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5铅笔涂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

1.下列实数中,比3大的数是()

A.5B.1C.0D.-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即可.

【详解】解:因为一2<0<1<3<5,

所以比3大的数是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能熟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内容是解此

题的关键.

2.2022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截至2021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1260万,

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中国人口的增长逐渐缓慢.14126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14126x1()6B.1.4126xl06C.1.4126xl05D.

14.126xl04

【答案】C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10"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

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

同.当原数绝对值二10时.,〃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是负整数.

【详解】解:141260=1.4126x105,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13的形式,其中

lW|a|V10,〃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的值以及"的值.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7B.6+弓=9C.2a+2b-labD.

2a-3b=5ah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值=同,判断A选项不正确;C选项中2”、2万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D选项中,单项式与单项式法则:把单项式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幕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

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B选项正确.

【详解】A.卜7)2=如=7,故A不正确;

23

B.6-:­—=6x—=9,故B正确;

32

C.2a+2b^2ah,故C不正确;

D.2a-3b—6ab.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有理数的除法及整式的运算,灵活运用相应运算法则

是解题的关键.

4.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开展了“学党史,悟初心”系列活动.学校对学生参

加各项活动的人数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若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

人,则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

A.60AB.100AC.160AD.400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人,占比为20%,可得总人数,根据总人数乘以

1-25%-15%-20%即可求解.

【详解】解:总人数为80+20%=4(X).

则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400乂。一25%-15%-20%)=160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直线AB与相交于点O,ZAOC=J5°,Zl=25°,则N2的度数是()

cB

A.25°B.30°C.40°D.50°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N5OD=75°,之后根据Nl=25。,即可求出N2.

【详解】解:由题可知N5OD=NAOC=75°,

•.21=25。,

N2=ABOD-Zl=75°-25°=50°.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顶角和角的和与差,掌握对顶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如图,在5x6的长方形网格飞镖游戏板中,每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正方形的

顶点称为格点,扇形OAB的圆心及弧的两端均为格点.假设飞镖击中每一块小正方形是等

可能的(击中扇形的边界或没有击中游戏板,则重投1次),任意投掷飞镖1次,飞镖击中

扇形OAB(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1

1

1

,-1-1

1

1

1

T

1

1

1

1

1

1

T

1

1

1

-1_J

Ji@r

兀rn旧兀

-HB':—L.------------------D.

246060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

比值.

【详解】解:由图可知,总面积为:5x6=30,OB=汇+产=,

90吻x10_5万

阴影部分面积为:

360r

5乃

飞镖击中扇形OAB(阴影部分)的概率是三

30-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的求法: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一般用阴

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发

生的概率.

7.《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

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其最高的代数成就.《九章算术》

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

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译文:“相同时间内,走路快的人走100步,走路慢

的人只走60步.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注:步为

长度单位)”设走路快的人要走x步才能追上,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60…60c100…

A.x—100-------xB.x-100H------xC.x—100+xD.

10010060

雪=1。。—]

6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令在相同时间,内走路快的人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走60步,从

而得到走路快的人的速度与,走路慢的人的速度?,再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即

【详解】解:令在相同时间r内走路快的人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走60步,从而得到走

路快的人的速度F走路慢的人的速衅,

y_1QAI_X

设走路快的人要走X步才能追上,根据题意可得一t100,

t

•••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x=100+—%,

10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学史问题,读懂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

8.如图,点A的坐标为(0,2),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点,将线段AB绕点4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C若点C的坐标为(机,3),则机的值为()

A4后R2向「5百八4血

3333

【答案】C

【解析】

【分析】过C作CDJ_x轴于。,CEL,轴于E,根据将线段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得到线段AC,可得aABC是等边三角形,又4(0,2),C(〃?,3),即得

AC=>Jnr+l=BC=AB>可得BD=JBC?-CD?7mz-8,

,___,______,______,______sn

OB=-JAB2—OA2=—3,从而J/w2-3+y/m2—S=m,即可解得加—--

【详解】解:过C作C£>J_x轴于。,(76,),轴于£如图所示:

