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1991年以来,天然橡胶一直是泰国第一大类的出口农产品。泰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确立了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在世界天然橡胶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中国出口量最大。中国对泰国来说是天然橡胶贸易的第一大合作伙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天然橡胶消费量不断增长,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前景十分广阔。泰国天然橡胶产业有诸多优势,如地理、气候以及政府部门的援助和支持等,但泰国并非唯一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是泰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出口量快速增长,其劳动力成本比泰国更为低廉,从事天然橡胶产业的胶工与泰国相比更加丰富;而且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价格相比泰国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上的竞争必然出现更为激烈的趋势,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给泰国带来很大的冲击。泰国无法阻止印度尼西亚及其他竞争对手争夺中国天然橡胶市场的份额,但秦国可以通过实行一些改革措施来保持中国天然橡胶市场的最大份额,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天然橡胶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如果气候正常,天然橡胶生产形势就比较稳定,产量将稳步上升,资源供应就较为充足,市场、价格也将适度回调;如果种植面积减少或气候异常,如出现暴雨,强台风等天气,天然橡胶生产就会受到很木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供给,市场价格将会出现反季节上涨。目前泰国与中国专门从事天然橡胶经济研究的人士并不多,尤其是对中泰天然橡胶贸易更几乎没有人研究过。本文是近十年来对中泰天然橡胶产业贸易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有部分内容是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研究内容涉及中泰天然橡胶的供求情况,体现出本文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中泰天然橡胶贸易的讨论和研究;从研究的内容及取得的成果来看,本文论述了中泰两国不同时期天然橡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本文也对中泰两国天然橡胶贸易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尽管笔者尽最大努力对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限于诸多原因本文无法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够对其他愿意在天然橡胶贸易领域做更进一步研究的学者专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天然橡胶无论对哪个工业国家来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不仅仅是农产品,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天然橡胶对土壤、天气等气候因素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适合天然橡胶生产的地方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分布在赤道以南10°至赤道以北15°汉间之内,主要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而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国和经济体,譬如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尽管国内对橡胶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橡胶产地、产量较为匮乏,因此其国内的存在较大橡胶市坋缺口,而这些缺口正是依赖从国外进口橡胶来弥补的。就中国而言,其重要的橡胶生产区域有广西、云南等区域,大多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以标准胶和浓缩胶为主要的产品。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国内橡胶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其国内橡胶的生产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对橡胶的需求。目前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各个橡胶生产国重点争夺的核心市场。泰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橡胶产量的百分之八十用于出口。其橡胶出口量占世界橡胶市场份额的40%左右,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印尼、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通过价格战、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等手段,使泰国橡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冲击。随着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亟待进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的研究也在日益加强。对中秦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分析丰富了中国与外国在衣产品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量点责献,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农业在中国与泰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中国与泰国作为亚洲的近邻,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在生产传统、基础设、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间的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泰国的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有助于进步论证中泰两国进一步发展衣产晶贸易合作的潜力,从而能更好的指导求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合作的实践;其次正确认识、全面了解中国一泰国贸易克争性与互补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今后同泰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能够充分发择中泰两国不同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使得双方经贸关系在泰国白由贸易区的大霄黑下能够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最后,由于受到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欧问题的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市场的欧美经济处于动荡期,并处于取返业洲和重新重视与泰国关系的背景下,中国战略和政策的调整显得十分必要。充分发挥中国一泰国地缘优势,扩大双边贸易往米和投赘交往,使其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因此,进行泰国天然橡胶在中国市场的竟争优势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作为一名泰国留学生,有责任通过对中泰两国的橡胶贸易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正存在或者将会存在的制约泰国橡胶在中国市场出口竞争优势的因素,并为此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和政策建议,以推动国内经济持续有效发展。