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6-T 30-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_第1页
DB4406-T 30-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_第2页
DB4406-T 30-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_第3页
DB4406-T 30-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_第4页
DB4406-T 30-2023 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20CCS

4406

30—2023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Cultivation

for

geographical

agricultural

gourd

with

black

pericarp

of

Sanshui2023

-

10

-

12

发布 2023

-

10

-

12

实施  发

布DB4406/T

30—2023

10

...........................................................................

11

...............................................................................

12

...............................................................................

................................

....................................

..............................................................................

IDB4406/T

30—2023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DB4406/T

30—2023

三水黑皮冬瓜种植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468

号公告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三水黑皮

GB/T

16715.1

GB/T

23416.1

GB/T

23416.3

NY/T

391

NY/T

393

NY/T

496

NY/T

2118

3.1

wax

gourd

with

pericarp

of

Sanshui

50

cm~60

25

k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468

号公告批准的范围,三水黑皮冬瓜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

A。

NY/T

391

1DB4406/T

30—2023

7.1

月露地直播或育苗,9

月~10

7.2

GB

16715.1

7.3

667

60

150

7.4

7.4.1

宜建设抗风、抗暴雨能力强的连栋温室或塑料大棚,低温育苗应有较好的防寒保温功能,遇到7.4.2

宜具备防虫网、育苗床等辅助设施,育苗前应彻底清洁苗床。根据移栽时苗的大小选用适宜的

32

孔的育苗穴盘。7.5

NY/T

2118

7.6

7.6.1

播种前宜适当晒种,然后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应采用温烫浸种清毒,即用

55的温水浸

15

min~20

min~15

10%磷酸三钠浸种

15

7.6.2

h~12

~32

7.7

0.5

cm~1.0

cm、深约

0.5

DB4406/T

30—2023

7.8

根据基质肥力状况,结合苗情薄施

0.2%~0.3%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

天左右施

次,

7.9

28

0.4

cm~0.5

cm,叶片肥厚、叶

8.1

天~7

8.2

起畦宜南北走向,长度不宜超过

40

m;畦面宜成龟背形;深挖田间和四周沟渠,确保排水畅通。畦面可铺设滴灌带或者微喷带,并覆盖薄膜或稻草,薄膜周边用泥土压实。

1.6

m~2.0

m,沟宽

0.3

m~0.4

0.2

m~0.3

3DB4406/T

30—2023

单行起畦示意图8.2.3

3.8

8.3

双行起畦示意图8.3.1

株距

0.7

m~0.8

m,每

667

种植

株左右。秋茬高温季节可直播,每穴播

粒~3

粒种子,

8.3.2

8.3.3

0.5

8.4

搭架材料应选用直径

cm

以上的竹子等架条,搭架方式主要是人字架和三支鼓架,可互相交替灵活使用,每个单株应搭

个鼓鼓架的交叉点上用一条与畦平行的竹子作龙骨连接,高度一般为1.0

m~1.2

8.5

60

667

宜施用充分发酵腐熟有机肥

667

宜施用充分发酵腐熟有机肥

500

kg~1000

kg,加入平衡型复合肥约

20

kg~40

kg,钙

667

667

15

667

15

kg~10

mg/kg~8.6

上午

8:00~9:00

应摘取当天早晨开放的雄花,将花粉涂在当天开放的雌花柱头上,使柱头粘有黄

朵雌花。8.7

座果前的侧蔓应全部摘除。座瓜节位宜控制在

节~32

节,以

28

节最佳。座瓜后在鼓架的支点处吊瓜,然后引主蔓沿龙骨横向生长,在主蔓座瓜节位后留

片左右叶片打顶,并留

条~3

条侧

8.8

座瓜时每株可留

个幼瓜,当幼瓜开始膨大时择优去劣,选留长势好的幼瓜;幼瓜长到

kg

左右宜调整瓜蔓和瓜叶给冬瓜遮荫,必要时用稻草或报纸等覆盖遮荫。

9.1

NY/T

496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冬瓜对各种养分的需求确定施肥量,适时适量合理施肥,及时补充土壤

苗期和抽蔓期以促进制茎叶生长、防止徒长为主,适当调控氮肥施用量;结果期以促进果实

40

0.3

kg,全层施肥或开沟施入畦中。穴施或条施的基肥宜尽量避免植株

10

kg

190

5DB4406/T

30—2023

667

15

170

mg/kg~190

的钙肥。9.1.7

667

15

kg。根据生长情况适当喷施铁、锌、9.2

9.2.1

9.2.2

80%为宜;收获前

天左右应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促进果实养分积累,少浇水或不浇水,土壤含水量

9.3

次~6

10

GB/T

8321(所有部分)、GB/T

23416.1、GB/T

23416.3、NY/T

393

10.2.1

整地时应彻底清除田间及周边的病残体和杂草,阻断病虫侵染源。

10.2.2

10.2.3

DB4406/T

30—202310.3.1

天~10

10.3.2

10.3.3

10.4.1

10.4.2

10.4.3

10.5.1

10.5.2

10.5.3

7DB4406/T

30—202311.1.1

30

11.1.2

cm

11.1.3

11.2.1

11.2.2

三水黑皮冬瓜总糖含量范围约为

1.5%~1.8%,蛋白含量

0.4%~0.5%;每

100

可食用部分含

4.5

mg~7.0

0.05

mg~0.09

23.1

mg~24.4

12

12.1.1

12.1.2

100

500

12.2.1

12.2.2

13

10

12.2.3

12.2.4

DB4406/T

30—2023

A.1

9序号病虫害名称病虫害类别防治方法1枯萎病真菌,尖镰孢冬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rmerimum)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96%恶霉灵粉剂2000

倍~3000

倍液等淋根,每隔

5

天~7

天淋

1

次,连续

2

次~3次2疫病真菌,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下雨前后,用氧氯化铜

800

倍液,或可杀得

1000

倍液全面喷施预防。发病初期用

68%金雷多米尔可湿粉约

800

倍液,或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2000

倍~3000

倍液,或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800

倍~1000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500

倍~75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等喷施。3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发病初期用

20%盐酸吗啉胍悬浮剂

400

倍液,或

0.5%抗毒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300

倍液,或

1.5%植病灵Ⅱ号乳剂

1000

倍液等叶面喷施。4蓟马缨翅目,蓟马科(Thrips

flavus)粘虫板诱杀成虫。虫口密度增加时用

6%乙基多杀菌素乳油

倍~3000

3%啶虫脒乳油

1000

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25%阿克泰

3000

倍液喷雾。5蚜虫同翅目,蚜科(Aphis

gossypii)虫口数量增加时用

20%啶虫脒乳油

1500

倍~2000

倍液,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5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

2000

倍~3000

倍液等喷施。6美洲斑潜蝇双翅目,潜蝇科(Liriomyza

sativae)灭蝇纸或粘虫板诱捕成虫,每

667

m

15

个。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蛀道不超过

2

cm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1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3000

倍液,或75%灭蝇胺乳油

5000

倍液,每隔

7

天左右喷

1

次,连续

2

次~3次。7烟粉虱同翅目,粉虱科(Bemisia

tabaci)虫口密度增加时用

6%乙基多杀菌素乳油

2500

倍~3000

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