・・・CD_Lx轴,CE_Ly轴,

・•・NCDO=NCEO=NDOE=90。,

・・・四边形EOOC是矩形,

・・•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C,

:.AB=ACfZBA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9

VA(0,2),C(m,3),

:・CE=m=OD,CD=3,04=2,

.・・AE=OE-OA=CD-OA=1,

・•・AC=ylAE2+CE2=yJm2+l=BC=AB^

在中,BD=\lBC2-CD2=Vm2-8»

在Rt^AOB中,OB=dAB?-O尺=,汴—3,

・・•OB+BD=OD=m,

•e•3+—8=m'

化简变形得:3m4-22m2-25=0,

解得:m—或(舍去),

33

m=—1故C正确.

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的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勾股定理,用含〃1的

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的长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您卡

相应位置上.

9.计算:a-a3=-

【答案】a4

【解析】

【分析】本题须根据同底数靠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凉・小

=。3+1,

-a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暴的乘法,在解题时要能灵活应用同底数基的乘法法则,

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X+y=4,x-y=6,则d-y2=_

【答案】24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x+y=4,x-y=6,

x2-y2=(x+y)(x-y)=4x6=24,

故答案:24.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先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再整体代入求值是解

题的关键.

Y~无

11.化简----三2的结果是.

x-2x-2一

【答案】x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原式=三二左=处21=%.

x—2,x—2.

故答案为: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减法,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2.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倍长三角

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8的长为.

【答案】6

【解析】

【分析】分类讨论:AB=4C=2BC或BC=2AB=2AC,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

果.

【详解】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8c=3

:.AB=AC

当A8=AC=25C时,△A8C是“倍长三角形”;

当8c=2AB=24C时,AB+AC=BC,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止匕时A、B、C不构成三角形,

不符合题意;

所以当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B的长为6.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涉及分类讨论思想,结合三角形三边

关系,灵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AB是。。的直径,弦C。交A8于点E,连接AC,AD.若NBAC=28°,则

ND=___°

【答案】62

【解析】

【分析】连接BD,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是90。,可得NADB=90°,由C8=CB,

可得NB4C=/BOC,进而可得NA£)C=90°-/Br)C.

【详解】解:连接BO,

D

是。。的直径,

ZADS=90°,

1•,CB=CB,

N84C=N3£)C=28。,

ZADC=90°-ZBDC=62°

故答案为:62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掌握圆周角定理

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8CZ)中,AB±AC,43=3,AC=4,分别以A,C为圆

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过M,N两点作直线,与BC交于

2

点、E,与AQ交于点F,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答案】10

【解析】

【分析】根据作图可得肱V_LAC,且平分AC,设AC与MN的交点为O,证明四边形

AECE为菱形,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E为AABC的中线,然后勾股定理求得

BC,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的长,进而根据菱形的性

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设AC与MN的交点为。,

根据作图可得MN,AC,且平分AC,

:.AO=OC,

四边形ABC。是平行四边形,

AD//BC,

:.NFAO=NOCE,

又•;NAOF=NCOE,AO=CO,

..^AOF^COE,

AF=EC,

-AF//CE,

四边形AECE是平行四边形,

•.•MV垂直平分AC,

:.EA=EC,

,四边形才是菱形,

•••AB1AC,MNLAC,

EF//AB,

BEOC,

—=——=1,

ECAO

r.E为BC的中点,

Rt^ABC中,45=3,AC—4,

BC=yjAB2+AC2=5>

AE=-BC=-,

22

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4A£=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

比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开始时,先打开进水管注水,3分钟时,再打开出水

管排水,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直至容器中的水全部排完.在整个过程中,容器中的水

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a的值为.

【答案】y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结合题意分析分别求得进水速度和出水速度,即可求解.

