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习题集北洋军阀的兴起和衰落一填空题1、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封建的买办的(军事政治)集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2、1895年,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之发端。3、毛泽东分析了北洋军阀产生的社会基础,一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二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4、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舞台出现了(革命派)、(立宪派)和(北洋军阀)三种政治势力并立的局面。5、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迁都北京,标志着(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开始。6、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暴徒刺杀了国民党实际负责人(宋教仁),国民党人被迫举行武力讨伐,("二次革命")爆发。7、1915年1月,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当皇帝为诱饵,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8、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运动"由此爆发。9、从1912年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北洋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长达17年之久。10、在1917年,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围绕着中国是否参加对(德国)作战而爆发了(府院之争)。11、(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控制的状态。12、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所部将领(冯玉祥)倒戈,从热河前线秘密回师北京,于1924年10月发动了(北京)政变。13、北京政变后,(段祺瑞)与张作霖相勾结,掌握了北京政府;他在北京制造了死伤二百余人的(三·一八)惨案。14、(1928)6月15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北洋军阀政府覆灭。1、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到1919年时产业工人的数量达到(200)万人。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上会外交的失败)。3、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北京)。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第二阶段以(中国无产阶级)为主力,中心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宣传一点一滴的改良。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对胡适的谬论进行了批驳。5、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魏金斯基)来华,帮助中国进行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6、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第一次在上海出版。7、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承担了发起者的作用。8、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9、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决定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于同年8月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的领导机构。10、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起点是(香港海员大罢工),最高峰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或二七大罢工)运动。11、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是(省港大罢工)。12、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在上海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这一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二、单项选择题1、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的国民党负责人是(C)。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黎元洪2、1913年7月12日,首先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的人是(B)。A、黄兴B、李烈钧C、胡汉民D、黎元洪3、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的革命运动是(D)。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第二次护法运动D、二次革命4、奉系依靠的帝国主义是(A)。A、日本B、美国C、英国D、法国5、皖系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是(B)。A、俄国B、日本C、德国D、意大利6、北洋军阀中的直系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是(D)。A、英国和法国B、日本和德国C、美国和德国D、英国和美国7、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京,演出12天复辟丑剧的人是(C)。A、段祺瑞B、冯国璋C、张勋D、吴佩孚8、镇压二七大罢工的刽子手是(C)。A、袁世凯B、黎元洪C、吴佩孚D、冯国璋1、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B)。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毛泽东2、李大钊第一篇宣传十月革命胜利的文章是(A)。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李大钊、陈独秀为开展社会主义宣传,于1918年1月在北京又创办了一个新的刊物是(C)。A、《青年》杂志B、《星期评论》C、《每周评论》D、《湘江评论》4、《湘江评论》的主编是(D)。A、蔡和森B、李达C、李维汉D、毛泽东5、李大钊于1919年5月发表的(B)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A、《新纪元》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庶民的胜利》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6、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的明确表示赞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文章是(A)。A、《谈政治》B、《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C、《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D、《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7、中国共产党是(C)。粤、闽、湘、川等省也相继独立。但由于国民党内部涣散,不能统一行动,在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大举进攻下宣告失败。4、直皖战争:北洋军阀集团中的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于1920年7月14---18日在河北琢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展开的一次混战,皖系战败,段祺瑞被迫通电辞去北京政府内阁总理职务。它是北洋军阀内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直系联合奉系打倒了不可一势的皖系,皖系从此衰落,失去了控制北京政府的力量,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了北京政权。5、北京政变:1924年10月23日,正当直系和奉系两军在山海关一带展开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9、15---11、3)之时,直系将领冯玉祥因受吴佩孚的压制和全国反曹锟、吴佩孚的革命形势影响,率部从前线撤兵、攻占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软禁曹锟,逼其下令停战,解除吴佩孚本兼各职,接管北京城防务,是为北京政变。25日,冯玉祥将其部改称"",自任总司令,脱离直系,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6、三一八惨案:是军阀段祺瑞亲手制造的屠杀人民的血案。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10万余人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下,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举行游行示威,当队伍行经段祺瑞政府门前时,遭到预先埋伏好的军警的枪击,死40余人,重伤200余人,造成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之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7、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2日到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发起,有英、法、日、意、中、荷、葡、比九国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议程的主要问题有"限制军备"和"远东问题"两项。在"限制军备"问题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经过激烈争吵,达成了五国发展海军吨位的比率美国获利最大。远东问题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问题。经过斗争,中国初步收回了山东主权。但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文件,虽然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的垄断局面,却使中国处于多个帝国主义共同控制的局面,实际上是对中国的共同宰割。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发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情况下爆发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游行示威,要求拒绝签字和严惩卖国贼,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5日,中国工人阶级参加运动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北京政府被迫撤消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了胜利。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2、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一次论战。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宣扬实用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批驳胡适的论点,指出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通过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3、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早期公开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1921年8月成立于上海,主任为张国焘。1922年5月总部迁往北京,邓中夏为主任。在上海、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地设有分部。其主要任务是在各地建立工会,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领导工人斗争。出版刊物是《劳动周刊》(后改为《工人周刊》)。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被撤消。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等组织下,1923年2月在郑州召开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禁止,但工人代表拥入会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并决定于2月4日实行全路总罢工。全国2万多工人在"争自由"、"争人权"口号下实行罢工,使1200公里的铁路线瘫痪。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予以镇压,酿成"二七"惨案,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牺牲,罢工失败。这次血的教训,使工人阶级认识到,必须广泛联合各种革命力量,采取适当策略,共同奋斗。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其起点是香港海员罢工,接着是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其顶点是1923年2月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了军阀的镇压,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6、中共西湖特别会议: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问题。