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页,共90页。直观性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它甚至是残缺的、片断的;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页,共90页。二、表象的种类
(一)根据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动觉表象等。(二)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分:个别表象与一般表象(三)根据表象的来源分: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三、表象的机能(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二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
证明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方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考察二者的共同或相似情况,即可进行判定。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页,共90页。1、定位实验
Podgorny和Shepard(1978)进行,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①知觉-记忆组,②带栅格的表象组,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被试的知觉表征和表象表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页,共90页。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页,共90页。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页,共90页。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页,共90页。2、不同信息通道干扰实验Segal和Fusella(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铃声),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听觉表象组的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感觉通道中存在表象与知觉竞争同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者的机能是等价的。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8页,共90页。3.选择性干扰实验
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和表象两种活动,那么就会发生表象和知觉的相互干扰,甚至两者可能混淆。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9页,共90页。(二)表象是信息编码的主要形式——思维的方式心理旋转实验
Cooper和Shepard
“请注意,在屏幕中央会呈现一幅一幅的图片,每一幅图都是一个不同倾斜角度的R,有正也有反。你的任务是辨别出它是正R还是反R。如果是正,请按绿色键;反之则按红色键。这样一共要做很多次,要求又快又准。”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0页,共90页。RRRRRRRRRRR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1页,共90页。四、表象的作用(一)表象是识别形象事物的基础。(二)表象是想象与形象思维的基本材料。(三)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四)表象可引起效应动作,起到技能训练效果。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2页,共90页。第二节想象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二、表象与想象的关系区别1、概念不同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
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3页,共90页。三、想象的形成方式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4页,共90页。四、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
如自由联想、梦等。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形式罗伯特(1886):“做梦是为了忘记”弗洛伊德:“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保护睡眠的卫士”米歇尔·儒韦
(1959):“梦是反常睡眠”布尔加
(同卵双胞胎梦的研究
):“梦是遗传记忆”华盛顿神经科学研究院和马里兰州博才斯达国家卫生研究所的合作小组
:“梦是看梦的内视系统兴奋的结果”人类对做梦的较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5页,共90页。梦的作用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阻断梦实验)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如艺术欣赏中的想象。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6页,共90页。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根据幻想能否实现,又可以把幻想分为理想和空想。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A、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B、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C、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7页,共90页。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猛鬼故事之夺命台阶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开着我的凤凰牌自行车在国道213上行驶,这时一个穿白衣服背上长翅膀的人出现在我面前,说:“你今天中午吃的什么?”
我回答到:“吃的方便面”。
那人说:“因为你吃了方便面所以我实现你一个愿望”
我不加思索说道:“我想知到老乡刘是怎样死的?”
“这个问题简单,说那天老乡李吃醉了酒,没有走上楼梯的能力了,于是他一步一步往上爬,在爬完一层楼后李实在是爬不动了,于是就躺下睡着了.这时老乡刘回来后就往楼上走,结果踩在了李的身上,李一转身刘就从台阶上摔下去了。”猛鬼故事之夺命鬼菜
其实世上本没有菜,吃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菜.
说,有一天,一位姓刘的老乡上街去买菜,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穿草鞋,烧着叶子烟,吃着油炸粑的老头在卖一种从未见过的菜.
