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_第1页
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_第2页
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_第3页
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_第4页
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11月26日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二套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第一套实验室安全知识

培训实验室事故案例警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验室安全细则实验室安全预防措施主要内容6危险在哪儿????一、实验室事故案例警示2010年6月3日下午,兰州一私人化学实验室,因实验员不小心将装有石油醚的玻璃瓶打翻在地,里面的石油醚自燃了起来,引燃了旁边的木头柜。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与其相邻的仓库。2008年11月16晚,XX大学(东区)食品学院大楼楼顶一临时实验室突然起火,过火面积150平方米左右,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认定为酒精灯酒精遗洒所致。XX大学酒精遗洒导致火灾事故92008年3月13日,XX大学动力楼有30多个房间被烧毁。过火面积1000多平米,实验室的所有资料、设备全部被烧光,电脑里的研究课题、学生论文以及收集10余年学术资料的资料室都荡然无存。给科学研究造成了巨大损失。XX大学动力楼火灾10

XX大学一化学实验室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XX大学化学实验室火灾昆明理工大一实验室着火

2010年5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北理工实验室设备调试中突然爆炸

2009年10月23日下午,XX大学5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炸事故。2001年5月20日,XX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2001年11月20日,XX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2002年9月24日,XX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3年1月19日,XX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2003年5月31日,XX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2003年6月12日,北XX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2004年8月24日,XX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2004年10月16日,XX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化学实验类事故—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实验类事故—盐酸气伤人事故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事故原因: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经验教训: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化学实验类事故—误操作事故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化学实验类事故—金属燃烧事故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经验教训:处理金属钠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一次处理量不宜过多;注意通风效果,及时排除氢气;或与安全部门联系,在空旷的地方处理。18安全意识是实验室安全的关键

000000000000防患于未然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事故发生会造成实验室人员的伤亡、设备损毁,甚至使家庭、社会及国家蒙受重大损失。

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因素

1.化学试剂的有毒、易燃、易爆和腐蚀危险品: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腐蚀性剂;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等有害品:致癌物质;有毒物质;致敏物质;刺激物质,等2.实验中加热引起的火灾3.实验中仪器用电或加热用电引起的触电实验室中发生的意外急/慢性中毒导致的人体损伤火灾,爆炸引起的人身伤害机械性伤害烫伤,腐蚀,触电等22实验室“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24事实分析发现,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杜绝事故的发生。不进行标准的培训,不提高安全意识,不出事故只是侥幸!

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不明确特殊操作方法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不要进行实验!!!三、实验室安全细则

电水火化学药品放置仪器使用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废液处理实验室常用试剂使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1、电

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持有市供电局和劳动局核发的电工证的人员进行操作。检查: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地更换。触电:断电或绝缘脱离

急救。2、水上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下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3、火

加热

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品时应使用加热套和封闭式电炉,不应使用明火加热。

安全使用酒精灯。明火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4、化学品放置

危险化学品贮存的基本要求1、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2、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贮存仓库。3、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不要存放在密闭的柜子里不要存放在普通冰箱里不要存放在观察水平之上的架子上废液瓶不可乱堆放废溶剂要分开收集乙醚、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5、仪器使用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使用仪器之前应进行预登记。完成样品测定后,应在该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本”上进行机时登记。在样品的测定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实验台面及实验室的整洁。

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未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造成仪器故障或损坏,应由该操作人员及所在课题组负责修理。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是否关闭。不得擅自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6、实验安全操作规程1、做化学实验时应打开门窗和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热易挥发有害液体、易产生严重异味、易污染环境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风橱尽量拉到最低,但不能拉到底,保留10~20厘米。2、所有通气实验(除高压反应釜)应接有出气口,避免使用气球,需要隔绝空气的,可用惰性气体或油封来实现。3、实验操作时,保证各部分无泄漏(液、气、固),特别是在加热和搅拌时无泄漏。4、各类加热器都应该有控温系统,如通过继电器控温的,一定要保证继电器的质量和有效工作时间,容易被氧化的各个接触点要及时更新,加热器各种插头应该插到位并紧密接触。5、实验室各种溶剂和药品不得敞口存放,所有挥发性和有气味物质应放在通风橱或橱下的柜中,并保证有孔洞与通风橱相通。6、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瓶容量的2/3,冷却装置要确保能达到被冷却物质的沸点以下;旋转蒸发时,不应超过瓶容积的1/2。7、熟悉减压蒸馏的操作程序,不要发生倒吸和暴沸事故。8、做高压实验时,通风橱内应配备保护盾牌,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9、保证煤气开关和接头的密封性,实验人员应可独立检查漏气的部位。10、所用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11、需要循环冷却水的实验,要随时监测实验进行过程,不能随便离开人,以免减压或停水发生爆炸和着火事故。12、各实验室应有割伤、烫伤、酸、碱、溴等腐蚀损伤常规药品,清楚如何进行急救。13、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14、增强环保意识,不乱排放有害药品、液体、气体污染环境。15、严格按规定放置、使用和报废各类钢瓶及加压装置。16、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等等

