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Researchon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hina'sgrainimportandexportAbstract:Intheprocessofeconomicglobalization,intheworldmarketdominatedbydevelopedcountries,competitionamongcountriesisincreasing,tradebarriersofvariousmeansareemerging,andsomeproblemsinChinaitselfhavecausedChina’sfoodHasbeenaffectedtovaryingdegrees.ThefoodissueisamajorissuerelatedtoChina'soveralldevelopmentandanimportantmaterialbasisforthecountry'sharmony,stability,prosperity,anddevelopment.Thisarticlemainlydiscusse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grainimportandexport,analyzesthecurrentmainproblemsinChina'sgrainimportandexport,andthenproposescountermeasuresthatcanimproveChina'sgrainimportandexportstatus.Throughunderstandingandresearch,thefollowingsuggestionsareputforward:(1)givefullplaytotheregionalproductionadvantagesofgrain;(2)diversifytherisksofgrainimports;(3)establishabrandofgreengrainproducts.Keywords:China'sgrain,import,export,currentsituatio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目录TOC\o"1-3"\h\u4222第1章绪论 113402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75761.1.1我国粮食进出口的背景分析 16425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81511.2文献综述 17831.3.1研究方法 224301.3.2研究内容 325245第2章我国粮食进出口状况分析 4235382.1我国粮食进口现状 4174172.1.1进口额增加 4104772.1.2进口国家较为集中 557492.1.3进口商品结构 5241122.2我国粮食出口现状 7264242.2.1出口额逐步增加 7143102.2.2出口国家比较分散 774812.2.3出口商品结构 822301第3章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 9235583.1进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 994683.1.1我国粮食缺口较大 9134973.1.2进口依赖程度高 10124403.1.3单品种粮食进口渠道狭窄 10150793.2出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 11257603.2.1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1115873.2.2出口粮食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1169653.2.3粮食食品卫生安全有隐患 1211570第4章我国粮食进出口对策研究 1324664.1进口对策研究 13278494.1.1结合实际,合理安排耕地面积,适度进口 1327834.1.2发挥粮食区域生产优势,扩大生产规模 1318394.1.3分散粮食进口风险,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13181654.1.4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14494.2出口对策研究 14263064.2.1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14185454.2.2走品牌战略创立绿色粮食产品品牌 15160514.2.3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粮食生产的空间置换战略 15142554.2.4建立健全粮食外贸出口机制 1528776参考文献: 1630310致谢: 17PAGE17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我国粮食进出口的背景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上,我国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世界市场基本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其余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各种样式的贸易壁垒也是层出不穷,再加上当时我国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导致中国粮食的出口受到了影响。粮食是我国整体发展的大事,是国家融洽、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进出口贸易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防护措施。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一直以来,每个国家都是把粮食问题视作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提升,各国粮食的产量也是逐步提高,我国在粮食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国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上呈现的是粮食出口远小于粮食进口,整体处于一个净进口的状态。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的供求会因为资源约束问题而继续增加,而进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出口的颓势就会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平衡,所以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实施相对应的政策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平衡粮食市场、提高世界地位、推动粮食出口贸易发展、改善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上的逆差状况是我国现阶段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1.2文献综述本人通过阅读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相关文献后得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粮食需求很大,同时我国也是个贸易大国,对外的粮食供应也很多。