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1.(8分)年级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我爱我家乡——“寻美房山”日记展下面是某同学的日记节选,有些地方他不能确定,请你帮他完成。房山历史yōu()久、文化灿烂,素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一处处古迹犹如一座座历史丰碑,铭刻着人类初始的辉煌历程,也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周口店龙骨山,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朝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①___这里自然资源丰富②___气候温暖宜人③___7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因此被称为“人之源”。这里既是人类化石的宝库,又是古人类学、古生物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基地。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是公元前1045年西周燕国的初都所在地,也是迄今为止关于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并存的遗址。它的发现。将北京的建城史上溯至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城之源”一说,【甲】。燕国虽然弱小,却不乏苏秦、乐毅这样的风云人物。前者兼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后者连下七十余城,战胜强齐。他们叱咤风云,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幕幕【乙】的时代大戏。北京最古老的皇陵不是著名的明十三陵,而是偏于一隅,【丙】的房山金陵。金陵位于周口店的云峰山下。据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它的营建,是北京首次成为一国之都的历史见证。正因为这处历经cāng()桑的皇陵的存在,使得房山享有了“都之源”的美称。(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yōu(幽)久一隅(ǒu)cāng(沧)桑B.yōu(幽)久一隅(yú)cāng(苍)桑C.yōu(悠)久一隅(yú)cāng(沧)桑D.yōu(悠)久一隅(ǒu)cāng(苍)桑(2)为第二段①②③处选填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逗号②顿号③句号B.①句号②逗号③逗号C.①分号②逗号③逗号D.①句号②顿号③句号(3)根据语境,为【甲】[乙】【丙】处选择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当世无双【乙】可歌可泣【丙】鲜为人知B.【甲】当之无愧【乙】轰轰烈烈【丙】不为人知C.【甲】当世无双【乙】可歌可泣【丙】不为人知D.【甲】当之无愧【乙】轰轰烈烈【丙】鲜为人知(4)通过本次日记展,同学们对房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请任选下面一个句式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家乡房山的情感或认识。A.虽然……但是……B.与其……不如……C.因为……所以……D.不仅……而且……2.(4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创作的《我爱你,中国》的节选,请阅读后参与下面的讨论。世界的东方,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国。看啊!崇山峻岭是她不屈的脊梁,黄河长江是她跳动的脉搏。炎黄子孙的心中,有个响亮的名字叫中国。听啊!楚辞汉赋是她娓娓的讲述,唐诗宋词是她深情的诉说。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你风光秀丽社美的山河,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我要将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中国!(1)同学们纷纷对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小节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B.第三小节中连用四个“我爱你”构成排比,强烈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C.第四小节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由衷的热爱。D.全诗的人称由“她”变成“你”,情感表达更加直接而迫切。(2)读了上面诗歌,有位同学写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请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上联:楚辞汉赋,(①)家论国,千般壮志文中(②)下联:唐诗宋词,(③)山唱水,万种深情诗里(④)A.①咏②叙③谈④吟B.①咏②吟③谈④叙C.①谈②叙③咏④吟D.①谈②吟③咏④叙3.(2分)在比赛的评选环节,三幅不同字体的作品脱颖而出。请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投票,并根据其字体及特点写出投票理由。我为作品投票。理由是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4.(4分)默写。故园难舍。有的人,客路行船归心切,那是王湾“乡书何处达?①”的自问(《次北固山下》);有的人,他乡闻笛夜难眠,那是李白“②,③”的情愁(《春夜洛城闻笛》);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④”的凝噎(《逢入京使》);有的人,羁旅天涯步履艰,那是马致远“⑤,⑥”的哀叹(《天净沙•秋思》)。你能想到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连续两句古诗词是:”⑦,⑧”。(本套试卷出现的诗句除外)5.(5分)阅读下面《木兰诗》的节选和链接材料,完成问题。