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语周语上》其与几何考
“和几何”一词经常出现在《普通话》和《左传》中。为人所熟知的例如《邵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厉王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其与能几何”的“与”,历来的解释,细说起来有四种:第一种释“与”为语气词或助词,无义,表停顿或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三国吴韦昭《国语》注:“与,辞也。能几何,言不久也。”此后虚词著作、字典辞书往往从其说,如清刘淇《助字辨略》卷1:“其与,语辞,犹云其诸也。”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1:“与,语助也……《周语》曰:‘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言能几何也。”杨树达《词诠》卷9:“句中助词,无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1:“与,语助也。”《辞海·语词分册》:“作语助,无义。”《汉语大字典》:“语气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汉语大词典》:“助词,表句中停顿。”刘世南等译注《古文观止》、阙勋吾等译注《古文观止》也作语气词或助词处理。王克仲《先秦虚词“与”字的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将语气词“与”分为表示测度、表示停顿、表示疑问三类——表示测度(13例)。大多跟“其”字连用为“其与”(10例);有一例跟“将”字连用为“将与”。因为“其”或“将”也可以表示测度,所以“其与”或者“将与”的语气跟“与”字单用的语气是一样的。常用于谓语之前,或者复句的后一分句之首。(1)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2)是盟也,其与几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3)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左传·昭公十七年》)(4)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周语上》)(5)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国语·晋语六》)(6)此所谓然,与然乎(《庄子·则阳》)第二种虽释“与”为语气词,但认为“其与能几何”是“其能几何与”的倒装句。马建忠《马氏文通》说“欤”字古同“与”,作用之一是“助咏叹”,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其人能靖者与有几”犹云“有几人能靖者与”也。又《襄公二十九年》云:“是盟也,其与几何”犹云“其几何与”也。《越语》云:“如寡人者,安与知耻”犹云“安知耻与”也。《周语》云:“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犹云“其能几何与”也。岑麒祥《古书倒文释例》把“其与能几何”这种句子视为“欤字倒置例”——僖公二十三年左传:“其人能靖者与有几”顾炎武引邵氏曰:“此倒语也,若曰:‘其有几能靖者与’”按此当云:“其能靖者有几人与”将“与”字倒置于“有几”之前……以上[“其与几何”,“其与能几何”]皆为疑问句,其“与”字,疑亦倒文,王引之谓是“语助,无意义”(见《经传释词》卷一),似不可尽信。第三种释“与”为副词。徐仁甫《广释词》卷1不同意《经传释词》“与,语助也”的说法,认为此“与”即为“又”,是副词。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认为“其与”是“副词性结构”,“‘与’是个语气词,附着于‘其’字之后,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其与’一般与疑问词相呼应,组成反诘句。相当于‘还’、‘难道’”。第四种释“与”为实词。清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若壅塞焉,其与我者能有几何哉”此后《古文观止》译注本、古代文选注本多数都释为实词(名词),如释为“亲善的人”(宋晶如《言文对照古文观止》)、释为“追随者”(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释为“亲附的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释为“帮助你的人”(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释为“支持帮助我们的人”(徐北文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也释为实词,且对倒装句说提出质疑——旧说,“与”同“欤”,语尾助词。“能几何”,能有多久。