30

【详解】解:依题意,3分钟进水30升,则进水速度为二=10升/分钟,

3

・••3分钟时,再打开出水管排水,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直至容器中的水全部排完直至容

器中的水全部排完,

8x10-20

则排水速度为=12升/分钟,

8—3

8=型

12

29

解得。

3

故答案为:—.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问题,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A82

16.如图,在矩形ABC。中一=-.动点M从点A出发,沿边A。向点。匀速运动,动

BC3

点N从点B出发,沿边BC向点C匀速运动,连接动点M,N同时出发,点M运动

的速度为匕,点N运动的速度为打,且斗〈彩.当点N到达点C时,M,N两点同时停止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将四边形MABN沿MN翻折,得到四边形若在某一时

刻,点B的对应点B'恰好在CD的中点重合,则上的值为.

%—

3

【答案】-

【解析】

4R9

【分析】在矩形ABC。中一=—,设AB=2a,BC=3a,运动时间为f,得到

BC3

CD=AB=2a,AD=BC=3a,BN=v2t,AM=v/,利用翻折及中点性质,在

Rt^B'CN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v2t="a=BN,然后利用^EDB'~AB'CN得到

3

DE=;a=AE,在根据判定的t^EM=ADE3'(A5A)得到AM=vtt=a,从而代值

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

B

A[)2

在矩形ABC。中---=—,设AB=2a,BC=3a,运动时间t,

BC3

CD=AB=2a,AD=BC=3a,BN=v-,t,AM=vxt,

在运动过程中,将四边形M4BN沿MN翻折,得到四边形M4'3'N,

/.B'N=BN=v2t,A'M=AM=卬,

若在某一时刻,点B的对应点3'恰好在CD的中点重合,

DB'—B'C-a,

在一RtdB'CN中,ZC=90°,B'C=a,B'N=v2t,CN=3a-v2t,则v2f

•"'B'N=NB=90°,

:.ZAB'D+ZCB'N=90°,

/CNB'+/CB'N=90。,

:.ZAB'D=ZCNB',

:.AEDB'~^B'CN,

DEB'CB'Ca3

"~DB"-C/V-BC-BN~7~5—-4,

JU——Q

3

•:DB'=B'C=a,

:.DE=^DB'=^a,则B,E={(DB,+DE?==|a,

533

/.A'E^A'B'-B'E^2a--a=-a,即£>E=2a=AE,

444

在ZSAEM和AOEB'中,

Z,=N0=9O°

<A'E=DE

ZA'EM=ZDEB'

.­.M,EA/=M)EB'(ASA),

W_u/_A"_。_3

一为3BN5a5-

3

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属于矩形背景下的动点问题,涉及到矩形的性质、对称性质、中点性质、两

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

握相关性质及判定,求出相应线段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2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5铅笔

或黑色墨水签字笔.

17.计算:|-3|+22-(>/3-1)().

【答案】6

【解析】

分析】先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3+4—1

=6

【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累、绝对值、平方,准确化简式子是解题的关键.

X3

18.解方程:——+—=1.

x+1x

3

【答案】x=一二

2

【解析】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求出解,再检验即可.

【详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l),得d+3(x+l)=x(x+l).

3

解方程,得x=_1

2

经检验,》=一士3是原方程的解.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即去分母,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

/\2/2、

19.已知3/一2尤一3=0,求(%-1)+Hx+鼻的值.

4

【答案】2x9—x+1,3

3

【解析】

2

【分析】先将代数式化简,根据3/一2x一3二0可得幺一§工=1,整体代入即可求解.

2

【详解】原式二—2x+1+x24—X

3

=2x2--x+1.

3

v3%2一2%-3=0,

.尤22

3

二原式=2(/一+1

=2x1+1=3.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运算,代数式化简求值,整体代入是解题的关键.

20.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3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1)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2)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I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求2

次摸到的球恰好是1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说明理由)

【答案】⑴-

4

3

(2)2次摸到的球恰好是1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为3

O

【解析】

【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2)画树状图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中找出两个球颜色不同的结果数,进而求出

概率.

【小问1详解】

解:•••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3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为:-.

1+34

故答案为:一;

【小问2详解】

解:画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16种不同的结果数,其中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有6种,

3

・・・2次摸到的球恰好是1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为g.

O

【点睛】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使用此方法一定注意每一种结

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即为等可能事件.