这种菜颜色鲜红,形态好似犀牛角,从远处看若隐若现着一层红光.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8页,共90页。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所谓原型,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19页,共90页。五、想象的功能(一)预见功能(二)补充功能(三)替代功能(四)激励功能六、想象的品质(一)主动性(二)丰富性(三)生动性(四)现实性(五)新颖性(六)深刻性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0页,共90页。本章要点掌握概念:表象、想象、幻想了解:证明表象机能的实验、心理旋转实验、梦的作用理解:
1、表象的特征
2、表象的作用、想象的功能
3、表象与想象的关系
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1页,共90页。第六章思维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2页,共90页。第一节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与特征(一)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3页,共90页。间接的反映所谓间接的反映,是指思维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例如,早晨起来,看见地上和对门屋顶湿淋淋的,于是便推想到:“昨夜下雨了”。这时,人并没有直接感知到下雨,而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地面和屋顶潮湿),用间接的方法推断出来的。概括的反映所谓概括的反映,首先指思维不是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例如,通过感觉和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形形色色的具体的笔(铅笔、钢笔、毛笔、蜡笔等等);通过思维,我们就能把所有的笔的本质属性(写字的工具)概括出来。概括的反映,还指思维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例如,通过感觉、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到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通过思维,我们则能揭示这种现象的规律性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4页,共90页。(二)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借助“媒介”概括性——一类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区别?联系?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5页,共90页。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6页,共90页。感知觉: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思维: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7页,共90页。区别:它们反映的形式、范围、层次不同:感知觉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和属性;思维则是对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思维既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反映过去和未来。思维比感觉、知觉的反映更复杂、更广泛、更高级。联系:它与感觉、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人为了弄清事物的特性、规律而产生的认识活动。思维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8页,共90页。思维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动物有思维吗?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29页,共90页。精明的小猩猩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中心作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让一只小猩猩独自看到工作人员在园中某处埋下葡萄,接着又把它的几十个同伴放到园中。与同伴在一起时,知情的小猩猩装作若无其事。3小时后,等同伴睡着了,它才悄悄起来,摸黑来到埋葡萄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葡萄,吃个精光。猩猩爬树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尔森说,他经常观察的一只猩猩有一天瞪着一棵大树发愣,这棵树很高又光滑,难以攀登。就这样静静地过了十分钟,突然猩猩跑到不远处,拖来一根木头,斜靠在大树上,然后纵身跳上“自制的梯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树叶来。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0页,共90页。(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
1、直觉行动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三、思维的种类直觉行动思维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如手机不能接听,看看是否电池已经用完了,检查SIM卡是否安装正确等。动作思维的特点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具体形象思维凭借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例如,在未动手重新布置房间前,我们会思考:电视机应摆在哪里,写字台应摆在哪里,书柜应摆在哪里,墙壁的某处应张贴什么画……这个任务的解决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文学家、艺术家经常用形象思考,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1页,共90页。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言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当我们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心理”等理论问题时,是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科学家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某种推理、判断等都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的,因而也称之为语词逻辑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与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主要表现在人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2页,共90页。(二)根据思维进程的方向分:1、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三)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分:
1、直觉思维
2、分析思维(四)根据思维中的创造性程度分:
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明明比兰兰高平平比王华高明明比丁丁矮兰兰比王华高小松比丁丁高谁最高?小松最高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3页,共90页。四、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联系: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区别:思维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物质现象;两者的生理机制、构成因素等也不同。五、思维与脑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是脑的功能,脑是思维的器官。
林崇德(1980)对儿童数概念形成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变化与脑重变化具有一致性。脑重量变化的转折期在八九个月,2~3岁,9、10岁(小学三、四年级),这也正是数学运算思维能力发展的加速期。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4页,共90页。
思维是大脑皮质的整体性活动,大脑某一部位的损伤都会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产生明显的障碍。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5页,共90页。割裂脑的研究美国著名脑科学家斯佩里()通过对割裂脑的研究表明,说话、阅读、书写和计算等活动,在左侧半球内进行而不传至右侧半球。左侧半球与词语性思维活动有关。右侧半球与空间概念、对言语的简单理解以及非词语性思维有关,这些活动内容也不能传至左侧半球。神经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左侧半球颞上回后部是司管词句记忆的。这一部位的损伤会导致言语听觉记忆障碍。这种病人记不住用口语表达的问题,因而连很简单的口头算题都很难解决。如果算题以书面方式呈现,情况稍为好些;但是由于在解决问题时仍然需要中间的言语环节,所以,病人要完成解题的整个推理过程非常困难。左侧顶—枕区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同时性(空间的)综合的严重破坏。这既表现在直接的、直观的行为中,也表现在运用符号方面。病人虽然能记住算题并主动尝试解题的方法,但由于不能理解逻辑—语法结构,因而仍不能解答算题。额叶损伤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解决问题的任务,没有解决问题的愿望。他们在复述算题时,或者把问题漏掉,或者用条件中的一个成分来取代问题。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6页,共90页。六、思维的过程人们运用脑中存储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过程,就是思维过程。(一)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其他思维过程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二)比较与分类比较是人脑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的(异同点)关系的思维过程。分类是人脑按照某种标准将事物归到一定类别中的过程。分类以比较为前提,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符合标准的特征,然后加以归类。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7页,共90页。