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_第1页
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_第2页
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_第3页
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_第4页
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实验动物疾病及控制

1整理课件实验动物的疾病分类1.普通病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各种动物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和矿物质缺乏症等。内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外科疾病2.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其他病原微生物疾病。3.肿瘤2整理课件一、实验动物感染不同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后,其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的爆发流行造成巨大损失:烈性传染病可导致整个动物群的消灭,而另一严重后果是使整个动物群带毒,带毒群体难以净化,会反复爆发疾病,造成生产和研究的巨大损失。封闭设施,教学科研中止,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停止,造成经济损失。

2、污染生物制剂:许多动物的脏器或组织作为人畜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原材料,如有潜伏或隐性感染造成原材料的污染,可导致整批生物制剂的废弃。3整理课件一、实验动物疾病的危害3、干扰动物实验结果:使动物痛苦或不安,降低对实验的耐受性,诱发隐性感染疾病的爆发,造成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引起统计结果的误差。在某些长期动物实验中,隐性感染可使动物生存期缩短,阻碍长期实验观察,使实验中断或失败。由于病原体的单一或相互作用,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应答功能。4整理课件一、实验动物疾病的危害4、威胁人的健康和平安:如非洲绿猴的马尔堡病毒,曾引起实验室人员发病死亡;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大鼠可引起饲养与实验人员发生典型病症或死亡;接触感染猴疱疹病毒〔B病毒〕的病猴,可引起接触人员的感染或发病等。5整理课件二、实验动物的健康观察〔一〕、健康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动物的外表与行为。观察安静状态下的动物有无以下异常表现或病症:精神萎靡不振、敏感性增高、运动失调、被毛粗乱、被毛如油污涂布、皮肤有无创伤、丘疹、水泡、溃疡、脱水皱缩,头部、颈部、背部有无肿块、四肢关节有无肿胀,尾部有无肿胀、溃疡、坏疽、无毛瘢痕,鼻孔有无渗出物阻塞、喷嚏、呼吸困难,眼部有无渗出物、结膜炎,口部有无流涎、张口困难,排出粪便的含水量、颜色、排粪次数、粪便数量、粪便中有无未消化谷粒、黏液、血液、寄生虫虫体,排尿的次数、每次尿量及颜色等。大、小鼠抓住尾巴拎起时应四肢伸展,无转圈动作。6整理课件实验动物的健康观察2、个体检查。通过触摸背部、臀部、腿部肌肉,判定动物的营养状况;仔细检查皮肤的弹性,有无缺毛瘢痕和外寄生虫;兔要检查耳部有无耳螨;肛门皮肤及被毛有无被稀粪污染;眼部有无角膜炎、晶状体浑浊、瞳孔形状变化和色素沉着等。用开口器翻开口腔,观察黏膜有无出血、糜烂、溃疡、假膜、炎症;轻轻压迫喉头与气管能否引起咳嗽;触诊腹腔有无疼痛反射、较大肿块;量体温。7整理课件二、实验动物的健康观察3、采食和饮水观察。在大群实验动物中发现患病动物的最好时机就是投放饲料的瞬间,健康动物常踊跃抢食,而患病动物往往独立于一侧,厌食甚至拒食。饮水时健康动物一般适度饮水,但腹泻动物通常饮水量大增;食欲与饮欲俱增应疑心是否为糖尿病。发现拒食动物立即剔除,作进一步的检查。8整理课件二、实验动物的健康观察〔二〕、实验动物健康观察本卷须知:1、应当全面细致。2、不同种属、品种及模型动物有其特异性,应与其他动物相区别。3、必要时应进行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营养学、病理学、血清免疫学检查以协助诊断。4、发现健康异常时应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9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传染病的开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一〕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染锁链〕10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传染源:指受感染的实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病动物、带菌〔毒〕动物或死亡的动物。

实验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设施、饮料、饮水、垫料、空气和用具均可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11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传播途径:病原体进入动物机体,并能导致传染的途径和通道。

水平传播:群体或个体间水平横向平行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非生物性传播媒介:空气、饲料和垫料、