方兰和朱荣花(2019)在进口贸易的“大国效应”原理上,分析了我国大米、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的贸易情况,同时分析“大国效应”对我国粮食安全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赵峰、宋学锋、张杰则发现了“大国效应”下我国粮食的扭曲现象与地域性失衡,并提出有关管理好我国粮食安全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对粮食的需求量庞大,大量地进行粮食进口,针对这一特点,王新华与陈庆(2019)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符珍、王溶花(2019)通过了解我国谷物类粮食的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其中体现的问题,最后为如何促进我国粮食贸易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气候对粮食的种植有着很大影响,黄静蕊(2016)分析了水旱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以及粮食进出口的影响,还提出了其他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佟丹丹(2017)在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上,了解我国粮食进出口的成就和缺陷,并提出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更好的健全粮食贸易体制。由于供需影响价格,粮食进出口的情况会影响国内的粮食价格,王新华与周聪(2017)基于粮食整体和粮食分作物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型的建议。我国与国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国外的市场变动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市场,郑辉(2018)通过分析国外市场,了解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影响。胡晗(2019)从供给侧的角度分析得出我国粮食进出口应有哪些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进行进出口贸易,邱平、冀浏果、刘雍容、严云修(2019)结合我国目前的粮食进出口现状,倡导将我国的粮食贸易对接“一带一路”,通过国际物流网络推动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但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过程中也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陈朝、沙天慧、卞长远、王海涛、华从伶、王志聪(2019)先是分析了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现状,然后得出其中体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我国更好地进行农产品国际贸易。在上述文献述评中可以看出,粮食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作为贸易大国,会对粮食进行进出口贸易。近年来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有着很大影响,对粮食进出口的管控十分有必要。基于这一理论,本论文对我国的粮食进出口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更好的推进粮食进出口贸易、促进贸易长久发展提供参考。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1.3.1研究方法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主要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数量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学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方法,目的是通过研究特定目标的文献来正确理解和研究问题。它帮助我概述研究主题,从真实数据中获取比较数据以及了解所有事物的概述。个案研究法是识别,检查和分析研究对象中特定对象并阐明其性质和形成过程的研究方法。数量研究法被称为“统计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大小,速度,范围和水平的定量关系以及相互关系,变化方法和对象的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解和揭示趋势,以实现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1.3.2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文献的综述,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会在第一章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的背景以及其意义。第二章针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会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三个方向进行。在第三章会发现并提出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则会针对第三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以及意见。我国粮食进出口状况分析2.1我国粮食进口现状2.1.1进口额增加从我国这几年的数据看,进口金额和进口数量都在逐年上升,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粮食进口国了。除了在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粮食进口量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幅度外,之后在世贸的时间里我国粮食的进口额都在一直增加,甚至进口额已经超过了出口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谷物进口额达到了5793.59百万美元,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达到了2047万吨;小麦进口金额达到858.26百万美元,小麦进口数量达到310万吨;稻谷和大米进口金额达到1639.18百万美元,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达到308万吨;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8087.02百万美元(见表1),大豆进口数量达到8804万吨(见表2)。表1:我国2014年-2018年粮食进口数量(单位:万吨)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大豆进口数量8804955383918169.197140.31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2047255921993270.441951.07小麦进口数量310442341300.59300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308403356337.69257.9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表2:我国2014年-2018年粮食进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谷物进口金额5793.596400.885661.099347.996174.89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金额5911.936485.245705.249391.466217.31小麦进口金额858.261082.52815.85901.54978.55稻谷和大米进口金额1639.1818601614.281497.761254.24大豆进口金额38087.0239637.6533981.1534769.0840261.72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2.1.2进口国家较为集中我国的粮食主要是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进口。