1.2文献综述1.2.1中国研究现状徐林,李福军学者(2005)年认为: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橡胶这种敏感的商品,每个国家都设置种种贸易壁垒,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全竞争前提根本不存在,而中国一直是按比较优势原理来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很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了扩大农产品出口,中国应该注重发展农产产业内贸易,形成差异化农产品和服务,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朱允卫(2005)年研究中泰天然橡胶产业内贸易时按照HS分类标准把橡胶产品分成4类,用这四类产品贸易的双边进出口额数据计算出G-L产业内贸易指数,经分析得出中泰橡胶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互补性强,但从2000年开始两国农产产业内贸易规模开始扩大。2002-2003年期间,天然橡胶的增量主要是由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对中泰橡胶贸易日后的发展,他提出继续发挥两国的互补优势,同时也在包装,外形方面提高农产品档次以便扩大与泰国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泰国天然橡胶业的杨连珍(2006)研究了《泰国天然橡胶业》,内容介绍了泰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与贸易情况,分析其的发展前景。此外,杨连珍(2007)还撰写《泰国天然橡胶生产及贸易》玛丽红(2008)主要对《中泰天然橡胶业合作的研究》,分析了泰国和泰国天然橡胶生产、贸易与消费现状,两国天然橡胶合作现状及可行性,又提到中泰天然橡胶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李明泉(2010)编撰《中国天然橡胶生产与消耗现状、种植发展情况及的、发展预测》,内容介绍了中国天然橡胶生产与消耗现状,还有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李琪玉(2011)分析《论泰中天然橡胶贸易的现状与前景》通过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发展演变与现狀化及其存在问题与原因、泰中天然橡胶贸易关系的展望思考。最后还提到了泰中天然橡胶贸易关系的前景。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也,中国热带农业学院橡胶研究所的祁栋灵、王秀全、张志扬和黄月球(2013)撰写了《世界夭然橡胶产业现状及科技对其推动力分析》详细介绍了世界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其栽培区域、产量、主产国、消费与贸易情况,加上科技发展的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的贡献。张文生(2013)研究了关于中国天然橡胶进曰中的泰国比较优秀,内容撰写国际、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产销与贸易现状,详细的分析比较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天然橡胶出口情况,最后还提出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对策建议。徐瑰儿(2013)在以中泰天然橡胶产业与贸易现状为开始,还提出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存在问题,其中有提出了近凡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问题。进而,最后文章建议对中泰天然橡胶加强的合作。1.2.2泰国研究现状PiyanuchRuangkajon(2005)研究了关于泰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能力。进而,还研究了中泰进出口的问题、障碍化及影响。她把出口商品分为6种:橡胶、大米、水果、计算机和配件、织品和服饰及珠宝和配饰。该研充使用RCA分析法来分析泰国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其中发现橡胶、大米W及水果是泰国对中国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最后提出了中泰贸易对策建议。TunyanuchKuntawong(2010)研究了《泰国天然橡胶生产》,分析了泰国天然橡胶出曰的策略及泰国天然橡胶的竞争对手。PhanidaNalmnLiang(2012)巧研究《泰国向中国天然橡胶出口价值的预测》,介绍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贸易现状、两国进出口的情况,预测泰国向中国天然橡胶的出曰量。泰国农业部的泰国橡胶研究所出版了《2012-2013年泰国天然橡胶资料》专著。它介绍了泰国天然橡胶的现状、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与进出口统计、泰国天然橡胶的展望等方面。KrisaneePisitsupakul(2015)撰写了《2014年泰国的橡胶概况与2015年泰国的橡胶趋势》,主要内容是分析了泰国国内的橡胶产量、橡胶加工产品情况、天然橡胶出口情况以及国内的天然橡胶相关问题如,天然橡胶产量、天然橡胶价格等问题。进而,推测了泰国2015年天然橡胶情况。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3.1研究方法格拉斯(BarneyGlaser)曾说“一切均可作为资料(allisdata)”,也就是说在研究过程中,获取资料(访谈、观察、文献)的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利于研究的开展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拿来作为研究的资料。本文采取了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方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等。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比较泰国的天然橡胶研究对外出口目前已有的的相关文章资料,然后对当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案例和究成果,以及泰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天然橡胶贸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1)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知网搜集各有关的图书资料和期刊论文资料等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再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档、分类、整理,并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广西大学图书馆及互联网等信息搜集渠道,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有效的界定,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实地调研法。通过对与中秦天然橡胶的贸易状况调研,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归纳,从中得出准确可靠的,以及富有典型性的有意义的论点,进而提出促进中秦天然橡胶出口中国市场的改进建议。1.3.2研究内容首先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天然橡胶相关理论和贸易研究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泰两国天然橡胶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了泰国在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市场上占据的优势及对影响泰国的天然橡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原因和理由进行了分析比较,说出了中国进口泰国天然橡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泰国国情及政策提出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增加泰国天然橡胶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可行性建议,为泰国国内的天然橡胶出口中国提供必要的情况说明。本文研究的可以分为如下内容第一章绪论。说的是文章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背景、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同时在该章节的随后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并引出了该文章的新颖之处。