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工厂微生物控制课件_第1页
饮料工厂微生物控制课件_第2页
饮料工厂微生物控制课件_第3页
饮料工厂微生物控制课件_第4页
饮料工厂微生物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检测基础

质量人

12/6/20231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具有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结构,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的生物。

整个微生物家族的主要成员有:病毒、细菌、霉菌、酵母、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微细藻类、原生动物。12/6/20232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的大分子生物。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体病毒),鸡瘟病毒、口蹄疫病毒(动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丛矮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和放线菌病毒)等。

12/6/20233细菌

单细胞原核生物,一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放大一千倍以上并染色才能清楚看见其个体。如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用于酿醋的醋酸杆菌,使牛奶变酸的乳酸杆菌,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生产淀粉酶的枯草杆菌等。12/6/2023412/6/20235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最低等的真核生物。一般用高倍镜(401~600倍)观察其个体细胞形态。如面包酵母、酿酒酵母、红酵母等。12/6/20236霉菌

真核生物,单细胞或多细胞丝状真菌可用低倍或高倍镜观察其形态。如酿制小曲酒的根霉、制豆腐乳的毛霉、生产葡萄糖的曲霉菌、生产青霉素的青霉等。

12/6/20237蓝细菌(蓝绿藻)

原核微生物,单细胞或细胞聚合体。12/6/20238单细胞,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原始而小型的原核微生物。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12/6/20239微细藻类单细胞藻类。如红藻、绿藻、小球藻等。

12/6/202310原生动物单细胞,无真正细胞壁。如变形虫、吸管虫、草履虫等。

12/6/202311二.微生物的特性

主要有五个方面12/6/2023121.种类多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认识的微生物已有10多万种。

12/6/2023132.分布广

微生物因其形体微小,重量轻,故可以随着风和水流到处传播。

12/6/2023143.繁殖快

微生物惊人的生长繁殖速度是其他任何生物都望尘莫及的。一般细菌的世代时间为几十分钟到一百多分钟。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人们最熟悉的大肠杆菌每13~20min就可分裂出新的一代。

12/6/2023154.代谢强

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起高等生物要高出几百到几万倍,主要表现在吸收多转化快。12/6/2023165.易变异微生物容易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多为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至非细胞结构,因而在受到外界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后,很容易引起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结果导致遗传性状,包括形态或生理表型上的变异。微生物易变异的另一个原因是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数量多,因而尽管其自发突变率很低,也会造成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变异后代。12/6/202317三.常见微生物的

形态结构

12/6/20231812/6/20231912/6/20232012/6/20232112/6/20232212/6/20232312/6/20232412/6/20232512/6/20232612/6/20232712/6/20232812/6/20232912/6/20233012/6/20233112/6/202332四.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

12/6/202333实验室中微生物生长(培养)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应含所有生长的基本需求:能量、碳源、氮源以及基本的离子,磷、硫、钠、钙、钾和铁及各种微量元素。12/6/202334原养型不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另外的成分,而营养缺陷型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含氮碱基。所用的培养基可以是所有成分及量均确切知道的限定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含有不确定营养物混合物的天然培养基。12/6/202335

琼脂(洋菜)是用来固化液体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或鉴定培养基是用来检测特殊微生物类群的。12/6/202336生长培养基实验室中细菌通常生长(培养,cultured)在摇瓶、瓶子或称作发酵罐的大培养容器液体培养基中或在圆的、通常为塑料、灭菌碟子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中。将微生物引种在这些培养基上称为接种(inoculation)。12/6/202337培养基的性质取决于微生物的天然环境和微生物生长的营养要求。分离大量微生物或基产物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用于个别细菌的分离和保存。12/6/202338限定培养基或合成培养基含有通常为特殊微生物生长基本要求的确定成分。通常是简单的(最低的)、含有最低生长要求的培养基。12/6/202339

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含有不确定的成分如蛋白胨(大豆粉酶消化液)和提供足够营养成分的酵母提取物(氨基酸、维生素、糖和碱基),适合广泛范围微生物的生长。天然培养基如营养肉汤(NB)和胰胨、豆胨肉汤(TSB)是实验室中常规用的细菌培养基,特别对生长要求还未确定的细菌生长使用。12/6/202340常用血液作培养基的附加成分分离人类病原菌,由于它提供许多难养的人类病原菌生长的基本营养,如链球菌。特殊的选择培养基和监别培养基经常用于分离特殊的微生物类群,尤其在医院的实验室中。12/6/202341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设计这些培养基是为选择特殊类群的微生物或鉴别两种菌种时用。选择培养基含有抑制非目的细菌生长的成分,鉴别培养基是添加某种营养物或/和化学物质,促进所要的微生物生长,使在鉴别培养基平板上两种不同的微生物的菌落可以区分开来。12/6/202342生长的环境条件温度氧浓度PH水活度12/6/202343温度

