错误;D项、氨水中通入少量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NH3·H2O=2NH4++SO32-+H2O,D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等。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等。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2、C【解析】

A.铁为负极,被氧化生成Fe2+,Fe2+具有还原性,可制成小包装用于糕点的脱氧剂,选项A正确;B.铁与氧气、水形成原电池反应,铁生锈的过程是放热反应,选项B正确;C.反应放热,不能降低温度,选项C错误;D.正极上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电极方程式为2H2O+O2+4e-=4OH-,选项D正确.答案选C。3、B【解析】

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自身做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详解】A.NH3→NH4+,化合价未变,故A不符合题意;B.CO2→CO,化合价降低,本身作氧化剂,需要加还原剂,故B符合题意;C.SO3→H2SO4,化合价未变,故C不符合题意;D.Na→NaCl,化合价升高,本身作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4、C【解析】

A.白色沉淀也可能是CaCO3,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a2+,故A错误;B.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故B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排除溶液中的Ag+,CO32-,SO32-等,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SO42-,故C正确;D.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D错误。故选C。5、B【解析】

A.H+、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Ca2+、CO3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6、A【解析】

A.CO2和CH4都是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A项正确;B.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成分为Al(OH)3或NaHCO3。Na2CO3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C.明矾溶于水虽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但明矾没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只能用于净水,C项错误;D.向鲜榨苹果汁中加入维C,是利用其还原性,防止苹果汁中的亚铁离子氧化变黄,D项错误;答案应选A。7、D【解析】

A.过量铁屑和氯化铁溶液:2FeCl3+Fe=3FeCl2,因为铁屑过量,氯化铁完全反应,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Fe+CuCl2=Cu+FeCl2,溶液中没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C.铁屑和过量稀硫酸:Fe+H2SO4=H2↑+FeSO4

,溶液中没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D.氯水和氯化亚铁反应:2FeCl2+Cl2

=2FeCl3,生成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显红色,正确;答案选D。8、B【解析】

用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蒸馏水(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用氯化铁溶液能鉴别蒸馏水(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用硝酸钡或硝酸钙溶液不能鉴别蒸馏水(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答案选B。9、A【解析】

CuSO4·5H2O晶体结构是,有H2O分子存在,Cu离子呈八面体配位,为四个H2O和两个O所围绕。第五个H2O与Cu八面体中的两个H2O和[SO4]中的两个O连接,呈四面体状,在结构中起缓冲作用。在CuSO4·5H2O晶体中,存在Cu2+和SO42-间的离子键,还有SO42-内部S和O之间以及水分子内部H和O之间的共价键,没有范德华力。故选A。10、C【解析】A.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A正确;B.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因此石英坩埚不能用来熔融纯碱固体,B正确;C.SiO2不溶于水,但SiO2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D.氢氟酸能够刻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氢氟酸,D正确,答案选C。点睛:酸性氧化物的判断依据不能根据能否溶于水,所谓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另外要明确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11、A【解析】

A.一方面,NO是难溶于水的气体,用水无法吸收NO;另一方面,水能与被提纯的NO2反应:3NO2+H2O=2HNO3+NO,A项错误;B.Na2SO4可与Ba(NO3)2反应:Ba(NO3)2+Na2SO4=BaSO4↓+2NaNO3,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弃滤渣,即可得到NaNO3溶液,B项正确;C.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且不与Cl2反应,所以混有水蒸气的氯气通过浓硫酸即可得到纯净的氯气,C项正确;D.碱石灰固体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且不与氨气反应,所以混有水蒸气的氨气通过碱石灰固体即可得到纯净的氨气,D项正确;答案选A。【点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原则是:“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即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即杂质转化要易于分离;“复原”即若将被提纯物转化为其它物质,但最后要恢复原态。12、B【解析】

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B.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D.悬浊液中有不能溶解的固体颗粒,可以通过过滤分离分散质。【详解】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A正确。B.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B错误。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C正确。D.悬浊液中有不能溶解的固体颗粒,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D正确。答案为:B。13、B【解析】

A.OH-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与题意不符,A错误;B.Na+、K+、Cl﹣、SO42-,四种离子间相互不反应,且均为无色,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正确;C.Ca2+、CO3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与题意不符,C错误;D.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B。14、D【解析】

A.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生成MgO和C,则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故A不选;B.FeCl3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KSCN不反应,溶液颜色不变,故B不选;C.将NaAlO2溶液加入NaHCO3溶液中,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可说明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故C不选;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O,盐酸、HClO均与碳酸钠反应,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无法制备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故D选;故选D。15、C【解析】

A.NaNO2转化为NO,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所以氧化剂为NaNO2,错误;B.NaI不能使淀粉变蓝,错误;C.NaNO2为氧化剂,在方程式中的系数为2,HI为还原剂,化合价变化的HI的系数为2,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正确;D.氢碘酸是强酸,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不能服用HI溶液解毒,错误。故选C。16、D【解析】