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链接材料】这是一组借鉴皮影、剪纸技法创作的诗配图。(1)本诗讲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链接材料】中的四幅图生动再现了故事的四个主要场景。根据原诗和图片内容,这四个场景可以依次概括为①、准备出征、②和③(2)根据图片和相关诗句内容,想象木兰的心理活动并分析其形象。提示:从【图2]外的三张图片中任选一张,仿照示例完成。示例:【图2】中的木兰想:我穿上戎装,扮成男子代替父亲出征,这样就没人能认出来了。由此、我看出木兰是一个机智的人。6.(7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归田录》)【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①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节选自苏轼《日喻》)注释:①苟然: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②务:致力。(1)文言字词的翻译可以采用“以形索义”法,即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义。请根据提示,用这种方法完成下面问题。①汉字中“目”部的字主要有两类:第一类表示视觉器官,是名词;第二类表示和眼睛相关的动作、是动词。下面选项中加点的字属于第一类的是A.目似瞑B.眈眈相向C.刮目相待D.睨之②【乙】文画线句中“涉”“浮”“没”三个以“氵”为部首的字均表示人与水的关系。根据语境,“没”字的意思是A.趟水过河B.潜水C.在水里游(2)文言句子语气的表达,既可以借助语气词,又可以借助句式、副词、称谓等。下面对【甲】文两处画线句的语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②尔安敢轻吾射!A.①句“亦……不亦……”的句式和语气词“乎”的使用,写出了康肃公对卖油翁“但微额之”这一行为的直接反应,表达了疑问语气。B.②句中一个“安”字的使用,表明了康肃公对于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这一回答的愤怒,表达了强烈的反问语气。C.两句中“汝”与“尔”翻译成现代汉语都是“你”的意思,但是“尔”表明了康肃公居高临下的态度,表达了轻蔑的语气。(3)【甲】文中卖油翁往葫芦里倒油,其中“①”的细节与[乙】文中“②一句阐释了同样的道理——熟能生巧。你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三、名著阅读。(共5分)7.(5分)名著阅读。(1)请从下面两段人物语言中任选其一,对其中能体现北京特色的口语方言进行圈点,并在下面空白处对人物形象作批注。【甲】虎妞:“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乙】高妈:“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对下面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逐到野兽中去的。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逐到野兽中去的。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8.(6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北京市2011年至2020年义务植树情况统计表年份累计参与人数累计拉树量(裸)20117316万1.85亿20148200万1.93亿201796SS.8万2.03亿20201.011亿2.1亿【材料二】对于北京而言,城市的绿色家底其实是脆弱的——林木覆盖率低,风沙危害区域广。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北京市开启了植树播绿斗风沙的艰苦战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进入新世纪,又陆续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平原百万亩造林等生态工程。经过40年的不断努力,______。【材料三】大片的绿色压制了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据北京观象台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沙尘最为严重,每年多达26天;60到80年代,沙尘日在10﹣20天之间波动;90年代以后减少到5﹣7天左右;2010年以来,年平均沙尘日为3天左右。2021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优良天数增加到288天。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多年不见的黑鹳、灰鹤、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又重现山林。(1)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统计表,根据其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北京植树造林取得的成效及原因分别是什么。(3)青少年也许无法亲自参与到“植绿”过程中,但可以为“护绿”出一份力。请结合生活实际,为青少年如何“护绿”提一条具体的建议。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1998年,是中国核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史诗级时到”。这一年,中国核潜艇在南海进行了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险,这标志着中国核潜艇研制的成功。核潜艇研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极限深潜。这一步极其危险。【甲】潜入水下数百米后,艇上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钢板要承受一吨多海水的压力,100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1963年,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深潜时“全军覆没”,而我们的核潜艇全部是自己做出来的,这让大家的思想负担很重。