21.如图,将矩形ABCO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E,4E与CD交于点凡

(1)求证:ADAF当AECF;

(2)若NFCE=40°,求NC4B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ZCAB=25°

【解析】

【分析】(1)由矩形与折叠的性质可得AO=BC=£C,ZD=NB=NE=90°,从而

可得结论;

(2)先证明NZMF=ZEC尸=40°,再求解

ZEAB=ZDAB-ZDAF=90°一40°=50°,结合对折的性质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证明:将矩形ABC。沿对角线4c折叠,

则AZ>=3C=EC,ZZ)=NB=ZE=9()°.

在△D4F和尸中,

ZDFA=NEFC,

<ND=ZE,

DA=EC,

•••ADAF^AECF.

【小问2详解】

解::△ZMF也△Eb,

•••/DAT=NECF=40。.

•••四边形ABC。是矩形,

,ZDAB=90°.

.../EAB=ZDAB-ZDAF=90°-40°=50°,

VZFAC^ZCAB,

•••ZG4B=2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熟练的运

用轴对称的性质证明边与角的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22.某校九年级640名学生在“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测

试,并以同一标准折算成“6分”、“7分”、“8分”、“9分”、“10分”5个成

绩.为了解培训效果,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中抽取了32名学生的2次测试成绩,并用划记

法制成了如下表格:

成绩

678910

(分)

培训1正正正

划记T正T

前TT

人数

124754

(人)

成绩

678910

(分)

培训T正正正

划记F—

后TT正

人数

413915

(人)

(1)这32名学生2次测试成绩中,培训前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机,培训后测试成绩的中

位数是n,则mn;(填“>”、“<”或“=”)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多少?

(3)估计该校九年级640名学生经过培训,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多少人?

【答案】(1)<(2)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25%

(3)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220人

【解析】

【分析】(1)先分别求解培训前与培训后的中位数,从而可得答案;

(2)分别求解培训前与培训后得6分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作差即可;

(3)分别计算培训前与培训后得满分的人数,再作差即可.

【小问1详解】

7+8

解:由频数分布表可得:培训前的中位数为:m=——=7.5,

2

培训后的中位数为:〃二丝二9,

2

所以机<珥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100%—?100%25%,

3232

答:测试成绩为“6分”的百分比比培训前减少了25%.

【小问3详解】

415

培训前:640x—=80,培训后:640x—=300,

3232

300-80=220.

答:测试成绩为“10分”的学生增加了220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表,中位数的含义,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题意,从频

数分布表中获取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如图,一次函数y="+2(ZwO)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1(mw0,x>0)的图像交

于点A(2,〃),与y轴交于点3,与x轴交于点C(~4,0).

(1)求k与m的值;

/7

(2)为x轴上的一动点,当△4P5的面积为万时,求。的值.

【答案】(1)%的值为团的值为6

(2)。=3或。=—11

【解析】

【分析】(1)把C(Y,O)代入了=依+2,先求解々的值,再求解A的坐标,再代入反比

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答案;

(2)先求解8(0,2).由P(a,0)为x轴上的一动点,可得PC=|a+4].由

S.CAP=SAABP+SMBP,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把C(-4,0)代入y="+2,

得k=

2

1c

・・y=-x2.

把A(2,“)代入y=gx+2,

得〃=3.

?.A(2,3).

把A(2,3)代入y=3,

X

得相=6.

的值为g,沈的值为&

【小问2详解】

当x=0时,y=2.

B(0,2).

VP(a,O)为x轴上的一动点,

PC=|t/+4|.

SMBP=gPCOB=-^x|<z+4|x2=|cz+4|,

i]3

SeL/C•%=于|。+4卜3=a+4].

••q-q4-s

,%CAP-°AABPT'CBP'

,g|a+4|=g+|a+4].

,4=3或Q=—1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坐标与图形

面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方程都是解本题的关键.

24.如图,AB是。。的直径,AC是弦,。是的中点,CD与AB交于点E.尸是4B延

长线上的一点,且=

A

D

(1)求证:Cf为。。的切线;

(2)连接BD,取的中点G,连接AG.若CF=4,BF=2,求4G的长.