其中美国的进口占额是最大的,从2014年-2018的平均数据来看(见表3),美国进口占了总进口额46.49%。其次是澳大利亚,也占据了总进口额的27.44%之多。我国的粮食进口途径比较少,基本上可以说是被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巴西垄断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主要粮食类别进口来源集中度比较高。表3:我国2014年-2018年从别国进口谷物与豆类金额(单位:万美元)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平均百分比(%)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155123191539455213444514147809071590610046.49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总额10581067950091270895017351011976308927.44中国从巴西进口总额7756952588571645855054408936516532217.22中国从加拿大进口总额283594020423011833683262137525182017.34中国从阿根廷进口总额3517154754235118105717485246941.51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2.1.3进口商品结构图1:近10年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按进口结构的层面看我国最主要的进口粮食品种,排第一的是大豆,排名第二的是小麦,接着是稻谷和大米。从2014年-2018年的数据看来(见表2),大豆的进口金额是一直在增加的,进口比重稳坐70%已上(见图1)。谷物以及谷物粉进口数量也是占据了一席地。相比而言,小麦、稻谷和大米占据的分量会相对少一点。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大豆和谷物以及谷物粉的进口量还是会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见图2),小麦、稻谷和大米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的进口量。图2:2010年-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趋势图数据来源:海关总署2.2我国粮食出口现状2.2.1出口额逐步增加从国家统计局2014年-2018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粮食的出口数额并不大。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谷物及谷物粉、稻谷和大米的出口额呈现出一个增长的趋势,玉米、大豆、花生及花生仁的出口额基本不变,而松子仁的出口额有下降的趋势。从宏观上看,虽然有两种作物的出口额有所增长,但相对于整体的出口额还是杯水车薪。我国自2015年谷物与豆类出口金额达到一个低谷之后,2016年开始逐步缓慢上升,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谷物粉和稻米两个种类,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14%,虽然粮食出口发展进程较慢,但是按这个趋势,我国平衡粮食进出口不再是纸上谈兵。图3:2014年-2018年我国粮食出口趋势(单位:百万美元)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2.2.2出口国家比较分散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2018年的数据看来(见表4),韩国、日本是我国粮食的主要出口国。其中出口日本占比19.42%,出口韩国占比14.09%。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粮食的出口还是比较平均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和粮食的进口来源比较起来,我国粮食的出口流向较为分散。表4:我国2014年-2018年出口别国谷物与豆类金额(单位:万美元)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平均百分比(%)中国向日本出口总额147048681372589312941000135616441493913419.42中国向韩国出口总额10875614102703789372895101286381003334514.09中国向越南出口总额838766971617256110413660170263730019.63中国向德国出口总额774893471134406525905691548372703059.89中国向印度出口总额766756668042255841534582280354217428.77中国向荷兰出口总额728346967131675745937594533864928528.95中国向英国出口总额565429856713525572079595670757141147.94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总额479652742830603735577347568853676946.02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总额473300641438233732740403065139145955.71中国向泰国出口总额428787238541733719508382908034289235.31中国向加拿大出口总额351532431375462733885294226430003684.26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2.3出口商品结构从按进口结构层面看我国主要的出口粮食品种,稻谷和大米名列前茅,在它们后面的则是花生和大豆(见表5)。稻米作为我国传统的优秀粮食品种,尽管在2012年的时候曾出现过贸易逆差,但是它近几年的出口数量还是较为乐观的,占比总额依然能够达到20%。花生在我国主要出口粮食品种中算是较为稳定的一个产品,每年出口的金额变化幅度都不大。大豆作为豆类粮食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贸易逆差是最明显的,出口量逐年下降。表5:2014年-2018年我国出口粮食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平均占比(%)谷物及谷物粉出口金额1065.9756.56489.21395.07555.6643.21稻谷和大米出口金额887.5596.85378.93267.71378.433.24花生及花生仁出口金额278.58224.79191.18215.02200.6514.71大豆出口金额100.0291.16108.43125.51199.088.27玉米出口金额5.9922.242.884.97.690.58注: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3.1进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3.1.1我国粮食缺口较大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食品消费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对食用油,家禽肉和蛋以及对牛奶和精制食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对肉和蛋、家禽、谷物、动物饲料和生产食用油的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假如到了2030年,中国人口用16亿来计算,且粮食自给率可以达到95%或以上,推算人均需求粮食为450公斤-500公斤,那么到时候为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总产量需要达到7.2-8亿吨,也就是单产要提高到6750-7501公斤/公顷才可以实现。