艇长和政委做了3个月思想工作,参试人员还是没有把握。面对这种情况,黄旭华毅然决定随艇下潜。深潜试验当天,南海浪高1米多。艇慢慢下潜,先是10米一停、再是5米一停,接近极限深度时1米一停。钢板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在极度紧张的气氛中,黄旭华依然全神贯注地测量和记录各种数据。核潜艇到达了极限深度,然后上升……终于,成功了!事后,有人这样问他:“您当时不怕死吗?”他回答说:“怎么不怕!我不是不贪生怕死、但当时只有这一个选择,顾不得了。”这次深潜,使64岁的黄旭华成了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②]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困难重重。当时没人懂得核潜艇,大家就从国外浩瀚的报刊杂志里找,用大海捞针的方式寻找保密度极高的核潜艇相关资料。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旭华得到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玩具模型。他如获至宝,拆解分装了一次又一次,发现和他们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致。[乙】他说:“我当时就想,核潜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出来的、并不神秘。”在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黄旭华和其他科研人员想了很多土办法解决尖端的技术难题: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心数据;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他们就用磅秤称的笨方法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③]“你不能泄露自己的单位、自己的任务、一辈子都在这个领域,一辈子都当无名英雄,你评了劳模都不能发照片,你犯了错误都只能留在这里扫厕所。能做到吗?”这是刚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时领导跟黄旭华的谈话。回忆起这些,他总是笑:“有什么不能的?比起我经历过的,隐姓埋名算什么?”黄旭华上初中时,赶上日寇入侵,为了求学,他不得不远走梅县、韶关、坪石、桂林……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逐渐明白了弱国受人欺凌的处境,也让他立下了学航空、学造船的志向。1945年抗战胜利,黄旭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就读。与此同时,他还热心于学生运动并秘密入党。多年后、他回忆起秘密入党的往事时说:“有人同我开玩笑,你研制核潜艇以后,整个人生就是‘不可告人’的人生了!是的,我很适应。我在交通大学上学时就开始‘不可告人’的地下党人生了!”[④]人生是一场“舍得”,有选择就有割舍。黄旭华的割合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从1938年离家求学,到1957年出差广东时回家,19年的离别,母亲没有怨言,只是叮嘱他常回来看看。黄旭华满口答应,怎料这一别竟又是30年。30年中,家人和他之间的联系,仅仅只是一个海军的信箱。对母亲来说,他成了一个遥远的信箱号码。黄旭华的身份公开后、母亲特地把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她讲的一句话,至今都让黄旭华铭记于心:“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这话传到黄旭华耳中,他哭了。虽然和妻子在同一个单位,但每每说起,他总是心酸的:从上海举家迁往北京,是妻子带着孩子千里迢迢搬过去的;从北京迁居气候条件恶劣的海岛,冬天几百斤的煤球,是妻子和女儿一点点往楼上扛的;地震了,还是妻子一个人一手抱着一个孩子拼命往外跑。[丙】妻子和女儿有时会跟他开玩笑:“你呀,真是个客家人,回家做客的人!”黄旭华从不讳言爱:“我很爱我的妻子、母亲和女儿,我很爱她们。”他顿了顿,“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我此生没有虚度,无怨无悔。”有人问他:“对您来说,祖国是什么?”他说:“列宁说过,要他一次把血流光,他就一次把血流光;要他把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他愿意一滴一滴慢慢流。一次流光,是很伟大的举动,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这样。更关键的是,要你一滴一滴慢慢流,你承受得了吗?国家需要我一天一天慢慢流,那好,我就一天一天慢慢流。”“一天一天,流了93年,这血还是热的?”“因为祖国需要,就应该这样热。”(摘自《环球人物》.有删改)(1)根据段落内容,将下面四个小标题分别填在文中的①②③④处,正确的顺序是A.白手起家,干惊天动地事B.爱国爱家,深潜之人亦深情C.身先士卒,勇探“龙宫”D.隐姓埋名、初心不改(2)请从上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3)请从“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血,永远是热的”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0.(9分)阅读《较真儿》,完成问题。较真儿焦波①爹脾气倔,加上当了一辈子木匠,干啥都较真儿。②小时候,常听爹背诵他小时学过的课文,有一篇写长城的,其中有两句:“山海关前多景致,八达岭上好风光。”我问爹“八达岭”是啥,他说是一座山岭,在北京。“离天安门多远?”我问。爹答不上来。过了几天,他告诉我,八达岭在北京西北边,离天安门有140里路。为这事,他专门去问了刚从北京回来的邻居四哥。③爹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是:“丁是丁,卯是卯、木匠手中的尺子是‘规矩’,差一分一厘,就是胡来。”1959年,邻村的李木匠到北京建人民大会堂回来,爹到他家打听人民大会堂的规模,知道了人民大会堂柱子的直径是1.5米。④他又问:“天安门门洞有多长?”⑤李木匠说:“30来米吧。”⑥“到底三十几米?”爹又问。⑦“你管那么多干吗!难道你还要建一座天安门?”爹的较真儿碰了壁。⑧1996年深秋,我把爹娘接到北京游览、爹总算有机会对关心的事较真儿了。⑨爹娘晚9点到北京,第二天就去逛颐和园。⑩我们从朝阳门出了地铁站。上了车,爹告诉娘,出地铁站的台阶是96级。这是他一步一步数过的。