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简史本节课重点part1复习part2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part3总结与作业外国近代教育学家: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年),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卢梭的生平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卢梭的生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探讨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批判了封建等级关系。作者认为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产生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揣测到了矛盾斗争会发生对立面转化,以及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到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又认为每人有少量私有财产是社会平等的基础。
《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开头就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它刚一问世就遭到了禁止。卢梭本人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社会契约论》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却很快风靡全世界。
它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便来自《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
该书直接为不久以后问世的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及其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部宪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爱弥儿》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书中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如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齐和杜威都有启发和影响。
该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感官、智育、德育、爱情。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
该书前四卷以爱弥儿为主人公,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样板,同时对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也进行了论述。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卢梭一生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位于先贤祠的卢梭的棺椁
卢梭的棺看上去像一个乡村教堂,木质,棕红色,有带屋檐的尖顶,棺木的侧面是为卢梭祈祷的浮雕,浮雕上面书写着"自然与真理之人"。如果从棺木正面看过去,会看到教堂的门半掩着,从内中伸出一只擎着火炬的手,寓意即使睡着了也不忘记拿起火把照耀后人。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1、自然主义的来源卢梭反对传统教育违反自然、残害人性,提出教育要“归于自然”,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地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认为人的教育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自然、人、事物
2、自然主义教育的目的
卢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三、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卢梭按照儿童年龄发展的自然进程,把儿童受教育划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0-2岁婴幼儿期:身体养护2-12岁儿童期:体育锻炼、感官训练12-15岁青年期:知识教育15-20岁青春期:道德教育论儿童的感觉教育:2-12岁儿童期:体育锻炼、感官训练
卢梭从其哲学的认识论出发,非常强调人的感觉经验的作用,他认为,感觉经验是理性发达的凭借,要培养人的理性,必须充实人的感觉经验。他又认为,儿童的感觉必须要通过教育才能够发达。卢梭强调,训练感觉并非仅仅是单纯地使用感觉,重要的是通过训练学会怎样去感受、怎样去看、怎样去听等。感觉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能激发儿童的智慧。可以说,感觉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感觉教育必须要以体育作为基础。
卢梭认为,2—12岁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要防止儿童沾染上不良习气。他认为这个阶段是人生最危险的时期,即罪恶滋生期,所以要特别地防范儿童的不良行为,净化其灵魂。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取感性知识。
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自然后果法”,他不赞成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做法,他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也反对实施惩罚,而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评价
卢梭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当时最具进步意义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可以说是开辟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新阶段。他在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通过教育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这些思想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性,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教育。评价
他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全面声讨,主张改革封建的教育,建立以发展儿童天性为目的的资产阶级的新教育。卢梭的教育思想对欧美近、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很多教育家都从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中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如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等。评价
但是,卢梭的教育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如片面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把儿童的天性过分理想化,在教育的年龄分期方面缺乏科学依据。还有,过分强调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过分强调感觉,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等等。评价
而最根本的缺陷是,卢梭还没有认识到教育首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他一味强调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可以说这是资产阶级教育家的通病。回顾:1、卢梭出生于(),但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2、卢梭在教育领域的代表作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方案制定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跨部门医技药后勤协作沟通案例
- 上海市中医院妇产科疑难B超病例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呼吸科专科护士晋升高级实践护士案例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种植影像评估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泌尿系肿瘤的多学科诊疗能力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医保结算政策与流程基础知识测试
- 唐山市人民医院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技术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激光定位系统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 GB/T 10819-2025木制底盘
- 女生青春期性教育核心知识框架
- 日常膝关节护理
- 船舶消防救生培训课件
- 初中音标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人教版
- 贵州贵州磷化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成因分析及灭火救援措施
- 2024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中兴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冷链仓储物业管理费及增值服务合同
- 轮胎店转让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