7、废液处置

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水池中。

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8、实验室常用试剂使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在使用任何化学药品前,一定要熟知该化学药品之危险性。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流水冲洗至少15min,然后用5%NaHCO3或5%H3BO3冲洗。浓硫酸粘到皮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因为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会烧伤皮肤,应该先用硼酸,再用NaHCO3溶液处理,严重的应处理后尽快就医。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或者腐蚀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使用防溅面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试剂女注意事项事故处理酸稀释硫酸时应将硫酸缓慢倒入水中,不可反操作。挥发性的酸如盐酸、醋酸、硝酸、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高氯酸、等应在通风橱操作,并带上口罩,防护境。被酸灼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在用水冲洗。严重者请速就医。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NaOH和KOH应用玻璃器皿称量。氨水应在通风橱中操作。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严重者就医。三氯甲烷中等毒性,致癌性,在通风橱中操作易燃。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风处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二氯甲烷低毒,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易燃。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灭火方法: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甲苯属低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苯属中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甲醛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在通风橱中操作。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苯甲醛本品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试剂注意事项事故处理丙酮属低毒类。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乙酸乙酯属低毒类,易燃。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溴乙酸乙酯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

请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易燃。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乙醇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正丁醇属低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甲醇属中等毒类,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异丙醇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苯甲醇属微毒类。

乙醚属微毒类,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石油醚属微毒类,易燃。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苯甲醚属微毒类,易燃。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试剂注意事项事故处理对硝基苯酚毒害品,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致突变性。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吡啶属低毒类,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易燃。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四氢呋喃吸入为微毒类,经口属低毒类。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N,N-二甲基甲酰胺低毒类,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哌啶属中等毒类,易燃,遇明火、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

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环己烷属低毒类。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N-甲基吗啉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刺激性,易燃液体。

乙酰氯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易燃。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乙腈属中等毒类,易燃。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乙酸属低毒类,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甲酸属低毒类,主要引起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试剂

注意事项事故处理金属钠在空气中能自燃,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口罩,防护镜,在石油醚或者煤油浸润下操作,切不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镁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是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火方法: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施救时对眼睛皮肤须加保护,以免飞来炽粒烧伤身体、镁光灼伤视力。氢化钠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

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石墨、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硼氢化钠硼氢化钾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能引起燃烧。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禁止用泡沫。溴苄本品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刺激及胸部紧束感,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遇明火、高热可燃。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溴使用时请穿白大衣并戴手套,口罩,防护镜,在通风橱中操作。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擦至无溴液为止,然后涂上甘油或烫伤膏,严重者就医。四、实验室安全预防措施防护防火防毒防爆防灼伤防盗1、防火(试剂和电器)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管好;乙醚、酒精、丙酮、二氧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灭火毯、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2、防毒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HCl,HF)应在通风厨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有机溶剂(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剧毒药品如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等应妥善保管;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3、防爆易燃液体: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实例: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易燃气体:乙炔、氢气、氧气这种危险的气体的压缩气体应该经常检查试漏,并且当泄露时应该立即开窗通风再妥善处理易燃固体:碱金属、磷等压力容器:实验室的压力容器灭菌锅属于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培训上岗,它的安全阀、压力表应该定期校验。(加热)玻璃器皿:要分清哪些玻璃器皿可以加热,哪些不能,检查是否有压力出口(加热的玻璃装置都不是密闭的,因为其不耐压,必须是直接或间接敞开的)

4、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5、防盗

遵守安全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大家要按照规范操作,杜绝在实验室操作区域吃喝,平时关注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安全二字时刻铭记于心,下班后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等是否关闭,杜绝一切隐患,认真填写检查记录2023/11/26实验室中的个人防护白大褂:穿好白大褂后方可实验。其连身披风式的设计是为了发现化学物质溅到身上能马上脱去。护目镜:强酸/强碱移取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及其它危险操作必须戴护目镜。橡胶手套:橡胶手套用于特殊操作,且不得戴手套拿取公共用品。防毒面罩:只对呼吸系统起作用的有害气体可用半面罩;若有毒气体不仅对呼吸道有伤害,且对人的皮肤和眼睛也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应该选择全面罩。洗手液: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洗手。2023/11/26实验室中的公共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砂、石棉布保护仪器:紧急淋浴装置、紧急洗眼装置医疗用品:卫生箱其它:废液桶、垃圾箱实验室安全标志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第二套实验室安全教育

