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_第1页
套卷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_第2页
套卷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_第3页
套卷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_第4页
套卷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30题×2分,共60分)右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X地位于P地的方向是()A.南方 B.北方C.西北方D.东南方2.从X地到P地经过()A.西半球 B.东、西两半球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A.200米 B.239米C.250米 D.300米4.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下图为天气网某市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5~6题。5.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 B.春分(3月21日)C.寒露(10月8日) D.清明(4月5日)6.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右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7~8题。7.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8.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拉萨B.宁波C.大庆D.海口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丙地向斜成谷C.乙地背斜成山 D.丙、丁之间有断层10.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甲—风力侵蚀 B.丙—冰川侵蚀C.乙—流水侵蚀 D.丁—人类活动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1~12题。等高线/m等高线/m2005001000鄯善县吐鲁番市天山1000200火车站铁路030km43°90°1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地形C.耕地D.聚落12.50多年,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沙漠分布C.河流分布D.绿洲分布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回答第13~14题。13.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黄河流域B.塔里木河流域C.怒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14.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15~16题。15.该河谷()A.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B.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C.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16.本次洪水()A.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7~18题。17.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B.凸岸C.凹岸D.入海口18.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以下两幅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400140010004006008000海拔(m)2001200<12501250~14001400~15501550~17001700~1850>1850图甲聚落数量(个)140010004006008000坡度(o)2001200<22~55~1010~1515~20>20图乙聚落数量(个)19.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0.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21~22题。2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寒流③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④暖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4.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风力增强,出现降水C.风力减弱,天气转阴D.气温降低,天气转晴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25~26题。25.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温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26.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下表回答27~28题。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沟谷编号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流域落差(m)植被覆盖率(%)①5.324.3537.215.7②2.730.1670.319.6③20.040.81353.713.2④4.526.1384.720.527.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A.① B.②C.③D.④28.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处于冬半年。据此完成29~30题。29.此时,北京时间为()A.3:20 B.9:20C.15:20 D.21:2030.D点位于E点()A.正北 B.正西C.东北 D.西北二、综合题(共3题,40分)31.(14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材料三以下左图8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9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1)据左图8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4分)。(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6分)

3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0010km山地N图6那曲那错湖曲曲曲曲母姆桑金那索巴(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4分)(2)说明上述沙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6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4分)3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1)简述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4分)(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4分)::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地理答题卷题号选择题综合题总分31题32题33题得分一、单项选择题(30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得分阅卷教师二、综合题(共40分)31、(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阅卷教师32、(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阅卷教师33、(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