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大学之道读后感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高校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高校问,是大才智之学。这里的道还应当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推理是主见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原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依据朱熹的说法能够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忙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能够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冲突。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高校”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高校》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觉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忙他人依据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全部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样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从字面上很简单理解,但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肯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一个人假如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彻底觉悟,他就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在这里,我们还能够学到规律推理的妙用。从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古人对于事物的规律是有着很深的研发,并达到了特别娴熟运用的程度,这一点仍旧特别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来仔细学习。
现实中和历史上的很多人没有胜利,甚至会堕落,其根本缘由就在于没有搞懂人生真谛,而虚度了人生。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为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安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决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和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平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平稳的人就能够进行深化地思索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擅长思索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肯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肯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抱负。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假如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假如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假如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进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能够称得上是一个懂得高校之道的人了,也能够称为具有大才智的人了。
仔细研读此段,会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性的弱点和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现实中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确立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因此,多数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境及其变化的指引,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无法做到安定的,他们也无法做到心静和心净,他们更无法做到心态平稳和慎思远虑。所以,我们看到世上多数人都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他们只有在人生的终点附近发出无力的呻吟和慨叹。早知如此,何必当时?这也是读经典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利用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获得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理各种苦痛,但实在是有人生难得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个段落里消失了《高校》的八目,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对组成这八目的字词并不生疏,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就可能不甚认识了。何以见得?,每个人看一看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再看一看四围人的行为举止,结论不言自明。所以,古人早就指出,言易而行难。
古时候,渴望自己具有美德而彰显于世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则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需先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想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需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就必需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必需先探求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学问。
要想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学问,人们就需要与事物进行深化而亲密的接触,这样才能全面和透彻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人们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后才能达到意念的真诚;人们在诚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具有正确的思维和见解;人们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后就能够自觉地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人们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后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人们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使每个家庭都和谐和和谐了,一个国家也就得以治理了;当全部的国家都获得了好的治理后,天下也就自然变得太平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应当以修身为本。
在这里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儒家思想家运用规律推理方法的妙处,他们利用说理把如何成为君子的方法说得清楚明了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要人们依据“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顺次去自觉地修身,终究会获得圆满的人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末是指事物的细节。这一段讲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本质假如存在大问题,他就不行能做好人,更不行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人。这个思想用在做事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假如没有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他就不行能做好事情,包括事物的细节方面也是如此。上述理论能够引申出如下的道理,一个人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无法做更大的事情,更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一个修养深厚的人不行能做出浅薄而无理的事情,而一个不注意修身的人,也不行能自动自发地做出什么好事情和完成一件大事。这里讲的道理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因果法则,没有种因,哪里会得果。“种瓜得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
-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 2025河南省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2025电子产品买卖贸易合同
- 版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合同编码准则
- 现代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家乡旅游文化节庆策划方案
- 《工程科学与技术》论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运动活动策划方案PPT
- GB/T 18050-2000潜油电泵电缆试验方法
-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FZ/T 24011-2019羊绒机织围巾、披肩
- 金螳螂企业管理课件
- 炊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
- 离合器-汽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