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建设方案_第1页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_第2页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_第3页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_第4页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政务建设方案建设单位:X年X月X日目录1.总体设计 31.1.设计原则 31.2.技术架构 52.平台运行核心管理软件 72.1.综合渠道平台 72.2.全场景向导式中心门户网站 82.3.整合建立全区一号通 92.4.统一服务平台 92.5.资源融合平台 92.6.绩效监管平台 93.平台运行支撑系统 103.1.服务支撑平台 103.2.政务服务总线 113.3.数据中心建设 114.平台业务内部网络设计 124.1.行政服务中心内部办公局域网 124.2.行政服务中心外部办公网 124.3.行政服务中心监察网 124.4.政务资源集成中心 125.中心大厅智慧设施 125.1.排队叫系统 125.2.双屏满意度互动系统 135.3.智能引导系统 145.4.AGM自助服务系统 145.5.电子填单台 15总体设计设计原则依据本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具有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业务复杂等特点,在设计阶段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保障后续建设的顺利衔接和有效执行。1、全面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程。除了针对应用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之外,也要就应用运行的基础设施、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使得设计能够全面地满足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需求,尽力避免一些细小但关键构成的遗漏。行政服务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确保整体效能,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实用先行、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推进具体系统的建设。2、高可用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应首先考虑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应坚持需求驱动、应用主导方针,以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加强行政监督为目标,应该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规划和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系统应该在容错、应急、负载等多方面予以考虑,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应具有容错性、健壮性等,保证系统连续服务。并结合严谨的测试管理与运维体系,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3、安全性行政服务中心工程作为重要政府服务建设项目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将安全性设计作为重要涉及原则予以优先考虑。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保密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4、开放性行政服务中心工程涉及的应用系统与基础平台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系统间衔接问题。同时为保证项目的快速有效建设,势必由不同的建设单位使用不同的产品进行子系统的建设,如果采用较封闭的技术与产品,必将造成整体应用无法衔接或效率低下,因此在总体设计阶段,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要考虑的是系统整体和局部的开放性。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管理,提倡联合协同、共同发展,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统一规划、数据接口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兼容各种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顶到底要求每一个系统的构成部分符合设计的开放标准,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确保整体应用框架之间衔接顺畅。消除各行政部门内部、行政部门与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县电子政务的整体建设。5、可扩展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同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扩充的过程,系统的总体设计应该采用层次化、组件化设计,整体构架考虑与现有系统的连接,为今后系统扩展和集成留有扩充余量。6、先进性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应在设计思想、系统架构、采用技术、选用平台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在充分保证可用性、开放性、扩展性的前提下保持系统的先进性、扩充性,采用技术成熟、厂家信誉好的产品,使系统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保持稳定。7、可实施、可管理、可维护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在保证业务覆盖面广、架构完善、技术先进的同时,也必须考虑软件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可实施、可管理、可维护,并在设计中重视建设期中、建设期后的管理与维护体系。(1)可实施性所实现的业务功能,必须是在目前的组织框架下可以运营的。对原有应用的整合应不影响业务的运行,对原有应用系统影响和改造量较小。业务功能的实现可以分布实施快速见效。(2)可管理性采用集中管理模式,配备与各个实施阶段相适应的实用的系统管理手段,对系统设备、系统资源、应用软件、数据实行全面的管理。(3)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标准化、规范化,分层设计,组件化实现,降低应用整合平台的维护成本。技术架构1、渠道层渠道层面向公众,分为主要渠道和辅助渠道,均可办理相关业务。2、核心应用应用系统是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供所有的信息应用服务。我们将“能办事”作为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应用层服务从纵向看:支持门户访问。从横向看: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业务交互,满足集成和协同要求。3、服务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层在整个总体架构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应用系统层和数据资源层之间。应用支撑层是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中间件(包括工作流、报表定制、通信服务、门户管理、系统综合管理、服务推荐以及公共服务构件等各类软件)4、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服务中心与各委办局系统(包括部门业务系统、部门审批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之上,行政服务中心将建立一套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并为行政服务中心各应用系统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和数据格式。数据库的构成部分包括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主题库。5、IT基础设施层IT基础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系统软件、主机硬件、网络基础平台及安全平台。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等;硬件支撑平台包括:主机、存储、备份等硬件设备;网络平台包括系统运行所依赖的网络环境,如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组成的物联网;安全支撑平台包括安全相关系统。我们将对主机、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虚拟化整合,形成云计算基础平台。云计算基础平台能充分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它对上层应用起到技术支撑作用。