会议决定在国民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改组的前提下,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即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与国民党的合作,从而解决了国共合作的方式问题。这是国共合作酝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发展。六、简答题1、北洋军阀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北洋军阀的崛起和形成,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和强大的封建势力有密切关联。从总体上讲,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所说的两条: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即地方农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二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即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的兴起和割据以及混战。具体说来,还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鸦片战争之后,清帝国日益腐朽,旧军队越来越腐败,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对统治,清王朝迫切需要一支新式军队。第二,清末出现的新社会思潮,特别是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这为建立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思想和物质基础。第三,20世纪以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主要采取的是武装"瓜分"的策略。但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尤其是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迷梦。帝国主义被迫改而采取寻找和培植代理人的策略。在清朝行将灭亡之际,帝国主义物色了袁世凯,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北洋军阀迅速兴起的重要原因。第四,与北洋军阀的主要领军人物袁世凯利用权势,苦心经营分不开。袁世凯煞费苦心,培植亲信,并抓住自己每次升迁之机,多次扩张和兼并,是"新建陆军"不断壮大,终于由小站练兵发轫,把"新建陆军"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是北洋军阀迅速崛起并得以壮大的又一重要原因。2、简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表现。(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在文化思想方面,极力推行尊孔复古,使尊孔复古的思潮猖獗一时。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社会由此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3、北洋军阀统治的大致线索怎样?第一阶段,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到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北洋军阀逐步奠定军事政治基础,并基本形成军事政治集团。这是北洋军阀的兴起、发展和基本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从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16年他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而自毖,以袁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北洋军阀达到了权力的最高峰时期。这是北洋军阀的全盛时期。第三阶段,从1916年6月袁世凯忧愤而死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前,北洋军阀集团由统一走向分裂,军阀之间尤其是直、皖、奉三系,为争夺中央政权和地盘,展开长期激烈的割据、混战和派系斗争。这是北洋军阀的衰落时期。根据各派军阀的争斗和控制中央政权的状况,可将这个时期分为五个小阶段。(1)从1916年6月袁世凯自毖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率先独占北京中央政权,故称之为皖系军阀统治时期。(2)从1920年7月至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是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中央政权时期。(3)从1922年5月奉系势力退出关外至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这是直系军阀独占北京中央政权的阶段。(4)从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直奉重新联合,中央政权名义上为奉系、国民军和皖系共同执掌,但实际上为奉系所控制。(5)从1926年1月至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这是直奉反革命联合控制中央政权、对付人革命的阶段。第四阶段,从1926年7月北伐出师到1928年12月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新军阀,即是北洋军阀的覆灭时期.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原因。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表现:(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资本扩大了,设厂速度加快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从设厂总数和资本总额上看,在1912---1927年的16年中,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为1984家。这超过了辛亥革命前几十年的一倍以上。从机器进口值看,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总值为5700万海关两,比1913年增加七倍多。从机器动力看,1918年中国资本工厂使用的蒸汽机动力达到88000匹马力,比1913年增加了一倍多。(2)工业发展情况。发展最快的部门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棉纺织工业发展尤为突出,1912---1927年,中国本国纱厂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共创建86家,占1890---1927年中国新设纱厂110家的78.2%,资本则占资本总额的88%。还有,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华侨商人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成为"烟草大王"。针织、缫丝、造纸、印刷等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重工业方面,民族资本虽然在水泥、采矿、炼铁等部门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发展缓慢,企业较少。原因:在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下,在极其动乱的年代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却获得如此快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洋政府为取得资产阶级的支持,也制定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法规。这些法律和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民族资本家投资办厂的积极性。(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比较广阔的市场。并且,一战结束后,西方许多企业一时还不能转到正常的民用生产上来,这对中国轻工产品的出口和轻工业的发展十分有利。(3)中国人民不间断地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为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表现及原因。表现:(1)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大量涌现。据统计,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在一定程度上倾向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达200多种,比较有名的除五四前就出版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新社会》、《晨报》(北京)、《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天津)、《湘江评论》(长沙)、《星期评论》、《民国日报》的副刊(上海)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青年》,发文137篇,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它哺育了"五四"时期的一代进步青年,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2)出现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据统计,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年内,各种进步团体就出现三、四百个之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如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在天津组织的"觉悟社",恽代英、林育英等在武汉组织的""利群书社、"共存社",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组织的"励新学会",方志敏在江西组织的"改造社"等。这些社团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开始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3)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向比较全面和系统方面发展。1919年5---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阶级竞争说"(即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即政治经济学),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系起来"。这是在中国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9月,《新青年》还出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同时,北京的《晨报》副刊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也从1919年5月5日到年底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刊登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介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章及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西等人的传略。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连续刊登了李达从日本寄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战前欧洲社会党运动的情况》等十几篇文章,介绍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热情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发奋翻译和研究了几十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有关社会主义的小册子,有的也寄回国内。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件大事。此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雇佣劳动与资本》、《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国家与革命》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相继被译成中文。(4)形成了一支日益扩大的共产主义者队伍。在这批人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是主要代表人物。还有曾追随孙中山多年的老同盟会员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共产主义者队伍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正是通过他们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才得到广泛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原因:(1)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可能。