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徐州十中翟仁爱)_第1页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徐州十中翟仁爱)_第2页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徐州十中翟仁爱)_第3页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徐州十中翟仁爱)_第4页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徐州十中翟仁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

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考试

徐州市第十中学翟仁爱一、关键词及其关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文言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阅读考试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课程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二、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课程标准(2017年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考试以素养立意的六个着力点一、发挥学科功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二、减少机械训练,引领教学方式改革三、立意站位高远,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四、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五、设计思辨任务,创造性解决真问题六、探索等级评价,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以考导教以教导学以学定教引领导向重点基础认读理解概括表达实词解释直译意译理想爱国人民责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问题情境扎实准确规范贯通知识结构化致用创新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放在具体情境当中1.能根据上下文正确断句;2.能辨析文言中常用的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3.能用现代汉语正确、通顺地翻译文言句子;4.能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及态度等进行评价。(能对语言、写法等进行评价)【关键能力】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语感、联系、探究、理解、掌握语言表达与交流:在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语言梳理与整合: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文言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阅读考试教、学、考和谐统一课

内课

外彰显主题2016《出师表》陈寿《进<诸葛亮集>表》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2017《送东阳马生序》《宋史·徐中行传》学习勤奋乐善好施2018《公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畏强权

有勇有谋2019《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刻苦自励

发愤图强2020…………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史记》《汉书》《宋史》《明史》《左传》《三国志》二、情境选择与考查形式

题号年度材料来源56789201716分课内+课外

200字选择题朗读节奏解释词语课内+课外选择题一词多义翻译句子课内+课外填空分析评价201816分课内+课外

212字选择题朗读节奏解释词语课内+课外选择题一词多义翻译句子课内+课外填空分析评价201916分纯课外387字断句画停顿解释词语课外知识点选择题一词多义翻译句子课外(4分)选择题理解判断202014分纯课外428字断句画停顿选择题一词多义翻译句子课外(6分)选择题理解判断文言文考查形式一、题海、放羊与烫剩饭

三、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二、旧三轮——课本(七上——九下)、中考复习指导用书、模拟试卷

三、新三轮——课本(九下——七上)、成套复习资料、模拟试卷

四、两步走——单元主题、出题做题(一)单元主题: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寓言故事)、山水游记、论辩文章(二)出题做题:老师出题、做题;学生出题做题(一)历史人物故事单元主题

1.刘邦与项羽

2.汉代名将风采:韩信、李广、马援、周亚夫等3.范仲淹的故事

4.苏轼与徐州《史记》推荐篇目1.项羽本纪第七

2.高祖本纪第八3.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4.孔子世家第十七5.陈涉世家第十八6.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7.管晏列传第二8.孟尝君列传第十五9.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0.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11.刺客列传第二十六12.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13.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14.太史公自序第七十阅读《史记》拟题训练批改试题修正试题语文教师的自我修炼推广试题(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3)。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今

敝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号为卿子冠军②故自号曰醉翁也B.①身送之至无盐②向为身死而不受C.①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①楚王阴令羽诛之②朝晖夕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宋义只顾自己私利,不关心士卒疾苦,在士卒受冻饥饿时还大摆筵席会客,最后落得被项羽斩杀的结果。B.宋义以“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比喻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能虽然能打败赵国,却不能打败拥有贤君良将的楚国。C..项羽善于分析客观形势,站在国家安危的立场上驳斥宋义的观点;在斩杀宋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勇敢与机智。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二)人文思想主题——民本思想

孔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唐太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民本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能同其乐富弼——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宋史·列传》苏轼——(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宋史·苏轼传》吴师道——会岁大旱,饥民仰食于官者三十三万口,师道劝大家得粟三万七千六百石,以赈饥民。——《元史·吴师道传》(一)朗读节奏停顿: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今

四、中考文言文复习方法(一)朗读节奏

断句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今

四、中考文言文复习方法方法:结合语境,回归语意(二)实词意义和用法

1.“之”的考查辍耕之垄上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夫子欲之大军不知广所之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求闻之若此2.【甲】8年级语文第7题,“与月上下”的“上”为什么会是方位名词“上面”的意思?月影也随同水波上下,这不就是动词“向上向下”吗?【乙】辋川的河水泛着波纹,和月亮的影子一起上下波动。个人认为,上下是表示方位的名词。【甲】您在翻译的时候不自觉地便加上了“波动”二字,实际上不就已经是把该上下视做动词来解了么?无论我们是说上上下下也好,说上下波动也好,说上下起伏也好,这个上下都是动词啊。如果只视为方位名词的话,就成了与月一起上面或下面。【乙】我也这么认为,应该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上波动。与负势竞上,顺流而东也用法相同。

(二)实词意义和用法

【乙】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动的是水波,水波处处在动,而月影仅为一团。所以我认为“上下”是相对月影来说的。

【甲】月影是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它不是实体,它就是映在水波上的影子,水波动它就一定会动,它不会固定不动,它是一定会随着水波一起上下波动的。【甲】大概是名词作状语吧。【丁】名词用作动词。方法:抓主干知识、关键考点

(三)句子翻译

方法:直译+意译

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意古今差异)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意句式一致)

3.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使用书面语)(四)辨析:理解与评价

能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及态度等进行评价。(能对语言、写法等进行评价)类型:

1.曲解词意年且九十2.夸大其词天净沙·秋思

3.张冠李戴人物众多,事件密集4.颠倒事实

5.无中生有

6.例子: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