此是倒装句,犹言“其能几何欤”。但以句法结构而言,语尾助词似不宜前置。疑“与”应作“助”解,言“能有几个人是赞助你的呢”王泗原《古语文例释》有《其与几何与字非语辞》一篇,则对“其与几何”作了较详尽的辨析——“其与几何”之语,数见于左传国语,当为春秋时习惯说法。与字前人不得其解。(一)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周上)韦注:“与,辞也。能几何,言不久也。”谓即今语不能长久。(二)郑大夫盟于伯有氏。裨谌曰:“是盟也,其与几何”(左传襄二十九年)杜注:“言不能久也。”(三)赵孟将死矣。主民,岁而忄曷日,其与几何(左传昭元年)杜注:“言不能久。”(四)其与几何无理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同上)杜注:“言将败,不久。”(五)当之者戕焉。于晋何害虽谓之挟而猾以齿牙,口弗堪也。其与几何(国语晋一)韦注:“言不久害也。”(六)谷阝子勇而不知礼,矜其伐而耻国君。其与几何(国语晋五)韦注:“言将不终命也。”(七)以民生之不长,王其无死。民生于地上,寓也。其与几何(国语吴)韦注:“言几何时。”(八)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左传僖二十三年)杜注:“言必矜功为乱,不可不赏。”(九)吾君将……大其私日匿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国语晋六)韦注:“与,辞也。几人,言必多也。”韦注以与为语辞。杜注除却与字而释句意,是亦以与为语辞。经传释词一:“与,语助也。”词诠卷九与一七云与“句中助词,无义”。按:与字非语辞。以与为语辞,则前举诸例句与字一语为(一)其能几何(二)至(七)其几何(九)将几人(一)至(九)句,仅此数字,且大致相同。何以韦杜视为难解,每语必注此其一。韦注杜注既谓不久或不能久,又谓将败不久,又谓将不终命,又谓几何时,又谓必多。“几何”之义何纷繁若是究何所指此其二。“有几”“将几人”意亦为其有几,其将几人。何以“几何”之类皆上连其字此其三。除“有几”一句外,何以皆无动词何为主语何为谓语此其四。是与字若为语辞,则不成句。“其与几何”乃反诘语气之完整句式,与字为重要成分,必非语辞。……前举诸例句,与字皆名词,为主语,几何几人为表语,有几则为动受结构。与乃说文舁部之与,党与也。用作动词则为“民弗与也”(左传僖十年)、“必莫之与也”(又襄二十七年)、“其谁与我”(国语晋九)之与。……故前举诸例句,与字皆名词,为主语;除“有几”为动受结构外,几何、几人为表语。……故与字非语辞,“其与[能]几何”亦非谓不[能]长久。韦杜均误。对古书语词的解释本来不妨见仁见智,然而细细审察上述四种解释,不难发现二、四两种都未能切理餍心,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不同意倒装句说:“以句法结构而言,语尾助词似不宜前置。”所作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还有个问题是倒装句说不能解释下列句子,也就是王克仲调查报告中所举的(3)(6)两例:“其与不然乎”、“与然乎”。句尾已有语气词“乎”,句中又有倒装的语气词“与”,何其叠床架屋,这语气词“与”岂不多余这两例,《马氏文通》和《古书倒文释例》都不曾提到,但无法回避,而这是倒装句说无法解释的。再看第四种解释。《古语文例释》的上述四点质疑,理由并不充足。除了第三点“上连其字”的意思笔者不大理解暂作阙如外,以下逐一辩说:王克仲调查报告极有价值,但“其与几何”与其说表示测度不如说表示反诘。以《国语》为例,凡“几何”出现在反问句中,韦昭一定要注,《古语文例释》所举(一)(五)(六)(七)例即是;凡“几何”出现在疑问句中,韦昭几乎都不注。请看下列疑问句:《周语上》:“王曰:‘虢其几何’对曰:‘昔尧临民以五……’”《鲁语下》:“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晋语八》:“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楚语下》:“王曰:‘刍豢几何’对曰:‘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楚语下》:“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除了末一句韦昭注“几何世也”外,其他都不注。这是因为疑问句中“几何”虽然有数量询问、长度询问、价值询问、面积体积询问、时间询问、年寿询问等等的分别,但含义明了直白,无须作注。而反问句则是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因而韦昭都作了注。此其一。正如《古语文例释》所说,“韦注杜注既谓不久或不能久,又谓将败不久,又谓将不终命,又谓几何时,又谓必多”,但这是随文释义,是结合上下文意而作出的解释;文意的丰富造成了注释的貌似纷繁,而“几何”一词本身的含义并无变化,故无须诧异“‘几何’之义何纷繁若是”。此其二。的确,除第(八)“有几”一句外皆无动词,但是“无动词”并不意味着“不成句”。“几何”是组合式复合疑问词,由表示疑问的数词和疑问代词构成,作句子的谓语。此其四。要解决“其与几何”的疑难,还得从《国语》的有关句式句法入手。