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_第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_第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_第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_第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9.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字。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二.新授课(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2.小组讨论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说?3.指名说一说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1.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问:“野外”是什么意思?问:课文中小朋友寻找到了秋姑娘送的哪些礼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原来他们也寻找到了那么多秋姑娘送的礼物,我想他们跟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秋天,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出示板书)2.练习朗读(1)那么赶快跟你的小伙伴练一练(2)谁想给大家读一读(3)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4)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要读,那咱们就一起读好吗?(5)你们读得这么好,我想考考谁的记忆力最好。把书扣上。谁能连贯的把他们的话说一说。(6)合作朗读,师读第一句,大家读小朋友说的话和最后一句。3.积累词语师:是呀!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吗?4.换位想象师:秋天的景色太美了,你们看这么美的景色还吸引谁呀?(大雁)快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呀?不知不觉中,通过合作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么多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现在我们大家就休息一会儿一起做个游戏好吗?5.一分钟休息,猜谜语全班玩猜谜语的游戏,你们也像小文、小方、小力一样用说说“秋天是()的”,请你的朋友猜猜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三)仿照原文,口头作文《寻找冬天》过渡:通过我们共同合作寻找秋天,老师发现你们越来越聪明了,有一件事我想请你们这群小机灵鬼儿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五彩缤纷的秋天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充满神秘感的冬天。学校的“小喇叭”广播向我们征集有关《寻找冬天》的小片断,要求仿照《寻找秋天》这篇课文来说一说。说得好的我们要推荐到学校的小广播站请他给全校同学说一说。我们看看到下期的“小喇叭”广播时能听到我们一1班哪位学生的声音。(1)先给你们一点时间,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冬天的景色。(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冬天的图片。(3)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4)全班交流下节课我们选出班里说的最好的同学到小广播站去广播。三.总结感谢同学们与我的合作,正是因为我们的合作才发现了五彩缤纷的秋天,而且发现了冬天的美丽之处。韩老师特别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合作得更好,去发现更多更美丽的事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2教学要求:1、能认识课后要求的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天的美。教学重点:1、能按要求认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教学难点:感悟各种颜色的树叶纷纷飘落的美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说话,激发兴趣1、上课开始,老师把课文中的插图贴在黑板上,老师问:“孩子们,这幅画美吗?”“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金色的稻子、飘飞的黄叶……只要学生观察到图画上一个景物,教师就应给他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意识到这就是秋天。师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秋天认字“秋”: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一遍。你是怎么记住他的。谁有更好的记字方法。(加一加,组词,造句、出示图片猜字:一边是禾苗一边是火等方法,认识禾字旁(用美丽的图画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你平时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在你的小组内给大伙儿说说。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秋天的许多特征:树叶变黄了,有的落下来,稻子也熟透了,金灿灿的,果子也变黄了,可以摘来吃了,小草变黄了,枯死了……(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秋天的特征,鼓励他们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惊喜的发现。)多媒体出示美丽的秋天景色图片多媒体出示句子:春天是五彩的,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的,冬天是白色的。师启发;你准备用什么词来形容秋天的颜色?金色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把学生思考的结果写上黑板,让学生认为自己的思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生齐读课题。二、朗读欣赏,读中感悟。1、指导学生翻开书,听老师范读课文。2、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汇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秋风阵阵吹,白云朵朵飘,天气一天天凉了”的句子。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高兴呢?(天气凉了,感觉很舒服;我最喜欢秋季了,所以读得很高兴。)女生用高兴的心情齐读。听老师读。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悲伤呢?因为秋风阵阵吹,吹落了树上的叶子,树木就会变得光秃秃的,感觉很悲伤。男生用悲伤的心情齐读。(2)认识“风”“吹”“朵”“气”(几+乂=风,认识风字框;口+欠=吹;几+木=朵;数笔画记风,认识横斜勾)秋天到了,秋风阵阵吹。板书:秋风吹,秋风吹到我们身上是什么样感觉?秋天来了,天气一天天凉了,板书:天气凉。小朋友们身上的衣服有什么变化?(穿上了厚毛衣、外套。)(3)你还想读哪些句子?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4)屏幕显示画面: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师启发学生观察想像: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些落叶像什么?对学生合理的想像要多加赞扬。(5)课件四“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老师听出你是用很高兴的心情来读的,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高兴吗?(因为树叶像蝴蝶飞舞,非常漂亮)左右两边比赛读。“一片片、一只只”和“一片、一只”有什么不同,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6)认读“叶”“中”“飞”三字。鼠标将正在风中飞舞的树叶点击三下,有三片树叶显出三个字,“叶”“中”“飞”,谁认识这三个字?你怎么认识的?(口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加两笔呢?小鸟长了翅膀的样子,跟“飞”差不多!出示小鸟飞的图片)(7)教师再“捡”几片落叶给孩子们细细看看。课件五鼠标一点,几片树叶真的落下来,教师好像真的弯腰捡起来,让学生观察手中树叶的样子、颜色、猜猜是什么树叶。