嗜冷微生物适合于-10℃生活的细菌,最适生长温度在20℃左右。嗜温微生物生长温度在15~4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在37℃左右的细菌。嗜热微生物生长温度在30~7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在55℃,在100℃以上温度生长,称为嗜高热微生物。12/6/202344氧浓度

根据细菌对氧要求的不同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包括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耐氧菌微好氧在正常大气氧浓度20﹪情况下就受到损伤,只能在更低的氧浓度下才能存活。

12/6/202345pH值嗜碱菌(alkaliphiles):生长在高pH(8.5~11.5)的微生物。嗜酸菌(acidophiles):生长在低pH(0~5.5)中的微生物。12/6/202346水活度像所有生物一样,微生物对周围环境的渗透压是敏感的。低渗透压时,水将聚集于细胞内,高渗透压时水逸出。

12/6/202347五.微生物的生长12/6/2023481.细菌以二等分裂方式(1→2→4)分裂,细菌的生长为指数生长。群体细胞数目加倍所需的时间为倍增时间(td)。12/6/202349细菌典型生长曲线

log10稳定期(平衡期)活细对数期衰亡期(死亡期)胞延迟期(指数期)数(延滞期)

培养时间12/6/2023502.真菌的生长

真菌是丝状的、无光合作用的、营异养性营养的真核微生物。12/6/202351真菌生长的各个时期

稳定期细减速期胞直线期自溶期

目延迟期指数期

培养时间12/6/2023523.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生长可用原生质的增加、细胞数目的增加或以代谢活动情况作指标。根据细胞的干重或某一化学成分如总氮含量数量很少,以至误差很大。最常采用的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是统计群休数目。12/6/202353(1)活菌计数法有时一个菌落并非绝对地都是由一个单细胞所长成的,往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结的细胞只长成一个单菌落;有些细胞比其它细胞较早地分裂,分裂的速度也快,于是它就首先出现可见的菌落,而其它的细胞较迟才出现菌落,所以,必须培养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使所有的菌落增至足以肉眼看见的大小,一般至少需要24-48小时,有些生长较缓慢的微生物甚至需要几天至一星期;此外,要控制培养皿内出现的菌落数不宜过多。12/6/202354(2)计算器法将待检菌液充分混匀,注入改良纽氏血球计数板,计数一定量的菌液中所含菌数,计算出每毫升所含菌数。12/6/202355(3)比浊法

据细菌悬浮液的透光量间接测定细菌的数量。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光的穿透量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对于丝状真菌的生长率,可以根据菌丝的生长长度或菌丝增加的重量。12/6/202356六.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使工作者免受他们所研究的微生物伤害和所研究的微生物培养物不受环境中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方法称作无菌(灭菌)技术。

12/6/2023571.灭菌方法12/6/202358

方法有效性应用湿热灭菌法

煮沸/蒸气处理杀死多数细菌、真菌的营养细胞和病毒——对芽孢无效碟子、盆,对热抗性的器具高压灭菌器15磅/英寸2121℃杀死所有的营养细菌和芽孢,灭菌时间长短取决于大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培养基、溶液、器具,任何经受热和压力的物品巴斯德消毒法71.7℃15秒液体热处理但不能杀灭所有细菌。风味改变最少牛奶、果汗等12/6/202359方法有效性应用间隙灭菌法

