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50G PON 技术白皮书_第1页
中兴50G PON 技术白皮书_第2页
中兴50G PON 技术白皮书_第3页
中兴50G PON 技术白皮书_第4页
中兴50G PON 技术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ON技术回顾和50GPON技术展望 41.1PON技术发展史回顾 41.250GPON标准发展 51.3向50GPON的演进 6250GPON需求分析 62.1承载能力要求 72.2PON共存需求 72.3业务支持需求 82.4保护需求 82.5安全需求 9350GPON关键技术分析 103.1波长选择 103.2线路编码 113.3线路速率选择 113.4FEC纠错技术 113.5CommonTC技术 123.650GPONPHY层器件 133.750GPON和10GPON技术比较 133.850GPON后续研究方向探讨 14450GPON应用场景分析 144.1家庭超宽带接入 154.1.1千兆家庭网络部署 154.1.2万兆家庭网络部署 174.2园区确定性网络 174.2.1远程医疗 184.2.2电网继电器保护 184.2.3厂矿井下通讯 194.2.4工业智能制造 194.3企业超高速接入 194.4FTTM 205中兴通讯50GPON进展 216总结 21图目录图1-1PON技术演进趋势示意图 5图1-250GPON标准进展情况 5图1-350GPON平滑演进升级 6图2-1通过独立的CEx设备使XG(S)-PON和50GPON共存 8图2-2通过ComboPON方式使XG(S)-PON和50GPON共存 8图2-3TypeB保护–1:1冗余 9图2-4TypeC保护–1+1冗余 9图3-1单波50GPON系统架构图 10图3-250GPON波长规划 11图4-1千兆到家部署示意图 15图4-2吞吐量关系计算公式 16图4-3千兆到家部署示意图 18表目录表1-1PON技术演进 4表3-150GPON波长方案 11表3-2PON关键技术对比分析 14表4-1VR视频带宽及时延需求分析 15表4-2VR业务对带宽和时延的需求 16表4-35G回传典型带宽及时延要求 201PON技术回顾和50GPON技术展望PON技术是一种基于无源ODN的宽带接入技术,上下行传输波长独立,数据时分复用。PON网络采用P2MP点到多点拓扑,一个PON口可以接多个ONU,有效节省局端资源。连接OLT和ONU的ODN网络采用纯光介质,全程无源,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等因素,环境适应性强,易于扩展和升级。PON技术已经大规模应用,并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多业务承载和低成本等优点。在PON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标准组织ITU-T/FSAN和IEEE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ON技术起源于早期的APON/BPON,商用PON技术历经3代发展,GPON和EPON已经大规模商用部署。目前10G-EPON和XG(S)-PON技术也已经成熟并步入大规模商用窗口期。第一代GPON/EPON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百兆带宽接入能力,逐步取代原有铜线接入技术,例如老旧的PSTN/TDM和MSAN/DSLAM。第二代10GPON可以为用户提供1Gbps的带宽,满足4K/8K视频业务规模应用,以及VR/AR业务的前期导入。面向未来1G以上带宽需求业务如极致AR、政企接入、5GxHaul等,对PON技术的带宽和延迟提出更高要求。10GPON之后的下一代PON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种方向:方向一是提高单波长速率;方向二是多波长复用提高总速率。业界普遍认可将下一代光接入网容量提升至50Gbps,因此如何简单、高效地实现系统容量升级成为目前PON领域研究的热点。IEEE和ITU-T就是基于这个思路来研究PON技术的后续演进。IEEE率先启动了下一代PON技术的标准制定,在单根光纤上支持25Gbps下行速率,同时上行支持10Gbps或25Gbps速率,并支持和10G-EPON的兼容。对于50Gbps带宽需求,采用多波长叠加技术和通道绑定技术提供2个25Gbps通道,实现50Gbps速率。ITU-T以G.Sup64后10GPON技术研究报告为基础,考虑了家庭用户、企业用户、移动回传和前传等需求,逐步形成了对于下一代PON的需求,聚焦单通道速率为50Gbps的50GPON技术。