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员大会论坛演讲1月7日-李惠武解析_第1页
2015会员大会论坛演讲1月7日-李惠武解析_第2页
2015会员大会论坛演讲1月7日-李惠武解析_第3页
2015会员大会论坛演讲1月7日-李惠武解析_第4页
2015会员大会论坛演讲1月7日-李惠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11/281常态时期的经济形势与应对

广东省政府进展争论中心副主任李惠武

22023/11/282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期”2023年5月份在河南视察时指出,“我国进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加信念,从当前我国经济进展的阶段性特征动身,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寻常心态。”

“新常态”的根本特征是“增速换挡、构造调整、动力转换”。至此,新常态成为生疏、研判和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政策的新视角。

32023/11/283

对新常态的理解:

“新常态”不是“失速”,也不是放任增速下行,更不是不要进展。而是要更加重视构造的调整和升级,更加重视进展的质量和效益,还要力争保持应有的增速。4“新常态”阶段的到来,既是我们主动调整战略的结果,也是内外部进展环境变化的倒逼。

“新常态”阶段到来的重要背景52023/11/285

2023年初,中心作出了我国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推断:“增长速度换挡期、构造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重叠。随着,也把宏观调控思路从“保增长”转向“保就业”。背景一、阶段推断与调控思路调整62023/11/286背景一、阶段推断与调控思路调整中心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统筹兼顾“稳增长、调构造、促改革、控风险、惠民生”五个目标。保持政策定力,力争稳中有为,确保稳中有进。72023/11/287

背景二、中国经济处在“软着陆”通道

——实体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融资本钱较高,生产本钱和人工连续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工业品价格下跌〕。——出口贸易增速在低位波动。——社会投资后劲缺乏。——扩张性政策面临债务约束。

82023/11/288

中国经济处在“软着陆”通道

2023年GDP增长7.7%;

2023年GDP回落到7.4%。

2023年GDP预期增长速度7.0%左右〔首季、上半年皆增长7%;第三季度、前三季度皆增长6.9%〕。

IMF猜测中国2023年GDP增长7.1%。9对当前经济运行的根本推断

处在可控区间:102023/11/2810背景三、产业构造调整消逝胶着期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带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快速进展的传统人口红利〔本钱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资源、环境的制约也更加明显。以“代工、低端、仿照”为特征的进展时期已根本完毕。而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的时期已经到来。美国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德国则提出“工业4.0”概念。兴盛国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将来科技创新和产业进展制高点。

挑战,倒逼我国必需“从代工向分工、低端向中高端、仿照向制造”转换。

112023/11/2811

背景四、经济基数较大之后的回落期

2023年,中国GDP10.4万亿美元,人均7575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中等收入标准为4056-12475美元〕。国际阅历证明,经济总量〔基数〕到达确定规模,经济增长就会进入次高速阶段:兴盛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当人均GDP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时,都无一例外的消逝增长速度的较大回落。有的甚至回落超过一半。

122023/11/281212世界各国不断推出宽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2023年9月13日启动QE3政策〔每月850亿美元买债〕。并持续到2023年中直到失业状况有所改善(失业率低于6%〕。至2023年10月30日宣布完毕QE3,总共投入18750亿流淌性。

日本2023年初宣布两年内投入127万亿流淌性,推动CPI上涨到2%。

欧洲央行1月22日表示,ECB将实施总规模为1.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QE〕,每个月购置600亿欧元债券,持续至2023年9月。

背景五、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格局大调整132023/11/2813

背景五、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格局大调整

2023年,世界金融危机进入第七个年头,国际经济照旧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美国的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欧洲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市场疲软、失业严峻;——各国政府的杠杆性政策难以退出,由流淌性过剩带来的金融市场动乱不时再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

142023/11/2814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构造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而世界经济在调整过程中,也完全存在反复(w型)的可能性!我国经济进展面接近年来少有的简洁局面。15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162023/11/2816

事实上,本钱比较优势更明显的国家正在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这既给“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压力,也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了机遇和空间。这种调整符合工业梯度进展规律。

172023/11/2817中国的制造业本钱只比美国低6%左右

〔美国波士顿询问公司争论报告〕182023/11/2818背景五、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格局大调整期中国也在加快调整进展方式。这种调整符合工业梯度进展规律——欧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中国--》东南亚及新兴工业化国家......192023/11/28192023/11/2819世界经济的将来走向取决于以下因素:美国加息如何启动?欧洲经济何时稳定?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大宗商品是否见底?汇市波动几时完毕?.....