⑪在颐和园,娘悄悄问我:“毛主席住哪间屋?”⑫这话被爹听到了,他较真儿起来:“这叫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别墅。毛主席住在中南海。”⑬爹跟娘较真儿没用,娘只知道毛主席住在北京。⑭第二天,爹娘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过毛主席遗容后,就去了天安门。爹用拐杖一下一下量天安门城楼的门洞长度。他一边量,一边报数。游人看见一个老头子在量天安门,觉得好奇,便聚拢过来看,许多人还帮报数。爹:“1、2、3……”⑮游人们喊:“4、5、6……”⑯量完了,爹满意地说:“43米长,我终于弄明白了!回去谁要再乱说,我就告诉他,我亲自量过!”⑰在故宫太和殿前,爹娘合抱殿前的大柱子,看究竟有多粗。第三天游览长城时,他又用步量两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用手量长城砖的长宽厚度。当了一辈子木匠的爹,手指、胳膊、拐杖甚至眼睛都能量出精确的尺度。⑱爹较真儿的事,在第六天达到高潮。要离京回山东了,在招待所柜台结账时,爹说应该多交5块钱,服务员和值班经理不解。⑲爹说:“我不小心把一个茶杯碰到地上了,虽说没打破,茶杯却裂了一条纹,说不定哪天就要破。我看过住房须知,杯子标价5元,所以要照价赔偿。”⑳值班经理听老人这么一说,十分感动:“老人家,就别赔了!有您这句话就行了!”㉑爹说:“招待所的‘须知’就是‘规矩’,这就像俺当木匠用的尺子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俺一辈子都认这个死理。”㉒值班经理竖起大拇指,用地道的北京话说:“老人家,您真较真儿啊!”㉓出了门,娘用“挖苦”的口气笑着对爹说:“没想到你小气了一辈子,今天倒大方了。”㉔爹急了,吼起来:“那是在家,这是在哪儿?咱丢人不能丢在北京!”(摘自《俺爹俺娘》,有删改)(1)为了突出“爹”的较真儿,作者选取了多件小事。尤其是到北京后,(①),纠正娘关于毛主席住处的错误认识,(②),与娘合抱测量太和殿前的大柱子,(③),(④)(2)“规矩”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三次用的是本义,即圆规和矩尺这两种工具。根据上下文,说说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意思分别是什么。(3)目睹了父亲的一系列较真儿行为,你觉得文中的“我”会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想呢?请结合相关内容,以“我”的身份和口吻将下面语段中短信的内容补充完整。目送着爹娘乘坐的火车驶远,回想起爹这几天来较真儿的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给他编辑了一条短信:五、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1.(40分)教材第三单元中的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虽然都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却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他们是否影响过你?感动过你呢?请以“我身边的小人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5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12.假如你是志愿者种下的一棵小树苗,或生长在小区里,或生长在街道旁,或生长在小河边,或生长在山坡上……你会有怎样的经历?又会目睹哪些故事呢?请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5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4分)1.【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yōu久”写作“悠久”,“一隅”中的“隅”读作“yú”,“cāng桑”写作“沧桑”。故选:C。(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①是陈述句末尾,用句号,②③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故选:B。(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当世无双:当代独一无二,首屈一指。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根据“‘城之源’一说”的提示,选“当之无愧”恰当,排除AC。不为人知:不被人所知道了解。不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根据“偏于一隅”的提示,选“鲜为人知”恰当。排除B。故选:D。(4)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自己的阅读体验,选用恰当的关联词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解答】答案:(1)C(2)B(3)D(4)示例:虽然我还没走遍房山的山山水水,但是我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2.【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是间接抒情。故选:C。(2)本题考查对对子。“谈”和“论”搭配,“咏”和“唱”搭配,②和④处于句末,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②填“叙”,④填“吟”。故选:C。【解答】答案:(1)C(2)C【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3.【分析】本题考查书法字体特点的掌握。根据题意,从三幅书法作品中选择自己最为喜欢的一幅,指出其所属字体,并根据其字体及特点写出自己投票的理由即可。作品甲是篆书,其特点是字形状比较细瘦,形体大小均匀,体势以圆为主;作品乙是隶书,其特点是字形扁方,蚕头燕尾,方劲古拙;作品丙是楷书,其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三者皆可选为答案,关键在于理由的阐述。【解答】答案:示例一:甲;这幅作品是篆书,字体古朴,书写线条精细一致,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永远不变相对应。