标准组织在完成10GGPON标准XG-PON的制定之后,启动了下一代PON的技术研究。首先基于10Gbps速率的波长叠加,在2011年启动NG-PON2的标准研究,2015年完成标准制定。但受限于可调谐光器件的高成本和系统的成熟度,导致NG-PON2商用部署进展缓慢,部署极少,未来应用存疑,并有可能被跳过。ITU-T同时开展了后续演进技术的研究,启动了下一代高速PON技术白皮书,调研下一代高速PON接入的各种技术可能性。相比多波长复用方案,单波长50GPON更有潜力成为10GPON之后的下一代光接入网主流行业标准。2018年,ITU-T/FSAN启动了基于单波长50GPON的标准制定工作,命名为“G.HSP:G.HigherSpeedPON”,在2018年ITU-T确定50GPON作为10GPON后的下一代PON技术发展方向,并于2021年9月发布了第一版的50GPON标准,在2022年9月50GPON的标准基本冻结。围绕单波长50GPON的相关研究工作也已经展开。50GPON上下行均工作在O波段,FEC选用LDPC纠错算法。为了更好地支持低时延,50GPON技术引入了专用激活波长(DAW)、CODBA等技术。采用专用激活波长技术,ONU在专用波长进行注册激活,业务波长不再分配静默窗口,可以减小因注册开窗而带来的传输时延。CODBA是指在承载无线业务时,通过基站与OLT协调,OLT为ONU分配好带宽授权,移动终端数据到达ONU时正好是PON系统DBA的授权时间,数据无需等待直接转发,可以降低带宽调度带来的时延。目前10GPON已进入批量部署阶段。未来,随着更高带宽的家庭宽带接入、政企接入需求的大量普及,50GPON将是有线宽带接入下一阶段的部署趋势。为实现10GPON向50GPON的平滑演进,满足不同业务的组网需求,10GPON和50GPON将长期共存。为节约机房部署空间,降低光接入设备能耗,有效利用现网的ODN资源和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局端设备采用多制式共存的光收发合一模块是目前已被验证的最有效手段,如GPON和10GPON共存ComboPON光模块。根据网络平滑演进,节约机房部署空间以及高效利用ODN资源的系列要求,有必要开展50GPON和10GPON业务共存验证和测试。250GPON需求分析接入带宽需求不断攀升,要求接入网容量持续提升,未来5~10年光接入网的发展目标是将每户接入速率提升至1~10Gbps。此外随着5G的全面部署,出现5G小站等新场景,与光纤直连方案相比,基于PON架构的5G前传可大幅节省主干光纤。为此,固网及5G移动接入网均有对超10G光接入技术方案的潜在需求。10GPON已处于规模部署阶段,市场需关注并布局下一代技术,从而满足网络演进需求。10GPON后续演进需要:带宽提升4倍以上,支持10GPON平滑演进,并兼容已有的ODN网络。50GPON是ITU-T制定的10GPON之后的下一代PON标准,单波长支持上下行50Gbps速率,带宽是10GPON的5倍。沿用TDMPON的机制,可与10GPON共存,并兼容现网已部署的ODN基础设施。同时考虑到智能新业务的特性,在低时延、网络切片、节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扩展。满足了10GPON的后续平滑演进,在考虑成本的同时面向多场景的综合接入需求。50GPON总体要求已经发布,针对承载能力、共存需求、业务支持、保护和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所有打算在已建立的基于分光器的PON基础设施上运行的50GPON系统应:在下行和上行方向,每个波长信道的对称标称速率为50Gbps,以确保支持至少40Gbps的最大业务速率。每个波长信道的非对称标称速率组合,下行为50Gbps,上行为25Gbps。通过TDMA在同一波长信道上同时支持具有不同上行标称速率组合选项的ONU。支持使用ITU-TG.652和ITU-TG.657中描述的光纤类型。在由光纤、连接器、分光器和可选波长选择设备组成的ODN上运行。对于基于TDMA的系统,应该支持:最大光纤覆盖距离60公里。最大差分光纤距离达40公里。支持最小1:256的分光比。对于50GPON技术的共存需求如下:支持传统PON和50GPON技术在同一根光纤上共存。应避免或尽量减少未升级的ONU服务中断。50GPON支持和兼容传统PON业务。现网向50GPON的演进,可以考虑两步迁移到50GPON:包括从GPON到XG(S)-PON,再从XG(S)-PON到50GPON的两步迁移方式。这需要在开始向50GPON升级之前,将待升级PON口下的GPON迁移到XG(S)-PON。重新使用GPON波长窗口,使50GPON技术与XG(S)-PON共存,实现两步全迁移。