(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人脑中抽取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性,舍去其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具体化是同抽象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从抽象到具体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8页,共90页。七、思维的形式(一)概念(二)判断(三)推理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39页,共90页。第二节概念、判断与推理一、概念(一)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三)概念和词的关系概念和词紧密地联系着。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来表达的,不依赖于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概念和词也不完全等同。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0页,共90页。(四)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最有代表性的是布鲁纳关于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他用3种图形、3种颜色、3种数目、3条边共设计了81张图片。1、概念形成的实验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1页,共90页。布鲁纳人工概念实验材料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2页,共90页。假设—检验说: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2.概念的获得方式1、通过实例获得: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日常概念科学概念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3页,共90页。二、判断与推理(一)判断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判断另有定义: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语句表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肯定或否定。
老虎是一种动物。
鱼会游泳
蜜蜂不是小鸟。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4页,共90页。(二)推理
1、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前提)推测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2、推理的主要形式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3、影响推理的因素:(1)课题的性质:推理材料是具体还是抽象沃森的四张卡片实验与约翰逊-莱尔德的四个信封实验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5页,共90页。EK475040“如果一张卡片的正面印有一个元音字母,则在背面印有一个偶数。”为证明此命题是否有效,你应该翻看哪些卡片?“如果信封封了,则它上面应贴有50里拉的邮票。”作为邮局拣信员,你应该翻看哪些信封来检验是否符合上面的规定?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6页,共90页。(2)前提的气氛效应: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3)题外知识、愿望或情感的介入。如果所有的X都是Y,如果所有的Z都是Y,则所有的X都是Z。所有的X都是Y;所有的X都是Z;所以,
Y
Z。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7页,共90页。第三节问题解决一、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含义
(一)构成问题的要素(问题空间):
1、起始状态:问题情境或条件的描述
2、目标状态:对结论的描述或预期。
3、障碍: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直接显现的。(二)问题解决的定义
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也可以这样定义:问题解决是按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8页,共90页。二、问题解决思维过程
(一)发现问题(二)分析问题(三)提出假设(四)检验假设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49页,共90页。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一)知觉的特点——问题情境
(二)定势的影响
陆钦斯实验p179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0页,共90页。(四)酝酿效应
(六)个性差异
(五)情绪与动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西尔维拉项链问题四、思维的品质
(一)敏捷性与灵活性(二)广阔性与深刻性(三)独立性与批判性(四)逻辑性(三)功能固着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1页,共90页。(一)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迅速、准确。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随机应变、机制灵活。具体来说,是指当问题的情况与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够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法。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捷性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说,没有敏捷性,也就没有灵活性。凡是能举一反三的人,其思维较灵活;反之思维较迟钝。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2页,共90页。2.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凡事善于抓住整个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既不忽视对事实的本质部分的分析,也不放弃对具体细节的考虑,这就是思维的广阔性。其个体差异表现在:有的人思路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有的人则思路闭锁,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即凡事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能深入思考问题而不停留在表面上,说明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密切相关,两者是博与专的关系:在博的基础上专,在专的要求下去博。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3页,共90页。3.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即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性的思维主要在于不寻求现有的解决方案,不依赖别人的思想和原则,能创造性地寻求并获得研究现实的新途径、新事实和规律,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对待与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与成果,不迷信权威。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4页,共90页。4.思维的逻辑性是指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也就是:提问明确、推理严密、主次分明、论证充分、有的放矢、结论正确。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5页,共90页。本章要点掌握思维、问题解决的概念了解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种类、思维的过程与形式了解影响推理的因素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6页,共90页。第七章注意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第四节注意的理论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7页,共90页。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一)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注意的特征:
1、指向性: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即对反映对象的瞄准,同时离开了其余的对象。
2、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8页,共90页。
(三)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1、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孤立地存在。
2、注意是任何心理活动的开端,又与整个心理活动相始终。它总是参与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之中,并以心理过程的反映内容为自己的指向对象。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59页,共90页。二、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注意可以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对象;而抑制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二)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直到活动结束,达到目的为止。
(三)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能使人及时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0页,共90页。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及外部表现:(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1、从注意的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定向反射;
2、从中枢机制说:优势兴奋中心活动的结果