示例二:乙;这幅作品以隶书作品的方劲古拙,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信念。示例三:丙;这幅作品是楷书,其字体方正,笔画工整,表现出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者的方正、质朴的品性。【点评】书法字体的分类及特点:楷书: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隶书: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行书: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信笔而成,不作停顿和回锋。小篆:笔画以圆画为主,多圆转而无方折。草书:行笔加快,附钩增多。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1)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2)此夜曲中闻折柳(3)何人不起故园情(4)双袖龙钟泪不干(5)夕阳西下(注意“夕”的书写)(6)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7)今夜月明人尽望(8)不知秋思落谁家【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5.【分析】【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根据原诗和图片内容这四个场景可以依次概括为:停机叹息、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和对镜贴花。(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示例:图1中的木兰想,我没有哥哥,父亲没有大儿子,我必须代替父亲出征,这样父亲就不用出征了。由此、我看出木兰是一个孝顺的人。答案:(1)①停机叹息②奔赴战场和③对镜贴花(2)示例:【图1】中的木兰想,我没有哥哥,父亲没有大儿子,我必须代替父亲出征,这样父亲就不用出征了。由此、我看出木兰是一个孝顺的人。【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6.【分析】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解答】(1)①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A.句意为:眼睛好像闭上。瞑:闭上眼睛。B.句意为:(瞪着眼)注视的样子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C.句意为: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目:眼睛。D.句意为:不在意地看着他。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故选:C。②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十五而能没矣”的句意是十五岁就能潜水了。没:潜水。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是反问语气,不是疑问语气;BC.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甲文“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细节和“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一句阐释了同样的道理——熟能生巧。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可以举骑自行车,开始的时候生疏,容易摔跤,但时间长了,肌肉形成了记忆,不仅娴熟地掌握了骑车的技能,在各种路况下汽车,有时还能一手提着重物一手骑。答案:(1)C(2)B(3)A(4)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举例:我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不熟练,特别紧张,摔了很多次跤,后来骑的时间长了,肌肉形成了记忆,不仅能够在各种路况下汽车,有时还能一手提着重物一手骑。【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三、名著阅读。(共5分)7.【分析】《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一句表明虎妞泼辣强悍的性格。【乙】“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可知高妈是一个精明,有头脑的人。(2)本题考查对名著主旨的理解。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从社会因素或个人因素表达观点,结合情节内容阐述理由即可。最好是能够从社会、个人因素两方面全面分析。答案:(1)【甲】虎妞泼辣强悍。【乙】高妈精明能干、有头脑、泼辣、有手段。(2)示例一:我认同甲同学的看法。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示例二:我认同乙的看法。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示例三: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旧社会。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这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示例四:我认为,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祥子经历了孙侦探骗钱、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利己、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决定了祥子的悲惨命运。【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8.