第二章中泰天然橡胶生产及进出口现状概述。先概述了中泰天然橡胶生产及进出口现状,再者是主要橡胶生产国对中国橡胶的出口情况。第三章主要进行了中泰贸易出口问题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假设的提出、数据的选取、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分析来依次分析研究。第四章分析了泰国与中国两国在橡胶出口方面的壁垒,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在论文的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完善泰国橡胶出凵的一些参考性的策略建议。1.4论文新颖性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是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客观、多样,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横向与纵向同时做出对比得出结论的方法,体现了研究论文的严谨性,得出的结果更加令人信服。比如本文在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两亚三个国家在中国进出口市场的优势竞争力比较中,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得出泰国的竞争力最强,在中国进口市场中,马来西亚的标准胶、浓缩乳胶以及其他形式的橡胶产品相对更具优势等结论其次是全文思想与时俱进,能够把握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大然橡胶行业的深刻影响,由大及小,既借鉴历史,又联系实际,防止结论片面性或者出现时代弋断层:最后是本文运用了目前先进的测量方法和研究指数,使研究结果更加直观和更具可读性。研究泰国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历史与近年来形势变化,综合各方面分析,总结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之下,随着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发展,泰国与中国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惠关系将会有利于促进泰国与中国两个国家的天然橡胶贸易的发展。同时针对两国天然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性建议,即泰国与中国两个国家在天然橡胶贸易比较正常的基础上,需加强投资及科学技术研发、人才等各个方面上的合作与交流,以此来加快提升泰国与中国两国之间的天然橡胶贸易合作水平。
第2章中泰天然橡胶生产及进出口现状概述2.1中泰天然橡胶生产及出口现状2.1.1泰国天然橡胶生产情况泰国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其中天然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泰国橡胶种植面积为217.3万公顷(1,358万莱,约合3,260万亩),居世界第二位,它们多分布于泰国的南部(85%)、东部(10%)和东北部(5%)。由于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特点,产量最大的5个府依照次序为素叻府(SuratThani)、洛坤府(NakhonSiThammarat)、宋卡府(Songkhla)、董里府(Trang)、惹拉府(Yala),其中97%为小型橡胶园。这些小型橡胶园以烟胶片,标准胶和浓缩胶乳为主要产品,向当地一些大的买主或出口商出售,后者又将天然橡胶产品转卖给加工厂或进口商。在泰国,约200家天然橡胶加工厂和近100家天然橡胶出口公司共同构成了较为系统的天然橡胶行业。泰国橡胶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98至2005年间,泰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在2001年,2005年分别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的产量是这八年间最高的,达298.4万吨。2005年的产量为2937万吨,占当年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33.4%,比1998年的207.6万吨增加了86.1万吨,七年间增长36.4%,年均增长率为5.2%。由此可见,天然橡胶的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这是由于天然橡胶作为种植作物,产量受气候和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气候适宜的年份里,天然橡胶的生长可以得到保障,产量会稳步提高,从而使得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而气候出现异常或者种植面积减少的话,就会导致产量下降,进而影响供给。例如在多暴雨、多强台风天气的年份里,天然橡胶的生产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泰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6年泰国天然橡胶产量为307万吨,2007年预计可达到319万吨。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生产量变化情况,见表3。表3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生产情况(单位:万吨;%)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产量207.6215.5234.6232.0261.5287.6298.4293.7增长率2.13.88.2-1.212.810.03.8-1.6由表3可以看出,从2002年起,泰国天然橡胶产量大幅度提高。可是,近两年的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由于泰国不利天气的负面影响,2004年年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橡胶种植地区出现病虫害和大量降雨;另一方面,泰国南部地区受到分裂主义影响,出现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以上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最终导致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产量有所减少。在泰国所生产的天然橡胶中,烟胶片约占45%,标准胶约为35%,浓缩胶乳约为16%,其它品种约占4%。逐年的产量如表4所示。表4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主要品种生产情况(单位:万吨)年份烟胶片标准胶浓缩乳胶其他初级形状合计1998116.153.327.27.2203.91999115.462.330.57.7215.62000112.482.529.110.3234.5200192.885.146.36.9231.12002110.096.747.27.1261.22003123.7103.548.611.2287.52004128.3107.450.011.5283.62005102.8123.660.97.6293.4增长率-5.391.7293.8833.68-数据来源:泰国农业部由表4分析可知,烟胶片在泰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为保证烟胶片的正常出口,烟胶片必须符合天然橡胶登记的品质与包装国际标7E(InternationalStandardsofQualityandPackingforNaturalRubberGrades,IRQPC质量和外包装符合国际橡胶品质与包装会议,青皮书GREENBOC0K制定的。近几年里,虽然烟胶片的产量仍然保持着每年100万吨的水平,但是它在泰国天然橡胶中的份额有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标准胶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在2005年之前,泰国生产的烟胶片一直要多于标准胶,然而随着国际市场上对烟胶片的G求减少,而对标准胶的需求增多(标准胶比烟片胶的保存方便,标准胶生产过程当中快于生产烟胶片,标准胶生产方式没有复杂,容易检查质量,运输时更方便;烟胶片运输主要是以劳动力,可标准胶以运输机械)。近年来,泰国大力推动国内的天然橡胶企业倾向于增多对标准胶的生产,以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数据上来看,1998年泰国生产的标准胶为53.3万吨,2003年产量增加到103.5万吨,到2005年产量达到123.3万吨。在推动标准胶生产的过程当中,南方橡胶有限公司在1998年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标准胶加工厂,从而增强了泰国标准胶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泰国天然橡胶的生产格局。