三次用90~100℃煮沸10分钟处理,每次处理间隔24小时第一天杀死营养细胞,在间隔期间任何孢芽萌发下一次加热处理时再杀死不能被高压灭菌的培养基,但对热有相对的抗性干热灭菌法灼烧法热空气灭菌法炽热直接加热200℃(160~170℃――译者注)2小时,破坏细胞和芽孢接种环玻璃器具12/6/202360方法有效性应用过滤除菌滤器――孔径大小0.22~0.45μm不能除去病毒不能加热处理的液体辐射UV线――非电离不能很好穿透材料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γ射线――电离穿透能力好药物、塑料制品12/6/202361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12/6/2023622.消毒剂与防腐剂消毒剂是用于非生命体杀菌的化学物质防腐剂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对活组织是无毒性。12/6/202363防腐剂用于健康有关的方面作用模型防腐剂有机汞表皮与蛋白质的SH基团结合硝酸银防止新生儿感染淋病奈瑟氏菌引起的失明蛋白质沉淀剂碘液表皮碘化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氧化剂酒精(70﹪乙醇)表皮脂溶剂和蛋白变性剂双酚类(六氯酚)肥皂、洗涤剂、除臭剂破坏细胞膜12/6/202364防腐剂用于健康有关的方面作用模型阳离子去污剂(四胺基化合物)肥皂、洗涤剂与细胞膜中的磷脂相作用过氧化氢表皮氧化剂消毒剂二氯化汞桌子、台面、地板与巯基结合游泳池和生活用水的灭藻剂蛋白质沉淀剂蛋白质沉淀剂碘液医疗器械碘化酪氨酸残基12/6/202365防腐剂用于健康有关的方面作用模型氯气净化生活用水氧化剂氯化物牛奶厂、食品工业设备、生活用水氧化剂阳离子去污剂(四胺基化合物)医疗器械、食品、制酪设备与磷脂作用环氧乙烷(气体)实验室中的热敏感材料如塑料烷基化试剂臭氧饮用水强氧化剂12/6/202366七.微生物的观察12/6/2023671.细菌的染色原理:细菌是无色透明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体与其背景相差很小,不易看清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故通常要对细菌用染料染色,以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2/6/202368细菌染色所用的染料,按其所带电荷状态分,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结晶紫、龙胆紫、碱性品红(复红)、蕃红、美蓝、甲基紫、中性红、孔雀绿等。酸性染料:酸性品红、刚果红、曙红等。在通常的培养条件下细菌带负电,碱性染料带正电荷,易与菌体的酸性物质(带负电荷的细胞成分有核酸和酸性多糖)牢固地结合。所以,多采用碱性染料染色。只有在分枝杆菌属(Myoobaoterium)或诺卡氏菌属(Macardia)中的一些菌才能用酸性染料(石碳酸品红)染色(抗酸性染色)。12/6/202369方法简单染色和复合染色法。简单(单)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染菌体,目的仅为增加反差,便于观察。复合(杂)染色法是用两种染料染色,以区别不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或抗酸性染色反应;或将菌体和某一结构染成不同颜色,便于观察。12/6/202370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是最普通的细菌染色之一,根据它们细胞壁的结构,把细菌分成两类。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围绕原生质膜的外膜是由厚的肽聚糖层组成。革兰氏阴性细菌只有一个薄的外部的肽聚糖层,但在其外面还有第二层胞壁外膜。革兰氏阳性细菌用乙醇冲洗时保留了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因此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由于它们失去了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并且吸收了较浅的石炭酸复红,复染成粉红色。12/6/202371革兰氏染色法12/6/202372(1)用接种环取少量细菌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固定。(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3)用弱酸性媒剂碘―碘化钾溶液媒染。(4)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脱色,能被脱色的叫革兰氏阴性菌,其菌体无色;不能被脱色的叫革兰氏阳性菌,其菌体呈紫色。(5)以上四步已能区分两大类细菌,为了使革兰氏阴性菌易被观察,还需用与草酸铵结晶紫颜色鲜明对比的品红或蕃红复染。经脱色的革兰氏阴性菌被染上红色,没有脱色的革兰氏阳性菌染不上红色,仍呈紫色。革兰氏染色法步骤12/6/202373八.微生物的分离

12/6/202374细菌的纯培养实验室中通常需要细菌的纯培养,即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同一个最初的细菌。采用划线平板法和倾注平板法接种细菌到琼脂平板以获得彼此分离的单个细菌细胞。经合适温度培养后,每一个细菌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含有相当于109个细菌细胞。12/6/202375

划线划线烧接种环

烧接种环灭菌通过本生煤气灯培养后的单个

菌落

烧接种环划线

划线分离细菌培养物为单菌落的示意图

12/6/202376

转移1ml转移1ml转移1ml加1ml菌液计数

10-110-210-310-40.1ml涂布平板计数太多62个菌落计数太少菌落数目×稀释倍数=细胞数(菌落形成单位,CFU)/ml原菌液62×103×10(吸取0.1ml到平板)=6.2×105CFU/ml12/6/202377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12/6/202378前言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微生物学检验,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因此必须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不断完善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12/6/202379

