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_第1页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_第2页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善诠释

不管是兴起新乐府运动的中唐,还是杜学最为兴盛的宋朝,杜甫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普遍认为,他的诗歌才真正起到了针砭时弊,反映老百姓疾苦的作用,表达了儒家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才是当之无愧的“诗史”。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杜甫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其中“三吏”和“三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不仅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民不聊生的历史,而且对于劳苦百姓的命运寄予了无限怜悯。不过那些诗歌都比较长,可能曾经背诵过的你,现在很难将全篇记起来了。尽管如此,杜甫还有一首《江南逢李龟年》您确定能够倒背如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

这首诗并不简单,没有奇妙的想象力,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却以惊人的魅力,得到了后世的全都好评,被认为是杜诗之中最富有情韵和内涵的一首。

它的前两句是在追忆与李龟年的相识过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将的是在当年开元全盛日之时,杜甫曾经多次在岐王李隆范与中书监崔涤的家中观赏过李龟年的琴艺。

李龟年是闻名的乐工,年少的杜甫则是以自己的才华小出名气,他们常常称为达官显贵的座上宾。这句漫不经心的话,看起来只不过是在扯闲谈,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首先,杜甫以此说明自己和李龟年,都是才华横溢之人,甚至是被朝廷显贵寄予厚望。但是,我们知道,杜甫的后半生过得相当不如意,越是曾经的辉煌,就越是衬托了人生的无奈。

其次,这句话也是诗人对于盛唐风情的留恋不已。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居无定所,盗贼四起。假如始终拥有太平盛世,人们不肯定会珍惜,但曾经拥有过太平盛世,又突然失去,而且一去不返,这对于大唐百姓包括杜甫在内,是何等惨重的打击?

后两句紧接着的意思,就是表达在此遇到老友的简单心情。“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季节又逢君”从表面上看,好像还是在扯闲谈,然而却透露出杜甫的冲突心理。

一方面,经过安史之乱,伴侣们或离或散,生死不明,而现在还能看到曾经的伴侣,实在是幸运万分,感慨万分。然而,另一方面,李龟年和杜甫当年,都是少年鲜衣怒马,而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他们一个久不得志,一个无人观赏,几乎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

因此,杜甫在最终两句之中,使用了“正是”和“又”两个虚词一转一跌,让读者的心情也随着的设定,感慨万分。看似普一般通的描述,让人走过了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它特别有画面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诗人和一个老乐工,相互在指手画脚,诉说着当年国家和个人的荣光。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获得的历史评价极高,比如清朝人杨伦九曾经在《杜诗镜铨》:表示: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其实,它让我们想到白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当然是一首宏大的杰作,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为主线,表现了安史之乱前后那段历史。

然而,《长恨歌》篇幅很长,虽然名句不断,给人的冲击力和想象空间还不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