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泰国浓缩胶乳的生产量也趋于增加,从1998的27.3万吨逐渐增加到2005年的60.2万吨,可以预测,浓缩胶乳的产量还将继续上升。2.1.2泰国天然橡胶出口现状从1991开始,泰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其生产的天然橡胶有大约90%用于出口,每年出口量占世界天然橡胶出口总量的40-45%,其中原材料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2005年天然橡胶出口量为263.2万吨,占世界天然橡胶出口总量的41.3%。与1998年的183.9万吨的出口量相比,七年间出口量增加79.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5.5%,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变化情况,见表7。表7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情况(单位:万吨)类别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出口量增长率183.90.1188.62.6216.6
14.8204.2
-5.7240.8
17.9257.3
6.9263.7
2.5263.2
-0.2出口依赖度88.5887.0392.3488.2392.0689.5288.3688.21数据来源:泰国海关表7显示,199-199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稳步增长。到2000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量大幅度增长,泰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及促进泰国天然橡胶企业与天然橡胶消费国的贸易合作。自2001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呈现小幅度下降。2001年与2000年相比,泰国天然橡胶出口量减少了12.4万吨,出现5.7%的负增长。由于2001年的911l事件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轮胎等橡胶制品的消费受到影响,天然橡胶消费国减少了进口需求。全球对天然橡胶需求减弱,导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量有所下降。然而到2002年,由于泰国政府采取一些鼓励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到泰国办工厂以及全球对天然橡胶需求的增长,使得2002年的出口量增加了36.6万吨,增长率为17.9%。2005年,由于泰国南部地区的干早以及穆斯林分裂主义势力进行的暴力事件导致天然橡胶产量有所缄少,使得天然橡胶出口量再次减少。由于泰国天然橡胶产量很大,可国内消费却显著较低,因此大部分天然橡胶依赖于出口。泰国天然橡胶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高,约合89.5%依赖国际市场。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出口依存度由1998年的88.58%上升到89.62%的水平。1998-2005年,一直徘徊在87.52%-92.34%之间。根据泰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及出口的变化情况,本文给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之间的关联。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产量和出口量几乎是同步发展,而国内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水平,见图2图2泰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及出口图(单位:万吨)数据来源:泰国海关资料整理泰国主要出口品种为烟胶片、标准胶及浓缩胶乳。泰国为了使本国的天然橡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出口的天然橡胶都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验管理程序,符“IS020001989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如果天然橡胶产品降级的话,该类天然橡胶产品不允许出口,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泰国天然橡胶产品的质量和信誉。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主要品种出口情况,见表8表81998-2005年泰国天然橡胶主要品种出口情况年份烟胶片标准胶浓缩乳胶其他合计1998104.748.327.27.2187.41999115.438.324.56.7184.92000112.444.529.110.3196.32001109.832.122.36.9171.12002110.040.727.27.1185.02003123.790.548.611.2274.02004128.3102.450.011.5292.22005102.875.660.97.6246.9数据来源:泰国海关由表8显示,长期以来,烟胶片是泰国天然橡胶中出口份额最大的品种我们从200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泰国非常明显地以出口更多的标准胶替代烟胶片。由于天然橡胶市场对用于制造轮胎工业的标准胶的需求有上升趋势,因此泰国政府鼓励更多标准胶的出口,烟胶片出口的减少2.1.2.泰国天然橡胶主要出口情况目前,泰国天然橡胶已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韩国和欧盟”,这些国家的汽车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对轮胎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六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外,其它四个国家和地区不生产天然像胶,需要完全依赖进口。根据泰国橡胶研究所的统计,对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天然橡胶出口额占泰国出口总额的85%以上。2002年泰国出口天然橡胶240.82万吨,其中,日本是泰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市场,出口量为49.88万吨,中国是泰国天然橡胶第二大出口对象,出口量为43.66万吨,美国居第三位,出口38.23万吨,马来西亚居第四,出口36.36万吨,欧盟居第五,出口26.64万吨,韩国居第六,出口量13.87万吨。2003年,由于市场需求增长,泰国出口天然橡胶增长至257.34万吨,这一年中国已成为泰国天然橡胶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量为65.09万吨。日本退居第二位,出口54.28万吨。马来西亚前进占第三位,出口36.55万吨,欧盟也上升到第四位,出口29.42万吨,美国降到第五位,出口27.87万吨,韩国保持居第六位,出口16.58万吨。从1998-2005年,泰国向日本出口天然胶出口年均增长率1.5%,向中国出口年均增长率15.6%,向美国出口年均增长率为0.04%。向马来西亚出口年均增长14.1%。向欧盟出口年均增长3.4%,向韩国出口年均增长6.8%。在泰国主要天然橡胶出口市场当中,除了中国和马来四亚以外,其它出口国的年均增长率都没有超过14%;日本、欧盟、韩国都没有超过7%,尤其是美国年均增长率不到1%。原因在于美国重点使用合成橡10(目前美国是第一大合成橡胶生产国),泰国向美国出口天然橡胶连续七年以来的出口量,只有2000至2002年相对增长幅度比较大,然而从2003年泰国向美国天然橡胶出口额继续下降,这是当时美国生产合成橡胶良好的状况,美国国内降低使用天然橡胶(尽管美国、欧盟等国家合成橡胶生产技术的进步,合成橡胶生产成本降低,使得合成橡胶消费量占天然橡胶消费量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可在许多场合合成橡胶并不能完全替代天然橡胶的使用1,其仍然需要靠天然橡胶)。另外,由于前些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天然橡胶消费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一些原来所占份额较小的国家如韩国和马来西亚,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出口将逐步增长,在总体上泰国借助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加大了对天然橡胶的出口程度。2.1.3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情况中国虽然是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可是由于国内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与进口国。