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自由到性别女权无可奈何花落去《诗经》婚恋悲剧的社会原因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末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这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欢乐和悲伤的重要资料。其中关于男女婚恋、特别是婚姻悲剧的诗歌,以其无可阻挡的魅力引起历代人的关注。但长久以来,对《诗经》中婚恋悲剧产生的原因,存在这样一种看法:是无情的礼教剥夺了女性应有的幸福。细究之下,这一论断至少有两点不足之处:一,并非所有的婚姻悲剧都是有礼教造成的,因为那时的礼教并不如秦汉以降的封建社会那样严密、深刻,该论断将问题绝对化了;二,礼教对女性婚姻的侵害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力量是男权及男权社会,他们制定社会制度、孕育社会习俗,礼教就是其中的产物之一。所以,这一论断将问题表面化了。综观《诗经》所反映的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来年的历史,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女性的权利,自父系氏族社会推翻母系氏族社会以来,是不断下降的,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崛起的男权。这五百来年的历史时期大部分处于奴隶制社会,在后期出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因而这种取代呈不断深化的态势,逐渐形成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人心。女性的婚姻权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步步被剥夺,从而上演了一出出人间悲剧。下面就从社会角度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一、女子的婚姻自由西周乃推翻殷朝而立,但周在立国之前仍是一个十分落后的游牧部落,而且这种状况并非周所独有。周朝的各个封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是成熟的奴隶制社会,有的还保有较浓的氏族社会的风习1,女性权利在各个封国也就有不同程度的残余。但从残余的女权现象中,我们仍可推出西周以前及西周初的女权状况。在母系氏族时期,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是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用了传教士阿瑟·莱特的观察来作证明:“……通常是女方在家中支配一切,贮藏品是公有的,但是,倒霉的是那种过于怠惰或过于笨拙因而不能给公共贮藏品增加一分的不幸的丈夫或情人。不管他在家里有多少子女或占有多少财产,仍然要随时听候命令,收拾行李,准备滚蛋”。此时女权是绝对高于男权的。周时有大量的这种氏族时期的现象遗存,今仅举婚姻权利方面的例子。《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是对氏族时期男女婚姻状况的概括描述。《左传·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随之。”女子仅因一梦便与梦中男子结合,可见女子对婚姻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左传·桓公十五年》载雍姬面临丈夫与父亲谁生谁死之惑,遂问于母,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人皆可以为夫,妇女不需从一而终,留有母系氏族时期一妻多夫的遗风,《左传·臧公二年》也录有夏姬前后与四个男人保持性关系的事实,其中有陈灵公、陈大夫这样有身份的人。女子的婚姻自由还体现在再婚上。《白虎通·谏》云:“曾子……曰:‘绝交令可友,弃妻令可嫁也’。”女子再嫁是很平常的事情。《管子·入国》曰:“……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社会风俗鼓励妇女再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对季隗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男性对女子再嫁持开明态度。在较保守落后的齐国,女权有更高程度的体现。《战国策·齐策四·齐人见田骈章》:齐人见田骈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女性嫁不嫁由自己决定,并且不嫁还可以有子,这在封建社会是伤风败俗之事,是要被处沉塘的。这种事并非个例。《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云:“(齐景公问晏子)吾先君桓公淫女公子不嫁者九人,而得为贤者何?”甚至女性在婚后与人私通都不会受到干涉。齐襄公之妹文姜,嫁到鲁国后,与齐襄公私通达十余年之久,而世人对此并无异议。文姜死后还被谥以尊谥“文”2。《战国策·齐策四·齐人见田骈章》载:“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者,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放下来)之,勿言也。’”孟尝君真够大度的。其实这也反映了女权的自由及男权对女权的包容。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子专利的祭祀,齐俗也允许妇女参加。《公羊传·哀公六年》:“诸大夫皆在朝,陈乞曰:‘常之母有鱼椒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诸大夫皆曰:‘诺’。’何休《解诂》:‘常,陈乞子,重难言其妻,故云尔。齐俗,妇人首祭事’。”《诗经·召南·采蘋》对此也有记载:“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3女性权利得到充分彰显。在其他封国,女性虽不象齐国般极端自由,但在婚姻恋爱之事上,她们仍可以自由行动,《诗经》中反映男女恋情的诗歌,就是这种自由的写照。