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据的积累和运用学习目标:1.掌握选择与使用论据的方法,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2.培养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写议论文的能力。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论据;处理好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论据可以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一、事实论据: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二、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总结: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1论据的选择思考论据选择的得与失?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得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不能用。原因:材料都体现了论证对象的“勤”,但都没有体现他们的“拙”。
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
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
能用。原因:材料体现了论证对象的“拙”,而且是通过“勤”来弥补的。3、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经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较,他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办法和黑人比。但他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是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思考: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
能用。原因:材料体现了论证对象的“拙”,而且是通过“勤”来弥补的。
4、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思考:论述“不要轻视小事”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不能。这个引言材料只能证明“要重视积累”,不能证明“不要轻视小事”。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一:
——选择的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
上述的部分论据之所以不能选用的原因:
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思考与探究2
1.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桑地亚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又聋又哑,后来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1.不是鲁迅说的,是意大义文学家但丁的长诗《神曲》中的句子。2.桑地亚哥不是作家,此处应是海伦·凯勒。3.自刎于乌江是项羽,不是屈原。
这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二:
——选择的论据必须真实准确上述同学的作文中使用的论据都是不可以的,原因是他们的论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论据要真实。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论据会动摇论点。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错。思考与探究3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思考: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我们班有一男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面对众多高手给自己的压力。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苦学,最后期末考试名列前茅。思考:以“压力与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选择论据的要求之三:
——选择的论据要有典型性上述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原因是这个论据“不典型”。
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千万注意:
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思考与探究4“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张海迪在身体瘫痪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啃外语,钻医学,学文化,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她成功的秘决是什么?韧!居里夫人经45个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从十几吨的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铀,其坚忍不拔的毅力,令世人叹服。”
不能,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思考:下面是论证“谈‘韧’的精神”的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选择论据的要求之四:
——选择的论据要有新颖性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注意:
新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素材人物本身新颖,如在写“追寻诗意的栖居”这一主题时,不用陶渊明而用“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二是从熟知的素材中挖掘出新的内容。如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人李绅在当上副宰相后逐渐奢侈腐化,酷爱吃鸡舍,一餐要杀掉三百只鸡的故事,可以作为反例来论证“人应该言行一致”的论点。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针对性)。2.论据要真实。(真实性)3.论据要典型。(典型性)4.论据要新颖。(时代性)选择论据的要求:二、素材的积累途径
1.从教材中积累材料
素材的积累,有两条很好的途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在目前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有限的时间内,这两条路都被堵塞了。所以,我们可以立足课本,留心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典故,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基本上囊括了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样式,它有可供我们引用来增加文章文采和灵动性的字字珠玑珍珠一样的诗句;有可以引用来作为事实依据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可以用来增加文章文学性的熠熠生辉的珠宝一样的文学形象……这些都该是我们应该记诵并能随手拈来的丰富材料。1.课本素材的引述要简洁2.课本素材的组合要灵活
常用选例角度有领域、时代、国别、正例反例、实例概例等,素材组合多样而灵活。3.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对课本名言要学会引用和化用。4.文章观点的论证要多样
运用课本素材论证的方法更要讲求多样性、丰富性。5.课本素材的剪裁要恰当,定向观点对材料取舍。发现课本中蕴藏的思辨曹操
陶渊明:入世与出世
有超逸的情怀
更要有奋进的步伐李白
杜甫
:
狂歌与低吟
能挥长剑而狂歌
,亦不忘抚凌云而低吟苏轼与辛弃疾:
芳华与时代