主要内容1检验人员

2仪器、设备

3检验培养基、试剂

4检验环境

5采样

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7检验质量

8校验的执行

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

10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12/6/2023801检验人员

(1)微生物检验不能完全依赖全自动鉴定仪器,检验工作中每一步骤均需要有高度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能力,与个人的经验、技能和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水平密切相关。(2)除要求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密细致的观察和操作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12/6/2023811检验人员

(3)检验人员应执行上岗前培训制度,上岗前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还要主动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学习新技术,掌握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4)参与编写测试程序及仪器操作程序,学习质量保证体系知识和计量学基本知识;

12/6/2023821检验人员

(5)参加各类水平测试和盲样测试,提高检测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微生物学检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

12/6/2023832仪器、设备

大型微生物检验室的主要仪器及设备包括:无菌室、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微生物快速初筛仪、显微镜、菌落计数器、高压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离心机、蒸馏设备、培养箱、厌氧箱、水浴箱、冰箱、超净工作台、酶标仪、洗板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12/6/2023842仪器、设备

要求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均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正确使用。需要强制性定期检定的仪器和设备,经符合资历的计量部门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常用的贵重仪器和设备,在使用前应加以检查,使用后要登记,要做到定期维护,以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2/6/2023852.1高压灭菌器(1)操作人员应了解蒸气灭菌的原理并遵守操作规则。(2)放入的灭菌物品不宜放得过挤。(3)使用时,放入必要的监视指标,可选用121℃、15min或121℃、30min监视指标。(4)生物指标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耐受性(121℃,15min)。(5)灭菌后,再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6)也可采用水银留点温度计进行校准。12/6/2023862.2干热灭菌器(1)应遵守操作规则,放入箱内灭菌的器皿不宜放得过挤,器皿与内层底板不能直接接触。(2)灭菌完毕,不能立即开门取物,须关闭电源,待温度自动下降至50℃以下再开门取物。(3)带有纸包装的物品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60℃。12/6/2023872.3培养箱(1)箱内不应放入过热或过冷的物品,取放物品时,应随手关闭箱门,以维持恒温。(2)如培养物不慎泼洒到箱内,马上清洁,需消毒的马上消毒。(3)培养物不宜与培养箱最底层直接接触。(4)必要时,可放入装水容器以维持箱内的湿度。(5)每天记录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观察培养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在两次计量周期之间要进行内部校准。12/6/2023882.5显微镜按说明进行操作。使用油镜后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沾上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最后用干净擦镜纸擦干。注意防尘,保持清洁、干燥。12/6/2023892仪器、设备

实验室需要使用的无菌器具应能正确实施灭菌,无菌器具和器皿有明显标识,以便与非无菌器具和器皿加以区别。

12/6/2023903检验培养基、试剂

3.1培养基微生物学检验所用干粉培养基,必须由专业厂家生产,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保存也应符合要求,防止潮解、结块等。干粉培养基易受潮变性,需要重视。

12/6/2023913.1培养基

为保证干粉培养基质量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1)加强包装的密封性能;(2)使用时尽量缩短开盖时间;(3)一般干性培养基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对于易受潮的品种,启用后宜放入干燥器中保存;(4)由于配制水分不同、启用次数或时间增加,干粉培养基的pH值可能会有所变化,应随时略加调整。12/6/2023923.1培养基

干粉培养基所要求的理化指标,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检查:(1)干粉培养基应为疏松颗粒状或粉末状,颜色正常、一致;(2)溶解后清彻透明,无沉淀;(3)45℃时pH值为7.2士0.2;熔化温度70℃左右,凝固温度为35-40℃;(4)水分含量符合标准。12/6/2023933.1培养基

商品化带培养基的平皿应对所用培养基作外观检查,如培养基是否开裂、平皿有无破碎、血平板有否溶血、有否冰冻、灌注是否均匀、有否过多的气泡,清晰度和有无污染也需要检查。培养基平皿的制备商必须按照标准随产品附上书面鉴定资料,实验室应将此鉴定书保存一定时期。12/6/2023943.1培养基

实验室自制培养基应有质量控制,包括:制备数量制备日期有效日期制备者姓名还必须检查:培养基颜色均匀度厚度光洁度溶血与否有否过多气泡是否污染

12/6/2023953.1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做好原始记录。为保证培养基质量,在配制时应注意:制备培养基必须在玻璃容器、搪瓷缸或铝锅中进行,如用铜、铁器皿,会对微生物生长有毒害作用;配制培养基时应按检验项目规定的配方添加,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改培养基成分。