中国出口原材料的数量不多,主要是出口天然橡胶制成品。目前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达60.83万公顷12(约合380.19万莱,912.45万亩)居世界第四位,其中海南37.06万公顷,占61%;云南17.62万公顷,占29%;广东5.13万公顷,占8.4%;广西0.86万公顷,占1.4%:福建0.16万公顷,占0.2%。中国种植檬胶地区处热带北缘1,使适合于种植橡胶地范围不大。中国种植橡胶地区年平均气温略低14,有效积温较低,降雨量偏少,并且存在“风寒害”等自然环境15问题,此外,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割胶工艺落后,种植品种单一老化,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慢,这使得中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有限。在中国,约有300多家橡胶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海南。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品为标准胶和浓缩胶乳。标准胶占70%,浓缩胶乳占15%,其他产品占15%。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统计数据,1998-2005年,中国天然橡胶年产量一直维持在46万吨左右,只占世界总产量约合7%;消费量从1998年的83.9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204.5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8%以上),增加了120.6万吨,增长率为98.3%,年均增长率为14.1%。中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有限,但消费量大幅度地增加,产量只能满足21%的需求,因此缺口在不断扩大,进口量持续增长。20005年进口量为132.9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0.5%。与1998年的41.1万吨的进口量相比,七年间进口量增加91.8万吨,增加了一倍多,增长率为156.7%,年均增长率22.4%。近年来,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增量均在每年10万吨左右。1998-2005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情况,见表11。表111998-2005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11显示,中国进入2001年后,天然橡胶生产稳定增加,国内天然橡胶产区气候正常,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天然橡胶产量稳定增长。可到2004年年底中国由于受到恶劣天气,虫害因素影响,导致2005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出现小幅度减产,比2004年减少20%。从消费方面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橡胶需求稳定增长。2001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全国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特别是汽车制造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天然橡胶消费的稳定增加。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全球跨国公司轮胎制造业橡胶制品开始了向中国转移,目前已经有外资轮胎厂家40多家,带动天然橡胶消费量的巨大增加。从进口方面来看,2000年前由于边竟贸易,来料加工等的影响,中国国产天然橡胶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这种冲击通过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天然橡胶进口的管理而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得1998、1999两年的进口量有所减少。自2002年,全球经济缓慢,中国为了保障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控制经济膨胀。这引起中国市场对天然橡胶需求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呈现底速增长。然而,由于中国在2003年底放开国内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更多的生产企业可以自己进口天然橡胶,又加之中国在2004年放开对天然橡胶的进囗配额,使得进口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松动。诸多因素引起中国在2005年出现天然橡胶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局面近年来,中国天然橡胶需求进一步加大,使得天然橡胶自给率8逐年下降。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界限,一个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线是自给率的30%。目前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低于基本安全保障线,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的安全。1998年自给率为53.6%,2001年下降至34.9%,2005年下降到20.9%,近79%的天然橡胶依赖进口。1998-2005年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及进口依赖度变化情况,见表12。表121998-2005年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及进口依赖度状况(单位:万吨,%)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生产量45.046.044.546.446.848.048.642.8消费量83.985.2115.0133.0139.5152.5186.5204.5自给率53.65438.734.933.531.526.120.9进口依赖度46.44661.365.166.568.573.979.1数据来源: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生产量为65万吨左右,需求量将从2005年的204.5万吨增加到235万吨,2020年生产量最多只能达到80-90万吨,需求量达到279万吨,届时170-190万吨的天然橡胶依赖进口,国产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不足1/3,这将造成中国天然橡胶高度依赖中国进口天然橡胶主要是为了满足轮胎制造业的需求,这是因为中国70%到80%的出口轮胎都使用进口天然橡胶,属于进料加工。中国的天然橡胶主要具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世界许多著名的橡胶工业企业转移到中国境内。目前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也在不断强化中,所有这些因素加快了中国天然橡胶消费的发展速度。中国天然橡胶消费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汽车生产为507.0万辆,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570万辆,增长速度为12.4%。中国轮胎2005年产量达到3.18亿条,比2004年的2.39亿条,增长了33%。到2006年中国轮胎产量至4.33亿条,比2005年增长36.2%,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中国天然橡胶的主导产品除了轮胎之外,还包括胶鞋与胶管胶带,2005年胶鞋总产量达到12.36亿双,比2004年产量的10.08亿双,增加2.28亿双,增长速度为22.6%,占世界总产量的51%以上,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各专业协会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胶管产量为4268万标米,比2004年的3955.4万标米增长了7.9%;胶带产量为6839.7万平方米,比2004的8256万平方米增长20.7%。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以及其它相关橡胶工业的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虽然中国自身具有一定的天然橡胶生产能力,但是巨大的国内需求推动着中国大量进口他国的天然橡胶。