一般来说,常用作还原剂,说明元素化合价处于较低价态。【详解】硝酸、氯气、高锰酸钾都具有强氧化性,一般用于氧化剂,而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一般用作还原剂。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2++HCO+OH-=BaCO3↓+H2OFe3+、Ba2+是0.1mol·L-1【解析】待测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得到沉淀A,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SO、SO,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生成气体,且有部分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存在CO,可能含有SOSO,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离子共存可知,溶液中不存在Ba2+;滤液A中有Ba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气体B,白色沉淀B,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HCO,一定不含Fe3+,气体B为氨气,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滤液B中通入氯气,得到浅黄绿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没有Br-,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溶液得到白色沉淀C,C为氯化银,说明滤液B中含有氯离子,又因为加入氯化钡溶液,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1)HCO与OH-生成CO32-,CO32-再与Ba2+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Ba2++HCO+OH-=BaCO3↓+H2O;正确答案:Ba2++HCO+OH-=BaCO3↓+H2O。(2)由上述分析可得,溶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Fe3+、Ba2+;正确选项Fe3+、Ba2+。(3)由上述分析可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溶液中一定没有Br-;若无色气体D是单一气体,则D为二氧化碳,E为碳酸钙,溶液中含有CO,白色沉淀D只能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没有SO,一定含有SO;碳酸钡(B)的物质的量=19.7/197=0.1mol,则n(HCO3-)=0.1mol,则c(HCO3-)=0.1mol/L;碳酸钙(E)的物质的量=10/100=0.1mol,则n(CO32-)=0.1mol,则c(CO32-)=0.1mol/L;硫酸钡(D)物质的量=11.65/233=0.05mol,则n(SO42-)=0.05mol,则c(SO42-)=0.05mol/L;n(NH4+)=n(NH3)=2.24/22.4=0.1mol,则c(NH4+)=0.1mol/L;溶液中c(Na+)=0.2mol/L、(HCO3-)=0.1mol/L、c(CO32-)=0.1mol/L、c(SO42-)=0.05mol/L;设溶液的体积为1L,则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为0.2×1+0.1×1=0.3mol,溶液中负电荷总数为1×0.1+2×0.1+2×0.05=0.4mol,正电荷总数小于负电荷总数,溶液中一定含有K+,从电荷守恒规律可知,c(K+)=0.1mol/L;正确答案:是;0.1mol·L-1。18、H2Al(OH)3+OH-=AlO2-+2H2OFe2++2NH3·H2O=Fe(OH)2↓+2NH4+4Fe(OH)2+O2+2H2O=4Fe(OH)34Fe(OH)2+O2+2H2O=4Fe(OH)3Al3+和Na+【解析】

溶液E与氨水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G,可知G是氢氧化铁,则红色物质A是Fe2O3;金属单质B能与强碱溶液反应,B是Al、F是H2、H是NaAlO2;Fe2O3与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D是Al2O3、C是Fe;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则E是FeCl2;NaAl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J是Al(OH)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单质F是氢气,化学式是H2。(2)沉淀J是Al(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3)溶液E是FeCl2,加入氨水时,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2NH3·H2O=Fe(OH)2↓+2NH4+,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4)NaAl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所以溶液I是中所含金属离子是Al3+和Na+。【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物质的颜色及转化关系中特殊反应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需要熟练掌握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9、C+2H2SO4(浓)CO2↑+2SO2↑+2H2Oc→d→b→a→b→f→g检验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Ca2++2OH+CO2=CaCO3+H2OB、D【解析】

因为木炭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根据各物质的性质设计检验顺序,进而回答相关的问题。【详解】(1)加热条件下,木炭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故答案:C+2H2SO4(浓)CO2↑+2SO2↑+2H2O;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碳没有此性质,所以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仪器连接顺序是:气体制备→水蒸气检验→二氧化硫检验→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碳检验,所以其连接顺序是:e→c→d→b→a→b→f→g,故答案:c→d→b→a→b→f→g;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说明通过C瓶后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硫,所以A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利用品红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故答案:检验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4)装置F是检验CO2的存在,所以F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和水,使溶液变浑浊,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故答案:Ca2++2OH+CO2=CaCO3+H2O;(5)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还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该实验中的现象可以验证到SO2的还原性、漂白性,故答案:B、D。20、2NH4Cl+Ca(OH)2CaCl2+2NH3↑+H2ON2+3H22NH3丙2NH3+H2SO4=(NH4)2SO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收集满)防止空气与氨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D【解析】

(1)实验室利用NH4Cl和Ca(OH)2加热可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H2O;(2)工业上利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其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故答案为N2+3H22NH3;(3)氨气为碱性气体,根据图示信息,可选丙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而不能用装置乙,因为浓硫酸为酸性干燥剂,会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故答案为丙;2NH3+H2SO4=(NH4)2SO4;(4)氨气是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集满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冒白烟,故检验试管C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