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第三章_第1页
汽车驾驶员第三章_第2页
汽车驾驶员第三章_第3页
汽车驾驶员第三章_第4页
汽车驾驶员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驾驶员(技师)隋礼辉 主编第三章车辆检验掌握判断发动机工况的方法。掌握发动机的验收条件。掌握制动性能的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掌握灯光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掌握信号系统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第三章

验第一节

判断发动机工况的方法图3-1福克斯1.8工况图一、汽油发动机的验收条件1.技术要求发动机外观发动机的外观应整洁、无油污。发动机点火、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和进排气等系统的附件应齐全,安装正确、牢固。发动机各部分应密封良好,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电器部分应安装正确、绝缘良好。(2)发动机装备1)外购的零部件和附件均应符合其制造或修理技术要求。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修复的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发动机应按装配工艺要求装配齐全,装配过程中应按要求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装配。装配后的发动机应按原设计规定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和冷带有增压或中冷增压的发动机,增压装置应按原厂规定进行装配和检验,增压器工作应正常,转速应达到原设计规定。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对原设计规定需加装限速装置的发动机,维修人员应对限速装置作 相应调整并加铅封。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装置应齐全有效。装配后的发动机如需进行冷磨、热试,应按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冷磨、热试、清洗,并更换润滑油、机油滤清器或滤芯。(3)发动机性能发动机运转状况及检查: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转应稳定,不得有过热现象,不应有异常响声,突然改变工况时,应圆滑过渡,不得有突爆、回火、放炮等异常现象。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起动性能:按GB/T

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怠速运转性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其怠速转速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并能保证向其他工况圆滑过渡。

4)进气歧管真空度:在正常工作温度和标准状态下,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其波动范围为:6缸汽油发动机一般不超过3kPa,4缸汽油发动机一般不超过。5)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压力及温度: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压力及温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6)润滑油压力:在规定转速下,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温度应符合原制造厂维修技术要求,警示装置可靠有效。7)额定功率和最大转矩:按GB/T

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表3-1 不同海拔的额定功率、最大转矩修正系数最低燃料消耗率和机油消耗量:按GB/T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 进行检验。排放性能:发动机排放装置应齐全有效,排放污染物限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噪声:发动机的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参数与性能应符合原制造厂的维修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承修单位应按要求对维修后的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最大转矩、燃油经济性进行检验,并达到本部分相应条款规定的要求。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检验并保持记录,过程检验合格的发动机进行下一步装配,装配完成后进行竣工检验,经竣工检验合格的发动机应签发合格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发动机维修技术资料应归档管理,包括发动机型号、编号、送修单 位及送修人、维修过程中的更换件、维修部位、工时、人员、检 验结果、判定依据和维修日期等。承修单位对大修竣工出厂的发动机应给予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期自竣工之日起,不少于半年或行驶里程为20000km(以先到者为准)。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二、柴油发动机的验收条件1.技术要求发动机外观发动机的外观应整洁,无油污。发动机辅助起动、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和进排气系统的附件应齐全,安装正确、牢固。发动机各部位应密封良好,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2)发动机装备外购的零部件和附件均应符合其制造或修理的技术要求。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修复的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 求。发动机应按装配工艺要求装配齐全,装配过程中应按要求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装配。装配后的发动机应按原设计规定加注润滑油、润滑脂和冷却液。发动机装有的排气制动装置应可靠有效。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均应进行调试、检测,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原制造厂维修技术要求。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带有增压或中冷增压的发动机,增压装置应按原厂规定进行装配和 检验,增压器工作应正常,转速应达到原设计规定。对原设计规定需加装限速装置的发动机,维修人员应对限速装置作相应的调整并加铅封。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装置应齐全有效。装配后的发动机如需进行冷磨、热试,应按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冷磨、热试、清洗,并更换润滑油、机油滤清器或滤芯。(3)发动机性能发动机运转状况及检查: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①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转应稳定,不得有过热和异常燃烧、爆燃等现象,不应有异常响声,改变工况时应过渡平稳。②当发动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时,断油控制装置正常有效。紧急停机装置在发动机整个运转过程中可靠有效,不得出现失控。

2)起动性能:按GB/T

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3)怠速运转性能:在正常环境温度条件下,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怠速转速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并能保证向其他工况圆滑过渡。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压力及温度: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压力及温度应符 合原设计规定。调速率:按GB/T

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润滑油压力:在规定转速下,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温度应符合原制造厂维修技术要求,警示装置应可靠有效。额定功率和最大转矩:按GB/T18297—2001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表3-2不同海拔额定功率、最大转矩修正系数最低燃料消耗率和润滑油消耗量:按GB/T

18297—2001中的检验方 法进行检验。排放性能:发动机排放装置应齐全有效,排放污染物限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噪声:发动机的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参数与性能应符合原制造厂维修技术要求。第二节