目前中国进口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等国家。2.1.4中国天然橡胶出口现状中国虽然是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可是由于国内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与进口国。中国出口原材料的数量不多,主要是出口天然橡胶制成品。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始建于1952年,在极端困难的历史背景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天然胶产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历经两代人50多年的艰苦创业.中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半个世纪以来获得了成就。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仅次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2007年越南的产量超过了中国,使中国从第5位降为第6位。目前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达60.83万公顷(约合380.19万莱,912.45万亩)居世界第四位,其中海南37.06万公顷,占61%;云南17.62万公顷,占29%;广东5.13万公顷,占8.4%;广西0.86万公顷,占1.4%;福建0.16万公顷,占0.296%。中国种植橡胶地区处热带北缘”“,使适合于种植橡胶地范围不大。中国种植橡胶地区年平均气温略低°,有效积温较低,降雨量偏少,并且存在“风寒害”等自然环培问颐,此外,种植业牛产技术水平比较低,期胶T共落后,种植品种单一老化,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慢,这使得中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有限。在中国,约有300多家橡胶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海南。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品为标准胶和浓缩胶乳。标准胶占70%,浓缩胶乳占15%,其他产品占15%。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统计数据,1998-2006年,中国天然橡胶年产量一直维持在46万吨左右,只占世界总产量的7%左右;而消费量则从1998年的83.9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217.0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4.2%,增加了133.1万吨,增长率为149%,年均增长率为16.6%。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大规模提升的潜力不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土地资源约束。橡胶属典型的热带作物,而中国植胶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热区土地资源仅占国土面积的5%,且部分地区又属于热带海洋季节气候,温度偏低,全国适宜种植橡胶的面积仅97万公顷,目前已经利用了70%,剩下的绝大部分又被其他热带作物所占用,即使全部种上橡胶,也不足印尼、泰国的1/3,比马来西亚的种植面积也小,橡胶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严重约束,希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天然橡胶产量的做法不太可行。第二,受劳动力资源约束。割胶工作是劳动密集刑的一种生产活动,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胶工将会大量流失并出现短缺。第三,受种质资源的约束。目前中国虽已拥有近6000份种质资源,但仍不及世界种质资源总量的1/4,再加上近年来政府压缩了对天然橡胶的投资等问题,科研创新跟不上,己开始影响到中国橡胶树的遗传育种研究。科研创新跟不上,己开始影响到中国橡胶树的遗传育种研究。因此,我国天然橡胶年产量虽不少,但由于国内橡胶需求量远远大于产值,因此中国所需天然橡胶的60%以上依靠进口。2.2主要橡胶生产国对中国橡胶的出口情况由上一小节可知,中国所需天然橡胶的60%以上依靠进口,按进口数量列次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参见附录一)。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总量从2001年的98.39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40.68万吨,增加了42.29万吨,增长率高达44.98%。2005年中国从泰国进口天然橡胶61.16万吨,进口增长率为-4.86%,占中国的市场份额的43.47%。与2001年的60.62万吨的进口量相比,四年间进口量增加0.54万吨,增长率为1.9%;2005年从印尼进26.99万吨,进口增长率为29.87%,占中国市场份额的19.19%。与2001年的14.96万吨的进口量相比,四年间进口量增加12.03万吨,增长率高达81.80%;2005年从马来西亚进口40.64万吨,进口增长率为30.43%,占中国的市场份额的28.89%。与2001年的11.86万吨的进口量相比,四年间进口量增加28.78万吨,增长率为37.59%;2005年从越南进口5.13万吨,进口增长率为-4.22%,占中国的市场份额的3.65%。与2001年的7.77万吨的进口量相比,四年间进口量增加2.64万吨,增长率为-1.86%。2001-2005年中国橡胶主要进口市场变化情况,见表13。表132001-2005年中国天然橡胶主要进口市场情况(单位:万吨,%)国别数量20012002200320042005泰国
增长率
份额60.62
4.75
61.2660.20
-0.70
62.9770.65
17.36
58.7264.28
-9.01
50.0561.16
-4.86
43.47印尼
增长率
份额14.96
174.40
15.205.88
-60.69
6.1513.57
130.79
11.2820.79
53.19
16.1826.99
29.87
19.19马来西亚
增长率
份额11.86
5.74
12.0515.95
34.54
16.6921.69
35.94
18.0231.16
43.69
24.2640.64
30.43
28.89越南
增长率
份额7.77
22.57
7.899.71
25.03
10.167.90
-18.64
6.575.36
-32.18
4.175.13
-4.22
3.65其他
增长率
份额3.18
-
3.233.49
9.75
3.656.50
86.25
5.406.85
5.38
5.336.76
-1.31
4.81合计98.39
(100)95.60
(100)120.31
(100)128.44
(100)140.68
(100)数据来源: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由表13可以看出,从2001-2005年,中国从泰国进口橡胶连续四年平均增长率为1.9%。近年来泰国政局不稳定导致产量减少,天然橡胶出口价格高于其它产胶国,中国减少了从泰国的进口,进口出现负增长。从马来西亚进口连续四年增长率为37.59%,由于中国企业近年来在马来西亚采购标准胶的数量增长很快,两国天然橡胶市场的紧密联系,使马来西亚减少了对德国和美国出口,增加向中国出口。目前马来西亚出口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从越南进口连续四年间增长率为-1.86%。从印尼进口连续四年增长率为81.80%,增长率在迅速提升。由于近三年印尼天气状况良好,使产量得到提高,天然橡胶供给得以稳定地出口至中国市场,加上印尼天然橡胶价格比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都具有优势。因此中国从印尼进口天然橡胶迅速增长。长期以来,中国从泰国进口大量的天然橡胶。然而,近年来,中国对泰国的进口量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印尼和马来西亚。目前,中国作为巨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成为世界上各大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竞争目标。