师:这么多的落叶,颜色不同,书上用一句话来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8)课件六: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指导朗读“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你能告诉老师,你想用什么感情读这句话,为什么?(因为树叶的颜色各种各样,非常漂亮,我很喜欢五彩缤纷的树叶,所以我准备用喜欢的感情来读。)全班一起用喜欢的感情读一遍。谁能仿造这句话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9)认读生字“半”(半与羊比较,羊的最后一横变成半的出头的一竖。)(10)师问:美丽的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们会怎样呢?课件七:它们飞呀,飘哇,纷纷向树妈妈告别。指名读这一句。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想做一回树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孩子吗?孩子向妈妈告别会说些什么呢?(生:妈妈,再见。你放心,我会乖乖的……师:孩子,再见!生:再见,妈妈,我要飞走了。师:再见,孩子,你小心一点,要注意安全。生:妈妈,我真的舍不得离开您,不过,明年春天我们还会见面的,您不要难过!再见!师:好孩子,妈妈不难过,再见!)小树叶多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你能读出舍不得的感情吗?请生读。但他们是多么的勇敢,他们飞呀,飘呀,(引读一一一)还有谁愿意读。你勇敢吗?你来读。三、课堂小结,回归整体。有没有勇敢的孩子能把整篇课文读一遍的?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四、拓展延伸1、落叶飘下来,像蝴蝶。落叶还像什么,你想象的出吗?2、欣赏小诗:(课件展示小诗)教学反思:本次我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教学第三课时,在熟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第一段文章之后,重点理解课文的第2、3自然段,让孩子们感受到秋天来了,秋天到了农作物成熟了,水果大丰收等,知道秋天为什么是金色的。近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情趣化教学在特教课堂里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在备本课时我把这个课题深深的融进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这个情景之中充分感受秋天的美、丰收与色彩。例如:课件制作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稻田图、棉花图和各种水果图,以及公园里不惧严寒的秋菊图。让孩子们在看图学文时,先从大量的图片着手,多感知、多认识,这样不仅让孩子们看到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还把大家带入了这个美丽的金色秋天,情趣化教学效果良好。在教授稻穗和棉花时,我还带来了实物稻穗和棉桃,走进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这些大都市的孩子未必能见得到的东西,让他们稀罕得不得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巅峰。其实而言,对于智障孩子来说,这些情绪化的教学方式,如果真真切切融入课堂,孩子们会注意力集中,学习劲头十足。另外,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每一次读,教师没有明确指出孩子们朗读的方向,作为教师,没有给孩子们具体的要求,所以大家的读是忙无目的,像是在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再让孩子们读某一句,读某一段时,这个过渡语一定要备的详细,备的有目的,给孩子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一遍又一遍学生的读才会有进步,才会一步一步靠近老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最后就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还需要在丰富一些,要多样性,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3教学目标:一、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二、使学生意识到美丽就在身边,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三、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生动地写。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教师:1、先到田野中观察,寻找适合作为校外课堂的地点。2、把握《埃及的金字塔》及《游天然动物园》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学生:准备一篇你最喜欢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好作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在描写春天的景物中你最喜欢哪篇?2、能简单地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吗?3、学生讨论,自由回答。生1:“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生2:“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4、教师小结板书: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等特点。二、自读感悟,明确要求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也来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它有哪些要求呢?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要求。2、学生参加班级交流。3、教师随机板书并小结,学生进一步体会习作要求。(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三、联系生活,选择材料1、你认为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2、学生回答。生1:“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生2:“硕果累累的果园。”生3:“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林。“3、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景物是什么?”4、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稻田”。5、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6、学生自由说话,教师作随机板书。生1:“遍野都是,而且看不见边际。”生2:“在风的吹拂下,一浪推一浪地涌向远方,特像大海中的波浪。”生3:“稻田是一望无垠的金色。”生4:“稻穗沉甸甸的,粒粒挺着个将要胀破了的大肚皮,把稻秆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一个丰收年。”四、抓住已知,指导写法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1、《埃及的金字塔》的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字塔的?2、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小结:是抓住金字塔的外型、名称的来历、规模、怎么建造四个方面写的。3、写稻田应该写它的哪些方面?4、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生1:“应该具体地写出稻子的叶、杆、根、穗的形状及颜色。”生2:“应该写清稻田的大小,整体看上去的感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4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意。