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车削与检验课件_第1页
内孔车削与检验课件_第2页
内孔车削与检验课件_第3页
内孔车削与检验课件_第4页
内孔车削与检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節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8-3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的量測與選用內孔車刀的夾持內孔加工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內孔車削加工步驟內孔車削注意事項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的量測與選用內徑量測深度量測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徑量測(1/4)游標卡尺:量測時要注意測爪尖點是否平整,量測時應讀取最大值才是正確尺寸,此法僅適合淺內孔尺寸量測。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徑量測(2/4)內徑分厘卡:量測時要注意其精度是否歸零,量測時應讀取最大值才是正確尺寸,此法僅適合淺內孔尺寸量測。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徑量測(3/4)三點式分厘卡:量測時要注意其精度是否歸零,量測時應與量測工件軸心平行,適合淺與深之內孔尺寸量測,能快速測得精確尺寸,但量測時無法測出內孔是否為真圓,且價格較昂貴。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徑量測(4/4)柱塞規:將公差標準製作在兩端上,使其成為通過端與不通過端。此種檢驗方式無法量測出內孔尺寸值,僅能檢驗內孔尺寸是否合格,適用於大量生產檢驗。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深度量測(1/2)1.

游標卡尺:量測時要注意量具需與工件平面垂直,量測時應讀取最小值才是正確尺寸,適合淺或深之內孔深度尺寸量測,但精度不如深度分厘卡。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深度量測(2/2)2.深度分厘卡:量測前要先做歸零檢查,量測時要用手確實壓緊與工件面貼平。量測時應讀取最小值,適合淺或深之內孔深度尺寸量測,其測桿可依測量深度更換,精度高但較昂貴。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刀的夾持(1/4)內孔車刀的安裝相當重要,如安裝角度不正確很容易造成震刀現象。夾持步驟說明如下:對準車刀中心高度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刀的夾持(2/4)調整角度鎖緊於刀架上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刀的夾持(3/4)安裝注意事項(1)所墊的墊片片數越少越好,且需排放整齊,墊片厚的在下、薄的在上,車刀會較穩固。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刀的夾持(4/4)安裝注意事項(2)車刀鎖在刀座上時,伸出長度應適中。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加工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二)鑽頭鑽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1/5)切削速度計算:切削速度是指工件內徑上的一點經過刀具刀尖時的切線速度,以每分鐘的切削距離(m/min)表示。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2/5)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3/5)主軸轉速計算方式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4/5)主軸轉速選擇:因工件的內徑及進給速度的不同,需適當的調整主軸轉速,主要參考原則如下:車削工件內徑越大,主軸轉速越低。車削工件材料越硬,主軸轉速越低。大量切削時,主軸選擇低轉速。車刀材質越硬,可提高主軸轉速。倒角、切槽、車牙接觸面大之加工或慢速整光時可降低主軸轉速。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一)內孔車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5/5)進給速率(FeedRate):是指工件迴轉一圈,車刀對工件所前進移動的距離,單位為公厘/轉(mm/rev)。進給速率選擇的主要原則如下:車削工件材質越硬,進給速率越小。進給深度越大,進給速率越小。車削速度越快,則進給速率越大。粗糙度要求越高,進給速率越小。車刀材質越硬,可提高進給速率。粗車削使用切削劑冷卻時,可提高進給速率。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二)鑽頭鑽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1/3)切削速度(CuttingSpeed):是指鑽頭圓周上任一點之切線速度,以每分鐘的切削長度(m/min)表示。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二)鑽頭鑽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2/3)主軸轉速的選擇主軸轉速的選擇因鑽頭的直徑以及切削速度的不同,必須加以適當的調整。進給的選擇(1)進給又稱為進刀,指的是鑽頭旋轉一圈,鑽頭鑽入工件內的深度,其單位為公厘/轉(mm/rev)。進刀量依加工特性而有所不同,見表8-13。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二)鑽頭鑽削切削速度與進給選擇(3/3)進給的選擇(2)影響鑽削進給有三個主要因素:(1)鑽頭直徑:鑽頭直徑越大,進刀量越大。(2)鑽削材質:材質越硬,進刀量越小;材質越軟,進刀量越大。(3)車床性能:車床剛性越佳,主軸功率越大,則可承受之進刀量越大。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削加工步驟

