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_第1页
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_第2页
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_第3页
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_第4页
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

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密切相关。文化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为城乡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这些文化设施还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功能,逐步成为区域性的文化中心,从而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既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保障。受浙江省建设厅委托,浙江科技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组织《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研究》课题组,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下属的1~2个县级市的规划局、文化局进行了重点走访,收集了市(县)总体规划、部分市(县)的文化专项规划及文化设施的现状情况;同时对各地的文化设施进行实地调研,就文化设施的使用状况作了随机问卷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问卷的发放和回复为了掌握居民对所在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实际使用状况,2005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在浙江省各地级市、县级市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到全部地级市及部分县级市(全省地级市及县级市共101个,抽样率为24.7%),发放800份,有效收回620份,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考虑到不同分析的不同目的以及分析结果的真实代表性,在总体调查情况分析中采用有效答题代替有效问卷的方法,力求做到全面性与合理性。1.1图书馆/博物馆比例认知是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调查中发现,居民对所在地的文化设施的认知程度不高。比例最高的是图书馆,但也仅有59.6%,选择知道文化馆的仅27.6%,博物馆更少,仅8.9%。选择使用文化设施时,一是取决于自己的需求,二是取决于对文化设施的了解程度,若对文化设施没有了解或仅仅只是知之皮毛,是不会产生使用想法的。1.2去美术馆的方法来了20居民对文化设施的了解程度越高,其使用率就越高。根据统计,调查对象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最好,有40.2%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去图书馆,而只有2%的人选择有去纪念馆,是使用最少的文化设施。从居民文化设施使用频率来看,图书馆使用频率较高,70.7%的居民每月1次以上,而博物馆和纪念馆使用频率最低,每月1次以上的分别为21.60%、17.52%。1.3积木到情况可达性是影响居民是否经常使用文化设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居民到达文化设施所需要的时间的调查统计,有68人能在10分钟之内到,有108人要用10-20分钟达到文化活动场所,有105人需要20-40分钟到达,还有79人需要用40-60分钟到,而尚有74人表示需要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才可到达自己常使用的文化设施。各个时间段的人数相差不大,可看出文化设施的分布并不合理。1.4满意的患者是背景调查发现,居民对文化设施需要的满意程度偏低。被调查者中表示满意的仅2.3%,表示基本满意的20.8%,认为一般的占26.0%,而认为不能满意的占18.7%。另外,有32.2%的人则对该题保留自己的意见。具体地,调查对象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较高,满意和比较满意占了50.6%,而纪念馆和博物馆还有待提高,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24.3%和19.1%。根据调查,认为文化设施配备齐全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4.8%,而表示感觉一般的占39.7%,认为不齐全的占27.3%,另外还有28.2%的人则对该题保留自己的意见。可见文化设施的现状确实令大多数人不满意。2助力基层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从资金上予以保证。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在“十五”期间新建完成基层文化设施项目达136个,建筑总面积为79.9万m2,总投资31.43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了45个、42.2万m2、18.34亿元,增幅显著。虽然文化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欠缺,与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还存在相当差距。2.1省级图书馆已超完全完善,二级馆实超出规模和三级馆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日)要求“公共图书馆按照行政区域分级设置。省、市、县(市、区)应当设立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应当在文化站内设立图书室,有条件的也可单设公共图书馆。市及有条件的县(市、区)应当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县(市、区)设立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有条件的高校、中学实行共建共享。鼓励在社区、村设立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室)”。据文化部颁布的评估、定级的标准,省级一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2万m2,二级馆必须达到1.5万m2,三级馆必须达到1万m2;地级市一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6000m2,二级馆必须达到4000m2,三级馆必须达到2000m2;县级一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2500m2,二级馆必须达到1500m2,三级馆必须达到1000m2。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84个,其中省级图书馆1个,地级市图书馆13个(含3个少儿图书馆),县级图书馆70个。省级图书馆即浙江省图书馆,建筑面积为4.23万m2,大大超过了省一级馆的面积标准。市级图书馆平均规模为0.86万m2,已超过了地级市一级图书馆的标准,但这主要是因为几个地级市在最近几年大规模投资发展文化设施,其中嘉兴、温州、绍兴位列前三位,分别为2.10、1.31、1.38万m2,已远超过了一级馆的标准,而衢州、舟山、丽水市级图书馆建筑面积较小,分别为2560、2800、1553m2,丽水市图书馆还未达到三级馆的规模要求,台州市至今未建市级图书馆(表1)。在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已建图书馆70个,覆盖率达到了79.5%,与全国100%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其中,有32个,45.7%的图书馆已达到一级馆的规模要求,18个,25.7%的图书馆达到二级馆的规模要求,9个,12.9%的图书馆规模达到三级馆要求,还有11个,15.7%的图书馆规模小于1000m2,还未达到评级要求。全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而浙江省平均56.2万人拥有一个,还不到全国平均数,仅相当于国际标准(1)的1/28;2003年我省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册数也仅居全国第7,人均购书费为全国第5。因此对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来说,无论从馆藏数量、软硬件环境、网络化进程、数据库建设等与发达国家的信息机构和图书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2.2群艺馆规模及整体布局情况文化部《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1992年5月27日发布)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州、盟)、地级市设立群众艺术馆。