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常用设备及设施-排水系统组成_第1页
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常用设备及设施-排水系统组成_第2页
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常用设备及设施-排水系统组成_第3页
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常用设备及设施-排水系统组成_第4页
轨道交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常用设备及设施-排水系统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给排水系统(资源名称)教学目标1、了解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组成,能识别各种给排水设备系统;2、熟悉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和给排水的设备设施管理的范围界定等内容;3、熟悉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能根据给水用水标准选择布置给水处理工艺流程;4、掌握常用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能根据需要选择水处理设备;5、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方法,能选择水体保护的方式;教学重点1、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组成和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2、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3、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4、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5、给水的软化处理。目录给排水设备系统与管理工作给排水处理方法及工艺TextClarity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Color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Information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01020304052-4排水处理方法2-4-2污水处理工艺一、城镇污水水质指标PH值:表示污水的酸碱度;生活污水的PH值在7左右;城镇污水的PH值在6.5-7.5左右;强酸或强碱性的工业废水排入时,会造成污水PH值的异常变化,会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整个系统崩溃,使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中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PH值:6-9SS:400mg/lBOD5:300mg/lCODcr:500mg/l氨氮:35mg/l磷酸盐:8mg/l二、设计污水水质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根据水质调查资料确定;

2、参照邻近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测水质确定;

3、按照生活污水人均水质负荷进行计算确定;

BOD5:25-50g/cap.d;SS:40-65g/cap.dTN:5-11g/cap.dTP:0.7-1.4g/cap.d

二、设计污水水质

省内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平均值:

BOD5:120mg/lCODcr:250mg/lSS:180mg/lTN:40mg/lNH3-N:30mg/lTP:4mg/l水质特点:典型的南方城市低浓度污水:主要原因: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未完成;地表水混入污水管网;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少;三、污水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依据:污水排放直接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构成了威胁,当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则水环境质量不会下降,这就是制定污水排放标准最基本的出发点。

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就是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基本依据。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GB3838-2002将地表水体划分为5类水体:三、污水排放标准Ⅰ类水体: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

Ⅲ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游泳区等;三、污水排放标准

Ⅳ类水体: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劣Ⅴ类水体:

标准条文里并没有这一说法,通常在描述水体的现状水质状况使用。指水环境现状水质比Ⅴ类水体的水质还差;三、污水排放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水质项目Ⅰ类水体Ⅱ类水体Ⅲ类水体Ⅳ类水体Ⅴ类水体PH值6-9COD1515203040BOD5334610NH3-N0.150.501.01.52.0TN0.20.51.01.52.0TP0.02湖库0.010.10湖库0.0250.20湖库0.050.30湖库0.100.40湖库0.20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三、污水排放标准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其中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三、污水排放标准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分级: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者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污水处理厂也是排污口)。水质项目一级A标准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PH值6-9COD5060100120BOD510203060SS10203050NH3-N5(8)8(15)25(30)--TN1520----TP0.51.5/135粪大肠菌群(个/l)103104104--三、污水排放标准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三、污水排放标准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有关说明水质取样点设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

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

pH、水温、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NH3-N指标中: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态:悬浮态

胶体态

溶解态污水流程: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首先去除大块垃圾和漂浮、悬浮物质,然后再依次去除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基本方法:分离处理去除悬浮态污染物:过滤(格栅)、重力分离(沉淀)、离心分离(沉砂)、转化处理去除胶体态和溶解态污染物:生物处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简介—基本方法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态:悬浮态

胶体态

溶解态污水流程: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首先去除大块垃圾和漂浮、悬浮物质,然后再依次去除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基本方法:分离处理去除悬浮态污染物:过滤(格栅)、重力分离(沉淀)、离心分离(沉砂)、转化处理去除胶体态和溶解态污染物:生物处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三、给排水系统(资源名称)教学目标1、了解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组成,能识别各种给排水设备系统;2、熟悉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和给排水的设备设施管理的范围界定等内容;3、熟悉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能根据给水用水标准选择布置给水处理工艺流程;4、掌握常用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能根据需要选择水处理设备;5、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方法,能选择水体保护的方式;教学重点1、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组成和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2、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3、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4、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5、给水的软化处理。目录给排水设备系统与管理工作给排水处理方法及工艺TextClarity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Color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Information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01020304052-4排水处理方法2-4-2污水处理工艺一、城镇污水水质指标PH值:表示污水的酸碱度;生活污水的PH值在7左右;城镇污水的PH值在6.5-7.5左右;强酸或强碱性的工业废水排入时,会造成污水PH值的异常变化,会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整个系统崩溃,使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中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PH值:6-9SS:400mg/lBOD5:300mg/lCODcr:500mg/l氨氮:35mg/l磷酸盐:8mg/l二、设计污水水质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根据水质调查资料确定;

