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A)(统编版)·1~10课·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专题复习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一种方式。运用下列知识我们可以构建的体系是()①元谋人的两颗门齿②北京人的头盖骨③山顶洞人的骨针A.中国古人类起源与发展B.北京地区的古人类代表C.长江流域的古人类文明D.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但汉字的起源确切年代仍是历史之谜。与此相关的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中国汉字的创作者是()A.黄帝B.仓颉C.炎帝D.嫘祖3.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开始种植农作物。下列文物能够说明该观点的是()A.B.C.D.4.有学者认为,夏王朝是一个以夏邑为中心的国土不算太大的国家。作为天下共主的夏后氏与夏邑内外的地方政权呈现出颇为复杂的关系,并通过其作用与影响,在其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逐步强化不太稳定,乃至松散的等级从属关系和等级秩序。该学者认为()A.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B.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C.夏朝历史是无从考证的D.夏朝早期国家社会形态较复杂5.它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共传十七世。下侧示意图可以探究的主题是()A.夏商周的更替B.西周等级制度C.商王朝的兴衰D.夏王朝的兴衰6.围绕“社会制度的变化”展开专题研究,下侧地图能够佐证的是()A.禅让制的推广B.世袭制的形成C.分封制的实行D.郡县制的确立7.在一些历史学著作中,有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用于耕种土地的记载。同时,在我国一些地方的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这说明()A.铁制工具得到广泛应用B.农民生活水平获得改善C.农业生产环境发生变化D.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提高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当时号称大国的,有晋、楚、齐、秦,其兴起较晚的,则有吴、越,乃在今山西的西南境,山东的东北境,陕西的中部,甘肃的东部,及江苏、浙江、安徽之境。”这段描述的是()A.黄帝时期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D.春秋时期9.齐桓公在“尊王”的旗帜下行侯霸之实,逐渐成为周王室在诸侯间的代言人。晋文公则在“尊王”的同时开始凌驾于周王室之上。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周襄王参加温地之会。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A.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国势力崛起B.周朝的各种社会制度完全瓦解C.“尊王攘夷”口号的正式提出D.齐国和晋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10.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君主专制B.大一统C.焚书坑儒D.大变革11.战国时期,是变法最为活跃的时期:燕国的乐毅、邹衍、剧辛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公仲连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这些变法的共同目的是()A.实现统一B.富国强兵C.尊王攘夷D.拓展疆域12.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的新法,有奖励农耕的法令,保护农耕的措施。下列变法措施与此记载直接相关的是()A.废除井田制度B.改革户籍制度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D.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3.秦史专家张金光先生指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不仅民风朴实,且朝廷吏治整肃,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即不开‘后门’,不以权谋私。这在当时及其后世都是很少见的情况。”材料阐述的观点是()A.变法使秦国的社会风气大为转变B.政治变革促进社会政治制度革新C.商鞅变法重视军事建设D.商鞅使得秦朝实力强大14.岷江发源于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水量充足,沿途经过高山深谷,水流湍急,在旧灌县一段进入平原时水流落差很大,流速骤然减缓,夏秋两季又多暴雨,常泛滥成灾。据此推断,李冰在此修建都江堰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农业生产B.改善当地生活C.治理岷江水患D.巩固秦国统治15.下列言论宣传的共同思想主张是()言论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论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C.实行礼治D.兼爱非攻16.它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为先秦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最有可能出自这本著作的思想是()A.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西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18.一位同学去北京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他参观的展览最有可能是()A.春秋战国货币展B.商鞅变法成就展C.中国古代商业展D.中国古代钱币展19.从秦始皇继位到去世后一年,秦朝用了整整38年的时间修造骊山陵,此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前后共征发全国刑徒及奴隶78万人。征集北山的石椁、巴蜀等地的优质木料,千里迢迢运往骊山。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赋税繁重导致秦朝灭亡B.秦朝当时经济实力强大C.秦始皇的生活豪华奢靡D.徭役频繁造成劳民伤财20.一位学者在谈到某位历史人物时指出:他的势力似乎实现了自己的意志,既推翻了秦王朝,又战胜了项羽。这位学者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陈胜B.蒙恬C.刘邦D.李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8分,24题14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围绕“农业发展与建设”这一主题,同学们展开了探究活动。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两件文物都是用于什么劳动?(2分)这两个时期的工具材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材料二“灌”是这项水利工程的魂,它在于万山之下的灌县地方,由岷江中流凿开离堆以分散水势,以内外二江,然后再设都江堰操纵水力,使其灌溉整个成都平原,由水害转为得水之利,让岷江为民所用,为万顷土地所用,是中国早期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的实证。——摘编自《同舟共济》(2)据材料二,概括这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发挥的作用。(4分)(3)上述材料对促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有何启示?(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特征是战争不断,为此同学们搜集如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文物能够佐证当时社会的哪些情况?(4分)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比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大小战共计213次大小战共计222次城濮大战用七百乘兵力,鞍之战用八百乘兵力,每乘以三十人计,也都只有两万多人,楚国在鲁庄公二十八年伐郑,用了六百乘兵力公元前293年,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73年,白起败魏于华阳,斩首十五万,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俘虏赵军四十多万城濮之战、鞍之战都在一天之内决胜负,鄢陵之战用了两天魏惠王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孟尝君联合韩魏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摘编自《春秋的战争行为及其时代特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呈现出哪些特征?(6分)材料三在春秋战国这种战争不断的时代里,孕育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3)材料三是同学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请将结论补充完整,并指出该封建国家的建立者。(4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礼乐制度也在崩坏,但传统的奴隶主仍旧掌握着国家政权。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各诸侯国为增强自身实力,纷纷进行变法,尤其是土地私有制的推行,使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地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依靠自身实力登上了历史舞台。——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6分)这种剧烈的社会变化导致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3分)材料二战国时期不同思想流派盛行,请你和大家一起阅读下边表格的内容。学派代表人物学说儒家①实行“仁政”法家韩非②③墨子“兼爱”“非攻”(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表格中数字序号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3)通过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社会特征。(3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平百越以后增至四十余郡,郡县制在全国推行。为进一步消除兵患,李斯向始皇帝进言:“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与此同时,为了巩固郡县制,秦朝一直推行移民政策,不断充实新设立的郡县人口,促进生产。秦始皇曾颁布“出其人”的政策,即迁移当地居民,由其他地区的人口移民此地。通过移民措施,政府推行郡县制的社会阻力大减。——摘编自《罗马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之比较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的时间。(2分)并归纳郡县制在秦朝得以不断巩固的政策原因。(3分)材料二秦朝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样,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的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摘编自《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实行的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从国家治理与创新角度你能得出哪一结论?(3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A)参考答案1-5ABCDC6-10CDDAD11-15BCACA16-20BBDDC评分标准:以下题目属于主观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若与本参考答案不一致,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1.(14分)(1)农业劳动。(2分)变化:由磨制石器到铁器。(4分)(2)①灌溉成都平原;②治理岷江水患;③促进农业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3)①改进和应用先进生产工具;②重视水利建设。(4分)22.(14分)(1)①诸侯争霸,战争不断;②各国重视军事装备发展;③当时科技水平较高。(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2)①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②战争持续时间长;③战争更为残酷惨烈(伤亡人数剧增)。(6分)(3)统一的多民族。(2分)建立者:嬴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