这种情况下,两种PON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双重共存。为了使XG(S)-PON与50GPON同时工作,网络中应包括WDM功能,可以是独立的设备CEx,也可以采用50GPONCombo光模块,如图2-1和图2-2所示。中兴通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扩散50GPON系统以其高质量的服务质量和高比特率的能力,全面支持面向家庭用户、企业用户、园区用户等不同的场景和业务需求。此外,50GPON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时延和抖动性能。50GPON系统需要支持传统业务的继承或兼容,如使用仿真的POTS和T1/E1、高速专用线(有帧和无帧)以及新兴的分组业务。并必须支持最大为9000字节的以太网数据包。对于移动回程业务(尤其是5G业务应支持时间传递(如早期ITU-TG.984、ITU-TG.987、ITU-TG.989、ITU-TG.9807系列)和低传输延迟时间。为了支持无线传输需求,包括基于OTDOA的定位服务,50GPON系统中的ONU应该保持ToD同步到指定的精度。ITU-TG.8273.2规定精确度约为100ns。50GPON的保护在支持企业应用和家庭高价值用户应用方面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多业务共存场景中,需要端到端的保护机制,以避免在光纤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对数千甚至数万个用户造成的服务中断。保护方式可以采用TypeB或TypeC保护。采用TypeB型保护时,则OLT和馈线光纤受到保护,如图2-3所示。采用TypeC保护时,即全双工系统(1+1模型ONU有两个固定收发器,如图2-4所示。因此,通过切换到备用OLT时,可以在任何时候从故障中进行恢复。与传统的PON系统一样,50GPON是一种基于共享介质的系统,同一PON上的所有ONU都接收完整的数据。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冒充/欺骗等手段。为了防止冒充/欺骗,身份验证机制必须标准化。50GPON系统需要实现这些机制,而机制的激活必须由操作者动态控制决定。包括但不限于:认证用于ONU注册处理的ONU序列号和/或注册ID。基于IEEE802.1x的客户端设备(CPE)认证。需要强大的身份验证机制。当使用节能功能时,从“休眠”模式恢复时,还需要一种低复杂性但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为了防止在ONU处被检测,所有下行方向的单播数据都应使用一种强大且特性良好的算法进行加密,例如高级加密标准(AES)。50GPON还应提供启动加密通信所必需的可靠密钥交换机制,50GPON系统必须支持上行加密和相关的密钥交换以及运行时控制上行加密的方法。单波50GPON定位在接入网的中心机房CO(CentralOffice向上连接业务网络,向下通过各种类型ONU用户侧接口接入用户,系统支持点对多点拓扑,同时支持视频、数据、语音等业务。与GPON、10GPON一样,单波长50GPON利用波分复用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下行采用TDM时分复用,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实现OLT和ONU之间点到多点通信。PON系统经过了几代发展,不同标准采用不同的波长,目前光接入网波长资源越来越紧张。而且光接入网面向广大用户,不同用户需求不一,导致现网多代系统同时存在。50GPON目前可用波长只有O波段一小段可用波长,不够50GPON系统使用。另外速率提高到50GPON之后,为了能够重用已部署的ODN网络,需要高灵敏度接收机,前置放大器是一种有效提升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案。但是放大器存在ASE带外噪声,影响接收机性能,为此需要增加光滤波器,而且滤波器波长要与发射机波长匹配。为了降低滤波器设计,避免使用可调滤波器,需要将发射机波长收窄到一定范围,所以50GPON需要有一种窄波长的波长方案。具体波长可选方案标准仍在讨论,图3-2和表3-1是目前已经确定的几种波长选择。鉴于目前网上有大量的GPON已经部署,同时也在向10GPON网络演进升级中,预计未来在部分场景下会有GPON、10GPON和50GPON的共存需求。因此ITU-T也在进行关于三波长共存问题的讨论,初步预计第三波长的范围在1280nm~1290nm之间。ITU-T标准在最初讨论时,考虑过PAM4、双二进制和NRZ等几种线路编码。