发动机的验收条件一、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促动制动控制装置时起到车辆停止时车 辆所驶过的距离。任何车辆试验时,都应按下列条件进行道路试验来测量其制动性能。被试车辆的载荷状态都必须符合各种试验时的规定,并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各种试验都必须按规定的车速进行。M、N类车辆的制动性能: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和标准①行车制动系统Ⅰ型试验制动性能。满载车辆规定进行行车制动系统Ⅰ型试验后,应在60s内立即测量行车制动系统的热态性能,试验条件(控制力保持恒定且不得大于0型试验所使用的控制力的平均值,温度可以不同)与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的条件相同。所测得的热制动性能不得低于该类车辆规定值的80%,也不得低于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中所实测性能的60%。②行车制动系统Ⅱ型试验制动性能。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和标准a.满载车辆输入的能量必须相当于在相同时间内,以30km/h的平均速度(变速器处于适当的挡位,装有缓速器的车辆可以使用缓速器)在坡度为6%的坡道上,下坡行驶6km所具有的能量。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二、制动系统的试验方法坡道试验

车辆以30km/h的平均车速(仅用发动制动时,偏差为±5km/h)在坡度为6%的坡道上行驶6km。(2)减速度测定试验确定车辆加速至30km/h的最低挡位,并保证在略高于30km/h的车速时没有超过发动机的厂定最高转速;接合发动机,以上述挡位使车速保持在25~35km/h之间。放松加速踏板,操纵排气制动系统,同时起动时间测量装置,记录车速下降5km/h的时间(T0)。试验在相反方向重复进行一次。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和标准5)按下式计算平均减速度:a=1.39/T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一、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标准及屏幕检测法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检验标准根据GB7258—2004/XG3—200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3号修改单的规定,汽车前照灯的检验指标为光束照射位置的偏移值和发光强度(cd)。机动车(运输用拖拉机除外)在检验前照灯的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在距离屏幕10m处,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0.8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其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向右偏移均不得超过100mm。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四灯制前照灯其远光单光束灯的调整,在屏幕上光束中心离地高度 为0.85~0.90H,水平位置左灯向左偏移不得大于100mm,向右偏 移不得大于170mm;右灯向左或向右偏移均不得大于170mm。机动车装用远光和近光双光束灯时以调整近光光束为主。2.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1)检测的准备

GB7258—2004/XG3—200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3号修改单规定,用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时,检测用场地应平整,屏幕与场地应平直,被检测的车辆应在空载、轮胎气压正常、乘坐1名驾驶员的条件下进行。图3-2屏幕法检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中间垂直线V-V与被检车辆的纵向中心垂直面对齐。两侧的垂直线VL-VL和VR-VR分别为被检车辆左右前照灯基准中心的垂直线。水平线中的h—h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的基准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H为被检车辆前照灯基准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其值视被检车型而定。中间水平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远光光束的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1,H1=0.85~0.90H。下侧水平线与被检车辆前照灯近光光束的中心等高,距地面高度为H2,H2=0.60~0.80H。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2)检测方法

检测时,先遮盖住一边的前照灯,然后打开前照灯的近光开关,未被遮盖的前照灯的近光明暗截止线转角或光束中心应落在图中下侧水平线与VL-VL或VR-VR线的交点位置上,否则为光束照射位置偏斜,其偏斜方向和偏斜量可在屏幕上直接测量。根据检测标准,检测调整前照灯光束的照射位置时,对远、近双光束灯应以检测调整近光光束为主。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①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二、前照灯发光强度标准及仪器检测方法1.前照灯发光强度的检测标准GB

7528—2004/XG3—200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

3号修改单的规定,机动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的要求见表3

3。表3-3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2.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检测方法(1)检测前的准备1)前照灯检测仪的准备:①在不受光的情况下,检查光度计和光轴偏斜量指示计是否对准机械零点。若指针失准,可用零点调整螺钉调整。②检查聚光透镜和反射镜的镜面上有无污物,若有,可用柔软的布料或镜头纸擦拭干净。③检查水准器的技术状况,若水准器无气泡,应进行修理或更换。若气泡不在红线框内,可用水准器调节器或垫片进行调整。④检查导轨是否沾有泥土等杂物,若有,应扫除干净。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2)被检测车辆的准备:①清除前照灯上的污垢。②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的规定。③前照灯开关和变光器应处于良好状态。④汽车蓄电池和充电系统应处于良好状态。(2)检测方法 由于前照灯检测仪的厂牌、型式不同,其检测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1)将被检测的汽车尽可能地在与前照灯检测仪的轨道保持垂直的方向上驶近检测仪,使前照灯与检测仪受光器相距3m。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用汽车摆正找准器使检测仪与被检汽车对正。开亮前照灯,移动检测仪,使光束照射到受光器上。投影屏刻度检测法,要求先使光轴偏斜量指示计的指示为零,然后根据投影屏上前照灯影像中心所在的刻度值读取光轴偏斜量,再根据光度计的指示值读取发光强度值,如图3-3所示。图3-3投影屏刻度检测法检测结果示意图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方法和标准5)光轴刻度盘检测法,要求转动光轴刻度盘,使投影屏上的坐标原点与前照灯影像中心重合,读取此时光轴刻度盘上的指示值,此值即为光轴偏斜量,再根据光度计上的指示值读取发光强度值,如图3-4所示。图3-4光轴刻度盘检测法检测结果示意图第四节

灯光的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