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肠压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肠压综合征。这组患者的主要特征是腹胀和腹部伸展,以及以大便习惯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粪便状态异常、持续或间歇性发作,以及缺乏可用机械疾病(如形状和生物化学异常变化)来解释的临床症状。罗马Ⅲ亚型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及不定型。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10.5%,在欧美国家则为10%~20%,每年治疗IBS的相关费用约达300亿美元。研究显示IBS患者生活质量不但低于普通人群,甚至在生活质量的某些参数(如生理功能)方面差于不少器质性疾病(如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的人群。目前其发病机理还不清楚,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而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飨读者。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无IBS之病名,根据IBS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郁证”等范畴。病因不外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体虚。病位在大肠,与肝、脾密切相关。清代吴鹤皋云:“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诸病因中情志失调是主要病因。《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肝郁不达,木易克土,正如叶天士所谓:“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故肝气郁结,肝木犯土,肝脾不调,通降失常,传导失职是IBS发病的主要病机,肝郁脾虚是IBS最为多见的证型。诸医家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许多见解。何学敏等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肝脾失调。如肝脾不调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脾虚日久可致命门火衰,肾虚又可影响脾之运化,久则脾肾两虚,病情进一步加重。陈文莉认为其病变脏器在肝、脾、胃、肾,与湿、瘀等病理因素有关。刘同坤等指出本病以脾阴虚为本,肝郁、脾气虚、积滞为标,肝脾不调为主要病机,强调脾阴虚的重要地位。陈必勤等认为本病早期多属实证,以肝郁气滞或湿浊内阻为主;病情发展则肝气乘脾,脾虚失运而虚实夹杂,或寒湿内蕴化热而寒热错杂;病程迁延日久,气血化源不足,肾气失充则为虚证。时乐等将211例IB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186例与脾相关,占88.2%;与肝相关的有70例,占33.2%。SugayaN等观察了206例IBS患者,发现IBS患者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生活质量、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压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周福生等发现,该病的患者有明显的体质倾向,多属于肝郁质。遗传、性别、种族等均可归属为体质因素,抑郁质个体是IBS发病的高危因素。这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肝郁脾虚是IBS发病的关键。2治疗方法2.1临床治疗的总体疗效彭林认为IBS-D辨证首在脾气虚,具体分型为脾气虚、脾胃失调型,参苓白术散加减;脾气虚、湿浊中阻型,四君子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脾气虚、兼挟湿热型,四君子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脾气虚、肝木乘土型,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气损及阳、脾肾阳虚型,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结果治疗58例中,治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舒士敏等将IBS-D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寒湿困脾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采用丹栀逍遥散合芍药甘草汤、五苓散、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7.5%、83.3%、90.0%。沈丽英等将IBS-C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肝郁阴亏型、肝郁阳虚型,治以疏肝解郁为主,方用自拟疏肝润肠汤(柴胡、川朴、枳壳、槟榔、郁金、杏仁等);阴虚肠燥者加生地、玄参、麦冬;阳虚便秘者加肉苁蓉、怀牛膝、黄芪、乌药,共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87%。李书文将42例本病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22例)、肝郁乘脾型(10例)、脾胃阴虚型(10例),分别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味、痛泻要方加味、麻子仁丸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24%。王庆成将56例IBS患者,辨证分为肝旺乘脾型,痛泻要方加减;脾胃虚弱型,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四神丸加味;肠道津亏型,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1%,其中肝旺乘脾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赵爱莲治疗172例IBS,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肝旺乘脾型、湿浊困脾型、脾肾阳虚型、寒热夹杂型、阴虚肠燥型,分别予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合四逆散、胃苓汤合二陈汤、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乌梅丸、增液汤合五仁丸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42例,总有效率96.8%。