第3章中泰贸易出口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3.1假设的提出在进行建模的假设时,尤其是针对这类比较偏颇于数据的模型来讲,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该要求其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真实可靠的原始统计数据是建模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建设工作的基础,更是进行正确建立模型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模型建立时做任何一个重要决策都要通过外部环境及内部能力的反复分析评估。外部环境的分析包括数据的最新动态,全球的经济形势及发展状况,而内部能力的评估就是从模型内部的各种基础统计数据开始的,所谓基础统计数据包括各类原始数据统计台账等等第一手资料,可见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分析都离不开原始统计数据,如果没有这些数据的支持,模型的建立就无从下手,如果原始数据是虚报、瞒报、不实报的,这样的数据就会导致看不到真实的状况从而做出错误的模型建立方案,使模型建立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原始统计数据是模型建立的根本,那保证原始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显得尤为重要。对贸易关系的确定是研究双边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对研究双边贸易合作有无潜力有很大的作用,因为竞争性越大的国家组成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利益越大。对于贸易竞争关系确定的方法和标准很多,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时,两国的互补性就大(于津平,2003);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结构如净贸易比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大小也可以用来判断贸易竞争关系。当相关系数越大时,表明两国的贸易相似程度越高,在贸易上的竞争态势越明显(闫成海,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也是特别适用的方法,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方面的分析(许兴鹏、宋立刚,2002)。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泰国合作升温,对中国与泰国双边贸易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中国与泰国的贸易产品无论在总量还是在人均水平上都表现出强劲的出口能力。中国与泰国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在地理位置、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市场辐射(市场半径)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对于农产品贸易来说,在贸易结构上可能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中国与泰国产品贸易可能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孙笑丹(2003)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泰国的产品出口无论是在产品结构还是在市场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中国与泰国在产品出口上的竞争性越来越强。但是,已有的针对中国与泰国贸易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1)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产品或者市场单一角度来测度贸易竞争关系,不够全面和准确;(2)利用的出口相似性指数是没有经过改进的指标,此种没有经过改进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存在若干局限,如不能消除国家规模相差过大可能带来的问题;(3)在计算数据上主要是采用两位数(2-digit)的分类数据,这样的数据过于综合,汇总数据使加总过程可能掩盖实际存在的竞争关系;本文将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来实证分析中国与泰国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并探析其变化趋势,以期为加强中国与泰国产品贸易合作提供实证依据。3.2数据的提取天然橡胶是一大宗商品,对其范围的规定和理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本研究中的橡胶范围界定在联合国橡胶组织(FAO)的总和,而不包括其定义的产品。本文计算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Rev.2的四位数(4-digit)数据。本文所展示的地区仅包括泰国的五个主要邦府———素叻府、洛坤府、宋卡府、董里府以及惹拉府。表1中国与泰国各地区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相似性指数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这样做主要是鉴于这五个邦府对外经贸发展对于泰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五个邦府在整个泰国的贸易中占了相当大的份额。2000年,这五个邦府的出口总额占泰国整体总出口的95.4%,进口总额占泰国整体总进口额的94.1%。素叻府(SuratThani)、洛坤府(NakhonSiThammarat)、宋卡府(Songkhla)、董里府(Trang)、惹拉府(Yala)3.3模型的建立1.产品相似性指数产品相似性指数用来衡量任意两个或两组地区在第三国(地)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产品的相似性程度,计算方法为:S式中:Spij,k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市场k的产品相似性指数,X表示出口,Xikl/Xik代表i国出口到k市场中第l种商品所占份额,Xjkl/Xjl2.市场相似性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用来衡量任意两个或两组地区或国家出口市场分布的相似程度,计算方法是:S式中:Smij,1表示i区和j区产品l的市场相似性指数,Xikl/Xil表示对于i区产品l出口到k市场所占该种产品总进口量的比重,X家规模相差过大带来的问题,GlickandRose(1998)用出口份额代替了出口额,对这个指数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市场相似性指数为:S该指数是从i区和j区出口到k市场的贸易额的加权平均数。如果i区和j区出口商品的市场分布完全相同,则该指数为100;如果i区和j区出口商品的市场完全不相似,则该指数为0。无论是对于产品相似性指数还是市场相似性指数都只是出口相似性指数在产品和市场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如果这个指数随着时间上升,则表明两地区的出口结构差异趋于收敛,同时也意味着这两个地区在第泰国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指数下降意味着两个地区在泰国市场上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正在上升,两个国家的商品贸易关系是互补的。两个国家或地区间贸易关系既体现在产品上,同时也体现在市场上。单独从某个部分或角度分析,并依此为依据来判断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强弱是有失偏颇的。对贸易关系的分析必须把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够全面和深入。如果两个国家出口的天然橡胶同时集中于某个市场,但是出口的产品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那么两者的贸易关系将不是以竞争性为主;如果两个国家都同时出口同一种产品,并且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两个国家的出口市场具有明显的划分,那么它们之间的贸易关系也不是竞争的,可能存在互补关系。本研究将分别从产品和市场角度来综合测定两个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关系。主要利用产品的出口相似性指数来定量测算两个国家的产品市场的差异程度;另外利用市场的相似性指数来测定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程度,从而综合度量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关系中所体现的竞争程度。
