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北京大兴初一(上)期末历史一、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分)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人类,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之一。请为研究北京人的社会生活状况选择最可靠的材料()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B.现代研究者的著述 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D.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2.(2分)农业产生后人们筑屋定居。下面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种房屋复原图,造成其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念 B.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 D.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3.(2分)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音律,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蚕丝和丝织品等。由此可知()A.传说近乎神话,完全不可信 B.考古发现证实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C.传说是真实的历史 D.考古发现证实了黄帝的传说都是真实的4.(2分)《礼记•礼运》中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对“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判断错误的是()A.开始于夏朝 B.指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开始于秦朝 D.禹传子标志家天下开始5.(2分)对下表信息认识正确的是()夏桀商纣不修德行,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A.夏桀作为夏王朝的创立者,备受民众尊重爱戴 B.商朝酒肉数量多,经济高度繁荣 C.商纣王穷奢极欲,导致商朝最终被奴隶推翻 D.夏、商暴君的残暴统治是导致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6.(2分)关于下列图片所示时期的青铜器,说法正确的有()①这一时期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②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农具广泛使用③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④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2分)如图文物可以用来研究()①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②秦朝统一文字的历史③夏朝手工业发展的状况④商朝的政治和社会状况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8.(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下面图示中应填入的是()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诸侯国竞相实行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2分)从历史地图中辨识、获取重要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下面两幅地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周边少数民族 C.地处西部的秦朝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10.(2分)“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统一度量衡 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1.(2分)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维护了旧贵族的利益 B.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国富兵强 C.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力已经完全瓦解 D.商鞅不畏强权的优秀品格受到人们的称颂12.(2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白渠13.(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 B.“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C.“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夫,善赏不遗匹夫”14.(2分)法家思想在战国时之所以能成为显赫一时的学派而备受推崇,主要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集权专制的需要②符合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③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④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2分)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6.(2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导致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焚书坑儒 B.修筑长城 C.严刑峻法 D.秦的暴政17.(2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18.(2分)《汉书》描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一情形,汉初统治者实行()A.大量征兵、催缴赋税 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 D.修筑长城、开拓交通19.(2分)《史记》载:“汉……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确立察举制度 D.确立皇帝制度20.(2分)如图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A.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21.(2分)为如图所示形势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2.(2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B.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信奉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23.(2分)以下科技文化成就属于“□”所示历史时期的有()①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②华佗发明“麻沸散”③司马迁著《史记》④王羲之作《兰亭集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4.(2分)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参阅()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大明历》25.(2分)如图是某单元的部分课题目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非选择题(50分)26.(12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材料一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原始农业逐渐产生和发展。(1)依据材料一,写出A、B遗址的名称。结合所学,写出这两地远古先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材料二某同学为准备一次历史主题展览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2)请为此次展览拟定一个主题。将材料二的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材料三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这一局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变化。《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依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27.(12分)“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依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材料二华夏在西周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被概括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依据材料二,写出华夏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发展变化。材料三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3)依据材料三,仿照示例对图1和图2加以说明。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示例:图3,说明羌族女子在服装上面吸收、接受了汉族服饰的特点。材料四十七年,“车驾发京师,南伐……仍定迁都之计”。十八年,“革衣服之制”。十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摘编自《魏书•高祖纪》(4)依据材料四,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史实。结合所学,写出其影响。28.(15分)“大一统”是指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秦汉时大一统局面得以创立和巩固。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朝和西汉在军事方面创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二秦朝建立后,丞相王绾等建议说:“各诸侯国刚刚被平定,燕地、齐地、荆楚之地离咸阳太远,不在那里设王,就没有办法统治他们。请陛下立诸皇子为王,镇守这些地方。”廷尉李斯持不同看法,他建议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封立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他们互相攻击、如同仇敌。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将这些地方都划分成为郡县……国家才会安定。封立诸侯是不适宜的。”——译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绾和李斯的主张。写出秦始皇最终采纳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材料三秦王朝立国的主导方针是法家思想……西汉国家制度基本沿袭秦朝而略有增益,但在施政方面则吸收了秦朝速亡的教训,不再全盘遵用法家的政治理论。西汉前期,以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治国主导方针,其主要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尽可能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汉武帝在位时期,随着统治方针从无为转向有为,黄老思想也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学说取而代之……同时,实际政策又并非纯守儒术,而是大量吸收了法家的施政思想、手段,具有儒法合流的特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到西汉治国主导思想的变化。结合所学,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材料四(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示例除外),仿照示例,说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提示:历史事件需要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方面加以说明)示例:图片1,说明:战国时七国文字各异,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9.(11分)丝绸之路。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说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将图2中丝绸之路的路线用文字描述出来。(提示:丝绸之路从……出发,经……到达欧洲)材料二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摘编自《二十五史详解》(2)依据材料二,仿照示例将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明成果进行归类。(物质成果除外)结合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示例:丝织品、服饰、皮毛、琥珀属于物质成果。材料三西汉时,中国发明了纸,并已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直到东汉时,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更久以后纸张才在丝绸之路上代替木简竹简成为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摘编自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等(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直到东汉时,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纸张传播和普及对中外历史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要获得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现的化石、遗物、遗迹。