《卫风·木瓜》的女子与心爱的男子互赠礼物,以表爱慕,“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闻一多谓此为定情之诗。女子可以任意选择心爱的对象。《郑风·萚兮》描绘了青年男女在一起相互唱和,以娱悦心中的恋人的情景。这一类集体唱和场面在多国都存在。《陈风·东门之枌》:“毂旦于差,南方之原,选定一个好日子到那南边的平原上去欢聚,“视尔如荍,贻我楃椒,”互赠定情之礼。《郑·东门之单》,男子唱曰:“东门之单,茹芦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女子对曰:“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一唱一和之中将对对方的思念曲曲道出,在这里丝毫感觉不到恋爱的自由受到限制。由于地域广阔,周朝的发展并不平衡,各封国的联系并不密切,故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从这些现象也反映了西周以前女权的良好的存在状态。二、自由中学的女性形象女权在周朝遭到急剧压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全面推行之后。鉴于殷之“兄终弟及”“少子继承”制度的弊端,为防止氏族内部为财产继承而相互争斗,周人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不论贵族大夫还是庶人百姓,一律以父系血缘的嫡长子作为家庭财产的继承人,从而在制度上奠定了男子在财产交接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并且随着封国财富的日益增多,这一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女性被排斥出社会主流,真正“变成了丈夫淫欲的工具,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的工具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尚书·牧誓》:“王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唯家之索’”,认为女性主政会败家。《周易》“家人”卦认为妇女“无攸遂,在中馈,贞吉”,意为妇女无所作为,料理好饮食就是“贞吉”。《谷梁传·隐公二年》曰,妇女“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女性始终受制于人,已经没有自主权了。《诗经》有多处记录了这种体现男尊女卑的事例。《小雅·斯干》的对比最明显不过:“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生了男孩,便将他躺在床上,给他穿华丽的衣裳,玩贵重的玉器,因为他将来是要继祖传宗的。生了女孩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一出生就让她躺在地上,郑笺:“卧于地,卑之也”;用小被子将她包起来,给她玩的是纺锤,希望她将来勤习纺织;“无非无仪”,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妇人从人者也,不自度事以自专制,故曰无仪”。女子不要违抗公婆意旨,也不要擅自计划行事,只要商议酒食之类的家务事,不给父母添麻烦就谢天谢地了。女性在出生就遭如此严重的歧视,在成年后的遭遇同样悲惨,《魏风·葛屦》中的女子,以“掺掺之手”为“好人”逢制衣裳,自己却以“葛屦”“履霜”。《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连人身安全都没了。在女性地位被如此贬低的社会大环境中,女性的婚姻权利自然难得到保障。并且,女性的婚姻恋爱并不是私事,它往往与宗族利益相关。《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以男权为主导的统治阶层,从制度设计上对宗祖与男权加以保护而对婚姻进行诸多限制。《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为防范于未然,男权社会对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进行限制。而“六礼”则更具体地规定了婚姻的诸多条件。《礼记·昏义》:“是已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这些程序对女子的自由恋爱、自主择偶极为不利。“纳采”,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这表明女性已经丧失了对男子追求的主动权,她不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召南·摽有梅》:女子想出嫁,但她不能主动去寻找“庶士”,看着树上的梅子越来越少,她的心里也越来越急。《郑风·山有扶苏》的女主人公心仪的男子是“子都”“子充”,见到的却是“狂且”“狂童”,不称意却不能自由选择,牢骚之情溢于言表。另外,结婚还得有“媒”为中介,《礼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卫风·氓》:“非我愆期,子无良媒”,男子无媒求婚而遭拒;《齐风·南山》“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非斧不克。娶妻如何?非媒不得。”都形象地说明了媒人的作用。其实这是人为地增加结婚的难度。象泉丘之女那样无媒无聘,直奔男方的事是不为社会所容的。“问名”,即男方写帖由媒人拿到女方问名。古代女子有姓无名,“问名”其实就是问女子之姓,为的是遵守“同姓不婚”之制。若姓相冲突,哪怕男女衷意,也不能结合,因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其实“同姓不婚”也是对女子婚姻权的侵害。有人说古人同姓不婚是为了优生,其实古人不太可能有这么先进的科学知识。设制之初,主要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周王室最初只有姬、姜两姓,为了笼络远方异姓宗国,规定王室贵族不可以在族内结婚,女子必须远嫁各宗国,从而建立姻亲政治,以利统治,同时也可避免因族内结婚而引起的嫡庶、长幼、尊卑之间的混乱,以巩固王室礼制。对此,《礼记·郊特牲》说得再清楚不过:“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至于女子本人是否愿意及她婚后是否幸福,就无人关心了。