你的洒脱,我的悲壮,都是时代的歌《劝学》与《师说》
态度与方式
学贵专
还要习有方
破界与守界《拿来主义》
创新与传承
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我与地坛》《赤壁赋》:苦难与辉煌
直面惨淡人生,逆风飞出精彩《登泰山记》
:喧嚣与沉寂
。写作中运用课内论据的好处1、来得快。信手拈来。因为对内容甚至细节的熟悉,可以与所审材料的论点快速对应。2、写得好。熟门熟路。因为建立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思路清晰,把握透彻,容易拓宽,也易多角度使用。3、文本正。正本清源。因为课内作品是与革命导师、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等进行的心灵沟通,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国文化等优秀作品。4、号召强。导向引领。教材中的选文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并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5、有好感。爱屋及乌。语文教师对爱好语文的孩子有偏爱,而善于运用课内素材,引至课外写作中,则能见到这些孩子较强的领悟能力。势必对作文也产生好感。巧用教材的小片段论点:知人善任。
正是知人善任,刘邦成就了大业。鸿门宴上,张良积极地出谋划策,樊哙勇猛地闯帐护主,连敌方的项伯都“翼庇沛公”,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刘邦最终骗过了项羽,成功扭转了局势,闯过了龙潭虎穴般的鸿门宴,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2.从阅读(包括影视)中积累材料
一般意义上说,阅读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材料比较适合作为议论文中的论据,而且运用起来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也容易让人信服。
举例:我们每周观看的《新闻周刊》中的“新闻人物”“热点话题”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议论文的论据;各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平日里看的名著就更多了。3.积累材料时,可以按系列分类,便于运用。比如:(1)人物系列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感动中国”人物系列:近三年的。(2)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阳楼记》(范仲淹)等。学习态度和方法:《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⑶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搜集到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⑷新闻系列:本年度或者上年度的“十大”国际新闻事件、“十大”国内新闻事件、华人“十大”新闻事件等。福建满分作文《于逆境处捡拾一地馨香》:沈从文、林徽因、苏轼、弘一法师。江苏优秀作文《一事能狂便青春》:王国维、戴尅戎、拜伦、鲁迅、萧红、丁玲。浙江满分作文《推开门走下去》:梅贻琦、钱钟书、杨绛、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汪曾祺。建议:关注文化名人,让素材更有文化味。3论据的运用例1: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提出论点,要素:放弃、辉煌)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才终于彪炳史册。(概括例证:放弃,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具体例证之一:放弃、留住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具体例证之二:放弃、恢宏史诗)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具体例证之三:放弃、两弹一星)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具体例证之四:放弃、赢得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小结,深化论点)小结1:针对论点,瞄准要素;定向叙述,字斟句酌。如何裁剪材料1
2020年1月18日傍晚5点多,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一位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的老人,让所有人看了都直呼心疼:这个勇敢逆行者就是年已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是在17日在深圳连夜抢救感染病人后,直接乘高铁到广州参加会议,会后来不及吃口饭,18日傍晚5点多又坐上这列开往武汉的高铁的。由于春运高峰座位紧张,临时上车的钟南山只能被安顿在餐车拥挤的一角。当晚11时,他抵达武汉,听取了相关人员的汇报后,这漫长的一天才算结束。转天(19日)一大早,他前往医院观察患者状况、参加会议,会后乘坐飞机赶往北京,直奔国家卫健委。回到酒店时,已是凌晨2点。20日更是忙到飞起的一天:他凌晨6点起床准备材料,接着是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的轮番轰炸。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面对白岩松的提问,他没有丝毫隐瞒:肯定存在人传人,已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能不去武汉就不去武汉……(372字,请裁剪为“担当”作论据。)参考示例:
17年前,在“非典”肆虐的关口,是他说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又是他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夜以继日地调查研究,抚慰民心。(71字)这位勇敢的逆行者就是钟南山。是他,铁肩担道义,耄耋又出征,弃个人安危于不顾,将人民疾苦记心间;是他,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大义大勇,将“担当”二字写得顶天立地!
结论:概括与“担当”有关的主要事迹,至于一些具体细节或其它无关的事情就删掉。然后再用议论将事迹中的“担当”分析强化。如何裁剪材料2:证明“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
1985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的悲伤、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和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名爱戴的名字出现在报刊上。他们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党校思政考试题及答案
- 单晶炉保养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直纺涤纶短纤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豆浆消泡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长期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计量校准协议书
- 淳化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船厂管道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吉林交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视觉设计基础课件
-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 【课件】Unit+5+Using+Language+听说课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现金动态收支预测表
- 4-三氟甲基烟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六西格玛改善案例课件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Soreha-Biodex-S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