【解答】为研究北京人的社会生活状况选择最可靠的材料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要获得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现的化石、遗物、遗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知道造成河姆渡人、半坡人居住房屋不同的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解答】图片分别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因此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因此他们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故造成其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分析】本题考查传说的历史价值,知道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解答】据题干“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音律,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蚕丝和丝织品等”可知,这说明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表明考古发现证实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传说的历史价值,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4.【分析】本题考查了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针对的是氏族社会晚期的父系社会制度,世袭制针对的是奴隶社会以及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解答】由材料中的“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有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变化,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开始于夏朝,ABD是正确的观点,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5.【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和商朝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答】由材料“不修德行,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夏桀和商纣的残暴统治。夏、商暴君的残暴统治是导致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夏朝和商朝的相关知识。6.【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观察图片可知,题目中的青铜器都大致处于商朝时期,①这一时期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③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④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②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农具广泛使用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青铜器的相关知识。7.【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解答】图片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争霸、百家争鸣。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诸候国,但加速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解答】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春秋争霸、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9.【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一方面,给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逐渐形成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民族交融,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解答】根据题干“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的措施。商鞅变法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都江堰的相关史实。13.【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解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4.【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解答】①法家思想主张变法革新,这就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故正确;②法家思想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趋势,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元纪年法的相关史实。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解答】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02年应属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202年属公元前3世纪末。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公元纪年法的相关史实。18.【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掌握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汉初统治者实行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故AC均不符合题意。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是在秦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西汉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答】根据题干“汉……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诸侯势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所以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措施的识记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20.【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解答】故图片“宦官”“皇帝”“太后”“外戚”与外戚和宦官专权有关。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的权力的起伏消长,成为了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与影响。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魏”“蜀”“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观察题干图片中的“魏”“蜀”“吴”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国鼎立。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解答】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则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题干选项中选项ABD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选项C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首先判断出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前是我国的秦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是在东汉时期,司马迁著《史记》是在西汉时期,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是在东晋时期。包含①②③的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25.【分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选:D。【点评】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归纳这一时期历史特点。二、非选择题(50分)26.【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工具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依据材料一可知,A、B遗址的名称分别是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结合所学可知,这两地远古先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粟、水稻。(2)材料二图片是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故可以为此次展览拟定主题为生产工具的发展。将材料二的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图1→图3→图4→图2。(3)依据材料三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发达。结合所学可知,变化的原因是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影响是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1)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粟、水稻。(2)生产工具的发展;图1→图3→图4→图2。(3)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发达;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工具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史实。27.【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华夏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发展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由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2)依据材料二“华夏在西周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被概括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可知,华夏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发展变化是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3)依据材料三图1和图2,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说明少数民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反映的是生产方式的交融。图2,说明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接受了他们的食物,反映的是生活习俗的交融。由此概括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是民族融合以汉化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双向或多向融合。(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故答案为:(1)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2)变化: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3)图1,说明少数民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反映的是生产方式的交融。图2,说明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接受了他们的食物,反映的是生活习俗的交融。特点:民族融合以汉化为主,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双向或多向融合。(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华夏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发展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等知识。28.【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朝和西汉在军事方面创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及影响、秦到西汉治国主导思想的变化、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大胜而归,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2)依据材料二概括可知,王倌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最终采纳的主张是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依据材料三“秦王朝立国的主导方针是法家思想……西汉国家制度基本沿袭秦朝而略有增益,但在施政方面则吸收了秦朝速亡的教训,不再全盘遵用法家的政治理论。西汉前期,以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治国主导方针,其主要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尽可能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汉武帝在位时期,随着统治方针从无为转向有为,黄老思想也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学说取而代之……同时,实际政策又并非纯守儒术,而是大量吸收了法家的施政思想、手段,具有儒法合流的特征”概括可知,秦到西汉治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