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祝塘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2.工业用CaO和硝酸反应制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A.30% B.63% C.70% D.84%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NaNO3、AgNO3、KCl、CaCl2B.Na2SO4、KOH、CuSO4、MgCl2C.Na2CO3、稀HNO3、BaCl2、稀H2SO4.D.FeCl3、NaOH、稀HC1、NaCl4.《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5.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6.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来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H3SbO4 B.SbO3 C.SbO2 D.Sb2O37.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O2 B.H2O C.N2 D.CO28.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10.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11.下列各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B.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用pH试纸测定“可乐”的酸碱度D.氢能源的大量应用需要解决能耗、储运等问题;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依据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2.某同学梳理以下知识:①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②中国芯的芯片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由分子构成。③洗洁精能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④点燃氢气等可燃气体前,均先检验气体的纯度。⑤溶液都是均一、透明的液体。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B.2C.3D.413.建设“美丽中国”深圳在行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环保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B.实行垃圾分类回收C.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14.美好的家园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D.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后肥田15.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曲线_____与NaCl溶解度曲线相似;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采用_____的方法;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现有t1℃时100g含溶质质量为5%的A溶液,要变成t2℃时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_____克A物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之一,硝酸钾属于___。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得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506070溶解度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情况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18.(8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①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②完成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2PbSO4+2H①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②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某废铁粉中含Fe2O380%(其余20%为铁),若回收100t③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该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④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颖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打开上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中没有(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表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的目的,故不选;B、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使可燃物撤离火灾现场,不是喷水灭火的目的;故不选;C、用高压水枪喷水对可燃的性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可燃物能与水发生反应,喷水反而会造成更多麻烦.所以,喷水灭火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可燃物的性质.故不选;D、用高压水枪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故选D2、C【解题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2HNO3+3H2O=Ca(NO3)2•4H2O12654根据题意,硝酸溶液中的水和硝酸要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即当有126份质量的硝酸参与反应时,硝酸溶液中的水应是54份质量,因此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70%。故选C。3、A【解题分析】
A、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钠,产生两次沉淀的是硝酸银,产生一次沉淀的是氯化钾和氯化钙,不能再进一步鉴别,符合题意;B、溶液呈蓝色的是硫酸铜,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钾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剩下的是硫酸钠,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两次气泡和一次沉淀的是碳酸钠,只产生气泡的是稀硝酸,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产生一次气泡、一次沉淀的是稀硫酸,不符合题意;D、溶液呈黄色的是氯化铁,与氯化铁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再将另外两种溶液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解题分析】
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A错误,但符合题意;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粉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消失但氧原子经反应存在于二氧化碳中,并未消失,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解题分析】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值表示。
一般情况下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值小于7溶液呈碱酸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溶液的pH值等于7为中性。水样酸性最强应为A项。6、D【解题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Sb2O5+2H2O,反应前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锑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b2O3。故选D。【题目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7、C【解题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题目详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A错误;B、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B错误;C、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C正确;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D错误;故选C。8、B【解题分析】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定能燃烧放热,正确;B、丁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C、丁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4):(1×10)=24:5,正确;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正确。故选B。9、A【解题分析】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运动,不是分子消失了,错误;B、气体膨胀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正确;C、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故选A。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能污染待测液;B.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D.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把酒精灯熄灭,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热的试管,使试管砸裂。考点:pH的测定;药品的称量;稀释浓硫酸;实验室制取氧气11、A【解题分析】A、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错误;B、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正确;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用pH试纸可以测定“可乐”的酸碱度,正确;D、氢能源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大量应用需解决能耗、储运等问题;由于水的比热大,用水灭火利用的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正确。故选A。12、C【解题分析】
①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②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③洗洁精能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故选项正确;④点燃氢气等可燃气体前,为防止发生爆炸,均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正确;⑤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均一、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错误;⑥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酒精浸泡得到溶液,故选项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题目点拨】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催化剂的概念、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D【解题分析】A、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B、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C、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正确;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能减少环境污染,错误。故选D。14、D【解题分析】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不符合题意;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C、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不符合题意;D、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会加重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15、D【解题分析】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铜,开始氯化铜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零,错误;B、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35:117,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变小,但不会减少到零,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氢氧化钠达到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错误;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锌,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为零,随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应后,随锌的加入,剩余固体的质量仍然增加,错误;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反应中氯化银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氯化银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增加A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B>A>C33【解题分析】
(1)图中曲线B与NaCl溶解度曲线相似,都是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B。(2)N点的A溶液是t2℃时的不饱和溶液,M点的A溶液是t2℃时的饱和溶液。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A物质、恒温蒸发溶剂。故答案为:增加A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B>A>C。(4)t1℃时,100gA溶液含溶质质量=100g×5%=5g,水的质量=100g﹣5g=95g;设t2℃时的饱和溶液中,95g水所需溶质的质量是x,,x=38g;因此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38g﹣5g=33g。故答案为:33。【题目点拨】比较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要注意质量分数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温时虽然溶解度增大,但若没有增加溶质的质量,降温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和原来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高锰酸钾;D;降温.【解题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地开业春季活动方案
- 蓝色丝带活动方案
- 诚信之星音乐活动方案
- 表彰及宣传活动方案
- 职业院校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 黄精卤菜营销方案
- 奶粉创新活动方案策划
- 农产品电商销售策略与实践案例
- 销售人员绩效评估表制作指南
- 小学语文词汇表及拼音教学方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PCS-9661C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说明书
- 5000头母猪设计方案
- 2025年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农村太阳能路灯照明设计方案
- 租赁共同经营协议模板
- 豫南黑猪DB41-T 590-2009标准
- 腰椎感染护理
- 《全国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服务平台(用户手册)》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等效环回测试法和平移测试法合力解决三层网络性能指标测试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