3、注意也与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额叶有关。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1页,共90页。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如果您是一名演讲者,你如何判断听众是否在专心听您的演讲?1、适应性动作;2、无关运动停止;3、生理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发生变化,呼气长而吸气短。高度集中注意时会出现“屏息”现象。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2页,共90页。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分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根据注意指向对象的不同分环境注意(外部注意)自我注意(内部注意)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3页,共90页。一、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一是人的主体状态。(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强度较大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显著对比,容易使与众不同的刺激物成为注意的焦点。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4页,共90页。
3、刺激的新奇性:新异的刺激物比千篇一律的陈旧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4、刺激的活动变化性:活动变化的刺激比静止不变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二)人的主体状态
1、需要和兴趣:凡与人的需要相符的事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
2、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人在心情愉悦、精神饱满的时候,容易关心留意周围的事物;而在情绪烦闷、抑郁寡欢的时候,平时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此时也会漠然视之。
3、知识经验:在人的知识经验内的事物更容易引起注意。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5页,共90页。(二)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三)注意活动的组织(四)个体的意志力二、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6页,共90页。第三节注意的特征(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一)概念: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数量叫注意的广度。(二)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活动任务及个人的知识经验。继续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7页,共90页。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8页,共90页。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69页,共90页。图上有几个人?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0页,共90页。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内容?这幅图中有几个人?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1页,共90页。TCIGAHNE图1TEACHING图2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2页,共90页。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概念: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的久暂性。(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1、注意对象的特点:强度、变化性、复杂性
2、人的主体状态:兴趣、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3页,共90页。(三)注意不稳定的表现1、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的现象。凹进去?凸出来?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4页,共90页。2、注意的分散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的现象。
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5页,共90页。1、同时进行的活动的熟练度;2、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及关联度。(二)注意分配的条件:
三、注意的分配:(一)概念: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一)概念: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思考:如何区分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试举例说明。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6页,共90页。(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先注意的紧张度;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3、明确的信号提示;4、个体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及自控力。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7页,共90页。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理论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人们倾向于认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因而需要一个特定的闸门(或过滤器)来限制信息的通过。某些特定类型的输入信息可以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得到识别,而其他的信息则不能通过。
围绕上述问题,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信息加工系统中有多少个过滤器?▲过滤器处于信息加工系统的什么位置?▲过滤器以什么原则进行工作来选择信息的?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8页,共90页。一、早期选择模型(一)过滤器理论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主要观点: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但是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出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的信息则迅速衰退。它按“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次只能打开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瓶颈理论。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79页,共90页。实验研究:实验范式:双耳分听实验(1954)实验材料:左耳:852;右耳:176任务:要求被试报告都听到了什么。结果:多数被试以耳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收到的信息(如,852,176)。解释:每只耳朵是一个通道,过滤器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遇到的挑战:无法解释通过非追随耳的特别有意义的信息为什么能得到识别。不能解释注意分配。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80页,共90页。(二)衰减理论代表人物:特瑞斯曼(Treisman,1964)主要观点: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信息在通路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双耳听音实验发现,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的定义第81页,共90页。实验材料:追随耳: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非追随耳:Knowledgeofonahill.
结果:大多数被试报告听到的是:“thereisahouseonahill”。且声称信息来自一个耳朵。
据此引入阈限的概念。指出,项目的意义、熟悉度、上下文的关系和指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性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共同点:出发点相同,即主张人的信息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卖方代收定金合同范本
- 信贷融资意向性协议书
- 合伙投资开店合同范本
- 法律责任条款解析及示例
- 做消防保温合同协议书
- 厂房建设全包合同范本
- 加盟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会员俱乐部合同协议书
- 共享汽车托管合同范本
- 卫浴产品报价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期中模拟检测试题(1~4单元)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
- 《公司法完整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山东淄博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3篇(含答案)(2003-2023)
- 新《劳动合同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员工持股问题探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4900字】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商用车便携式轮胎充气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充电桩四方协议书范本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四年级心理健康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