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课件_第1页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课件_第2页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课件_第3页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课件_第4页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兽医药理学基础知识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霉菌需氧菌厌氧菌:魏氏梭菌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G-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抗微生物药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药物: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吗啉胍、阿昔洛韦、聚肌胞、干扰素、淋巴因子及抗病毒中药由于长期使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防治禽流感及其他病毒病,病毒易产生变异毒株,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农业部第560号公告》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吗啉胍、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非典型的病毒病,可以用干扰素、淋巴因子、抗病毒中药等来治疗。

(一)抗病毒药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菌药(按化学结构分类)

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胺类多肽类截短侧耳素类

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硝基咪唑类(二)抗菌药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1)青霉素为窄谱杀菌剂,口服不吸收。(2)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为广谱杀菌剂,在治疗全身感染时选用阿莫西林的疗效比氨苄西林好,治疗肠道感染时,氨苄西林不易吸收在胃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故选氨苄西林好。B、青霉素类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替米考星注射液,除牛以外(皮下注射,仅1次),其他动物注射给药慎用。猪肌内注射10mg/kg引起呼吸增数、呕吐和惊厥。20mg/kg可使大部分试验猪死亡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土拉霉素是兽类专用的新型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对牛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病原菌敏感,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溶血性巴斯德菌、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欧盟和美国已批准将其用于牛和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常用的给药方式是皮下和肌肉注射(2.5mg/kg),给药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药效持久。肠胃外单次给药即能供全程的治疗,在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土拉霉素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给猪肌肉或静脉注射2.5mg/kg的土拉霉素,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给药后15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中表现平均消除半衰期为75.6小时;静脉注射给药后,消除半衰期为67.5h。肌肉注射给药12小时后肺内药物浓度为2840ng/g,24小时后为3470ng/g,6天为1700ng/g,10天为1240ng/g,综上所述,猪按2.5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土拉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肺内组织内一直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消除缓慢。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氟沃尼妙林(Valnemulin)是新一代截短侧耳素类半合成抗生素,属二萜烯类,与泰妙菌素属同一类药物,是动物专用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猪、牛、羊及家禽的支原体病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它是第一个全欧洲批准的兽用药物预混剂,被列为兽用处方药。沃尼妙林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时间依赖性”与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该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而其峰浓度并不很重要。

特点:1当血药浓度超过对致病菌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以后,起抑菌作用并不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强,而是与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密切相关

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为了延长血药浓度,常用方法是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氨苄青霉素+丙磺舒)⑵低剂量多次给药。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浓度依赖性药物该类抗菌药物血药峰值浓度越高,对致病菌的杀伤力越强,杀伤速度越快。

特点:1抑菌活性随着抗菌药物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当血药峰浓度大于致病菌MIC的8~10倍时,抑菌活性最强。

主要包括: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等

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浓度依赖性抗菌素应将其1日药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投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4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肽类第三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磺胺类据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发生拮抗作用者占5%~10%。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和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合用可以获得增强和协同作用:青霉素+链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不能用庆大霉素稀释青霉素)青霉素+多粘菌素这是因为第一类药物使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被破坏后,第二类药物易于进入细胞所致。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不能和第三类速效抑菌剂联合,否则容易出现拮抗作用。如青霉素不能和氟苯尼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联用因为这四者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停止生长繁殖的静止状态,致使繁殖期杀菌剂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功能不能获得充分发挥,降低青霉素的药效。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也有人认为,由于临床感染的情况复杂,细菌往往不处在同一生长状态,繁殖期杀菌剂可以杀灭繁殖时期的细菌,速效抑菌剂可以抑制生长期细菌的繁殖,联合应用可能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量,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目前一般认为一旦联用应以同时合用或先用繁殖期杀菌剂、后用速效抑菌剂为宜。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发展趋势背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疾病越来越复杂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对细菌产生巨大的选择压力,使那些原来只占极小比例的耐药菌(10-6~10-9,自发突变频率),迅速繁殖。动物很可能是一个蓄积耐药细菌,并向人体传递耐药细菌的储蓄库。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吁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0年在日内瓦召开会议,提出终止或尽快结束使用与目前临床应用相同结构类型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已经被确证具有抗菌生长促进作用的一些药物

药物名称化学分类饲料中加量(mg/kg)最低抑菌浓度(mg/L)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卑霉素阿伏帕星杆菌肽黄霉素莫能菌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维及尼亚霉素盐霉素卡巴多司奥喹多司晚霉素类糖肽类多肽类班贝霉素聚醚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链阳性菌素聚醚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18~405~1005~1001~2510~405~804~405~8015~6020~5015~5025~0.50.5~2<1~4<1~80.5~40.25~8<0.25~1-≤0.25-06~0.0751~20.5~160.25~41~20.5~41~40.25~80.5大肠埃希氏菌≤2≤16 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由于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瑞士于1999年禁止使用全部饲用抗生素,只允许在家禽饲料中使用抗球虫药。同时,欧盟禁止使用硫酸泰乐菌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肤锌和螺旋霉素。此外还进一步禁止使用喹氧甲酷和卡巴氧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随着即将限制或禁止使用抗菌剂(至少在某些特殊的生产体系中),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来保护并提高畜禽健康、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或使用所谓前营养物质如益生菌、益生素、有机酸、日粮纤维及利用率高的营养成分或药用植物来实现。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推广绿色安全的养殖模式势在必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由于质量安全水平方面的劣势,只能出口到一些卖价较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1996年以前,我国猪肉出口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1997年急剧下降,目前已变成了不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2008年猪肉及其制品出口14.2万吨,占国内猪肉生产量3.1‰;鸡肉及其制品出口33.4万吨,占国内鸡肉生产量2.2%。抗微生物药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推广绿色安全的养殖模式势在必行猪肉出口国优势主要体现在猪群健康(用OIE无病区认证表示)、猪肉质量安全(用TTA表示)竞争力、猪肉生产成本三个方面。中国目前尚没有得到OIE的无病区认可;猪肉的生产成本低于欧盟国家,但高于巴西、美国和加拿大,在猪肉质量管理控制上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