因为PON系统功率预算要求很高,标准最终选择了接收性能最好的NRZ编码。ITU-T已经明确50GPON速率要求,支持对称、非对称不同速率组合。下行速率上行速率有9.95328Gbps、12.4416Gbps、24.8832Gbps和49.7664Gbps四种线路速率可选。其中9.95328Gbps和12.4416Gbps速率相差不大,预计将主要采用12.4416Gbps、24.8832Gbps和49.7664Gbps三种。50GPON线路速率提高后,接收机灵敏度下降,需要提高收发机性能才能重用已经大量部署的ODN网络。为了降低高速光器件指标要求,50GPON参考IEEENG-EPON引入LDPC(17280,14592)(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ParityCheck)编解码方案进行FEC前向纠错,编码效率约84.84%。相比10GPONRS(255,221)编码可以将纠前误码率降低到10-2,接收灵敏度提高2dB左右。LDPC算法根据输出数据是否经过判决又分为硬值输入和软值输入。硬值数据是信号经过均衡判决后的01比特序列输入LDPC解码器进行解码。软值输入的是未经过判决的原始数据,可以得到输入信号的对数似然比(LLR),从而提高纠错性能。软值输入需要紧跟在均衡器之后,而且需要ADC对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50GPON支持PON-MFH(MobileFronthaul)应用场景,即基于PON的5G移动前传,在该场景中OLT和ONU提供CU和DU之间的业务传输,要求50GPON支持低时延。50GPON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低时延:专用激活波长(DAW)、协作DBA(CO-DBA)、减小分配周期。专用激活波长:可以是新定义的波长,也可以是50GPON之前部署的PON系统波长,例如10GPON波长、GPON波长。专用激活波长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上行波长,此时专用激活波长和50GPON下行波长配合完成激活过程,包括发现ONU和测距ONU,并通过计算获得50GPON上下行波长上的测距结果。专用激活波长也可以是一对上下行波长,此时专用激活波长单独完成激活过程,包括发现ONU和测距ONU,并通过计算获得50GPON上下行波长上的测距结果。通过专用激活波长技术,避免了在50GPON上行波长上开放静默窗口,成功取消了因静默窗口带来的时延。协作DBA:OLT通过上游设备CU获知ONU的上行业务发送需求,提前将带宽分配给ONU,使得业务数据在ONU的缓存时间尽量少。减小分配周期:降低ONU获得带宽分配的时间间隔,从而降低业务数据在ONU的缓存时间。每个T-CONT在125us周期内可以最多分配16次,即在125us周期内最多发送16个burst。为了实现超50Gbps的速率传输,可以通过多个通道的通道绑定技术来实现。在通道绑定中,发送侧业务数据包被分割为若干个数据单元,针对每个数据单元,选择在多个通道中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上发送,如果有多个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则选择通道编号最小的通道,按照该规则直到所有数据单元发送完毕。接收侧,每一次接收数据单元中,在多个通道中接收时间最早的通道上接收一个数据单元,如果有多个接收时间最早的通道,则选择通道编号最小的通道,按照该规则直到将所有数据单元接收完毕,将各数据单元按照接收顺序组装成业务数据包。另外,通道绑定中的多个通道,由于其波长不同等原因,数据单元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时延不一样,在多个通道上传输的数据单元,到达接收侧的顺序可能与发送侧的顺序不一样,因此需要数据单元顺序恢复技术,目前标准暂未确定具体技术。其中一种可能的技术是下行方向各通道上同步发送PSBd,并设置统一的时间参考点,数据单元的发送顺序和接收顺序都以该参考点为准,上行方向类似;另一种可能技术是,发送方确定各通道数据单元发送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数据帧中标明该相对位置关系,接收方根据这些相对位置关系恢复数据单元顺序。PHY层器件是PON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满足PON系统性能需求的光收发器件是最核心的PHY器件。