202023/11/2820全国和广东经济都有企稳的迹象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务院11个“重大工程包”的启动、降准降息、减税减费等因素,对第四季度和明年稳速有利。7%左右的增长速度来之不易,也难能珍贵。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以承受的。期间保持6.5%左右的增长速度,也是世界上比较高的速度了。五中全会提出“创新进展、协调进展、绿色进展、开放进展、共享进展”的新理念。

21:将来五年经济增速底线6.5%确保到202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需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23年至2023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222023/11/28222023年以来中心加大投入力度稳增长上半年,7大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8个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3万亿元。7月30日,国务院再批准,国家发改委推出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撬动投资可超过10万亿元。包括:推动我国向高端制造进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技术——信息消费工程、新型安康技术惠民工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高技术效劳业培育工程、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产业创新力气工程、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工程。23中心经济工作会议〔12.18-21〕实施相互协作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构造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乐观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敏适度。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构造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24中心经济工作会议〔12.18-21〕乐观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本钱、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进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加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坦体改善。帮助企业降低本钱——大力推动构造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进展的深层次问题。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合并“五险一金”。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25中心经济工作会议〔12.18-21〕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城镇化率和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扶贫质量,提高企业技改投资力气,培育进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加大根底设施有效投资。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工业稳增长调构造增效益。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妥当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6中国人对2023年普持乐观心态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对68国6.6万人进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2023年的乐观指数到达76%、印度60%、巴西50%,俄罗斯54%。欧洲人的乐观指数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德国人的乐观指数只有28%,意大利人乐观指数只有15%。27

广东应对新常态的政策思路选择广东第一季度增长7.2%;上半年增长7.7%。前三季度增长7.9%。消逝企稳缓升趋势。省委提出,要立足新阶段新要求,在落实稳增长各项部署安排的同时,把转方式调构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为抓手,加快推动进展方式从“跟随式进展”向“自主创新进展”转变,进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进展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为全国稳增长供给支撑。282023/11/2828282828

着力引领新常态:1、加快转型升级进展理念:从片面追求速度速度、构造、效益的统一;

进展动力:从依靠要素推动投入与创新推动的统一;

进展力气:从推动经济增长经济进展与营造环境统一;

进展代价:从资源环境破坏进展与疼惜资源环境统一;

进展过程:从物质财宝增加财宝增长与人的进展统一;

进展目的:从当代经济增长当代与后代人的幸福统一。292023/11/2829着力引领新常态:2、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创新的财税新体制;深化国有资产治理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创新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预备性作用;营造法制化国际化赢商环境。302023/11/2830着力引领新常态:3、培育创新活力优化提升产业构造,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着力提高创新力气,加快推动区域创新;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接落实好国家“互联网+”行动预备,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新兴业态进展,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大力进展互联网经济;搭建创业、创新支持平台,形成多元投入机制,鼓舞财政、金融和科技资源与创业、创新资源相融合。

312023/11/2831着力引领新常态:4、鼓舞民企进展依据“能放则放、非禁即入”的原则出台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事中事后监管清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鼓舞各级国有企业和集体、民营、外资企业相互参股、联合组建公司,乐观利用资本市场进展股份制经济。鼓舞民营资本投资金融效劳、根底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与境外企业的技术、人才、资源、市场等合作。322023/11/2832着力引领新常态:5、增加内生动力乐观稳妥加大投资力度;深化收入安排制度改革;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千方百计制造就业岗位;推动城乡协调和城镇化;加大供给侧构造性改革〔调整〕;培育新的消费热点;............332023/11/2833

着力引领新常态:6、扩大开放乐观参与“一带一路”合作——2023年“一路一带”沿线国家65个,人口44亿,占全球64%;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占全球29%。与中国贸易量1万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25%。这是一条合作之路、和平之路、共赢之路、进展之路,有着无限商机。广东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和重要节点。广东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进展,在产业、资金、根底设施、人才、阅历、企业团队,以及自然地理上都有明显优势,理应乐观参与,抢占先机。34“一带一路”合作已有早期收获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特殊是沿线60多个国家乐观响应,正逐步收获早期成果: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展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到达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工程3059个,新签合同额到达59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9%。352023/11/2835

着力引领新常态:6、扩大开放一、依据国别状况,推动有效合作。二、以扩大贸易及效劳合作为重点,扩大新的合作领域,拓展新兴市场。三、串珠成链筹划黄金线路,乐观开展旅游合作。四、协作国家部署,参与国家工程,乐观推动更宽领域的沟通与合作。五、营造政策环境,鼓舞企业“走出去”整合国际资源。

362023/11/2836开放:努力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获得批准的自贸区范围,包括深圳的前海、蛇口,珠海的横琴和广州的南沙,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广东将借助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在与港澳合作中有效的“用好一国优势,做好两制连接,整合三地资源”,既破解自身产业层次偏低、创新力气缺乏、进展优势弱化的问题,也为港澳供给更加宽阔的进展空间,实现大珠三角携手共进,“抱团”提升国际竞争力。372023/11/2837开放:努力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把自贸区打造成“制度创新的新高地”。二、把自贸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三、把自贸区打造成“粤港澳合作的新平台”。四、把自贸区打造成“一路一带的新支点”。五、把自贸区打造成“经济进展的新引擎”。六、把自贸区打造成“法治建设的新标杆”。38房地产市场的几点观看:一、现阶段的主要压力仍是“去库存”依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1月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32万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8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库存逆境约需两年以上才能得到缓解,且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中小城市,而一线城市目前已不存在库存问题,多数二线城市也能较快消化。39房地产市场的几点观看二、加快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有支持作用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可能会使1亿左右的“农民市民化”。这对房地产市场是个利好的消息。但这种支持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这些“新市民”的就业和收入状况〔二手房、出租房可能得到更大利好〕?路透社最新的调查显示,连续受宽松政策环境以及热点城市带动,2023年中国住宅市场均价估量上涨2%,但库存偏高及需求透支意味着全年涨幅有限。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