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品读鉴赏《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在文学和史学融合上的精妙之。。以“群文阅读”的视角,通过对比阅读把握两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史传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鲁迅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高度评价《史记》,其实在我国文学史上,不仅仅是《史记》在文学上成就颇高,还有《左传》。今天我们就通过《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的群文阅读,一窥史传文学语言的精妙。二、任务驱动任务一:朗读,感受语言之美请同学们朗读《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和《鸿门宴》第二段。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学生根据朗读感受的语言风格,从以下语言风格中选择。华丽丰富、庄重严肃、含蓄深刻、深厚沉重通俗朴实、自然亲切、机智幽默、生动有趣辞约义丰(用的词比较少,表达的意思却很丰富)、精炼生动(文章等简练、扼要,灵活而不呆板、有变化)、清新明快任务二:品读,体会微言大义烛之武为什么能够通过一人之力,使得秦军退兵,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独一无二的胆识,更因其非凡卓越的语言表达,深入品味《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一)耐人深味的语气词语气助词是汉语的一个词类,用于句首、句中或者句末,表达判断、疑问、陈述、感叹等语气。诵读比较一:“也"能不能去掉?(1)改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2)原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诵读比较二:“也”能不能添上?(1)改文: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原文: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诵读比较三:语气词能否互换?(1)改文: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矣。(2)原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明确:第一处在劝说起始阶段,烛之武以事实引发秦伯思考,传达"明知其难而为之,窃以为不可"的潜台词,语气缓和谨慎,十分稳妥,表肯定判断,在此“也”不能去掉。第二处的语气不必过于谨慎。前面于秦无益的理由说完,秦伯已经开始被说动,烛之武可以略微放开手脚大胆一些;又因为对秦伯以利相许,果断的结句更能表现"理所当然"的自信,有利于感染秦伯,所以烛之武此处不用"也"更能表现语气的坚决、肯定,此处不能添上“也”。第三处先用"矣"表现为秦伯可惜的态度,和秦伯拉近情感距离;再用"也"较为客观地陈述事实,让秦伯回忆往事,自己看清晋侯为人。该感叹时就感叹,该缓和时就缓和,才能有效实现表达目标,语气拿捏十分谨慎、十分恰当。“也”表静态体现在描绘状态上,“矣”表动态,体现在完成体、将来时、祈使功能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是动态,“君之所知”也是静态,因此不能互换。(二)充满玄机的“错位”语言文章开头,在文章的陈述中,用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而烛之武对“围郑”事件所作的主观陈述,却用的是“秦,晋围郑”一语。对于同一事件,烛之武的说法为何与文章开头的记述出现差异?这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笔?明确:这是烛之武有意的“错位”。郑国当初没有“礼遇”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后来又“贰于楚”,所以晋文公出兵伐之。因此,文章开头记述的“晋侯、秦伯围郑”是对事实的反映,体现了“围郑”行动的主导是晋侯;而烛之武说“秦、晋围郑”,是把秦伯作为“围郑”行动的主导。烛之武用这样一个错位表达,是有考量的:一要能表现出对秦伯的敬重,把“秦伯”排在前面;二要能对秦伯作些暗示或提醒,于是故意“转嫁”怨恨于秦伯。位次的变化关乎谁是主谋、郑国老百姓的“亡国恨”记在谁的头上。烛之武以此提醒秦伯:郑国与秦无仇无恨,您为何要做这“不义之战”的领头人?晋文公是否在借刀杀人?(三)文约意丰的语言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春秋》。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用词细微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戒邪恶而褒扬善良,如果不是圣贤,谁能做到呢),品读下列句子,从中读出了哪些丰富的含义?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春秋笔法”,是指“一字含褒贬”的史传笔法。在《鸿门宴》一文中,作者对刘邦其人其事的叙写,巧妙地使用了这种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刘邦的态度评价,请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探讨。2.语句一:君安与项伯有故?语句二: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语句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品析:语句一:君安与项伯有故?当张良出主意“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时,刘邦随即就问道:“君安与项伯有故?”危急时刻,刘邦本来关注的是退敌之策,但一听张良提到“项伯”,立刻就改变了关注的对象。这一句话,表露的是刘邦当时的第一反应,将刘邦机警、狡诈的性格很传神地写了出来——对所有的人,哪怕是自己的近臣,他都心存戒备,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刘邦的这一表现,恰与项羽的胸无城府,爱慕虚荣,为了“面子”竟然将亲己的“曹无伤”和盘托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句二: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呼,就是喊,在这里有“召”、“唤”的意思,带有随意性,缺少礼貌、尊重的意味。“君为我呼入”,译为“你给我把他叫进来”。一个“呼”字,写出刘邦言语的粗俗,同时也体现出刘邦答应见项伯完全是权宜之计。第二个分句“吾得兄事之”,“得”多解作“必须”,其实解释为“可以”。“必须”可理解为:①情感上的必要,强调内心的强烈愿望;②事理上的必要,强调不可选择性。“可以”也能理解为:能够,强调措施上的主动性。在这里,对项伯“兄事之”,绝非出于刘邦内心的强烈愿望,而且在刘邦眼里,此事也并非到了不可选择的地步。因此,把“得”理解为“可以”,就能突出“兄事之”的虚伪,从而把刘邦在大难临头时那种能屈能伸、虚与委蛇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更充分。语句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诛:《说文》,讨也。“诛”解释为“杀”的时候,一般指杀死有罪之人。这里的“诛”,就是先问罪,然后执行斩刑。那么,该给曹无伤问个什么罪呢?按理说该问“通敌”罪,但这样就把刘邦自己的图谋给坐实了。可以推测,此时,该是问曹无伤“离间”罪,如此就既除掉了内奸,又“维护”了与项羽的“团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就更能让人看清楚刘邦老奸巨猾的特点。再说“杀”字。杀:《说文》,戮也。本义是杀死。在“诛”后再用一个“杀”字,不但强调了处置结果的确切性,而且“诛”、“杀”连用,还从语气上表现出刘邦对曹无伤深恶痛绝、必杀之而后快的心理。任务三:联读,比二文异同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默读两篇文章的主体部分,比较这两篇文学作品在语言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以语言描写为主,都用了春秋笔法。不同点:《烛之武退秦师》语言精练,善用简笔。《鸿门宴》刻画细致,善用繁笔。三、作业布置感悟《子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