“纳吉”,即占卜以问婚姻之吉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才可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不问吉凶而结婚无异欺诬宗祖。《左传隐公八年》记郑公子忽在祭祖问卦之前就与妻子陈为同居:“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沩……先配而后祖。”送亲的陈大夫咒骂他欺诬祖宗:“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婚姻本被寄以“事宗庙”“继后世”之重望,如果不能生育,那就算彻底失败了。陈大夫之咒真可谓狠毒,可见当时对占卜之重视。而吉与凶终究还是由占卜之人——当事人的父母的意思为准,女子若有任何不合其父母之意的地方,婚事都有可能被否定。“纳征”,也叫“纳成”,《仪礼·士昏礼》郑玄注曰:“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即男方派媒人送聘礼到女方,表示正式订婚。“请期”,即男方占卜选择成婚吉时,《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就是因为“氓”选择的婚期不对而被改在秋季,《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郑笺:“归妻,使之来归于己,谓请期也。”选择在农闲的冬季成婚,可见这道程序也马虎不得。最后才是“亲迎”,即男方将女子正式娶回家中。整个婚姻过程,“六礼”所重视的是“卜”“媒”及父母之命,惟独没有当事人的意见,他们的个体意志完全被剥夺,这样的婚姻怎能幸福?设置这么多坎,婚姻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少呢?《郑风·将仲子》中的男女分明极为相爱,却为世俗舆论所阻而无缘: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不敢逾墙相爱是怕“父母国人皆贱之”。《郑风·丰》的女子因为父母干预,没能和心仪的男子结婚而痛惜不已,戴震曰:“时俗衰落,婚姻而卒有变志,非男女之情,乃父母之惑也……,悔不送,以明己之不得自主,而意终欲随之也。”可谓一语中的。《鄘风·柏舟》中的女子对自己的婚姻发誓“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慝”,为了实现自己的婚愿横下的是一颗宁为玉碎的心。如此惨烈的誓言,带来的只会是玉石俱焚的后果,虽没按父母的意思办事,却与自己的初衷相违,可惜可叹。在男权制的社会中,一切礼俗、制度的设定都以男权为指导,为维护和巩固男性与宗族的利益服务。男性的控制欲在这种氛围的怂恿下,极大地膨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侵害女性的劳动、尊严甚至生命,而女性却找不到任何可以抗争的根据。《诗经》婚姻悲剧中最摄人心弦的莫过于反映妇女被弃的诗歌。这也是男权凌驾于女权之上的结果。有文章认为,妇女被弃乃与“七出”4之礼有关,可仔细考察这类诗歌,却看不出她们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相反,她们对爱情专一,为家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体现了勤劳、孝顺、和善、体贴的美德,但丈夫们仍是喜新厌旧,弃她们如遗迹。《召南·江有汜》中,妻子对丈夫有新欢表示宽容,但丈夫对妻子仍是“之子归,不我以”,毫无羞愧和悔改之意。《邶风·谷风》中,妻子与丈夫曾经黾勉同心,患难与共,努力支撑这个家庭,“何有何无,黾勉求之”,并且热心帮助乡党邻里,“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但丈夫却不为所动,忘恩负义,“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卫风·氓》的女主人公嫁给“氓”时,白手起家,“子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使家庭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氓”却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主人公做到了一个妻子所能做到的一切,却没能实现“及尔偕老”的愿望,被丈夫抛弃。《小雅·白华》的女子身为贵族,因为丈夫“二三其德”而忧心伤怀,则反映了弃妻的悲剧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
- 2024年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西安浐灞绿地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秋季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计划
- 2024年海南省公安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改进检验科报告及时性的工作汇报计划
- 2024年临沂市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笔试真题
- 2024年呼和浩特市曙光学校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河池市罗城法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省直机关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小动物
- 融合终端微应用开发设计规范-版本
-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妇科门诊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考核标准
- 秋收起义-完整版课件
- 朝阳区编制外岗位应聘人员报名表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质量验收项目缺陷判定记录
- 人教版一年级起点小学二年级英语下册全套教案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
- 电气设备-开篇绪论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