12/6/2023963.1培养基

此外,要用专用的角匙取药品,避免交叉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培养基配制最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避免使用自来水,因其中含有氯等抗菌物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应测调pH值,如测定结果与所要求的pH值不符,则用lMNaOH或lMHCl溶液进行调节。

12/6/2023973.1培养基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及时使用,使用不完的,如无特殊需求,可室温或低温2-8℃保存。

如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期可延长,有产酸、产气等被污染迹象或干裂现象的则不能再使用。

12/6/202398表1培养基在2-8℃条件下保存的有效期培养基种类保存条件有效期平板培养基不装塑料袋2周塑料袋密封8周试管(棉塞)培养基不装塑料袋2周-1个月塑料袋密封2个月试管(螺旋盖)培养基不装塑料袋2个月塑料袋密封4个月12/6/2023993.1培养基

每批自制培养基必须做无菌试验和规定的质控菌株测试,对各种不同培养基规定了专门的质控测试菌株。无菌培养试验可将无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对于细菌培养基)或放入28℃的培养箱中培养5-7天(对于细菌培养基以外的其它培养基),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12/6/20231003.1培养基

效果试验是指按不同的培养基接种相应的菌株,观察细菌的发育、菌落形态、色素、溶血等特征,据此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

12/6/2023101表2常见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注:+发育良好;—发育差或不生长培养基质控菌株细菌发育情况观察指标普通琼脂大肠埃希氏菌+典型菌落

表皮葡萄球菌+典型菌落SS琼脂大肠埃希氏菌—不分解乳糖

鼠伤寒沙门氏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中心黑色

福氏痢疾杆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透明12/6/2023102表2常见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注:+发育良好;—发育差或不生长培养基质控菌株细菌发育情况观察指标

福氏痢疾杆菌+肠球菌—

甘露醇高盐琼脂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透明分解甘露醇,菌落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不分解甘露醇,菌落蓝色普通变形杆菌—麦康凯培养基大肠埃希氏菌+分解乳糖,菌落红色12/6/2023103表2常见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注:+发育良好;—发育差或不生长培养基质控菌株细菌发育情况观察指标

绿色链球菌+

明显的甲型溶血环肉浸汤表皮葡萄球菌+

兔血肉汤溶血性链球菌

+GN肉汤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1:1,6小时后转种

大肠杆菌被抑制,福氏志贺氏菌生长良好羊血琼脂溶血性链球菌明显的乙型溶血环+12/6/2023104表2常见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注:+发育良好;—发育差或不生长培养基质控菌株细菌发育情况观察指标

中国蓝琼脂大肠埃希氏菌+分解乳糖,菌落蓝色

福氏痢疾杆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淡红、透明西蒙氏枸橼酸盐培养基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Christensen枸橼酸盐培养基产气肠杆菌+

宋内氏痢疾杆菌—

12/6/20231053.2检验试剂及药品检验药品、试剂须在分析纯(AR)级以上。在利用药品、试剂配制标准溶液、染色液、缓冲液及其他试剂时应注意:(1)按要求选取溶剂;(2)用带塞的试剂瓶盛装;(3)易分解的试剂宜用棕色瓶;(4)挥发性的试剂其瓶口应予密封;(5)如发现溶液有变质现象,应停止使用;(6)标准溶液应定时标定。12/6/20231063.2检验试剂及药品实验室内保存的试剂应定期进行清点,陈旧或损坏的试剂应弃去;注意保存试剂的使用有效期以及最佳保存方式。12/6/20231073.3染色液染色液配制后,必须选用适当的标准菌株作阳性及阴性对照来鉴定染色液的性能,如革兰氏染色选用枯草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对照,鞭毛染色液采用普通变形杆菌和福氏志贺氏菌作为对照。对经验不足者,每次染色时均应作对照染色。12/6/20231083.4诊断血清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诊断血清,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期及效价。每月用相应的菌株检查其有效性,过期血清和变混浊的血清不应继续使用。诊断血清一般放普通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应以最短的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最好备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诊断血清,以便互相对照,检查其可靠性。12/6/20231094检验环境