随着PON速率的提升,为避免工作在C波段引入过高色散代价,同时避免与GPON、XG(S)-PON、TWDM-PON等系统波长冲突,ITU-TG.9804单波长50GPON标准中,上、下行波长规划定义在光纤色散系数较低的O波段。50GPONPHY层器件主要包括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激光器驱动器LDD,突发TIA以及时钟恢复芯片CDR(其中,上行接收方向需要突发时钟恢复BCDR)等关键光电器件。OLT光发射组件光器件可采用EML,集成SOAEML器件等,OLT光接收组件光器件可采用APD,集成SOAPIN器件等。ONU与OLT类似,与OLT的不同之处则在于,ONU驱动器需要支持突发功能,接收不需要突发时钟恢复BCDR,25Gbps/10Gbps等上行速率等级ONU光发射组件光器件还可采用DML器件。当前业界核心光电器件尚未成熟,仍处于光器件方案和指标需求定义标准讨论中,尚无适用于50GPONOLT和ONU的PHY层光电器件。业界主流厂家的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50GPON采用50GEML发射机器件,25GAPD接收机器件有望获取单波50Gbps速率。虽然业界已有50GEML光器件产品,但目前器件主要用于以太网400GE光模块,发射光功率较低(芯片级出光功率4-5dBm消光比较低(>4dB如果用于50GPON的话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缺少50GPON下行1342nm波长的50GEML。25GAPD产业链基本成熟,已商用于以太网50GER,100G/200GER4等光模块。50GAPD仅有极少厂家可提供小批量样品。关键电器件方面,LDD和下行接收连续TIA可重用数据通信产品的产业链器件,而上行突发激光器驱动器LDD缺少专用芯片,突发TIA器件以及突发时钟恢复芯片尚无可用器件。50GPON和10GPON的关键技术比较如表3-2:4目前50GPON部分相关技术内容已经确定,部分内容和方向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以下两个方向可能是后续的关注重点:PON网络未来支持多运营商或业务的独享带宽等需求,支持硬切片是一个重要特性,这个特性将支持PON的下行调度能够实现刚性管道的建立,将对于现有的PON协议框架产生影响。如果50GPON支持这个特性,如何兼容如XG(S)-PON等已部署的网络,标准方案还需进一步的探讨。为了满足10Gbps/25Gbps/50Gbps不同速率共存的物理层、光模块设计,50GPON的上行光功率预算较为紧张,通过LDPC来提升纠错能力等机制引入的时延要求和性能、成本的矛盾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运营商未来宽带业务发展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网络能力仍将是运营商最基础和最确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源泉。基于业务发展、市场竞争、技术演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新技术的导入不仅仅要考虑到带宽持续提升需求,更要统筹考虑如业务的支持能力(如XR/元宇宙、H-DICT、IOT、TOB等业务领域的需求)、现网兼容与融合的需求,以及兼顾匹配设备升级换代的生命周期和投资回报。50GPON的带宽提供能力是10GPON的5倍,并在时延、抖动等方面有了相应的措施优化,相比10GPON具备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适配,并且能够提供真正的万兆接入能力。同时50GPON也可更好地满足家庭“三千兆”、企业“三千兆”、PON专线、POL专网、5G室内覆盖等未来多业务叠加和全场景融合需求,并实现IEEE10G-EPON、ITU-TXG/XGS-PON在50GPON时代的“殊途同归,融合统一”。50GPON应用于家庭宽带接入场景时,主要为家庭客户提供高速上网、视频和语音服务。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固网带宽需求,特别是4K/8K、AR、CloudVR,典型带宽需求为1G~10Gbps每户,接入网需要更大的带宽,PON技术需要不断演进。4.1.1千兆家庭网络部署VR视频商用时间全视角带宽FOV带宽RTT时延丢包率下图以千兆到家为例,分析10GPON、50GPON端口的用户带宽收敛比。可以看出50GPON可以提供更大的收敛比,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通道、无损压缩以及极致的用户体验。