【答案】(1)见解析(2)AG=』JiU

2

【解析】

【分析】(1)方法一:如图1,连接。C,OD.由NOC£)=NQDC,FC=FE,可得

ZOED=ZFCE,由AB是。。的直径,。是A6的中点,NOOE=90°,进而可得

ZOCF=90°,即可证明CF为。。的切线;

方法二:如图2,连接OC,BC.设NC43=x°.同方法一证明NOCE=90°,即可证明

C尸为0。的切线;

(2)方法一:如图3,过G作GHLAB,垂足为H.设。。的半径为〃则

OF=r+2.在上△OCF中,勾股定理求得「=3,证明G//〃。O,得出

△BHGsBOD,根据也=也,求得BH,GH,进而求得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

BOBD

得AG;

方法二:如图4,连接A。.由方法一,得r=3.AB=6,。是AB的中点,可得

AD=BD=3。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G.

【小问1详解】

(1)方法一:如图1,连接OC,OD.

•:OC=OD,

:.40CD=40DC.

':FC=FE,

:./FCE=NFEC.

,/ZOED=/FEC,

:./OED=/FCE.

:AB是。。的直径,。是AB的中点,

ZDOE=90。.

/.ZOED+ZODC=90°.

,NFCE+ZOCD=90°,即ZOCF=90°.

OCVCF.

...CE为。。的切线.

D

图1

方法二:如图2,连接OC,BC.设NCM=x。.

;AB是。。的直径,。是A8的中点,

/.ZACD=ZDCB=45°.

ZCEF=ZCAB+ZACD=(45+x)°.

•;FC=FE,

:.ZFCE=ZFEC=(45+x)。.

NBCF=x。.

-:OA=OC,

:.ZACO=ZOAC=x°.

•••ZBCF-ZACO.

;AB是。。的直径,

ZACB=90°.

:.ZOCB+ZACO=90°.

...ZOCB+ZBCF=90°,即/OCF=90°.

OCA.CF.

为。。的切线.

【小问2详解】

图2

解:方法一:如图3,过G作G〃_LAB,垂足为

设。。的半径为,,则0尸=厂+2.

在中,4123+r2=(r+2)\

解之得r=3.

•;GH±AB,

NGHB=9Q。.

,:/DOE=90。,

/GHB=/DOE.

GH//DO.

“BHGSBOD

.BH_BG

•;G为B。中点,

BG=-BD.

2

1313

:.BH=-BO=-GH=-OD=~.

2222

39

AH=AB-BH=6——=-.

22

•••AG=yjGH2+AH2

A

D

图3

方法二:如图4,连接AD由方法一,得r=3.

是0。的直径,

/.ZADB=90°.

•/A8=6,。是AS的中点,

AD=BD=3E

•;G为8。中点,

DG=-BD=-y/2.

22

AG=y/AD2+DG2=J(3夜『+(|血)=|V1().

A

D

图4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以上知

识是解题的关键.

25.某水果店经销甲、乙两种水果,两次购进水果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种水果质量乙种水果质量总费用

进货批次

(单位:千克)(单位:千克)(单位:元)

第一次60401520

第二次30501360

(1)求甲、乙两种水果的进价;

(2)销售完前两次购进的水果后,该水果店决定回馈顾客,开展促销活动.第三次购进

甲、乙两种水果共200千克,且投入的资金不超过3360元.将其中的,"千克甲种水果和

千克乙种水果按进价销售,剩余的甲种水果以每千克17元、乙种水果以每千克30元的

价格销售.若第三次购进的200千克水果全部售出后,获得的晕木利润不低于800元,求

正整数,〃的最大值.

【答案】(1)甲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12元,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20元

(2)正整数,”的最大值为22

【解析】

【分析】(1)设甲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元,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元,根据总费

用列方程组即可;

(2)设水果店第三次购进x千克甲种水果,根据题意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表示出总利

润w与x的关系式,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小问1详解】

设甲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元,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h元.