新生培训实验室爆炸图片实验室爆炸图片

据统计:学术研究实验室发生事故的频率比工业实验室高10到50倍!!!August4,2006LaboratorySafetyInstitute在你做实验之前必须知道的一些事情清楚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事故知道最严重可能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知道这些危险出现时该怎么做耐心地学习怎么使用安全设备确认安全设备都是好的,以确保将危险降到最低安全培训的目标学习怎样保护你自己的安全,以及实验室仪器等财产安全尽量做到预防为主,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在这个可能存在危险的情况下,让大家更安全、更健康、工作更顺利、学习、生活得更加美好!在实验室里必须有一个严谨的态度1.良好的卫生整理习惯:要勤打扫实验室卫生,做好实验器材的储存工作;不能挡住紧急器材的通道。2.实验室不准吃东西、喝饮料、吸烟、或者化妆。3.实验时候要带手套,穿实验服,戴防护眼镜,实验完成后要洗手。4.不准将化学试剂带回家。5.不要直接去闻或者尝化学试剂,不要用嘴去吹移液管里边的液体。6.不要单独在实验室工作,如果一个人在实验室,要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间实验室。实验室安全涉及面水电气火试剂放射性病原微生物仪器使用废液处置1.实验室用水安全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冷却水: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人离开,水要关掉。2.实验室用电安全电器、电线的老旧,易造成漏电事件或因电线走火引发火灾。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人离开实验室,正在反应的搅拌器,应将搅拌速度调小(晚上用电器少,速度加快,易打破或打翻反应瓶,引发安全问题),其它电器,一律检查关闭。山东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3.实验室气体安全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要用推车,不得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所有气瓶都必须有铁链等保护,避免气瓶翻到伤人。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惰性气体:应剩余0.05MPa以上压力的气体。可燃气体:应剩余0.2Mpa以上压力的气体。氢气:应剩余2.0MPa以上压力的气体。4.实验室用火安全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应防止气体逸出,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严禁使用明火。禁止在实验室、学习室内吸烟或使用明火,禁止乱拉电线。

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未经许可,禁止擅自移动。

禁止使用电炉、电热器等有明火的电器。5.1.易燃易爆固体试剂这类试剂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的特性,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炸药。如三硝基酚(苦味酸)、硝化纤维、三硝基苯等有的遇水燃烧爆炸,如金属态的钾、钠、锂、钙等有的与空气发生强烈的氧化作用而引起燃烧,如金属铈粉、黄磷等有的因其引火点低,受热、冲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如赤磷、镁粉、锌粉、铝粉等。5.2.易燃液体试剂这类试剂极易挥发成气体,遇火即燃烧,如石油醚、二氯乙烷、乙醚、丙酮、苯、甲醇、乙醇等。5.3.氧化性试剂这类试剂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能析出活性态氧,对其它物质起强烈的氧化作用,如过氧化氢、高氯酸等5.4.毒害性试剂专指少量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甚至造成死亡的试剂。无机剧毒品如氰化钾、氰化钠及其它剧毒氰化物、砷及砷化物、硒及硒化物、金属铊、锇、铍、汞等及其化合物。有机剧毒品如有机磷、有机汞、有机硫及有机腈化合物、生物碱中的马钱子碱、毒甙等。5.5.腐蚀性试剂对人体、金属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蚀作用而发生破坏现象,甚至引起燃烧、爆炸和伤亡的液体和固体试剂,如发烟硝酸、发烟硫酸、盐酸、氢氟酸等。5.6.低温存放试剂这类试剂需要低温存放才不致聚合、变质,或发生其它事故,属于这一类的有:苯乙烯、丙烯腈、甲醛,及其它可聚合的单体、过氧化氢、氢氧化铵、硫酸钠结晶、碳酸铵等。常见的警示标识化学试剂的存放实验室里尽量少堆放一些化学试剂。要有完整准确的试剂清单。包括电子版和打印版的,用完了的试剂,要在清单上删掉,新买的试剂,一定要进行登记。不能将化学试剂随便放在地板上。储存在架子上或者高点地方的化学试剂,必须是被挡住着的。液体化学品要放在最低层。有些化学品要用两个容器盛放,以防止其中一个被打烂或者漏了。一些不兼容,不能放子一起的化学试剂要分开存放。实验室冰箱要详细标记里边所盛放的样品,用装化学品的冰箱绝对不可以放吃的东西。6.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与防护放射性实验应划出防护圈,并加设明显标志。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工作人员配备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套袖、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贮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大量同位素分装应在专用的房间内进行,并设有相应的防护屏蔽,设置计量检测仪器及必要的应手工具。放射性实验室的废物与普通垃圾要严隔分开,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排入沉淀池内、封存或固化处理。有健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电离辐射、放射性、核辐射警示标志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志7.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安全切实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发生安全事故后能够及时妥善处置。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保藏、运输和实验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菌(毒)库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等事故发生,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对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8.仪器使用安全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是否关闭。不得擅自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

9.废液处理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