【分析】本题是以“种棉花”为主题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第三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解答】(1)联系“进入新世纪,又陆续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平原百万亩造林等生态工程”“经过40年的不断努力”以及根据材料一“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中的数据以及可以得出材料二补充内容: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2)这里有两个问题,取得的成效以及原因。成效:材料一根据“北京市2011年至2020年义务植树情况统计表”以及“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中的数据得出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材料二、三“大片的绿色压制了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多年不见的黑鹳、灰鹤、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又重现山林”得出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原因:材料一围绕“累计参与人数”开展指出了个人方面的原因一一环保意识提高。材料二、三中“北京市开启”“北京陆续开展”等指出政策的原因一一北京的生态保护政策。(3)提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来提,比如结合材料一中的“义务植树情况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出:种一棵树,还一片绿;到公园里游玩,不攀树折枝等。答案:(1)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2)成效: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原因:第一,人们的环保提高;第二,北京的生态保护政策。(3)示例:到公园里游玩,不攀树折枝。【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9.【分析】本文叙述了中国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以黄旭华组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的研制的主要事件,表达了表达了黄旭华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解答】(1)本题考查给段落命题的能力。①处依据“面对这种情况,黄旭华毅然决定随艇下潜”点明黄旭华身先士卒。依据“在极度紧张的气氛中,黄旭华依然全神贯注地测量和记录各种数据。核潜艇到达了极限深度,然后上升……终于,成功了”点明他咏叹“龙宫”。“这次深潜,使64岁的黄旭华成了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句点明他是第一个做深潜试验的。故选:C。②处“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困难重重。当时没人懂得核潜艇,大家就从国外浩瀚的报刊杂志里找,用大海捞针的方式寻找保密度极高的核潜艇相关资料”句点明核潜艇研制之初什么都没有,也不懂。“在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黄旭华和其他科研人员想了很多土办法解决尖端的技术难题”点明在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仍然解决了很多难题。故选:A。③处“‘你不能泄露自己的单位、自己的任务、一辈子都在这个领域,一辈子都当无名英雄,你评了劳模都不能发照片,你犯了错误都只能留在这里扫厕所。能做到吗’”句点明做研究需要隐姓埋名。故选:D。④处“她讲的一句话,至今都让黄旭华铭记于心:‘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这话传到黄旭华耳中,他哭了”“我很爱我的妻子、母亲和女儿,我很爱她们”,“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我此生没有虚度,无怨无悔”点明他爱国爱家。故选:B。(2)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甲】句中把“钢板”比作“一张扑克牌大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钢板的小。“扑克大小的钢板要承受一吨多海水的压力”对比,突出了钢板小却要承受重大的压力。“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排比,语气强烈地表现力危险性极强。整个句子用比喻、对比、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极限深潜极其危险。表现力黄旭华身先士卒,勇探“龙宫”的崇高精神。[乙】句使用了语言描写。由“当时没人懂得核潜艇”“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条件”可知,核潜艇的研制困难重重,白手起家,但是“黄旭华和其他科研人员想了很多土办法解决尖端的技术难题: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心数据;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他们就用磅秤称的笨方法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表现力黄旭华及团队的不怕困难,精心钻研的精神品质。[丙】句语言描写,用妻子和女儿的话表现了黄旭华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3)本题考查给文章命题的能力。依据“‘一天一天,流了93年,这血还是热的?’‘因为祖国需要,就应该这样热。’”可给文章命题为:血,永远是热的。使用这个题目,能使文章的结尾和问题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使用这个题目,使结尾还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深化文章中心,表达了黄旭华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答案:(1)①C②A③D④B(2)【甲】比喻、对比、排比,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极限深潜极其危险。