(2)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4)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2、简述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1)第一次是"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胡适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观点出发,在反对"空谈主义"的幌子下,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攻击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进口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在"多研究些问题"的幌子下,宣扬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主张对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批驳胡适的论点,指出,要研究问题就离不开主义和方法;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根本改造。通过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2)第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1920年,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一方面虚伪地宣称"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另一方面又鼓吹中国的出路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道路与前途。针对此,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以《新青年》等刊物为主要阵地发表文章,严厉地批驳了张、梁的反动谬论,指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无产阶级必须实行暴力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解放中国的真正出路;还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已成长起来,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次斗争的实质是:中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论战的结果,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3)关于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主张"绝对自由",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1920年起,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发表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国家学说出发,指出,要消灭阶级,必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绝对自由"在理论上是荒谬的。是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这次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无产阶级专政,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通过论战,在中国解决了四个根本问题:中国革命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国革命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论战使马列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扫清了思想障碍。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推动着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2)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能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从而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直至胜利。(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也不例外,它是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五四运动之前,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得到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全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左右,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本阶级的政党来领导。(2)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研究、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终于找到了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真理。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马列主义的精神武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迫切需要从工人运动中找到物质力量,两者结合的时机成熟了。(3)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在马列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成长起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坚定了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决心,并迅速地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他们积极地投身于工人运动,进行马克主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使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是这一结合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成果。5、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以及党成立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的纲领。(2)纲领: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党的"二大"制定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破天慌的大事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十多年的英勇奋斗,然而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表明只有中共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民主革命纲领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个革命规律,对当时的中国革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因而成为动员、组织和鼓舞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面光辉的战斗旗帜。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初步结合的体现与最初的成果,并为继续深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七、分析论述题试分析北洋政府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属性。北洋军阀不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且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已带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因为,北洋军阀的大多数成员出身于地主阶级,拥有大量的土地,并且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旧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极力维护和巩固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秩序;特别是依仗政治上、军事上的权势,不仅大量掠夺土地,而且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拥有私人资本,经办一定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带有近代化的特质。所以,北洋军阀兼有军阀和地主的双重角色,一部分军阀还兼有军阀、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角色。试述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中国封建主义的伟大的爱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原因在于:(1)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对内实现残酷压迫、对外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2)五四运动的口号和要求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保我主权"、"诛杀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特别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有"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运动的主力是青年学生和无产阶级;运动的要求是释放被捕学生、惩处卖国贼、拒签和约等。(3)五四运动的结果显示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迫使国务总理、大总统辞职。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影响下,中国在巴黎的代表团拒绝对德和约签字,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以来在世界列强面前拒签不平等条约的先例,对在此之后的中国外交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意义:(1)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斗争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上午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2)五四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爆发的,不仅是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而且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使人们提高了对帝国主义强盗本质的认识,逐步抛弃了对它们的幻想;还使许多人解除了对"十月革命"的怀疑。在五四以后的很短时间内,全国就兴起了一个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于是,新文化运动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其主流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在五四运动中,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深入工人群众之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既迅速地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做好了准备。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并且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帝国主义。从世界革命阵线上看,它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2)革命的领导者不同。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成立,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积极的领导作用和组织作用。这表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的历史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这正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及实现路径
- 疫情募捐活动方案
- 篮球机构五一活动方案
- 阅读行走活动方案
- 一年级书写教学案例分析集
- 2025-2030漂洗添加剂运输储存成本优化与物流网络重构方案
- 生产调度优化与资源配置实务
- 2025-2030海洋监测云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研究
- 2025-2030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技术经济性与海域开发规划
-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教育方法
- GB/T 42567.2-2023工业过程测量变送器试验的参比条件和程序第2部分:压力变送器的特定程序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 电线电缆验收要求和相关标准
- 鼻咽癌免疫治疗特瑞普利单抗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解析讲述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18318.4-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悬臂法
- 化工原理干燥课件
-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课件第十七章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王知坚 益生菌相关药物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