微生物学检验均在检验室进行,既不能让微生物散布出去,又必须使样品不再受污染,更不能允许病原菌感染检验人员,为此,检验室的环境要求和卫生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实验室总体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应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12/6/20231104检验环境微生物学检验室要求内外环境整洁,布局合理,操作区域与办公区域分开。洗涤室、培养室、消毒间、无菌室应分开,设有专室。无菌室要设有套间或缓冲间,最好设推拉门,以防空气振荡过大。微生物检验室应备有自动或脚踩式洗手池和固定的消毒设施。12/6/20231114检验环境微生物检验室应制定合理、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每天坚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防止灰尘飞扬,定期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对经培养后的培养基、培养液、用过的检样及其他废弃物,应投入指定的容器内,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禁止乱扔乱放,以防某些病原微生物散布。12/6/20231124检验环境对需在无菌条件下工作的区域应以明确标识并能有效地控制、监测和记录。检验人员应待无菌室过滤净化装置开机0.5-1h后,再进入无菌室工作;每天记录环境检测报告,并经常进行空气落菌实验:空气落菌以营养琼脂开上皿15min后盖上盖子,36±1℃培养48h计数;定期对无菌室进行室内环境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甲醛熏蒸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比例2:1。12/6/20231135采样

(1)采样工具和容器宜选用耐消毒灭菌的材料,如玻璃、陶瓷、搪瓷、铝、不锈钢、牛皮纸等,使用之前应进行认真清洗、干燥和相应的灭菌处理。采样工具和容器不能用消毒剂消毒,样品中也不得加入防腐剂,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2)在严格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按国家规定的样品采集标准均匀而准确地取样,并及时封口,使样品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

12/6/20231145采样

(3)每件样品封口后,贴上标签,做好记录(如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时间、数量、储藏情况、采集或送检单位及姓名、采样现场温度、湿度及卫生状况等)。采集后的样品,一般可保存在0-5℃的环境中,如果样品是冷冻食品,应保持在冷冻状态,并及时送检。(4)采样数量不能少于全部检验需要量的3倍,以供检验、复检、备查。

12/6/2023115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样品送达实验室时,应检查样品标记是否与样品相符,样品包装状况是否正常。若存在下述情况,应考虑拒收样品:(1)抽样后样品送达实验室的时间太迟,使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验;(2)样品温度太高;(3)在转运中样品遭到破损或受到污染。

12/6/2023116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若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应将情况记录并在分析报告中加以说明。检验前,冷冻食品应在最高温度为4℃下解冻,不超过18h;较小、易解冻的样品可放置于最高温度为37℃的恒温箱内最长达15min。

12/6/2023117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微生物学检验室在收到样品后,必须及时准备条件、组织力量进行检验。送检的样品,一般需保持在0~5℃的环境中,对于冷冻食品应保持在冷冻状态,直到检验为止。

12/6/20231186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

冻藏的样品应尽快放在冷藏的温度下解冻,亦可放在适宜温度(37℃)下短时间(15min)使其解冻,但温度必须较低,以防止病原菌死亡。冻结样品化冻时,必须小心放置于细菌生长温度之下以免使细菌数量增加。从容器中取出样品、称取样品应注意无菌操作。12/6/20231197检验质量

除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所需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2/6/20231207检验质量

(1)在定量检验时用重量法还是用体积法,检验结果会有误差,因为比重不等于1的样品,1ml和1g的化验结果绝不会相等。一般固态的样品宜用重量法,液体样品宜用体积法。但对于粘性液体(如酸牛奶),如用体积法,会粘附一定量的样品在吸管上,因此此类样品最好用重量法。

12/6/20231217检验质量(2)如检样需用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则最好用匀质器或组织捣碎机,以8000~10000转/min的转速处理1min,制成均匀的菌悬液。

12/6/20231227检验质量(3)样品稀释时,常会滞留少量样品在吸管内外,应多加注意。吸管插入样品或稀释液中应深浅一致,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吸入液体后,应沿管壁慢慢注入递增的稀释液中,特别注意此时吸管尖端切不可碰到稀释液中。

12/6/20231237检验质量(4)在培养基倾注入检样、菌悬液时,注意培养基温度宜在45-50℃之间,并使培养基与检样、菌悬液充分混合。(5)微生物培养时,应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培养温度和时间。

12/6/20231247检验质量

(6)应用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如果在空白对照中检出细菌,则可认为培养基质量存在问题或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污染情况。另外,采用标准菌种作阳性对照,观察培养基的质量情况。12/6/20231257检验质量(7)整个检验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8)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12/6/20231268校验的执行

仪器设备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仪器名称、编号、启用日期。(2)常规校验的方法和校验周期。(3)可以接受的操作范围。(4)仪器功能上的缺陷,如有克服缺陷的步骤应详细列出。(5)常规维修的日期(按制造商的推荐意见)