內直孔的加工步驟

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

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15)工件夾持:將工件夾持於四爪夾頭上,伸出適當長度並鎖緊,使用量錶校正中心。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2/15)先前加工:先用外徑粗車刀做粗車加工,再用外徑精車刀做精車與尺寸控制。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3/15)切槽加工:依圖內孔長度預留約1mm處切槽,切槽深度為比鑽頭直徑約小5mm。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4/15)倒角:利用倒角刀倒外側之倒角。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5/15)鑽孔:利用所需鑽頭直徑鑽孔,直到母套工件鑽斷為止。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6/15)母套夾持:將有車削過的端面朝內,夾持前,四爪與工件需放入銅片保護已加工面,再利用尾座輕輕將工件逼入,讓工件平行後,再使用量錶校正中心。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7/15)長度控制:利用外徑車刀車削母套長度尺寸。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8/15)倒角:利用倒角刀倒外側之倒角。內孔車刀夾持:依內孔車刀夾持步驟夾持內孔車刀。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9/15)內孔粗車:用內孔粗車車刀接近內孔做對刀工作,對刀後進給約0.3~0.5mm後,橫向進刀手輪刻度歸零,車削一刀後停止主軸,利用游標卡尺量測內孔尺寸,利用橫向進刀手輪補足尺寸,預留約0.3~0.5mm作為精車削用。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0/15)內孔精車:用內孔精車車刀接近內孔做對刀工作,對刀後進給約0.1mm後,橫向進刀手輪刻度歸零或整數,車削一刀後停止主軸,利用量具量測內孔尺寸,利用橫向進刀手輪補足尺寸後再車削一刀即完成。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1/15)配合:如需與公套配合,內孔量測值在公差內,需拿公套試配合。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2/15)修毛邊:用倒角車刀或外徑車刀修除銳利之毛邊,毛邊去除完成後再利用油石修整一次,如有倒角則依工作圖倒角。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3/15)取下工件:確認全部加工完成及修除毛邊後,鬆開夾頭取下工件,再利用刮刀刮除另一側毛邊。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步驟(14/15)倒角:如需倒角,則將工件換邊重新夾持並校正中心,再使用倒角刀倒角。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直孔的加工注意事項(15/15)內孔利用鑽頭鑽削粗加工時,需留足夠的車削量,勿一次鑽削過大尺寸。使用內孔車刀時要注意主軸轉向,避免開錯轉向導致車刀崩裂。車削前要先檢視車刀柄會不會與內孔干涉,如有干涉需先排除。如使用內徑分厘卡或游標卡尺量測內孔尺寸時,應讀取最大值為正確尺寸。量測尺寸時需確實,通常內孔尺寸為正公差,勿加工成負公差。內直孔車削完成後,應確實修除毛邊與擦拭乾淨,才能做配合工作。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1/7)步驟1~9同內直孔加工步驟內階級車削(方法一):使用車削內直孔粗車與精車完成階級孔之小孔尺寸,再用內孔粗車刀車削階級孔之大孔尺寸,內孔尺寸預留約0.3∼0.5mm作為精車削用,更換內孔精車車刀,精車大孔尺寸,同時利用複式刀座縱向小手輪控制內階級深度。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2/7)內階級車削(方法二):使用車削內直孔粗車完成階級孔之小孔尺寸,利用粗車刀車削階級孔大孔尺寸,內孔尺寸預留約0.3∼0.5mm作為精車削用,更換內孔精車車刀,精車小孔尺寸,然後用三點式分厘卡量測。小直徑精車完成後,精車大孔尺寸,同時利用複式刀座縱向小手輪控制內階級深度。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3/7)配合:如需與公套配合,內孔量測值在公差內,需拿公套試配合。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4/7)修毛邊:用倒角車刀或外徑車刀修除銳利之毛邊,毛邊去除完成後再利用油石修整一次,如有倒角則依工作圖倒角。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5/7)取下工件:確認全部加工完成及修除毛邊後,鬆開夾頭取下工件,再利用刮刀刮除另一側毛邊。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步驟(6/7)倒角:如需倒角,則將工件換邊重新夾持並校正中心,再使用倒角刀倒角。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階級孔車削加工注意事項(7/7)內孔利用鑽頭鑽削粗加工時,需留足夠的車削量,勿一次鑽削過大之尺寸。使用內孔車刀時要注意主軸轉向,避免開錯轉向導致車刀崩裂。車削前要先檢視車刀柄會不會與內孔干涉,如有干涉需先排除。如使用內徑分厘卡或游標卡尺量測內孔尺寸時,應讀取最大值為正確尺寸。量測尺寸時需確實,通常內孔尺寸為正公差,勿加工成負公差。內階級車削完成後,應確實修除毛邊與擦拭乾淨,才能做配合工作。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1/6)步驟1~9同內直孔加工步驟錐度校正:利用錐度校正方法校正所需錐度比值。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粗車:利用內孔粗車車刀接近內孔做對刀工作,對刀後利用複式刀座縱向小手輪進刀車削,車削內孔錐度至接近錐度大徑,約預留1~2mm作為精車削用。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2/6)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精車:利用內孔精車車刀接近內孔做對刀工作,對刀後橫向進刀手輪進給約0.1mm,此時大手輪歸零,複式刀座縱向小手輪進刀車削後停止主軸,用外錐工件配合量測誤差量,再利用大手輪補進刀,再車削一次即可得正確錐度。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3/6)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4/6)修毛邊:用倒角車刀或外徑車刀修除銳利之毛邊,毛邊去除完成後再利用油石修整一次。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孔車削加工步驟(5/6)取下工件:確認全部加工完成及修除毛邊後,鬆開夾頭取下工件,再利用刮刀刮除另一側毛邊。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錐孔車削加工注意事項(6/6)內孔利用鑽頭鑽削粗加工時,需留足夠的車削量,勿一次鑽削過大之尺寸。使用內孔車刀時要注意主軸轉向,避免開錯轉向導致車刀崩裂。車削前要先檢視車刀柄會不會與內孔干涉,如有干涉需先排除。車削內錐孔時,內孔車刀中心需確實對準;如中心不準,會影響錐度配合的準確性。內錐孔車削完成後,應確實修除毛邊與擦拭乾淨,才能做配合工作。第三節內孔車削與檢驗內孔車削注意事項(1/2)內孔車刀其刀柄設計有一定強度考量,若將其磨小較不易干涉,但車削時容易震刀,尤其內階級孔接角部位。如發現內孔車刀與內孔產生干涉,可先將車刀中心墊高一些,等將內孔車削大一些後再將車刀中心調準。車削內孔時發現震刀嚴重,可將轉速調低。車削大直徑內孔或硬材料時,要降低主軸轉速,並加入適量切削劑。內孔利用鑽頭鑽削粗加工時,需留足夠的車削量,勿一次鑽削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