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学习第一小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有一位山东作家,叫王宜振,他写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写秋天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2、指名朗读有不懂的词吗?3、再读,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三、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朗读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哪个字使整段都充满了生命力?2、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苹果——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飘香,菊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这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写处了秋天的与众不同。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5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1、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特征的景物。2、能体会作者练字的精妙之处。3、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剖析,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4、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品位诗独有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5、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可由前两课自然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2、默读课文3、读一读,写一写。4、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读。5、逐节研讨。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可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6、齐声朗读,尽量达到背诵。7、再创造实践: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8、强调读诗的重要性,介绍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以及他们的诗集,鼓励学生课外多读诗,多写诗,培养诗化的语言,诗化的表达。9、作业:——完成《课课练》。——熟练背诵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6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让同学自身读课文。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同学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他人请教来解决。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同学读正确。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四、再读感悟1、教师范读,同学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5、同学选读:选出自身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6、看着画面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五、扩展活动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安排晚会会场……六、指导写字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7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秋、园、红、黄、劳、动、笑;认识4个偏旁:禾木旁、绞丝旁、力字旁、竹字头;认识全包围结构;理解秋天果园果子人们劳动等词语;会用秋天看图说完整的句子。2、能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秋天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认识到丰收及喜悦是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秋园两个生字,理解秋天果园果子等词语,看图说话。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大意。1、秋天到了,你知道有哪些变化?2、出示课题秋天的果园。果园什么意思?园还可以跟哪些字做朋友?这个园字怎么记?我们还学过一个全包围的字,是什么?(国)3、秋天的果园是怎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二、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课文。三、初读课文,一学字词。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2、指名按课文顺序组词读带有拼音的字,读得好的同学可领读。3、读生字卡片,师生共同正音。黄(huáng)熟(shú)还(hái)串(chuàn)4、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5、说说秋天的果园是怎样的?四、指导书写。秋:先认识禾木旁,注意禾字一捺改一点。园:全包围结构,注意先里面,再封口。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8创意说明:语文课须重视朗读,诗歌更应在朗读中领悟。教案以读带讲,以讲带析。学生朗读,教师指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使读者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朗读,还可以在读中驰骋想象,创造出美妙的意境。教学步骤:一、导入二、明确目标:诗歌,是诗也是歌。诗歌的朗读,如同吟唱歌曲,尤须细心揣摩。今天,我们要在训练读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三、诵读:一读,要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难字略)二读,要读准节奏,注意轻重、快慢。三读,读出意象,即画面。a.农家丰收图;b.霜晨归渔图;c.少女思恋图。四读,注意诗歌所创设的氛围,读出感情。a.松弛,闲静;b.宁静、悠远;c.清静、柔美。全诗应读出清柔、舒缓的感觉。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见解,这种朗读是一种个性化朗读。以“_____________用(写)得美,美在_____________”的句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加以品析。以下可供参考:1.“栖息在农家”“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用得美:栖息:用拟人的手法,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游戏:虚实相生,在作者眼里,秋天就是如此清逸、闲适。梦寐:少女朦胧的感情深藏在心中,仍在梦中回忆。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拟人手法,写丰收之景,下文“肥硕”亦写丰收之景。3.“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既写丰收,又写景,一箭双雕。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矛盾之美,体现清远的境界。六背读。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9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意思,学会生字红、黄、劳、动、笑,理解欢笑劳动等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用卡片认读生字词和偏旁。2、口头组词:红、黄、动3、指名朗读课文,并说说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二、朗读、理解课文第1句。1、指名读,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2、什么叫果子熟了?(熟了就是可以吃了,应该收获了。)3、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它们是什么样的?(用线划出)板书:苹果红梨黄葡萄紫4、自由读读句子,说说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后面要加一个还有?看图,为什么说一串串葡萄,而不说一串?5、指导朗读这一句:要是你到果园去,看到那么多的果子成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