3.4数据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横向比较来看,在世界市场上,中国与泰国的产品相似性较低,每年都基本上都低于50;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相似性指数最高,基本在30以上,而且上升趋势明显,最高年份1999年出口的产品相似性超过了50,只是在近年来出现微弱的下降。纵向比较来看,大致在1997~1999年,中国与泰国的产品相似性指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因为各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出口额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双方调整出口策略,集中出口那些具有本国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导致产品相似性指数降低。但是可以预期,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好转,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相似性指数仍然会上升,竞争也相应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的产品相似性的高低,本文选取了美国市场作为参照市场。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市场上,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仍然很低,都在45以下,甚至出口的产品相似程度都不足16;纵向的比较来看,2002年之前,中国与泰国在美国市场上的产品相似性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收敛的,也就是说在美国市场上,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存在不断增强的竞争关系,这可能和中国和泰国从2001年开始不断深化的农业合作有关,因为农业合作必然涉及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生产结构,最终形成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表2中国与泰国天然橡胶与其他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相似性指数比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本文把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产品——天然橡胶的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进行了比较。表2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出口的产品相似程度远远小于其他,也就是说,相对于工业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品,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程度是很微弱的。中国与泰国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资源禀赋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对于天然橡胶这类的作用比农产品更为明显。另外,自然资源禀赋如气候差异决定了中国与泰国的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存在很大差别,从而才会致使中国与泰国贸易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相对较低。从2002年中国与泰国贸易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数据(如附表所示)可以看出:中国与泰国整体仅在给别产品之间具有相同的强比较优势,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这种存在相互竞争的产品种类是很少的,而且这类产品只占整个贸易数量的很小的比重。从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数据来看,中国和泰国仅在其他周边产品存在竞争。总的来说,中国与泰国同时具有优势的贸易产品种类数量很少。(二)中国与泰国产品贸易关系的市场角度分析中国与泰国贸易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等少数发达国家市场,为了测度中国与泰国农产品的市场相似性,文章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天然橡胶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中国与泰国橡胶市场相似性指数中国与泰国其他产品市场相似差别很大(如表3结果所示),中国和泰国的其他产品市场相似性最低。20世纪90年代中泰两国其他农业产品的出口市场相似度有下降的趋势,1994年之后市场相似度指数均在10%以下,具体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4章结论及建议4.1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尽管中泰两国的天然橡胶贸易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泰国在中国进口天然橡胶的贸易中也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但是中泰两国的天然橡胶贸易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制约着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分析,本文归纳出的两国天然橡胶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1.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中国的要求长期以来,泰国对中国出口天然橡胶产品以烟胶片为主,有少量标准胶及浓缩胶乳投放市场,产品较为单一。中国一直使用质量比标准胶低的烟胶片来生产轮胎,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善,中国更多的采用标准胶用于轮胎生产,减少使用烟胶片,近年来泰国也加快标准胶的生产,以满足中国对标准胶的需求,但由于泰国标准胶与印尼标准胶相比,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因此印尼标准胶在中国标准胶进口市场上占有最大份额,而泰国对中国出口标准胶的数量一直没有显著改变。另一方面,进出口天然橡胶质量问题突出,中泰间天然橡胶包装及质量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大多是凭经验依靠目测,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方面存在争议。2.泰国天然橡胶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度过大由于泰国的国情,泰国国内天然橡胶的供求情况是供过于求,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秦国天然橡胶严重依赖出口,这严重影响泰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安全发展。目前,中国是泰国天然橡胶贸易的第一大伙伴,如果中国有意控制天然橡胶市场,限制对泰国天然橡胶的出口,泰国天然橡胶价格就会下降,这样将使泰国经济,特别是农胶及天然橡胶产业受到极大冲击。此外还很有可能引发双方贸易摩擦。中国需求的天然橡胶量太大,泰国政府于是颁布各种措施来满足中国迅速增长的需求。这直接拉动了国际天然橡胶价格的上扬,而中国在国际天然橡胶价格谈判中没有掌握主动权,从而流失了相当一部分橡胶发展工业的利益。3.中国对天然橡胶进口实施贸易壁垒措施中泰两国各自的贸易政策,也对两国之间的天然橡胶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泰国希望中国完全开放市场;而另一方面,中国一直把天然橡胶列入为“敏感性”贸易项目清单,继续置于关税保护,政府坚持对生产天然橡胶采取保护扶持的方针。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20的农业协议中,2004年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总体要降至1Y%左右,但中国仍然将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列为高序列,中国向泰国进口天然橡胶征收20%的关税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答案
- 口腔照护流程培训课件
- 如何讲好技术培训课件
- 企业EHS手册发布培训
- 滨江就业协议书
- 通信设备购销合同协议
- 早教培训协议书
- 毕业友谊协议书
- 《微软公司中文版简介》课件
- 产品采购与质量保证协议条款书
- 2025-2030中国公路沥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血小板分离机》课件
- 快递云仓合同协议
- 2025-2030功能性饲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DB11-T 1444-2025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注浆技术规程
- 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相应控制措施
- 游艇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