但是从历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数据看来,每公顷的产量一直没有突破6000公斤,在2018年的数据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只是达到5621.17公斤/公顷(见表6),所以说,单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解决不了我国粮食的供求缺口的,对粮食的进口还是必不可缺的。表6:2010年-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数据指标粮食产量(万吨)人均粮食产量(公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2018年65789.22472.385621.172017年66160.72477.215607.362016年66043.51479.045539.172015年66060.27481.765553.022014年63964.83468.865445.892013年63048.2464.485439.522012年61222.62453.275353.122011年58849.33437.825208.812010年55911.31417.965005.69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1.2进口依赖程度高从这几年的数据看来,我国的5种主要粮食进口量较大,基本处于一个净进口的状态。虽然说我国谷物粮食的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一个庞大的数量,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巨大的内需。现在我国还是有较大比重的谷物是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的,在2018年我国进口的谷物及谷物粉数量高达2047万吨,进口金额达到5793.59百万美元(见表7)。此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物消费的个性化和对营养的诉求也是愈发明显。但是按照现在国内粮食的生产结构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我国粮食加工产业的巨大产业需求缺口也是一样。于是,向国外粮食市场进口粮食就是唯一的办法,对国外粮食市场供给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增强。表7:2010年-2018年我国谷物进口数据指标谷物进口额(百万美元)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万吨)2018年5793.5920472017年6400.8825592016年5661.0921992015年9347.993270.442014年6174.891951.072013年5053.7614582012年4750.6613982011年2015.945452010年1501.29571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3.1.3单品种粮食进口渠道狭窄我国粮食进口主要依靠少数几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越南、乌克兰和泰国几乎共同垄断了我国主要谷物粮食的供给,这意味着一旦这几个来源国宣布对我国进行贸易管制,我国粮食市场将遭受重大打击,并且短期内国内需求无法进行调整。用大豆做例子,我国主要是跟美国和巴西进口的。2017年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092万吨,占总额53.3%,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总额34.38%(见表9)。爆发中美贸易战后,我国为了反制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包含大豆在内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因此造成了我国进口需求短缺,大豆及豆类产品价格上涨。目前我国粮食进口市场情形恰好与大豆类似,贸易风险也隐藏其中。表8: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数据2017年大豆进口数量(万吨)大豆进口金额(百万美元)占比(%)总额9554397401巴西50922118053.30美国32851366434.38阿根廷66927817.00其他50821155.3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2出口贸易中产生的问题3.2.1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如果跟发达国家谷物全机械化的生产做对比,我国现如今谷物粮食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技术普及范围明显不足,粮食生产的技术投入较缺少,粮食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生产规模不大,这是造成我国谷物生产在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主要原因。还有我国粮食生产是主打中低端的产品,对优质、健康、绿色的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我国主要谷物粮食都存在很大的贸易逆差规模,再加上国内谷物粮食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进口粮食定价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别国手中,我国粮食进出口形势较为严峻。3.2.2出口粮食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中国粮食的出口受到很多的限制。最困扰的一个问题是国家检查检疫的水平和自身产品质量不高。农药残留超标是中国粮食产品出口海外市场受阻最大的拦路虎,虽然有苛刻的技术检测标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自身质量不合格,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中国出口粮食主要是出口初级产品,深加工的产品不多。企业总体规模小,综合能力低,加工技术和设备不先进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出口基本依靠初级产品,缺少深加工产品就导致了我国粮食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纵观世界各国,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深加工产品,手工坊式的简单生产是被他们抛弃的模式,然而这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这种粗糙工艺造出来的产品并不受欢迎。加工技术的落后以及生产设备的落伍必然导致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减少,工业化是目前我们前进的道路,路途艰辛且遥远。