饮水和水瓶、笼具和其他器具

生物性传播媒介:节肢动物、野生动物、

外购动物、人员

12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经胎盘传播:如支原体、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经卵传播:如鸡白血病病毒、沙门菌等经产道传播:如布氏杆菌、犬疱疹病毒等 13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易感动物:对某一传染病病原体敏感的动物三个根本环节,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也随之终止

14整理课件三、流性病学原理与卫生防疫〔二〕实验动物的卫生防疫与隔离措施

实验动物很少采取疫苗接种或药物治疗:

应用疫苗或治疗制剂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经过治疗或免疫的动物可能成为带菌、带毒的动物,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对小型动物进行治疗,经济上不合算平时的预防措施1.发生疾病时的扑灭措施2.灭菌与消毒3.隔离措施15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小鼠脱脚病〔鼠痘〕

是由MPV引起的一种小鼠的烈性传染病。多呈爆发流行,致死率高。临床表现为四肢、尾和头部的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

对实验研究的干扰:急性病例,小鼠突然死亡,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慢性型病例,出现全身病症,使实验结果混乱,且污染环境,使病毒广泛传播,严重影响科研工作;隐性感染,无临床病症,许多应激因素均可使鼠痘病毒激活而使本病流行。16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CM〕

是由LCMV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小鼠感染表现为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人类感染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病症和脑膜炎。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可感染人类;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对肿瘤学研究具有影响;对代谢研究有影响。17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仙台病毒病〔Sendai〕实验小鼠仙台病毒感染是最难控制的病毒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两种病型:急性型多见于断乳小鼠,主要表现呼吸道病症;多数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的干扰。对实验研究的干扰:对免疫系统的干扰,可严重影响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对致瘤作用研究的干扰,其遗留的组织学改变易与浸润性肺癌相混淆,能抑制诱发肺腺癌;对鼠类生殖繁育有较大影响,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新生鼠的死亡率。

18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鼠肝炎:是由鼠肝炎病毒〔MHV〕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肝炎、脑炎和肠炎。一般呈隐性感染,在某些应激因素作用下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急性发病和死亡。病毒难以去除。对实验研究的干扰:1、鼠肝炎与某些微生物发生混合感染或在实验条件的刺激下常会爆发而导致动物实验中断。2、鼠肝炎病毒可改变各种免疫应答参数。3、可使大量酶系统发生改变,增高某些肝酶活性,降低另一些肝酶活性。19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EHF〕

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小鼠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向外排毒,从而危及人类。人类感染后,呈现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兔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984年在我国无锡新发现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冬春季多发。20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猴B病毒病

是由猴B病毒〔又称疱疹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猴是自然宿主。人类感染后发生脑炎或脑脊髓炎而死亡。狂犬病

又名恐水症,疯狗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咬伤部位、深度、病毒数量与毒力等均有关系。临床表现为极度兴奋、狂躁、流涎和意识丧失,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21整理课件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犬细小病毒感染又称犬传染性肠炎或犬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犬细小病毒的抵抗力极强,犬场一经污染很难彻底铲除。一旦发生犬细小病毒感染,常可使大批动物发病和死亡,造成实验中断。预防的最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22整理课件五、细菌性疾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兽共患病原菌和动物致病菌:这类细菌中,有的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布氏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不仅可引起动物的严重疾病,而且也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有的如鼠棒状杆菌、泰泽氏菌等,可引起实验动物的严重疾病,使实验研究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的动物对不同细菌的易感性不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控制,防止对实验研究的干扰。23整理课件五、细菌性疾病2、条件性致病菌当动物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发生,甚至流行。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射线照射、营养失调、潮湿、拥挤、动物实验处理或给药等一切能使动物处于应激状态的因素均可成为发病诱因。这不仅影响动物生产,更重要的是干扰动物实验的结果。