2、参照邻近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测水质确定;

3、按照生活污水人均水质负荷进行计算确定;

BOD5:25-50g/cap.d;SS:40-65g/cap.dTN:5-11g/cap.dTP:0.7-1.4g/cap.d

二、设计污水水质

省内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平均值:

BOD5:120mg/lCODcr:250mg/lSS:180mg/lTN:40mg/lNH3-N:30mg/lTP:4mg/l水质特点:典型的南方城市低浓度污水:主要原因: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未完成;地表水混入污水管网;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少;三、污水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依据:污水排放直接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构成了威胁,当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则水环境质量不会下降,这就是制定污水排放标准最基本的出发点。

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就是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基本依据。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GB3838-2002将地表水体划分为5类水体:三、污水排放标准Ⅰ类水体: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

Ⅲ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游泳区等;三、污水排放标准

Ⅳ类水体: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体: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劣Ⅴ类水体:

标准条文里并没有这一说法,通常在描述水体的现状水质状况使用。指水环境现状水质比Ⅴ类水体的水质还差;三、污水排放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水质项目Ⅰ类水体Ⅱ类水体Ⅲ类水体Ⅳ类水体Ⅴ类水体PH值6-9COD1515203040BOD5334610NH3-N0.150.501.01.52.0TN0.20.51.01.52.0TP0.02湖库0.010.10湖库0.0250.20湖库0.050.30湖库0.100.40湖库0.20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三、污水排放标准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其中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三、污水排放标准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分级: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者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污水处理厂也是排污口)。水质项目一级A标准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PH值6-9COD5060100120BOD510203060SS10203050NH3-N5(8)8(15)25(30)--TN1520----TP0.51.5/135粪大肠菌群(个/l)103104104--三、污水排放标准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三、污水排放标准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有关说明水质取样点设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

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

pH、水温、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NH3-N指标中: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态:悬浮态

胶体态

溶解态污水流程: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首先去除大块垃圾和漂浮、悬浮物质,然后再依次去除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基本方法:分离处理去除悬浮态污染物:过滤(格栅)、重力分离(沉淀)、离心分离(沉砂)、转化处理去除胶体态和溶解态污染物:生物处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简介—基本方法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态:悬浮态

胶体态

溶解态污水流程: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首先去除大块垃圾和漂浮、悬浮物质,然后再依次去除胶体物质及溶解性物质;基本方法:分离处理去除悬浮态污染物:过滤(格栅)、重力分离(沉淀)、离心分离(沉砂)、转化处理去除胶体态和溶解态污染物:生物处理(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三、给排水系统(资源名称)教学目标1、了解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组成,能识别各种给排水设备系统;2、熟悉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和给排水的设备设施管理的范围界定等内容;3、熟悉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能根据给水用水标准选择布置给水处理工艺流程;4、掌握常用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能根据需要选择水处理设备;5、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方法,能选择水体保护的方式;教学重点1、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组成和给排水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2、给排水设备系统的类型和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内容;3、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4、水净化处理过程和工艺流程;5、给水的软化处理。目录给排水设备系统与管理工作给排水处理方法及工艺TextClarity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Color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Information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01020304052-4排水处理方法2-4-3污水处理方法:机械方法1.1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物理法:沉淀法、过滤、隔油、气浮、离心分离、磁力分离化学法: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吹脱、汽提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2按照水质状况及处理后水的去向分: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调节池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主体)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A2/O工艺、A/O工艺、SBR、氧化沟、水解酸化池。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高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纤维滤池、活性砂过滤、反渗透、膜处理中水回用一般都有消毒池:紫外线臭氧消毒池、

二氧化氯消毒池2.污水的一级处理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调节池、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一、调节池

调节池的作用:1.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2.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3.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图1调节池二、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按规格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图2格栅三、沉砂池1.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2.沉砂池类型:①曝气式沉砂池②平流式沉砂池图3曝气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呈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人后面的处理构筑物。图4曝气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人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污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废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图5沉淀池图样四、沉淀池

1.沉淀池工作原理: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下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2.沉淀池结构:进水区和出水区: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3.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

a.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图6平流沉淀池五、气浮池

气浮法:在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物等污染物黏附在气泡上。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通过收集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