《古语文例释》自序说:“据句法判断语意及词义的疑难,是研究古语文特别重要的方法。这一点,前人的认识是不清楚的。注家训诂的差错多是由于不明句法。某字训某,古有其例,但是按这一句句法,训某不可通,就不当援引为证。词本来是不能离开句的结构,不能离开它在句法中所居位置而成义的。必须究明句法,然后训诂之用才落实。”这是十分正确的。《古语文例释》正是将“其与几何”作为“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的一例,可是未达一间。请看《古语文例释》所举例句,第(二)至(七)皆为“其与几何”,第(一)为“其与能几何”,这当然是同一句法。既然如此,“其能几何”也应是同一句法:“若子不我信,盍求若敖氏与子干、子皙之族而近之安用胜也其能几何”(《楚语下》)韦昭注:“言危不久。”从句法及韦昭注特征考察,显然“其与几何”=“其与能几何”=“其能几何”。可是“其能几何”的“其”是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能”是能愿动词,因而“其与几何”、“其与能几何”的“与”就不可能是做主语的名词。其次,《古语文例释》持“与”为名词说去解释所举9个句子(见该书第23-25页),实在勉强。如第七句“民生于地上,寓也。其与几何”明明是说“人生在地上,是临时寄住,能有多长时间呢”却被说成“譬言人生如寄,其相与者无几”;第八句把“与有几”说成“其与有几”,第九句把“将与几人”说成“其与将几人”,为了让“与”作名词,凭空加出个“其”来,岂不是削足适履再如王克仲调查报告所举第(3)句:“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杜预注“其与不然乎”为“言必然也”,全句说“今年大火星出现而彗星更加明亮,肯定要在大火星消失的时候它才隐没,它与大火星在一起已经很久了,难道不是这样吗”用名词说则无法解释“其与不然乎”。可惜这一句《古语文例释》遗漏了。顺便说一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人能靖者与有几”一句的断句,历来是有分歧的:(1)《助字辨略》赞同陆德明《经典释文》卷16的意见,在“与”下断句;(2)《马氏文通》、《古书倒文释例》(据顾炎武所引邵氏说)都不断开,只作一句;(3)《古语文例释》在“者”下断句,“与”字属下。王克仲调查报告“与”字也属下,认为“按《释文》句读,与同型句式殊不相类”。笔者认为,第(3)种断句很有道理。《古语文例释》通过考察所下的“‘其与几何’乃反诘语气之完整句式,与字为重要成分”的判断,的确有见地,但是因此得出“与字必非语辞”的结论,却显得理由不充足。韦昭注“与,辞也”,表明“与”是个虚词,并不限于语气词。可是《古语文例释》却将这“辞”限于语气词,并且限于句中,认为“语辞位于句中者,其用或为语气之舒缓,或示表语提前”,将这“辞”等同于“也”“矣”“哉”“与(欤)”,这么一来作为“辞也”的“与”就“必非语辞”了。殊不知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辞”是可以出现在句首的,所举的第(八)句不就是“与有几”吗诚如所言,“‘其与几何’乃反诘语气之完整句式”,“其与”在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重症患者血液净化考核
- 晋城市中医院慢性关节病康复护理考核
- 白城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资格认证
- 牡丹江市中医院患者主索引管理专项考核
- 2025年婚庆床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含答案)
- 大同市人民医院科室流程优化协助考核
- 2025年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建筑行业综合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卡林巴琴课件
- 2025菏投热电(巨野)有限公司面向市属企业(内部)选聘运维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RS232,RS485,RS422多协议收发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电气火灾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课堂观察记录与学生行为分析报告
- 混凝土裂缝培训课件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医疗器械销售、验收、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试题(含答案)
- AI技术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路径
- 解读:与自己握手言欢(南充)-2025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例文展示+点评
- 2024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