。12/6/20231278校验的执行

仪器只要不报废,维修记录均应保存。实验室应预先制定仪器校验计划,并按计划对需要强制性定期检定的仪器和设备经符合资历计量部门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决定对仪器设备继续使用、降级使用或停止使用。12/6/20231288校验的执行

实验室可根据需要对部分仪器进行自校以节约成本,但用于自校的计量工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校准方可使用。

12/6/20231299参考菌株及其保存

参考菌株可以从国际菌种保藏中心如ATCC、国内具资质菌种保藏中心或室间质控活动中获得,准确鉴定过的分离株也可使用。实验室要准备好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参考菌株,满足培养基、试剂盒和试剂质量测试的需要。

12/6/2023130表3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标准菌株

菌种名称ATCC编号弗劳地枸橼酸杆菌ATCC8090产气肠杆菌ATCC13048阴沟肠杆菌ATCC23355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13883,ATCC27736普通变形杆菌ATCC13315,ATCC6380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ATCC1038012/6/2023131表3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标准菌株

菌种名称ATCC编号宋内氏志贺氏菌ATCC25931,ATCC11060福氏志贺氏菌ATCC120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ATCC14990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ATCC13311粪肠球菌ATCC19433溶血性链球菌ATCC19615粘质沙雷氏菌ATCC810012/6/2023132表4食品微生物检验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靛基质试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甲基红试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VP试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尿素酶分解试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硫化氢产生试验普通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苯丙氨酸脱氨酶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肺炎克雷伯菌或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12/6/2023133表4食品微生物检验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赖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氏菌或粘质沙雷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鸟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氏菌或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精氨酸双水解酶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阴沟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邻位硝基苯β-D半乳糖苷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12/6/2023134表4食品微生物检验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明胶液化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硝酸盐还原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凝固酶试验(兔血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胆盐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绿色链球菌七叶苷分解试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6.5%氯化钠肉汤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12/6/2023135表4食品微生物检验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氧化酶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氰化钾抑制试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Dnase试验粘质沙雷氏菌阴沟肠杆菌杆菌肽试验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12/6/2023136参考菌株的保存

保存菌株要定期传代,注意无菌操作,使菌株不污染、不死亡、不丢失;应设专人妥善保管,菌株保存箱应加锁放置适宜环境,取出使用应登记;12/6/2023137参考菌株的保存

保存菌株应建册登记,基本项目应包括菌种名称、分离来源、分离日期、传代日期、保存方法、主要性状、保管者、领用者等;对保存菌种,经传代数次后应进行一次系统生化反应、血清学特性等生物学性状观察,检查其是否发生变异。12/6/2023138参考菌株的保存常见的参考菌株保存方法如下:12/6/2023139

细菌(1)营养要求不高的需氧细菌在胰胨大豆琼脂斜面上能存活1年。(2)需氧或厌氧菌的长期储存需冷冻干燥,或存放在-70℃。(3)营养要求不高的冻干菌种每隔5年要解冻分离重新冻干,苛氧菌每隔3年重新冻干。(4)细菌低温冰冻保存时可悬浮于消毒去脂牛奶、含15%甘油的胰胨大豆肉汤或无菌马血中。12/6/2023140

真菌(1)酵母菌按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同样处理。(2)霉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上4℃储存6个月-1年,斜面上覆盖消毒石蜡油可在室温下长期存放。12/6/202314110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

10.1内部质量控制为保证实验室连续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必须对所用方法的重复性及再现性定期测定。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实验室必须建立限值,超过限值应采取纠偏措施。12/6/202314210.1内部质量控制实践中内部质量控制可包括:(1)系统地使用一式双份的菌落计数测定;(2)由同一检验人员和几个检验人员作平行样;(3)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盲样测试。

12/6/202314310.2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对其开展的每一项检测均应参加相应的室间质量控制。对有关实验室或管理机构发出的测试样品应严格地当作普通样品一样处理,这样一种方法有助于实验室每天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对实验室所用的方法、试剂、设备和人员能力的测试。

12/6/202314410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

从室间样品测试中的错误可以发现实验室的不足之处,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改进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对返回的室间测定评级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召集全体员工讨论,改进措施(包括方法的改变、员工的改变、员工的再训练、培养基和试剂购买来源的更换等)应当记录在案。12/6/202314510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