6、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体系及标准规范构建整个信息安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系统安全可管理、安全可控制的目标,使安全保护策略贯穿到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数据库和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按照SOA架构的设计,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服务实现和总体架构各组成部分的松耦合。以上各个层面和支撑体系的建设,需要依托于现有的行政审批法规和电子政务标准才可成功运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切实符合这些规范,系统才能有机地整合和应用,得到各级用户的认可。另外,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各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平台运行核心管理软件核心管理软件主要由:综合渠道平台、统一服务平台、资源融合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绩效监管平台组成。采用“尖端引擎支撑、全程绩效监管、政务资源整合、统一服务界面、多级渠道交互”的技术架构,支撑行政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综合渠道平台综合渠道平台,是面向公众的主要平台。融合了行政服务的各个渠道,是政府面向市民的综合服务界面。包括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助大厅、手机大厅、电视大厅等五大渠道,使市民享受“5A”级行政服务,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相应渠道办理事项。全场景向导式中心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提供场景式服务、向导式服务、咨询服务、预约服务、网上申报服务、满意度评价服务。网站以办事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传统的事项为中心,办事人可以通过想做的事情获取到需要审批的事项,方便办事人完成事项申报。整合建立全区一号通目前在面向企业和市民服务渠道方面,整合全区工商、税务、民政等行政服务号码资源,建立行政服务一号通。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服务平台,负责梳理服务的边界和内容,支撑区、街道、社区一体化的审批服务体系,以统一运作规范,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实现上下贯通,真正提高行政效能,为受众提供“统一身份、统一咨询、统一预约、统一资料、统一受理、统一收费、统一评价、统一推送”的政府行政服务。资源融合平台该平台融合了综合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务信息公开三方面主要业务。1、综合行政审批融合各委、办、局的垂直审批系统,实现各部门及区、街道、社区之间的协同审批,为服务平台软件提供资源支撑。2、公共资源交易建立完备的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平台,为交易双方、中介机构、评审专家提供工作平台。3、政务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设和管理。信息目录的规划、信息保障、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申请及处理、统计分析与监督、与第三方接口等成为整个政务信息公开的最为关键的部分。绩效监管平台绩效监管平台,是面向监管人员、领导的主要平台。是行政服务的监察督办、绩效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行政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是领导的指挥棒、工作人员的警示灯、市民的评价器。平台运行支撑系统服务支撑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统一融合的思路,包括如下部分:1、统一渠道接入管理平台统一渠道接入管理平台对来自各个渠道对系统的访问进行管理,提供安全、审计、适配和交换等功能。2、核心服务平台核心服务平台是整个服务支撑平台的核心部分,提供对核心数据模型的访问和管理能力。3、服务推荐引擎服务推荐引擎能够对用户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获取用户的行为特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对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信息。4、融合服务平台融合服务平台对各委办局的服务进行集成,提供统一的服务访问。5、业务服务平台业务服务平台是在融合服务平台对各委办局服务集成的基础上,对行政审批服务流程进行梳理,提供统一的涵盖整个行政审批流程的服务。6、应用辅助平台主要包括二维码表单引擎和智能感知引擎。政务服务总线政务服务总线是整个行政服务中心系统总调度。其具体实现包含服务总线和数据交换平台。服务总线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整合各政务部门内部的应用,使政务应用能融为一体,而不是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是行政服务中心内所有服务的中心点,其它系统间的交互都需要通过服务总线来完成。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的建设内容从存储、交换、服务、安全这四个方面去建设:存储是指业务库、基础库、历史库、主题库、备份库的建设方案的设计。交换是指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服务是指信息资源目录及系统的建设。安全是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这四个层面的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相关的数据库分为两类,一是由政服务中心业务办理过程产生,存储在审批中心,与其他单位所共享;二是由其他单位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共享,不需要进行维护的数据库。智慧政务、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必须实现数据和流程的深度整合,而数据库的整合是基础和关键。是行政服务中心的数据整合以大数据中心的三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主题数据库为纽带,对业务数据库进行关联,把市行政服务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各局委办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整体机构。平台业务内部网络设计行政服务中心内部办公局域网该网承担链接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后台、首席代表、政务中心管理机构等功能,成为在行政审批平台各窗口单位履行受理、审核、审定、制发行政许可审批文书等职能时提供内部纵向和横向传递相关许可审批信息的内部网络通道。行政服务中心外部办公网通过区政府电子政务外网,链接各窗口派驻部门、单独设立专业大厅、街道(乡镇)、社区,实现区内各级部门与中心设立的窗口之间行政许可审批业务的网上传输和办理,成为窗口单位共享和使用本部门相关审批许可基础资料信息的网络通道,以及政务中心受理、转送、督办、反馈公众意见的信息通道。行政服务中心监察网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通过建立视频监控、预警纠错和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对行政服务中心内个部门的政务服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政务资源集成中心充分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平台的集中办事功能,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在全区范围内按照统一的资源服务框架来统筹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在中心形成所有政务信息的集成,将中心建设成为全区行政审批信息资源存储和控制中心。中心大厅智慧设施中心大厅设备包括排队叫系统、双屏互动系统、智能引导系统、AGM自助服务系统、电子填单台。排队叫系统智能排队叫号子系统完全模拟了人群排队全过程,结合二代身份证的身份识别功能及二维码识别技术,通过刷身份证取票进队、排队等待、叫号服务等功能,代替了人们站队的辛苦,把申报者排队等待的烦恼变成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使申报者拥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和一份美好的心情。智能排队叫号子系统中的二代身份证识别功能,提前读取办事人信息,并通过二维码技术将含有用户信息的二维码打印在号单上,用户凭号在窗口办理业务时,窗口人员仅需要利用扫描枪读取好单二维码即可了解办事人信息,并直接自动录入在业务系统中,调高窗口效率。同时,可提高行政审批系统的使用率,便于大厅对实际业务量的掌握。双屏满意度互动系统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