按照64用户计算PON口下行带宽需求,考虑实装率50%,并发率70%,实际端口带宽需求为:64*50%*70%*1G=22G。通过计算,用50GPON承载可以满足更高实装率和并发率需求。另外家宽业务的高带宽和低延时要求主要取决于8K高清视频/AR/CloudVR业务的高吞吐量和低延时需求。参考中国电信低时延光网络技术白皮书,按照下图4-3公式中,TCP吞吐量受限于三个因素:带宽BW、往返时延RTT和丢包率ρ。假设带宽足够,且良好的网络质量可以不考虑丢包率的话,则时延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果时延过大,客户体验带宽无法提升,此时仅提高带宽无法解决问题,形象地称之为“带宽黑洞”。吞吐量≤min(BW假设带宽(BW)为10Gbps,单向时延10ms(往返时延RTT为20ms根据上述公式,TCP协议的最大吞吐量只有26.3Mbps,远低于网络带宽。业界通常认为4K/8K高清视频等实时大通量业务的吞吐量需要达到实际码流速率的1.5倍,才能保证业务质量。因此4K高清视频的吞吐量需求为30~45Mbps,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所能容忍的最大往返时延RTT为12~17ms。VR对用户带宽更高,超过1G,用户体验提升需要更低延迟5ms(RTT延时)。参考上述带宽和时延需求,50GPON技术针对家宽高清电视4K/8K业务能够有效提高带宽,并通过低延时技术降低接入设备的时延性能,从而降低整网的RTT延时,最终能极大提高视频业务的吞吐量并进而提升用户体验。而且如果50GPON系统转发延时小于1ms,基本能够满足严苛的CloudVR多种等级的业务要求。4.1.2万兆家庭网络部署后续随着50GPON产业链成熟及成本的下降,万兆家庭网络建设也将成为可能。一般家庭应用中,各类NAS作为家庭存储中心,取代本地硬盘的使用,同时配合家庭云等加强各类大文件和大视频共享的内网使用,将家庭网络由单点覆盖拓展为网状覆盖,非常需要万兆宽带的支撑。当前万兆家庭内网部署有两种主流方式,一种是通过6类线(CAT6)配合万兆交换机连接家庭NAS、PC以及其他设备组建万兆内网。另一种则通过FTTR全屋光纤覆盖解决方案,通过光纤网络直接连接所有设备并进行万兆通讯。当万兆网络部署后,对外的宽带接口则会成为新的瓶颈。在此基础上,50GPON作为当前的新型PON接入技术,可以为家庭内网对外的出口提供高达50Gbps的带宽,全面支持所有万兆应用并提供对称上下行的网络进出口。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行业数字化加速转型升级。面向行业用户的工业网络对网络承载的需求差异较大,例如工厂、港口、园区、医院等场景,在覆盖、时延、带宽、安全可靠性等确定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确定性传输提供在端到端网络上运行的低延迟、低延迟变化(抖动)和极低损耗的保证交付。确定性传输通常期望极值,其主要目标是保证这些参数的上限。确定性网络的关键参数包括确定性延迟、确定性带宽和确定性丢包。更多参数包括周期性关键控制数据流、最大端到端延时、高可用性等,这些参数与工业互联网高度相关。工业生产网络的通信模式主要涉及确定性周期通信、确定性非周期通信、非确定性通信和混合模式四大类。除了非确定性通信以外的其他三类通信模式对指令的时延和抖动均有严格要求,如果无法在确定性时间完成指令的下发和执行,可能造成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下降。确定性PON网络采用业务流打时间戳和基于固定时延调度机制来实现PON端到端确定性时延、超低抖动、零丢包的网络传输。如下图所示,对于两个ONU之间的东西向网络传输:首先,确定性业务在PON网络设备的入口,即入ONU用户接口处被识别出来并打上时间戳信息;其次,系统根据确定性业务在PON网络两个ONU之间传输的固定时间要求,计算出业务报文在出ONU用户接口发送的时间;最后,系统严格按照计算时间进行报文调度和业务包发送,保证确定性业务报文的入到出时间维持在一个恒定值。对于ONU和OLT上联之间的南北向网络传输:首先,确定性业务在PON网络设备的入口,即入ONU用户接口处或OLT上联口处被识别出来并打上时间戳信息;其次,系统根据确定性业务在PON网络ONU和OLT上联口之间传输的固定时间要求,计算出业务报文在出OLT上联口或ONU用户接口发送的时间;最后,系统严格按照计算时间进行报文调度和业务包发送,保证确定性业务报文的入到出时间维持在一个恒定值。基于业务流打时间戳和基于固定时延调度机制的确定性PON网络,可以保障业务在PON网络中传输的确定性时延、零抖动或纳秒级低抖动、零丢包,满足工业生产网络严格的通信质量和通信精度要求。随着医用机器人的发展,预计医生和护士会与不同领域的专业医用机器人进行合作,完成医疗过程。