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及线索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及线索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及线索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及线索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及线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体二

文散文阅读学习目标:1.结合前置任务及考情,掌握散文的基础必备知识。2.明确散文的结构类型及线索类型。3.巩固练习,掌握散文结构思路的梳理方法及线索的作用。必备知识01壹文体必备知识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描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大实小虚”“形散神聚”(P65)写景状物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文化游记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散文的分类P65重点考察!!!补充:高考重点考查文体——文化游记散文

概念文化游记散文将文化思考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此类散文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通过游历名人故居、文化古迹的方式,咏史怀古,阐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的散文形式。①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②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方面来表达对象。③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在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④游记意识浓厚。记游行踪明晰,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往往是游踪和情感变化双线并行,语言优美。文化游记散文体裁特点教材梳理必修上第七单元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选必中第二单元

《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选必下第二单元

《一个消逝了的村庄》《秦腔》

——写景状物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文化游记散文年份卷别选文及作者体裁考点考向2023全国甲卷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随笔散文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鉴赏文章形象的能力,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到橘子林去》(李广田)叙事散文探究思想情感;分析艺术技巧;分析行文思路;探究标题意蕴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书信体散文分析行文思路;体会重要词语含义;分析形象特点;探究思想情感贰考情概览年份卷别选文及作者体裁考点考向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游记散文分析行文线索;分析行文思路;分析形象作用;探究思想情感新高考全国Ⅱ卷《放猖》(废名)叙事散文探究艺术技巧;体会重要词语含义;分析行文思路;探究思想情感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建水记》(之四)(于坚)游记散文分析行文线索;探究艺术技巧;品味语言特色;探究思想情感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蒋子龙)叙事散文分析行文线索;分析行文思路;品味语言特色;探究艺术技巧命题特点①从近三年看,散文全国卷每年都有考查。②选材上,多以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③主题上,多贴近当下现实生活,旨在揭示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具有抒情性和哲理性。④大多为名家作品。结构思路02叁散文的结构类型P69概念解析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梳理就是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分 类特点纵向思路时间顺序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重在反映过程《荷塘月色》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情发展/情感变化)横向思路总分式(分:并列式、层进式)

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故都的秋》对比式纵横交错式构思类型组材方式叁散文的行文思路P69类别行文思路写景状物散文引出写作对象→状景咏物,时空拓展→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议论,升华主旨写人叙事散文写作缘起→写人记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议论说理散文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文化游记散文眼前景像(触发点)→联想景象(联系点)→点出思考(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叁散文的行文思路P69类别行文思路写景状物散文引出写作对象→状景咏物,时空拓展→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议论,升华主旨写人叙事散文写作缘起→写人记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议论说理散文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文化游记散文眼前景像(触发点)→联想景象(联系点)→点出思考(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由头写作对象情/理总结升华看教材1、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记念刘和珍君》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荷塘月色》看真题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2012.重庆高考)2、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的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2020.全国卷II)3、纵观全文,从情节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2015.湖南高考)

考查方式考查形式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暗考型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明考型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词。梳理结构思路的方法1.划分层次法(结构连贯法)2.场面连贯法3.线索连贯法4.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故都的秋》——郁达夫给全文化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1(1—2)总写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2(3—12)分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清、静、悲凉);3(13—14)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划分层次法《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中的场面(地点)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散文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行文一个环节。1(1)出家门;2(2—3)踱小径;3(4—6)赏荷塘月色;4(7—9)忆江南;5(10)回家门。场面连贯法《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词可从原文检索,有的需自己概括。1(1)不宁静;2(2—3)寻宁静;3(4—9)得宁静;4(10)失宁静。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答题步骤1.审读题干,把握要求:确认题目是要求梳理行文思路还是人物心理(感情)变化;2.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运用解题四法,梳理时勾画圈点关键词句;3.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明考类①文章围绕···(线索)/以……结构展开,②首先写了···,③其次写了···,④最后写了···;暗考类①情感A+事件或原因②情感B+事件或原因③情感C+事件或原因…………请梳理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①开篇先写回忆童年时代与普希金的结缘。②接着由回忆到现实,来到普希金流放地,拜访普希金之墓,了解到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和普希金的伟大以及死亡的时代原因。③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产生“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的思考,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伍示例分析P69《当痛苦大于力量时》(可提前阅读文本)(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蒋子龙)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①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伍当堂练习P67《记忆里的光》(可提前阅读文本)文中井的变化与人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请简要梳理这个变化过程(6分)①由泉变成井。泉与人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系。随着村庄人口增多,人们发现这个泉眼,并把泉眼挖掘成一口井,这时井水滋养着村民,村民爱护着井水,紧密交融在一起。②由亲密到疏远。村民渐渐远离,来井边的越来越少了,井被外来人粗暴对待,满目疮痍,与村民的关系渐渐疏远。③由疏远到遗弃。村民离开了,血脉联系被完全隔断了。作业布置《出走的水井》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3.①表层:时代的发展会不断的改变着我们原有的乡居生活方式,我们要坦然面对和接受这种改变。“它的名字不叫井了”说明时代向前发展,乡居生活方式受到冲击,我们在情感上难以割舍。但新取代旧的社会发展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需要接受这种变化并理性面对。②深层:乡土文明是我们的生命根基和精神归宿,它不应该远去,被我们遗忘。“它的名字不叫井了”,表面是井的变化,乡村的衰落,深层是乡村人美好精神的遗失,乡村文化文明的衰落。遗忘、抛弃甚至背叛故乡,会让一个人迷失自我,让一代人丢失民族精神。③主旨:要保护好我们的乡土,特别是那些最能承载乡土文化的独特风物。“它的名字不叫井了”饱含着莫让井废弃,莫让村庄荒芜,要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期待。乡村振兴不是把乡村城市化,把井水换成自来水,把黄泥路变成柏油路,而是要让“乡土”特色更浓,保护好一些重要的乡土风物,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让故乡成为我们能回得去的地方。线索分析03散文线索类型散文的线索P69线索时间线空间线事物线人物线景物线行程游踪线思绪线情感线散文线索作用或效果P7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特殊方面:①物线有象征、呼应作用,增添诗意;②情线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③时空线有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的作用。伍教材链接示例(必修上第七单元《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月色》在构思上特点突出,请从行文线索方面进行分析。①本文是双线结构,明线是作者的行踪:“坐着乘凉”到“带上门出去”再到“背着手踱着”,再从“背着手踱着”到作者归家,文章内容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而展开,形成一个闭环结构,条理清晰。②暗线是作者的感情变化:从“颇不宁静”的心情,到观赏荷香时的恬淡的心境;再由恬淡的心境,到泛起思乡感情的涟漪,以情感变化为主线,增强文章的抒情性。③文章情感宁静而又不宁静,从空间顺序中表现内在的思绪,双线相辅相成,情景交融,使文章结构缜密细致。当堂练习P72《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线索,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多角度地展现了建水城的风貌。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③时空线交织,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更能多角度的展现建水的现在风貌,又能增加文章的历史内涵,表现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作业布置P69《当痛苦大于力量时》作为一篇游记散文,文章有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分)①明线是游踪,暗线是作者对普希金的情感认知;②两条线索着墨均等,情感认知是随着游整踪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两条线索交织,使文合章情节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