3.2.3粮食食品卫生安全有隐患在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把国内的检验检疫标准做到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甚至有的国家把标准提高到超越法典委员会的标准的情况下,我国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只有出口农产品能勉强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的检验检疫水平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我国目前对于药物、有害物质残留和动植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主要针对出口进行,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国内市场的产品会出现农药、抗生素的滥用的情况,动植物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严重。这样的行为对于我国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的扩大有着很深的影响力。我国粮食进出口对策研究4.1进口对策研究4.1.1结合实际,合理安排耕地面积,适度进口最近几年粮食的价格在国际上有着较大的起伏,对于我国这种进口大国影响较大。为了缓解我国进口的压力,我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首先稻米跟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口粮,所以这两种产物我们应该做到仅仅少量进口或者完全不进口,我国口粮的安全必须依靠自己。然后像玉米、大麦的这一类饲料粮食我们可以适量的增加进口量以解放我国耕种土地。其次我们需要合理的利用耕地面积,这个地区种植玉米产量高的,就鼓励这个地区多种植玉米,这个地区种植小麦产量高的就鼓励这个地区多种植小麦。在我国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适量进口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进口的数量,杜绝出现进口过量,挤压粮食的情况,我们的目的不是为我国粮食储备带来重压。4.1.2发挥粮食区域生产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相较于进口市场大规模商业化大农场生产而言,我国粮食生产在规模方面以大规模小农生产方式为主。国家应考虑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合理布局粮食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域生产化优势扩大国内供给。另外,小农粮食生产者应扩大耕种面积,努力向小型农场生产发展。4.1.3分散粮食进口风险,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主要还是从某些特定国家进行粮食进口,渠道较少导致有可能会由于政策、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出现进口风险。为了降低这一类的风险,要控制好我国的粮食进口规模,避免过度依赖,以下是总结出的相关意见。第一,添加进口品种,就比如啤酒和饲料粮的主要原料都是大麦,虽然啤酒只能用大麦作为主要原料无法改变,但是制作饲料粮可以改用高粱或者玉米,这样就能缓解大麦的大量需求,同时还能开阔其他粮食的进口。又比如每个国家都有其不一样的大米品种,我国可以从不同国家都进口一些大米,这样降低了风险的同时还丰富了我国市场上的大米种类。第二,分散粮食进口来源,由于政策、经济会影响国际关系,也会进一步影响两国之间的粮食进出口关系,所以,分散粮食进口来源,能防止由于一国断绝供应而出现的严重问题,确保稳定的进口供应。第三,调整粮食市场结构,稳定供给。我国目前大部分还是属于自给自足的粮食现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许多精加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类精加工产品耗费的粮食品种多且量大,所以需要调整这类产品的生产结构。第四,我国人口众多,要保证充分的粮食供给,提高自给自足率。4.1.4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目前国际竞争激烈,完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构建一个稳定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第一,要重视农业生产,严格保护耕地面积。第二,要因地制宜,结合全国各地农业生产现状,在育种、耕作技术、有机肥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专项指导。第三,在我国粮食结构种植和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上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下大力度遏制农田荒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第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储备的硬件建设差距很大,管理水平落后,粮食储备基地的分布格局不合理,缺乏应对大规模需求和不测事件的能力。要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为粮食储备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加大国家对粮食储备的监管力度,优化粮食储备结构。4.2出口对策研究4.2.1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提升我国粮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直接的一个办法就是降低我国谷物粮食的生产成本。所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争取在谷物栽培技术和谷物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培育优质高产品种谷物就是提高贸易竞争力最便捷的方式。其次,在生产流程中投放先进的器械,让农业生产机械化,从而减少人工劳动损耗,也是可以提高贸易竞争力的途径之一。4.2.2走品牌战略创立绿色粮食产品品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上升,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推崇“绿色食品”。由于品质决定竞争力,我国生产高质量的绿色食品,提高了粮食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张我国的粮食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同时,品牌优势也是很重要的,我国应该立志于树立自己的粮食品牌,在世界市场上形成一个自己的粮食产品优势。4.2.3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粮食生产的空间置换战略粮食的生产要因地制宜,利用好空间的优势,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产量。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以及生产成本都比较高,如果坚持大量生产粮食,就会产生较大的粮食压力,所以在南方地区应更偏重于进口粮食,环节耕地压力;而在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大,劳动力成本也较南方的低,就应该大规模的进行粮食生产以及大量出口以获取利润。纵观全局,就是要加大南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