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真切的父爱_第1页
感受真切的父爱_第2页
感受真切的父爱_第3页
感受真切的父爱_第4页
感受真切的父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感受真切的父爱《背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许多教师都有精彩的教学经历。怎样才能结合课文,及时布置小练笔,以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呢?

1.案例背景

1.1教材分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段话道出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教学的钥匙。

1.2《背影》教学目标及实现手段。

1.3学情分析。虽然我校距县城不到十公里,但学区大部分为山区,留守学生众多。我带的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留守学生22名,半留守学生13名。孤儿两名(小雪,女,自小父母外出,杳无音讯十余年,与七十多岁的爷爷生活;小玲,女,弃婴,养父母均六十余岁)。单亲两名(一名父亲病故;一名父母离异,随父生活)。该班几乎是本校的一个缩影。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落后(或溺爱、或任其自然、或期望太高)许多留守半留守学生家长只管给钱管吃穿。父母与孩子缺少情感交流,许多学生谈及父母,一脸茫然。

1.4教学时间安排及准备。本科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共需1.5课时。余下半课时指导学生课后小练笔。学生准备:1)家庭合影及情况说明;2)观察(或回忆)父亲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身影;3)父亲的电话号码。

2.课后小练笔指导过程(1)学生讲述家庭照片及故事(实录:女生动情者多;男生一反常态,扭捏作态声音弱小等非常状态者多。只有一名男生主动讲述照片故事,泣不成声。)

(2)父亲留给你最深的印象(实录:一女生说是假期父亲在“脚手架上”;一女生说上学期放假,父亲的手;一男生说父亲怎么看咋像五十多岁的人;一女生说上周父亲给她送衣物,她不让父亲进学校,父亲走时好像一下子矮了许多。)

(3)特别指导:孤儿,写爷爷,动作慢(迟缓),叫她时反应慢,终日少言,送上学时的样子(实录:一手扶在路边小树上,久久不愿回。师:在哪儿?想什么?生:离住的地方要走十分钟左右,一跳往大路上走的岔路边,像木头,一动不动。)

(4)指导总结: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还在怨恨父亲对你的凶?还在怨恨父亲对你的不管不顾?你是否理解到父亲对你的深沉而浓烈的爱呢?

是的,父爱如山,慈母严父!父亲的爱总是那么的深沉。父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动;父爱,是农田里劳碌的身影;父爱,是脚手架上挥汗如雨的坚毅;父爱是村头雕像般的凝望;父爱是打工路上匆忙的行程……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向父亲倾诉你对他的理解,你对他的爱,让我们在心里道一声:“爸爸,您辛苦了,儿子(女儿)永远爱你”!

(5)小练笔。题目:①父亲的身影;②题目也可自拟;③字数300字左右。

3.部分学生小练笔摘录(1)“爸爸转过身走了,我突然发现爸爸走的较慢。他回过头,看了我一眼,又转过身去走了。还是走的不快。这时,我猛然发现,爸爸比平时矮了许多。现在,我才明白,我深深伤害了爸爸。我错了,爸爸,我……”

(2)“我生气的去找爸爸。一百三十八元的裙子,舍不得给我买,还说和爱弟弟一样爱我。……我拿着爸爸汗水侵湿的一百五十元钱,望着脚手架上爸爸太阳晒成棕黑色的皮肤,第一反应就是去给爸爸买了瓶冰水……”

(3)“爷爷站在那儿,左手扶在一棵小树上,说:'快走去,别迟到了。'我走了将近二十分钟,突然记起我的作业还放在屋里,就赶快往回跑。突然,我看到了爷爷。爷爷还站在那儿,左手扶在一棵小树上,像一座雕像。”

(4)“我怎么也看不出三年前爸爸的样子”。他老了。

我们家的二层楼房建好了。爸爸又要出门打工了。

那天,下着小雨。爸爸对我说:“丹丹,好好念书。然后,转过身,撑着伞,走了。爸爸背上的包袱像山一样压在他身上,显的爸爸更老,更瘦了。

“爸爸,我一定好好念书。”

4.案例反思课后小练笔的布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重要环节。这种篇幅短小,灵活机动的训练,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受广大语文教师亲睐。

我上完《背影》一课,布置的小练笔“父亲的身影”,从学生习作来看,是相当成功的。

首先,学生基本情况熟悉(学情熟悉)与本文教学三维度目标明晰,并有实现三维度目标具体而具有针对性的实现手段。这样,以小练笔的形式为载体巩固加深,升华了三维目标。

其次,课后小练笔的布置,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找准教材,小练笔,学生三者之间的共同点,适时切入。学生也要有所准备,按照教师要求,做好学习方法,心理准备(案例中“家庭合影”,“记忆最深父亲的身影”)。这样,学生能很快进入课文,理解文章内涵,又能很快回到现实,进入角色,完成好小练笔,课堂效果好,事半而功倍。

最后,课后小练笔布置后,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有时还需要进行个别特殊(学生)指导。找准教材(课文)、学生、小练笔(核心点)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