’60。+40〃=1520,

根据题意,得<

30a+506=1360.

a—12,

解方程组,得《

b=20.

答:甲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12元,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20元.

【小问2详解】

设水果店第三次购进X千克甲种水果,则购进(200-X)千克乙种水果,

根据题意,得12x+20(200-x)43360.

解这个不等式,得》》80.

设获得的利润为卬元,

根据题意,得

w=(17-12)x(x-/T?)+(30-20)x(200-x-3m)=-5x-35m+2000.

V-5<0,

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80时,W的最大值为-35m+160().

根据题意,得-35根+1600>800.

解这个不等式,得mW图.

7

,正整数机的最大值为22.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本

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写出相应的函数解析

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26.如图,在二次函数,=一/+2如+2"2+1(机是常数,且加>0)的图像与x轴交于

A,B两点(点A在点8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其对称轴与线段BC交于

点、E,与x轴交于点F.连接AC,BD.

(2)若NACO=NCBO,求机的值;

(3)若在第四象限内二次函数y=-f+2如+2加+1(m是常数,且加>0)的图像

上,始终存在一点P,使得NACP=75。,请结合函数的图像,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4(-1,0);B(2机+1,0):C(0,2/n+l);ZOBC=45°

(2)m=i

6-1

(3)nQ<m<-----

2

【解析】

【分析】(1)分别令x,y等于0,即可求得A8,C的坐标,根据

OC=OB,ZBOC=90°,即可求得NOBC=45°;

(2)方法一:如图1,连接AE.由解析式分别求得。尸=(m+1)2,OF=m,

BF^m+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E=BE,由

BEBFmJ-1

tanZACE=—=——=—=——,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方法二:如图2,

CECEOFm

过点。作。交于点H.由方法一,得。尸=(加+1)二

BF=EF=,n+l.证明△AOC'S^OH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方程,解方程即

可求解;

(3)设PC与x轴交于点°,当P在第四象限时,点。总在点8的左侧,此时

ZC04>ZCBA,BRZCQA>45°.

【小问1详解】

当y=0时,-X2+2mx+2m+\=0-

解方程,得X[=-l,x2=2m+\.

•.•点A在点B的左侧,且机>0,

A(-1,0),B(2m+l,0).

当尤=0时,y=2m+l.

:.C(0,2m+l).

OB=OC=2m+l.

,/NBOC=90°,

:.NOBC=45。.

【小问2详解】

方法一:如图1,连接AE.

'/y——x2+2mx+2m+l-—(x—niy+(m+1)-,

ADF=(m+1)2,OF=m,BF=m+l.

:点A,点8关于对称轴对称,

•••AE=BE.

:.NEAB=NOCB=45°.

:.NCSA=90。.

•••ZACO=ZCBD,ZOCB=ZOBC,

:.ZACO+NOCB=NCBD+NOBC,

即ZACE=ZDBF.

EF//OC,

,…AEBEBFm+\

•・tun/ACE=----=-----=-----=-------

CECEOFm

.m+1_(m+1)-

mm+1

m>0,

・••解方程,得/篦=1.

方法二:如图2,过点D作DH上BC交BC于点H.

由方法一,得。尸=(m+1)2,BF=EF=m+l.

DE=m~+m-

■:ZDEH=ZBEF=45°,

/.DH=EH

BE=V2fiF=V2(/7?+l).

/.BH=BE+HE

ZACO=ZCBD,ZAOC=NBHD=90°,

/\AOC^/\DHB.

OADH

OCBH

1_

2m+1

丁m>0,

工解方程,得)篦=1.

【小问3详解】

>/3—1

n0<m<--------

2

设PC与x轴交于点Q,当户在第四象限时,点。总在点8的左侧,此时

ZCQA>ZCBA,即NCQA>45。.

・・・ZACQ=75°f

:.ZC4O<60°.

.ttanNCAO〈百,

\*OC=2m+l,

,•2〃z+1<5/3•

解得加<正二1,

2

又加>0,

・八A/^-1

••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