表现力黄旭华身先士卒,勇探“龙宫”的崇高精神。[乙】语言描写。表现力黄旭华及团队的不怕困难,精心钻研的精神品质。[丙】语言描写,表现了黄旭华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3)血,永远是热的。能使文章的结尾和问题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使用这个题目,使结尾深化中心,表达了黄旭华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10.【分析】文本围绕题目“较真儿”,叙述了父亲在老家时问八达岭离天安门多远、打听大会堂柱子的直径和天安门门洞的长;到北京旅游数地铁站的台阶;在颐和园纠正母亲的错误;来到天安门数门钉,量城门和门洞;在故宫太和殿前,合抱殿前的大柱子,赔偿招待所茶杯等较真的事,表现了父亲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美好品质。【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①“上了车,爹告诉娘,出地铁站的台阶是96级。这是他一步一步数过的”,数朝阳门出地铁站的台阶;②“爹用拐杖一下一下量天安门城楼的门洞长度”,数天安门城门的门钉,量城门宽度、厚度和门洞长度;③“第三天游览长城时,他又用步量两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用手量长城砖的长宽厚度”,步量两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用手量长城砖的长宽厚度;④“要离京回山东了,在招待所柜台结账时,爹说应该多交5块钱,服务员和值班经理不解”,赔偿招待所茶杯。(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丁是丁,卯是卯,木匠手中的尺子是‘规矩’,差一分一厘,就是胡来”,第一次的意思是准确度、要求,“招待所的‘须知’就是‘规矩’,这就像俺当木匠用的尺子一样”,第二次的意思是规定、要求。(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理解“较真儿”的精神内涵,再结合生活实际,这种精神在不同领域的作用。示例:“较真儿”是一种坚守原则、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诱惑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实事求是,方能坚守初心而不迷失自我。答案:(1)①数朝阳门出地铁站的台阶;②数天安门城门的门钉,量城门宽度、厚度和门洞长度;③步量两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用手量长城砖的长宽厚度;④赔偿招待所茶杯。(2)第一次的意思是准确度、要求,第二次的意思是规定、要求。(3)示例一:“较真儿”是一种坚守原则、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诱惑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实事求是,方能坚守初心而不迷失自我。示例二:“较真儿”是一种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工作中,尤其是学术学术研究中,只有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我要求,才能获得成功。示例三:在生活中,如果事事“较真儿”,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分散精力,导致自己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五、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1.【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我身边的小人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由材料可知,敬爱别人,不仅要敬爱光辉灿烂的杰出人物,也要学会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同样闪耀着品格的光辉。杰出人物离我们遥远,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身边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来写,写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写他们的坚强、执着、独立、自律、善良、勤劳……写他们的美好品质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指引着我们更好地成长。确定对象和主题之后,我们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来选材,这样能做到有话可写,能写出真情实感。可恰当运用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人物描写以及各种细节描写合理使用也会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解答】我身边的小人物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平凡的“小人物”,也许他们的工作岗位很低微,外表和着装不起眼,但是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做出奉献。就好比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在默默地照亮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前行。在我们的小区里就有一位这样的人,她是一位清洁工,姓张。我总是瞧不起她,嘲笑她,嫌她脏。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一个星期六早上,我在小区下面散步,手里拿着一张准备送给妈妈的卡片。这时张阿姨经过了,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手里的卡片,我瞪了她一眼,心里嘀咕着:看什么看!突然,一阵大风夹着沙子吹过,我连忙松开手护住眼睛,风停了,而卡片却不见了。顿时,我脑子一片空白,比油锅里的蚂蚁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