操作指令通过网络正向链路发送至手术台,手术现场的高清图像和信号通过反向链路发送至远程医务人员。由不同医务人员签发的指令应实时传送到现场机器人,不能传送得太早或太晚(要求低抖动)。在这种远程手术场景下,为确保顺利完成手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端到端通信延迟必须小于50毫秒,且抖动必须小于200μs。在电源线的各端放置继电器保护装置,通过网络向对端发送等量电流,将本地电流与从对端接收的电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电流的差值小于限值,则表示线路无故障;否则,表示线路发生故障。由于两端的继电器保护装置之间没有时间同步,因此有必要使用RTT/2的时间测量两端之间的单向延迟,并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操作。为保证继电器保护系统的精度,两方向之间的单向时延应小于200ms,抖动应小于50μs。现在,中继保护装置通过无线或有线电信装置传输,因此对传输网的低延迟和抖动提出严格要求。厂矿井下下通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信号覆盖:无线信号抗干扰能力差,穿透力弱、覆盖范围较小。2、信号传输稳定性:工作面终端设备多,环境复杂,传输线缆部署难,可靠性较差等。通过50GPON组建的全光网可以延伸到井下的各个终端,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这些终端类型可以包括传感器信息采集、视频监控、人员通讯、远程控制等。井下通讯的确定性要求带宽为30M-100Mbps;延时为30ms-100ms。智能制造场景对网络性能在数据采集、工业控制、自动化及人机交互等场景对网络的传输时延和安全可靠有着严格要求,通信保障需达到毫秒级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可靠性。传统工业网络本身存在的局限使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工业网络之前是各种工业总线,后续演进为工业以太网,但仍存在成本高、部署时间长、部署不方便或无法部署、网络互通性差、故障排查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未来个性化定制对于生产线高度灵活性的要求。传统窄带工业网络无法支持高密度的工业终端接入以及高并发、大数据量的通信。即使部分工业园区切换到工业以太网设备,其最大上行带宽一般不超过10Gbps,对于超大型工业园区,也不会超过40Gbps。而面向下一代的50GPON技术就可以提供比40Gbps网络更大的接入带宽,在带宽方面优势明显。工业PON设备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处于车间级网络位置,通过工业级接入网关(ONU)设备实现光网络到设备层的连接,通过光分配网络实现工业设备数据、生产数据等到汇聚网关(OLT)的集中构成工业POL方案,最终通过汇聚网关(OLT)与企业IT网络的对接,从而实现企业融合组网及工业数据的可靠有效传输。确定性指标包含延时和抖动等参数,特别是抖动需求对工控网络非常重要,业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实现1us。确定性时延指标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比如典型目标要求:1ms+/-20us。下一代50GPON技术同时支持确定性转发技术如TSN、DetNet等技术,可以保证工业数据在园区的可靠、确定性转发。50GPON可提供10Gbps的对称接入速率,满足企业专线和企业内部的全光纤组网需求,如企业办公、云办公、云存储、视频会议、安全监控、工业制造等,同时与新型的FTTR-Business方式结合,实现在企业内部从一根纤向一张网演进,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通信设备购买和维护成本,解决企业内部的灵活组网和覆盖能力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营商拓展企业市场,增强用户粘性,实现运营商和企业的双赢。针对未来固移融合(FMC)的应用,50GPON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正处于5G大规模部署阶段,但是业内整体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