陈锦辉等将IBS-D辨证分为肝旺乘脾型,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参苓白术散加减;IBS-C型,肠道津亏型,芍药甘草汤和增液汤加减;IBS-M型,痛泻要方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共治疗74例,总有效率100.0%。2.2临床疗效见表1IBS-D治疗:王玉保运用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治疗41例,治愈27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2例;孙洁采用健脾调肝汤(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佩兰、厚朴、苡仁、木香、香附、防风、葛根、郁金)治疗50例,总有效率达84%。李家龙用调肠饮(白芍、防风、白术、陈皮、龙眼肉、生麦芽、山药)治疗56例,治愈25例,总有效率92.86%。范京国用缓急汤治疗42例,方用炒白术、白芍、陈皮、乌梅、罂粟壳、防风、升麻、炙甘草、芡实、炒山药,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IBS-C治疗:林群莲等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自拟宣肺调气汤(紫菀、杏仁、枇杷叶、苏子、陈皮、木香、槟榔、枳壳、厚朴、制大黄)治疗36例,总有效率91.6%。类承法用化痰理气调腑汤(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白芍、焦三仙、炒莱菔子、枳实、厚朴、柴胡、防风、桔梗、杏仁、甘草)治疗48例,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崔维强用自拟解郁润肠汤(柴胡12g,枳实15g,川朴15g,槟榔15g,木香10g,沉香10g,当归15g,茯苓15g,白芍15g,甘草6g)治疗32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潘志恒等自创疏肝润肠方(柴胡12g,山楂12g,川楝子12g,厚朴12g,枳壳15g,槟榔15g,郁金15g,苦杏仁15g,桃仁15g,救必应15g,甘草6g)治疗46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2.3中药四逆散联合治疗叶平胜用肠激方(炒白术、制香附、陈皮、怀小麦、广郁金、生白芍、五味子、炙甘草)配合鲁米那片、颠茄合剂、思密达治疗IBS-D患者120例,显效48例,有效62例,无效10例。赵留记等则把IBS-D患者分成4组治疗:中药组68例,用痛泻要方加味;西药组59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复方苯乙哌啶、山莨菪碱;中西药组76例,将上述中西药同时服用;安慰剂组30例,服用医用淀粉胶囊。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8.5%,西药组84.7%,中西药组100.0%,安慰剂组33.3%。华军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每次0.2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实10g,大白芍10g,甘草6g。腹痛加青皮10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腹泻加茯苓15g,炒白术15g,诃子10g;便秘加川朴10g,制大黄6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P<0.05)。2.4灌肠治疗胡团敏用三黄汤(大黄、黄芩、黄柏)保留灌肠治疗IBS-D32例,有效率为96.9%。宋鲁成以马齿苋、黄连、黄柏、公英、五倍子、白头翁、当归、阿胶为组方,灌肠治疗29例,有效率89%,明显优于对照组(庆大霉素、泼尼松灌肠)。朱彦政等用抗敏宁肠液(补骨脂、煨肉豆蔻、炮姜、白术、白芍、乌梅、丹参、蒲黄、防风、甘草,水煎取汁150mL,加入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治疗IBS-D66例,对照组根据辨证论治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6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5u3000疗效汪慧敏等用理肠敷脐散(白术、山药、蛇床子、延胡索2份,黄连、淫羊藿1份,按比例研成细末)3g加以凡士林,填充于神阙穴,胶布封贴,48h一换,1月为1个疗程,治疗IBS-D17例,治愈9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武雪宇针灸治疗31例IBS-D患者,辨证分为肝脾不调型,取穴肝俞、行间、脾俞、公孙、中脘、天枢、足三里;心脾两虚型,取穴心俞、内关、脾俞、建里、中脘、天枢、足三里。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针刺4个疗程。结果显效25例。何泽多等采用推拿疗法及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IBS62例,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2%。徐运瑜采用背部走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1周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结果18例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3中医药治疗ebs要建立并完善中医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我们造成对于本病现代医学迄今尚缺乏疗效肯定的药物,而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尤其在远期疗效及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显示出相当大的优势。但目前仍存在诊断标准尚不统一、辨证分型差别较大、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研究设计欠完善、实验方法欠规范、缺乏前瞻性研究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侧重于标准化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中医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标准、疗效判定标准等,设立对照组进行大样本治疗观察,使中医药治疗IBS更具科学性、规范性。中医药的研究势必将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而不断突破、创新、发展,并将逐步确立科学的辨证、诊断、治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临床确实有效的方药。2.4各组市,白头翁、私家车、阿来克氏等5例,2例,2例,4例,4例,5例,4例,5例,4例,4例,5例,5例,5例,5例,4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5例胡团敏用三黄汤(大黄、黄芩、黄柏)保留灌肠治疗IBS-D32例,有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