县、旗、县级市、市辖区设立文化馆。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适当设立文化馆分馆,属文化馆派出机构”;《浙江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浙计规划826号)要求“省群艺馆馆舍面积达到2万m2,杭宁温三市群艺馆和其他市群艺馆分别达到1.5万m2和1万m2,县文化馆馆舍面积达到2500m2(其中,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岛县馆舍面积应达到1500m2),乡镇、街道文化馆应分别达到1500m2和1000m2(其中,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岛乡镇、街道站舍面积应达到300m2)。各群艺馆、文化馆(站)公益性文化活动用房面积不得少于馆舍面积的80%。”。根据评估标准,省一级群艺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5000m2,二级馆必须达到4000m2,三级馆必须达到3000m2。凡馆舍面积用于非文化类项目出租的部分,须在馆舍建筑面积中扣除,出租房屋面积(非文化类项目出租)超过馆舍建筑面积1/3的,不能定级。市(地级市、区)一级群艺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4000m2,二级馆必须达到3500m2,三级馆必须达到3000m2。县(市、区)一级文化馆的馆舍面积必须达到2500m2,二级馆必须达到2000m2,三级馆必须达到1500m2。2004年浙江省共有群艺馆和文化站1634个,其中省级群艺馆1个,地级市群艺馆11个,县级文化馆87个,街道、乡镇文化站1535个;总建筑面积123.15万m2;举办展览11261次;藏书920万册;组织讲座490次(表2)。从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数看,2003年浙江省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数仅居全国第10,文化馆机构数仅居全国第13,文化站机构数仅为全国第10。省级群艺馆即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建筑面积为3654m2,仅达到了省级三级馆的规模标准。市级群艺馆平均建设规模约为4000m2左右,但各市建设规模差别较大,如嘉兴群艺馆建筑面积达8000m2,而金华市群艺馆建筑面积仅984m2,台州市和舟山市还没有独立的群艺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时间的问题,早期群艺馆普遍规模较小,而新建的场馆由于考虑城市远期发展规模,一般建设规模相对较大。虽然市级群艺馆平均规模已达一级馆建筑面积要求,但除了嘉兴、杭州、宁波、绍兴4个地区因场馆新建远远超过了一级馆的标准,温州市群众艺术馆达二级馆标准,其他地区的群艺馆都还未达三级馆的规模标准。浙江省各县(市、区)除了绍兴市的越城区都设有文化馆,其覆盖情况比图书馆理想,建设规模基本维持在2000m2左右,达到一级馆建筑面积要求的占31.0%,二级馆的占12.7%,三级馆的占13.8%,27.6%的县(市、区)的文化馆的建筑面积在1500m2以下,而且14.9%的文化馆尚未有独立的场馆。文化站的建设规模基本维持在600m2左右。街道文化站拥有率为0.86个/街道,乡镇文化站拥有率为1.00个/乡镇。除嘉兴、金华、台州、丽水4市街道文化站拥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他7市均高于全省水平,其中衢州最高(平均每个街道拥有2个文化站),丽水最低(平均每个街道拥有0.5个文化站)。各市乡镇文化站拥有率基本维持在全省平均水平,最高为金华市(1.12个/乡镇),最低为丽水(0.91个/乡镇)。3与居民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3.1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近几年来,城市纷纷建起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文化广电中心等面向大众的文化设施和阵地,以满足市民的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县、乡一级,除在国家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投资政策的支持下,“两馆”文化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外,其他新建文化设施很少,已有的文化设施正日渐老化,如多数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均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还有不少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而在农村,虽同样有这些需求,但由于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明显落后于城市,供给显得十分不足。这些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相符。3.2文化设施经费困难文化事业投资渠道不够顺畅,多元化投资机制还未形成。在对浙江省各个地市文化设施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文化设施都存在经费困难,财政拨款不足等问题。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一直处在不稳定、没有保证的状态。个别地方反映,在文化经费的开支方面,随意性很大,有钱就多给点,没钱了就少给点;追得紧的就给钱,不怎么找的,就不给钱。3.3功能复合化趋势为了维持正常的设施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许多文化设施将底层沿街或对外的房间出租为商铺,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再加上政府的拨款来维持最基本的运转,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如增设餐饮、购物、民俗工艺等服务用房,文化设施功能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文化设施本身的功能被越俎代庖。3.4缺乏文化设施,使用较差有些地区文化设施并不缺乏,但很多文化设施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比如衢州,虽然并不缺乏文化设施,但是很少有人去使用。同样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是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很明显,这是文化设施缺少了它应有的吸引力,导致人们对它的认同度不高甚至没有。4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缺乏区域文化设施的一般概念4.1经济实力是保证文化文物投入和比重的基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标志性建筑黄龙体育中心、浙江图书馆、西湖文化广场、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绍兴大剧院等场馆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和剧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总面积达到162.3万m2,比2000年增长9.4%,名列全国前茅。但就浙江省域而言,文化设施的建设很不平衡,表现出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相关,与人口规模的弱相关性的状况。从各市GDP和财政对文化文物机构事业的投资的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省排名(图1,图2)来看,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对文化文物机构事业的投资额也较高,如杭州、宁波。这说明经济实力是影响各市财政对文化文物投入总量和比重的首要因素。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等因素,浙江省文化设施建设还很不平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建设规模、功能上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整体文化设施建设与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需要的要求相比还不完全适应。4.2城市文化设施分布的分散当前的许多文化设施的建设,片面追求单体建筑的独立性、完整性,与其他类型的文化设施没有相应的联系,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哪里有空地就往哪里建,使得既有文化设施不能发挥群体效应,不利于城市文化整体形象的树立,如果在城市内分布过于分散,会没有中心内聚的感觉,从而失去了对该地段的影响力。如图3所示的丽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