某些项目缺少室间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设置室内质量控制,每半年自行评估一次。经常参加微生物实验室室间质控活动,有助于加强检测人员的基本功训练,增强样品检测过程中“量”的概念。实验室间的质控可在国内外范围进行,有能力的实验室应力争参加国际间质控活动,树立良好的检验信誉。

12/6/2023146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用回归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处理,去除不必要的误差,获得准确的数据,编制微生物学检验报告考虑引入不确定度概念。

12/6/2023147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原始数据要求:主题明确——符合检样要求和分析目的;内容准确——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应准确无误;文字简明——文字、表格简洁明了,表达适当;书写清楚——菌类名称(学名)、有关数字及其它文字说明必须书写清楚。12/6/2023148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

应注意检验结果应与卫生标准的表示方法一致,定量检测以N×10n表示,不宜用基数字表示,N为两位有效数字;对定性检测的报告,一定要用汉字“阳性”或“阴性”表示。

12/6/202314911检验报告及结果质量控制

上述的微生物学检验报告,必须经过规定的手续进行复查,并对照各类标准对微生物学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和作出合理的解释。有关人员签字后,加盖检验单位印章,以示生效。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既有法律依据又有学术依据。12/6/2023150结语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国内各实验室条件参差不齐,开展此项工作任重道远。要使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日臻完善,仍需广大微生物检验人员共同努力。

12/6/2023151杀菌和抑菌试验制作人:质量人12/6/2023152一、总则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等行业的杀菌和抑菌试验。引用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12/6/2023153二、术语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消毒剂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灭菌剂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12/6/2023154二、术语杀灭时间killingtime,KT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时,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不同时间后,培养后的全部样本均无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min)杀灭率killingrate,KR

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的值,以其表达杀灭效果。灭对数值killinglogvalue微生物数量以对数表示时,消毒后与消毒前比较,以其减少的对数值来表达杀灭效果。12/6/2023155

三、菌悬液与菌片的制备

(一)、试验前应选择合适的细菌,在下述规定中表中‘+’为必做试验的微生物,根据消毒剂特定用途或试验特殊需要,还可增选其他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手皮肤和粘膜

++++空气+医疗器械和用品++++一般物品表面和织物+食(饮)具++饮水和游泳池水

+12/6/2023156三、菌悬液菌片的制备(二)、试验器械A.无菌蒸馏水B.细菌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和营养肉汤培养基等C.刻度吸管(1.0ml、5.0ml、10.0ml),毛细吸管。D.数字可调移液器(10μl~200μl)及配套用一次性塑料吸头。E.浊度计。F.游标卡尺。12/6/2023157三、菌悬液菌片的制备(三)、细菌繁殖体悬液的制备1)取冻干菌种管,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入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取含5.0ml~1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试管,滴入少许菌种悬液,置37℃培养18h~24h。用接种环取第1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于37℃培养18h~24h。挑取上述第2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于37℃培养18h~24h,即为第3代培养物。2)取菌种第3代~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h~24h),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稀释液加入斜面试管内,反复吹吸,洗下菌苔。随后,用12/6/2023158三、菌悬液菌片的制备5.0ml吸管将洗液移至另一无菌试管中,用电动混合器混合(振荡)20s,或在手掌上振敲80次,以使细菌悬浮均匀。3)初步制成的菌悬液,先用细菌浓度比浊测定法粗测其含菌浓度,然后以稀释液稀释至所需使用的浓度。4)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应当天使用不得过夜。5)怀疑有污染时,应以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与生化试验等法进行鉴定。12/6/2023159四、菌片的制备程序1)滴染法染菌时,先用浊度计测定的菌悬液浓度,调至含菌量为1~5×108cfu/ml将经灭菌的载体片平铺于无菌平皿内,菌液滴加量每片为10μl。用10μl移液器接灭菌塑料吸头,滴染菌液,并用接种环涂匀整个载体表面。滴染菌液后,染菌载体可置37℃温箱内烤干(约20min~30min),或置室温下自然阴干后再使用。2)每个菌片的染菌量,即回收菌数,按活菌培养计数所得结果,应为5×105cfu/片~5×106cfu/片。3)配制菌悬液和制备菌片时,保持环境的洁净和安静,严格按无菌要求操作,以防污染杂菌,影响随后杀菌试验的结果。12/6/2023160五、活菌培养计数技术

1)取含5.0ml稀释液无菌试管,对菌片或小型固体样本直接投入即可,对棉拭则将其采样端剪入管内,每管一份样本。而后,用手掌上用力振敲80次,形成菌悬液。2)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