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八年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教案及反思八班级《卖柑者言》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

2.体会比方说理的方法。

3.熟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做到表里全都。

【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本文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比方说理的方法。

2.难点:熟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做到表里全都。

【课文提示】

1.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字伯温。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肯定会成为济时大器。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常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勇退,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写成闻名的《郁离子》,此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写起,以柑喻人,借卖柑者的言论影射元末现实,揭露当时在位的文武大臣表面冠冕堂皇、实则庸劣无能的本质。

【正音正字】

烨y贾ji鬻y笾biān衒xun瞽gǔ皋gāo洸guāng斁d廪ln醇chn醴lǐ饫y稽jī

【词语积累】

1,在下列句子中找出通假字:

①置于市,贾十倍(贾:通“价”,价钱)

②将衒外以惑愚瞽也?(衒:通“炫”,炫耀)

2,在下列句子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吾业是有年矣(业: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干: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

③峨大冠、拖长绅者(峨:高,这里是“高戴”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思索下列问题,朗读课文后争论:

①文中说柑桔“贾十倍”,而“人争鬻之”,为什么?

(因为柑桔的外观光泽好、质感好、颜色好--烨然、玉质、金色。)

②柑桔外部特殊美丽,那么它的里面怎么样呢?

(柑桔的里面“如烟扑口鼻,干若败絮”。)

③本文谈论的中心是什么?是如何引出这个谈论中心的?

(本文谈论的中心是:欺。是通过里外对比,引出这个谈论中心的。)

【课文简析】

这篇文章以“予”与卖柑者对话的形式,采纳托物喻理的手法,通过卖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统治机构的腐败。

文章的写作特色。夹叙夹议,托物喻理。本文是寓言故事,假托于柑以讽世。课文从叙述一个卖果者擅长保藏柑子,“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的故事人手,借卖柑者之口,喻人论政。一般寓言故事多以故事为主,道理隐喻在故事之中,读者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索去领悟,即使有所教育,也只是三言两语,画龙点睛而已。但这则寓言却不然,它不仅在第三自然段由卖柑者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而且在篇末还点了“愤世疾邪”,“托柑以讽”的寓意。无情鞭挞、揭露当时腐败的统治机构--自己好像隐蔽起来了,这明显为防止因此文而遭受迫害。但“予”又是故事中的人物,发觉买的是劣柑后,斥责卖柑者“甚矣哉,为期也”,当听完卖柑者激扬慷慨的谈论后,说“予默无以应”,就是说,承认卖柑者说的都是事实,说得很有道理--显露出来了,不甘隐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构思奇异。

【课外作业】

1,履行“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的生平及其学派。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翻译: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柑子,经受一年也不腐烂,拿出来它(依旧)光泽鲜亮,(有)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售价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

原文: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翻译: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感到惊异而责问他说:“你出售给别人的柑,是预备用它装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款待呢?还是要夸耀它的外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呢?干这骗人的勾当,太过分了啊!”

原文: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翻译: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靠它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还没听见有说什么的,却唯独未能满意您的需要吗?世上干骗人勾当的人不少,莫非只有我一个吗?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

原文: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翻译:当今那些佩带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威严凛凛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能够传授孙武、吴起的韬略吗?那些戴着高高的官帽,腰上拖着长长带子的人,神气活现好像是朝廷的重臣,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功业吗?

原文: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翻译:盗贼兴起却不知道反抗,百姓贫困却不知道解救,官吏狡诈却不知道禁止,法度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耗费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耻辱。

原文: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翻译:看看那些坐在高敞的厅堂上,骑着高头大马,喝足了美酒吃饱了鱼肉的人,哪个不是庞然大物令人生畏、威武显赫可供效法呢?可是无论到哪里,又何尝不是外部像金玉、内里像破絮呢?现在您对这些不去分析明辨,却来查究我的柑子!”

原文: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翻译:我缄默着无言答对。回来再想想他的话,(觉得他)好像是东方朔一类人物。莫非他是对世事表示愤慨、对邪恶表示憎恨的人吗?他是假借柑子来进行讽刺吗?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说明下列多义词:

①市:置于市(集市)若所市于人者(卖)

②于:置于市(在)若所市于人者(给)

③业:吾业是有年矣(以为业)果能建伊皋之业耶?(功业)

2,第三段主要是卖柑者的论述,他是针对什么而论述的?

(第三段卖柑者的论述,是针对我提出的“欺”字而发的。)

3,这个卖柑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述?

(卖柑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论己之欺、论世之欺。)

4,卖柑者是如何论己之欺的?

(他认为,自己只不过为了糊口活命,根本谈不上过分,更何况他认为“世之为欺者不寡,而独我也乎?”)

5,卖柑者论世之欺是从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卖柑者对于论世之欺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先写武将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再写文官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6,卖柑者认为武将文官有哪些“欺”世的表现?他们实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质上却干着欺世盗名、玩忽职守、坐享俸禄的事。)

7,欺世盗名者和柑有什么关系呢?

(借柑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欺世盗名的文官武将与眼前的柑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

8,对于卖柑者的话,我为什么“默然无以应”?

(因为我只看到卖柑者的“小欺”,而没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贸然责备别人“甚矣哉,为欺也!”卖柑者准时抓住这一要害,舍小击大,不平而鸣,表现了愤世嫉邪的大无畏精神。其次,那些文武大员哄骗的伎俩比卖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论其祸国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卖柑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