当动物群受到致病菌侵袭后,有的动物耐受而长期带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另一方面,在动物实验过程中,由于受试验因素的刺激而发病,可使实验期间的动物发生不规律死亡,导致实验失败。24整理课件五、细菌性疾病3、正常菌群的细菌许多正常菌群成员在受到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菌群失调时,可发生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改变,由非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因此,各种细菌,即使是正常菌,在动物体内的存在都会影响其生理参数和实验的重复性,包括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学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又将对动物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25整理课件主要病原菌志贺菌属(Shigella)

沙门菌属(Salmonella)

波氏杆菌属(Bordetella)

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棒状杆菌属(Corpmbacterium)

泰泽菌(Tyzzer’sorganism)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等。26整理课件沙门氏菌病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危害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沙门氏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乙群的鼠伤寒杆菌和丁群的肠炎杆菌。易感动物:

猕猴对沙门氏菌的感染率相当高。豚鼠,大鼠和小鼠等常用实验动物均易自然感染,兔、地鼠和沙鼠不常受到感染。传染媒介:主要为苍蝇和野鼠,后者有时为重要传染源。疏忽管理,营养状况降低,气温骤变等不良条件时,易造本钱病流行。病症:急性发病动物以急性败血症死亡而不表现临床病症,亚急性感染可引起动物腹泻,结膜炎等。消毒:

沙门氏菌对常用消毒剂和温度很敏感。27整理课件志贺氏菌病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的病原菌。主要引起人和实验动物肠道感染,常见菌型为B群福氏志贺菌和D群宋氏志贺菌。易感动物:

实验动物均易感,尤以灵长类动物典型。病症:

可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发病动物可出现高热,呕吐,排脓血便,动物剧烈腹痛,出现脱水和循环衰竭,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动物死亡。慢性发病动物排出糊状便或水样便,病症有时会自然缓解。传染源:

局部动物长期携带志贺菌,但不表现临床病症,成为健康带菌者。志贺菌在灵长类动物中带菌率较高,在猕猴自然群体中带菌率在3%左右。诊断:

细菌别离培养,粪便检查。预防与控制:

口服痢疾菌苗或药物进行群体预防。发现病例及时治疗,痢特灵口服50mg/次,2次/日,7天一疗程。28整理课件六、寄生虫病及其对实验研究的干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掠夺宿主的营养,导致动物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消瘦等营养不良病症。

2、体外寄生虫对动物产生搔扰作用,影响采食和休息,直接影响动物健康。

3、对宿主产生机械性损伤。

4、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

5、对宿主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使机体对外界抵抗力降低。另外,寄生虫感染常可使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干扰血液学指标的观察,影响实验研究。29整理课件普通级环境中灵长类动物易感的寄生虫有螨、虱、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纤毛虫、食道口线虫等Beagle犬易感的体外寄生虫有螨、虱等,还有阿米巴原虫、卡氏肺孢子虫、纤毛虫、绦虫、钩虫、恶丝虫等。实验用猪和羊易感的寄生虫主要有螨、蜱、虱等,另外蛔虫、鞭虫、绦虫、肝片吸虫、线虫等也常感染。30整理课件兔球虫病各种实验动物均有球虫寄生,其中寄生于兔的球虫对兔的危害最大。兔球虫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动作缓慢,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病兔消瘦,可视粘膜轻度黄染。死亡率40~70%。病原:

球虫卵囊在外界环境中,当温度为20℃,湿度55~75%时,夏季2~3天发育成熟,具有感染性。卵囊对化学药品和低温的抵抗力很强。但卵囊对枯燥和高温敏感,在80℃热水中10秒钟死亡,在沸水中立即死亡。紫外线对各个发育阶段的球虫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易感动物:

家兔,尤以3月龄家兔最敏感,死亡率高。传播途径:

通过食物和饮水,仔兔感染主要通过哺乳时吃到乳房上污染的卵囊。饲养员,工具,野鼠和苍蝇等也可机械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本病。31整理课件兔球虫病病症和病变:

对上皮细胞的破坏,有毒物质的产生以及肠道细胞的综合作用是引起病症和病变的主要因素。检测: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卵囊。预防与控制:

许多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如磺胺喹恶嘛预防用药以0.25%混于饲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